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423)
- 2023(7750)
- 2022(6566)
- 2021(5925)
- 2020(4942)
- 2019(11171)
- 2018(11242)
- 2017(19989)
- 2016(11040)
- 2015(12661)
- 2014(13125)
- 2013(12645)
- 2012(12128)
- 2011(11550)
- 2010(11761)
- 2009(11209)
- 2008(10808)
- 2007(9929)
- 2006(9086)
- 2005(8479)
- 学科
- 济(66817)
- 经济(66731)
- 管理(30115)
- 业(22759)
- 地方(19834)
- 方法(18104)
- 企(17492)
- 企业(17492)
- 数学(15721)
- 中国(15579)
- 数学方法(15552)
- 学(14383)
- 地方经济(13720)
- 农(13116)
- 制(12557)
- 业经(11700)
- 财(10668)
- 体(10643)
- 融(9743)
- 金融(9735)
- 银(8812)
- 银行(8791)
- 农业(8677)
- 行(8592)
- 环境(8403)
- 理论(8077)
- 和(7925)
- 经济学(7833)
- 发(7222)
- 体制(7020)
- 机构
- 大学(169036)
- 学院(168540)
- 济(76609)
- 经济(75015)
- 研究(66854)
- 管理(56958)
- 中国(49473)
- 理学(47504)
- 理学院(46851)
- 管理学(45995)
- 管理学院(45668)
- 科学(39553)
- 京(36484)
- 财(35094)
- 所(35080)
- 研究所(31638)
- 中心(29230)
- 农(28963)
- 江(26951)
- 财经(26819)
- 经济学(24868)
- 院(24114)
- 经(24002)
- 业大(23447)
- 北京(23394)
- 范(23244)
- 师范(22980)
- 农业(22495)
- 经济学院(21906)
- 州(21431)
- 基金
- 项目(106690)
- 科学(82167)
- 研究(79039)
- 基金(75064)
- 家(66469)
- 国家(65923)
- 科学基金(54133)
- 社会(50753)
- 社会科(47839)
- 社会科学(47828)
- 省(41668)
- 基金项目(38785)
- 教育(35653)
- 划(35154)
- 自然(32187)
- 编号(31881)
- 自然科(31342)
- 自然科学(31328)
- 资助(30734)
- 自然科学基金(30725)
- 成果(27970)
- 重点(24874)
- 发(24845)
- 课题(23630)
- 部(23147)
- 国家社会(21569)
- 创(21215)
- 发展(20075)
- 性(20014)
- 创新(20013)
共检索到2753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程健 邢珺 章彦姗
重庆作为内陆地区唯一的直辖市,以五年前的全球金融危机为契机扩大对外开放,开放型经济快速发展,实力不断增强。通过构建并运用包含3个目标层、6个一级指标、21个二级指标的内陆开放型经济指标体系,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从纵向和横向两个层面对重庆经济开放度进行比较,发现重庆在西部开放型经济发展中处于优势地位,对推动开放型经济快速发展进行了创新探索,为内陆地区加快开放发展提供了经验启示。
关键词:
内陆开放 指标体系 主成分分析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泊溪
文章论述了加快内陆地区经济发展的经济与政治意义,分析了内陆地区经济发展的利弊条件,提出了内陆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措施。文章认为内地经济发展的基本指导思想应当是: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原则,服务于全国经济发展的大局,提高自身的工业化水平,根本消除贫困,逐步实现小康。为了在90年代中加快内陆经济发展的步伐,中央应改变地区倾斜政策;要全方位推动改革开放;要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划分中央与地方政府的财权与事权;要制定与实施倾斜性产业政策与功能性政策相结合的中性化区域政策,以及支持内陆经济发展的政策。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彭寒飞
改革开放以来,东西部经济发展水平差距逐渐拉大,严重影响到我国国民经济的健康、协调、均衡发展。加快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已成为我国经济建设的重要问题。文章从我国经济在区域分布上的特点入手,深入分析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现状,阐明了西部地区的生态经济建设策略,并提出了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应重点发展的产业建议。
关键词:
西部地区 发展现状 生态西部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刘西荣
内陆地区经济体制改革的策略刘西荣一、内陆地区经济体制改革的现状和特征1.所有制结构调整同沿海省区相比,目前内陆省区所有制结构方面的不足和缺陷十分明显。这些不足和缺陷主要表现在:(1)国有经济比重仍然过大。(2)城乡集体经济产权关系模糊。(3)非公有经...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国中
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为我国内陆地区经济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内陆地区要从开拓思想、创新思维、增强市场竞争意识、促进对外贸易发展、实施有效人才战略等方面入手,制定相关政策,促进内陆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缩短与发达地区经济发展差距;充分发挥经济发展的后发优势,实现内陆地区经济的跳跃式发展。
关键词:
内陆地区 经济发展 思路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邓水兰
加快浅内陆地区经济发展势在必行邓水兰“六五”以后,特别是进入9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一个突出问题是东部地区通过实施沿海开放战略在经济上获得迅速发展,西部地区也积极通过“沿边开放”、“资源开放”战略来谋求发展,使我国中部浅内陆地区面临着前所未有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肖俊夫 林勇
文章根据内陆开放经济发展的特征和内涵,构建了适应经济发展新要求的内陆开放型经济指标评价体系,可为内陆开放型经济发展的科学评价提供支持。
关键词:
转型经济 内陆发展 开放型经济 指标体系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吴园一
中国经济开放度选择及指标体系吴园一自然界的进化和社会的演进都揭示这样一个规律:一个有限“系统”如果与周围环境失去联系,没有物质交流,其能量虽然守衡,但其能量的“质”或“效用”将逐渐劣化,“质”劣化在封闭环境下具有不可逆性,最终系统会趋于沉寂(热力学熵...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程健 邢珺 邸竑玮
改革开放以来,内陆地区通过不断的努力,对外开放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内陆地区在开放型经济发展过程中也面临很多困局,主要表现在过分利用传统要素禀赋方式难以为继、承接产业转移引致产业结构落后以及利用优惠政策扩大开放导致的政策性开放的扭曲。内陆地区不能简单地复制沿海地区的经验,应当在整合全球要素、重组世界资源、创造比较优势等方面进行创新,从而保证内陆开放型经济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开放型经济 开放模式 创新
[期刊] 改革
[作者]
丁瑶
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和发展阶段,国家更加强调区域发展的协调性。物流成本过高、市场体系不完善、高端人才缺乏、低水平竞争等是阻碍中西部内陆地区推进开放型经济的主要障碍。要缩小与东部地区的差距,必须大力推进开放型经济,充分借鉴先进发达地区的发展经验,结合内陆地区自身实际,创新发展模式,发挥后发优势,用超常规手段和速度来实现超常规发展。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陈柳 江静
中国FDI分布极不平衡,沿海地区占大多数,内陆地区占很少部分。本文利用1992-2005年的数据实证研究表明,中国沿海FDI跨区域的溢出效应显著促进了内陆地区的经济增长。文章的政策含义在于,继续深化和加大沿海地区的对外开放,同时也是促进内陆地区协同发展的重要途径。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葛孚桥
再构的意义:由学术争论引起的现实思考改革开放以来,地区经济得到空前发展,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经济理论界在充分肯定这一点的同时,对地区经济关系的发展状况却存在不同的看法。一种观点认为,目前,中国横向经济联系已开始突破旧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龚洁
本文基于区域经济开放的概念内涵,构建了包括四个准则层、22个指标的区域经济开放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冗余度、灵敏度和面板协整方法实证检验了该指标体系的合理性与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构建的指标体系结构合理,测度结果有效,对综合评价我国区域的经济开放水平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谷复钧 任淑荣
欠发达的内陆地区经济发展缓慢的原因之一,大都因为发展极势态不强,或没有形成多层次的发展极,以此来带动内陆地区的经济全面增长。因此,在内陆地区培育经济发展极是引导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是决策者组织生产、发展经济的一项重大举措。
关键词:
内陆地区,经济发展,二元经济结构,发展极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潘文卿 李子奈
本文通过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技术,从最终产品对总产品生产的影响角度分析了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这三大增长极对中国内陆经济发展的外溢效应。区域间的后向关联系数的测度表明,三大增长极对中国内陆地区的外溢效应只有10.9%,而且主要集中在对中部地区的外溢效应上,对东北地区、西北地区与西南地区的外溢效应则十分有限。从三大增长极最终产品生产的实际影响力看,也呈现同样的特征。就三大增长极对内陆地区外溢效应的比较来看,长三角最大,其次分别是珠三角与环渤海;对东北与西北地区的影响,环渤海最大,而珠三角对西南地区的影响力居三者之首。产业层面的分析揭示出对中国内陆外溢性影响排在前5位的产业在三大增长极中表现出较高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