- 年份
- 2024(2255)
- 2023(3120)
- 2022(2701)
- 2021(2496)
- 2020(2051)
- 2019(4556)
- 2018(4582)
- 2017(7538)
- 2016(4686)
- 2015(5467)
- 2014(5654)
- 2013(5298)
- 2012(5011)
- 2011(4622)
- 2010(4681)
- 2009(4117)
- 2008(4035)
- 2007(3828)
- 2006(3354)
- 2005(3004)
- 学科
- 济(16859)
- 经济(16852)
- 业(14460)
- 管理(12023)
- 技术(10955)
- 企(10749)
- 企业(10749)
- 方法(6565)
- 农(6299)
- 数学(5775)
- 学(5755)
- 技术管理(5705)
- 地方(5670)
- 数学方法(5669)
- 教学(5147)
- 理论(4732)
- 农业(4688)
- 教育(4686)
- 中国(4545)
- 学法(3453)
- 教学法(3453)
- 地方经济(3367)
- 业经(3335)
- 学理(3172)
- 学理论(3172)
- 研究(2805)
- 贸(2787)
- 贸易(2786)
- 环境(2658)
- 易(2641)
- 机构
- 学院(70430)
- 大学(68442)
- 研究(29075)
- 济(22926)
- 经济(22322)
- 科学(21658)
- 管理(20976)
- 农(19547)
- 中国(18136)
- 理学(17757)
- 理学院(17485)
- 所(17233)
- 管理学(16950)
- 管理学院(16839)
- 研究所(16126)
- 京(15893)
- 业大(15711)
- 农业(15574)
- 技术(13479)
- 江(12398)
- 中心(12139)
- 省(11162)
- 院(10891)
- 范(10771)
- 师范(10578)
- 北京(10161)
- 农业大学(10102)
- 州(9730)
- 室(9087)
- 科学院(9049)
- 基金
- 项目(51062)
- 科学(37194)
- 研究(34768)
- 基金(32653)
- 家(31556)
- 国家(31321)
- 科学基金(24197)
- 省(22544)
- 划(19026)
- 社会(18418)
- 教育(17586)
- 基金项目(17454)
- 社会科(17349)
- 社会科学(17345)
- 自然(16835)
- 自然科(16428)
- 自然科学(16421)
- 自然科学基金(16093)
- 编号(14008)
- 资助(13727)
- 重点(12750)
- 科技(12185)
- 发(11962)
- 创(11650)
- 课题(11643)
- 计划(11580)
- 成果(11117)
- 创新(10991)
- 部(10391)
- 业(9870)
共检索到1074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俊 吴国荣 彭本初 金曙光 张玉
试验在塑料大棚简易水泥池温室内,对40组亲鱼孵化的26.19万尾乌鳢幼体经过25d 培育后(温室内培育10d,室外网箱内培育15d),获得规格为2~3cm 夏花18.00万尾,这阶段成活率达到68.7%,然后放入室外土池中培育50d,获得规格为10~15cm 鱼种10.30万尾,这阶段成活率达到57.3%,总的成活率为39.4%。
关键词:
寒冷地区 乌鳢 苗种培育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陈德英
乌鳢俗称黑鱼,具有生长快、病害少、耐低氧、适应性强等特点,有很高的药用价值。我们于1995年进行了乌鳢人工繁殖及苗种培育试验,人工催产50组,获卵150万粒,平均受精率7458%,孵出种苗113万尾,平均成活率4732%,育出长50~67cm...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梁仁杰 陆昌胜 张邦杰 黄永强 李本旺
介绍了尖塘鳢的土池苗种培育技术 ,依据鱼苗的食性进行饲料投放和水质培育。 2 0 0 3年 5~ 6月 ,在 5口面积 12 0 0~ 2 5 0 0m2 的土池中放养人工孵化的鱼苗 136 5万尾 ,经 4 3~ 5 5d培育 ,收获规格 3 1~ 3 8cm的苗种 36 19万尾 ,培苗成活率 2 6 5 1% ,实现了尖塘鳢苗种土池规模化培育生产。
关键词:
尖塘鳢 土池 苗种 培育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冯晓宇 王宇希 谢楠 郭水荣 刘新轶 姚桂桂
本文研究了杂交鳢(Channa maculate♀×C.argus♂)的亲鱼斑鳢(C.maculata)培育、杂交鳢人工繁殖、孵化和鱼苗培育等技术。结果显示:斑鳢在杭州地区池塘条件下经人工培育可达性成熟,但无法在自然条件下过冬,需进行保温越冬。杂交鳢人工催产繁殖的适宜水温在22℃以上,以25~28℃为宜。25~30℃水温条件下,分二次注射LHRH-A2、HCG和DOM混合催产剂,其效应时间在32 h以内;采用自然受精,泡沫箱或网箱孵化,其平均催产率为93.3%,平均受精率为72.9%,孵化率为64.1%,孵化时间18~45 h;通过定时过筛、分级分养、适时驯食等技术培育20 d左右,鱼种全长可...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陈昌齐 唐毅 冯兴元 李从旺 张兴军
以动物活、鲜体为主要饵料,在小网箱和小面积鱼池中分两阶段高密度强化培育南方大口鲶苗种。放养密度0.7—1.0万尾/m2(网箱阶段),200—270尾/m2(鱼池阶段),每万尾投饲总量115—130kg(鲜重),水温积温1000—1200度·日条件下经50天左右饲养,可将全长10—12mm的鱼苗培育为全长70—90mm的鱼种,成活率为63—76%。在上述生产条件及技术水平下,苗种培育投入产出比为1:2.273且相对稳定,经济效益较为显著。
关键词:
南方大口鲶,苗种培育,效益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金灿彪 祝新文
探讨在自然条件下 ,培育中华倒刺鱼巴鱼苗的因素。设计了不同的放养密度 ,观察记录了鱼苗在不同温度、不同体长阶段的生长情况。结果表明 ,中华倒刺鱼巴苗种培育的水花放养密度以 1 50尾 /m2 左右为宜 ,仔鱼早期生长较慢 ,2 0cm后生长较快 ,养殖水温以 2 8~ 32℃为最佳。试验共用鱼苗 5万多尾 ,通过 50天的培育 ,鱼苗体全长从 1 0cm长至 7 5cm ,尾重达 5 3g ,平均成活率达 96 8%。
关键词:
中华倒刺鲃 鱼苗培育 放养密度 水温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吴进锋 张汉华 梁超愉 陈健光 陈素文
利用平均壳长为24.0 mm、平均个体重为2.0 g的西施舌人工稚贝进行水泥池中间培育试验。结果显示:采用150%的日流水量并结合底质定期冲洗和更换等措施,经177 d培育,西施舌苗种平均壳长为40.0mm,平均个体重为9.8g,基本达到养成所需的规格标准。其壳长生长速度为0.09 mm/d,体重生长速度为0.04g/d。成活率为68%,高于潮间带围网培育和土池中间培育。
关键词:
西施舌 苗种 中间培育 生长 成活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