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378)
- 2023(3428)
- 2022(2922)
- 2021(2608)
- 2020(2271)
- 2019(5543)
- 2018(5156)
- 2017(10684)
- 2016(5658)
- 2015(6252)
- 2014(6112)
- 2013(6206)
- 2012(5677)
- 2011(4680)
- 2010(4722)
- 2009(4739)
- 2008(5017)
- 2007(4674)
- 2006(4175)
- 2005(3968)
- 学科
- 济(30485)
- 经济(30469)
- 业(23126)
- 管理(22068)
- 企(20902)
- 企业(20902)
- 方法(16209)
- 数学(14962)
- 数学方法(14920)
- 财(12438)
- 务(10273)
- 财务(10271)
- 财务管理(10268)
- 企业财务(10061)
- 制(6692)
- 融(6464)
- 金融(6464)
- 中国(5982)
- 银(5678)
- 银行(5676)
- 行(5306)
- 农(5272)
- 业经(5085)
- 市场(4502)
- 体(4343)
- 技术(3976)
- 贸(3907)
- 贸易(3900)
- 体制(3857)
- 划(3777)
- 机构
- 大学(85904)
- 学院(83622)
- 济(43708)
- 经济(43084)
- 管理(35897)
- 理学(30691)
- 理学院(30521)
- 管理学(30285)
- 管理学院(30149)
- 研究(25440)
- 财(23055)
- 中国(22993)
- 财经(18425)
- 京(16857)
- 经(16830)
- 经济学(14668)
- 财经大学(14099)
- 经济学院(13227)
- 中心(11979)
- 所(11934)
- 江(11512)
- 商学(11380)
- 商学院(11300)
- 融(11080)
- 金融(10898)
- 科学(10794)
- 北京(10621)
- 研究所(10203)
- 经济管理(9636)
- 农(9515)
- 基金
- 项目(50678)
- 科学(41754)
- 基金(40419)
- 研究(37137)
- 家(33799)
- 国家(33569)
- 科学基金(30433)
- 社会(26690)
- 社会科(25556)
- 社会科学(25547)
- 基金项目(21457)
- 自然(19322)
- 自然科(18936)
- 自然科学(18934)
- 自然科学基金(18653)
- 省(17880)
- 资助(17338)
- 教育(17110)
- 划(14983)
- 编号(13394)
- 部(12852)
- 教育部(11845)
- 人文(11619)
- 国家社会(11537)
- 重点(10990)
- 创(10799)
- 制(10774)
- 成果(10539)
- 大学(10506)
- 创新(10123)
共检索到1299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袁奋强
笔者以2004年~2010年中国深、沪两市A股企业为研究样本,通过构建内部资本市场企业与非内部资本市场企业资本投资效率判定模型,间接比较内部资本市场的资本投资效率;通过引进企业所有权性质,研究不同所有权性质下内部资本市场运行中的资本投资效率问题。实证结果表明,内部资本市场企业的资本投资效率相对较高,内部资本市场中的国有企业相对于民营企业具有更高的资本投资效率,中央国企与地方国企的资本投资效率则没有显著性差异。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邵军 刘志远
本文以2001—2007年我国企业集团的成员企业为研究样本,依据sh in和stu lz与Jeffrey的模型对企业集团内部资本配置的效率进行了评价,并实证检验了市场化环境和所有权性质对集团内部资本配置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市场化环境好的地区,其内部资本配置是有效率的。相比于非国有的企业集团,国有集团的内部资本配置是无效率的。但是随着政府干预的减少、金融业市场化程度的提高以及市场化状况的改善,国有集团相比非国有集团,在内部资本配置效率上的差异逐渐缩小。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代昀昊
本文考察机构投资者与所有权性质如何影响公司的资本成本。我们发现,第一,机构投资者参与显著降低了公司的资本成本,且长期投资者发挥的作用更为明显;第二,相对于民营企业而言,机构投资者的作用在国有企业中更为明显;第三,机构投资者降低企业权益资本成本的作用机制主要体现在公司治理与信息解读两个方面,并在不同产权性质企业中存在一定差异。总体而言,机构投资者能够通过监督公司的治理行为以及提高公司的信息披露降低公司的资本成本。本文为机构投资者在我国资本市场上所扮演的角色提供了新的证据,同时建议监管部门应注重管理机构投资者参股交易行为中的规范性。
关键词:
机构投资者 所有权性质 资本成本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周冬华 黄沁雪
作为中国股票市场重要参与者,机构投资者共同投资多家上市公司的现象越来越普遍,但学术界对这一现象的研究仍相当匮乏。基于中国沪深A股市场机构投资者共同持有上市公司股份数据,文章考察了共同所有权与会计信息可比性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1)共同所有权具有显著的公司治理作用和信息传播效应,有助于提升会计信息可比性;(2)相比于未拥有共同机构投资者的企业,拥有共同机构投资者企业的会计信息可比性更高;(3)当共同机构投资者为稳定型机构投资者时,共同所有权与会计信息可比性的正向关系更为显著;(4)相比于国有企业,共同所有权主要提高了民营企业的会计信息可比性。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当企业拥有多个业务部门时,拥有相应的投资机会的部门之间为了争夺资源会展开竞争,作为企业总部的集团为了追求整体利益最大化,需要将各投资机会产生的现金流集中起来重新分配,以提高内部投资效率。这种资金再分配使得企业内部实际上形成了一个资本市场。当企业外部融资市场出现信用约束,也即具有正NPV值的投资机会可能融不到资金或者融得的资金不足时,企业可以通过内部资本市场将目前可控制的资金在投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惠庆 陈良华
分部经理的行为是否规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内部资本市场(ICM)的资金配置效率。已有文献研究假设都是总部对分部投资采取一次性策略,然而现实中总部通常选取分阶段投资策略,尤其在风险资本市场的研究中广泛的分析了投资决策者采用分阶段投资的情形。文章将释放一次性投资假设,在分阶段投资策略情形下,剖析分部经理机会行为及内部资金配置效率的关系。并通过建立"成本-收益权衡模型",说明"信息阶段性递增"效应与"资金匹配融损"效应交叉影响分阶段投资策略下的ICM资金配置效率。
[期刊]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
[作者]
邵军
从代理成本的视角对内部资本市场效率的理论和经验研究进行了系统的回顾,内容包括内部资本市场效率的界定及代理成本对内部资本市场效率的影响。评价现有文献,掌握国内外研究动态,为我国企业内部资本市场效率的研究提供依据和方向。
关键词:
代理成本 内部资本市场 效率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翟林瑜
以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CAPM)为代表的新古典派资本市场理论从信息的完全性、市场参加者的完全理性、市场的无摩擦性与风险的可计量性这四个假设前提出发 ,通过主体均衡与市场均衡推导出一系列理想中的资本市场命题。但我们不应忘记 ,现实中的资本市场是远离该理想市场的 ,基于理想市场的事件研究这一实证分析手法也是有很大局限性的。我们应对市场中信息的不完全性、信息的非对称性以及投资者的有限理性等给予足够重视 ,加强对如何提高现实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的研究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徐旭初
机构投资者是一种特殊的经济人,资本的逐利性是其根本本性,其投资行为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总体上,机构投资者有助于提高资本市场的运作效率。当市场中机构投资者占据主导地位时,它们之间的博奕会在客观上形成“看不见的手”的市场自我调节功能,增强市场的理性程度,使市场趋于动态稳定。加入WTO的中国、日趋开放的中国不可能再依靠封闭来保护幼稚低效的资本市场,催生高效且公平的资本市场是紧迫的使命。
关键词:
机构投资者 资本市场 效率 公平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谢军 王娃宜
本文选取深沪两地140家国有集团附属上市公司与100家非集团国有上市公司2003-2007年的平衡面板数据作为样本,从双重代理关系的视角实证分析了内部资本市场的运行效率。理论分析与经验证据均显示:(1)国有企业集团内部资本市场上的主导代理关系为管理层代理关系,而非控股股东代理关系,即影响国有企业集团内部资本市场效率的代理问题为管理层代理问题,国有控股股东由于"缺位"并没有将内部资本市场异化为其进行利益侵占的隐蔽渠道;(2)从集团总部层面来讲,内部资本市场能够有效配置资金,但从成员公司的层面来讲,总部与成员公司经理的代理问题使内部资本市场的功能受损。
关键词:
国有企业集团 内部资本市场 双重代理关系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夏青青
基于股改完成后股权结构中实质掌控公司的终极控制权对内部资本市场运行的影响考虑,选取基于"调整的利润敏感性法"直接测度模型,利用分部报告数据测度内部资本市场效率现状,接着通过构建多元线性模型,对193个样本公司进行各变量间的相关性描述及回归分析,研究发现终极控制权比例、终极现金流权比例与内部资本市场运行效率成显著正相关;终极控制权与现金流权的分离度大小对内部资本市场效率的影响并不显著,它的显性影响在一定条件下产生;国有终极控制权下的内部资本市场运行效率要比民营控制下的好。
关键词:
内部资本市场 终极控制权 分部报告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徐玉德 周玮
本文研究了中国上市公司不同资本结构和所有权安排对投资收益和投资效率的影响,并就我国企业过度投资现象进行了测算和说明。实证结果发现,上市公司财务杠杆水平显著影响着公司投资效率和投资收益,但在影响方式上却因所有权安排的差异而有所不同。财务杠杆水平的提高对地方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的投资收益影响不大,但显著降低了这两类企业的投资效率;中央国有企业财务杠杆水平的提高能够显著降低投资收益,但对投资效率的影响并不敏感。研究还发现,低杠杆水平的非国有企业和地方国有企业几乎不存在过度投资情况,高杠杆组该类企业过度投资却很严重;而对于中央国有企业来说,无论财务杠杆水平如何,投资效率均十分低下,过度投资普遍存在。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立凤 王武超
立足新发展阶段,推动企业集团做强做优做大成为新的方向。利用2010—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及其附属子公司的数据,研究不同集团网络的集团化程度对投资效率的影响及机制。研究发现,随着集团化程度的提高,集团的投资效率得到显著提升,具体表现为缓解投资不足和抑制过度投资。中介效应检验表明,关联担保和关联购销在集团化程度与投资效率间发挥遮掩效应,而关联资金交易并未在二者之间发挥中介效应。进一步分析发现,无论是国有企业集团还是非国有企业集团,集团化程度的提高都能显著促进投资效率的提升。研究为推进企业集团高质量发展提供了证据支持和政策启示。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卢建新
通过构造了一个多分部企业内部跨期资本配置模型,本文考察了内部资本市场的管理激励和配置效率问题,这是对企业内部资本市场配置效率研究的一个综合和扩展。本文的模型把内部资本市场“有效率论”和“无效率论”结合到一起,分析表明,在通过内部资本市场重新配置资本并能诱使两个经理努力工作的情况下,内部资本市场的效率可能高于、低于或等于两个单分部企业组合的效率,而不只是其中的某一种结果。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刘星 计方 付强
本文以政府宏观调控政策中的货币政策为研究视角,在宏观经济学理论、企业组织理论与投资理论相融合的统一分析框架下,考察了集团内部资本市场运作对成员企业投资规模和投资效率的影响,以及货币政策调整对集团内部资本市场运作与成员企业投资决策关系的影响。论文以A股上市公司2003—2010年的季度数据为样本,研究发现:当央行实施紧缩货币政策时,集团内部资本市场运作对成员企业投资规模的促进作用受到弱化;但由于集团内部资本市场的缓冲作用,与独立企业相比,集团成员企业投资规模受货币政策的冲击程度较小。在投资效率方面,紧缩的货币政策降低了独立企业的投资效率,但有利于集团成员企业抑制过度投资,而宽松的货币政策缓解了独...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