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136)
- 2023(7350)
- 2022(6313)
- 2021(5726)
- 2020(5019)
- 2019(11891)
- 2018(11608)
- 2017(23877)
- 2016(12654)
- 2015(14645)
- 2014(14497)
- 2013(14317)
- 2012(12830)
- 2011(11315)
- 2010(11533)
- 2009(10830)
- 2008(10752)
- 2007(9462)
- 2006(8086)
- 2005(7069)
- 学科
- 济(63972)
- 经济(63918)
- 业(41986)
- 管理(41941)
- 方法(38851)
- 数学(36312)
- 企(36119)
- 企业(36119)
- 数学方法(35781)
- 财(17542)
- 中国(13599)
- 农(13101)
- 务(12864)
- 财务(12833)
- 财务管理(12814)
- 企业财务(12366)
- 业经(11061)
- 制(10316)
- 贸(10276)
- 贸易(10263)
- 易(9904)
- 融(9878)
- 金融(9878)
- 银(9462)
- 银行(9459)
- 理论(9288)
- 地方(9159)
- 行(8869)
- 技术(8631)
- 农业(8522)
- 机构
- 大学(184774)
- 学院(184446)
- 济(83865)
- 经济(82476)
- 管理(78510)
- 理学(68766)
- 理学院(68240)
- 管理学(66998)
- 管理学院(66692)
- 研究(52481)
- 中国(43185)
- 财(39348)
- 京(36570)
- 财经(32446)
- 经(29704)
- 科学(28123)
- 经济学(27608)
- 江(25723)
- 中心(25476)
- 经济学院(25131)
- 财经大学(24658)
- 所(24561)
- 业大(24489)
- 农(24174)
- 北京(22581)
- 商学(22121)
- 商学院(21944)
- 研究所(21880)
- 经济管理(21172)
- 州(20648)
- 基金
- 项目(124147)
- 科学(100649)
- 基金(94394)
- 研究(89576)
- 家(80309)
- 国家(79752)
- 科学基金(71584)
- 社会(60457)
- 社会科(57743)
- 社会科学(57726)
- 基金项目(49158)
- 省(47972)
- 自然(46615)
- 自然科(45705)
- 自然科学(45701)
- 自然科学基金(44919)
- 教育(43525)
- 资助(41359)
- 划(39505)
- 编号(34702)
- 部(28922)
- 重点(27484)
- 成果(26794)
- 创(26492)
- 教育部(26100)
- 国家社会(25646)
- 人文(25508)
- 发(25060)
- 创新(24686)
- 大学(24586)
共检索到2598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王峰娟 谢志华
内部资本市场效率实证测度模型是研究内部资本市场效率的关键。本文总结了现有内部资本市场效率测度模型的优缺点,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新的模型,一是适用于分部数据充分情况下的基于上期资产回报率的现金流敏感系数,二是适用于A股市场分部数据不完善情况下的调整的利润敏感系数,并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两个模型的改进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合理的,并且为对A股上市公司ICM效率的研究提供了可行的基础,也为ICM效率的相关研究打开了广阔的空间。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张学伟 陈良华
建立了Tobin′s Q、ROA和APS三个指标的联立方程模型,并分别利用OLS法、2SLS法和3SLS法对联立方程进行回归,并比较了回归结果。在三个指标之间存在内生性的情况下,3SLS法的回归效果优于2SLS法,而2SLS法的回归效果又优于OLS法。研究结果显示:Tobin′s Q、ROA和APS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在三个指标的基础上,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构造综合指标来衡量内部资本市场效率,并利用股价走势对该综合指标的优劣进行了检验。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韩俊华 周全 韩贺洋
内部资本市场效率研究的关键是内部资本市场效率测度模型。文章回顾了已有的国外内部资本市场效率测度模型,指出了它们的缺陷,并构建了新的内部资本市场效率测度模型,该模型改进了投资机会指标,增加了验证因子和时间滞后因子,三因子包括分部上期相对获利能力、本期资本流向及下期相对资产报酬率,如果三因子符号相同,则内部资本市场有效。该模型还可测度企业集团"掏空"上市公司的行为。文章还以万科为例检验和应用新模型,得出引进大股东监督能提高内部资本市场资源配置效率的结论。
关键词:
内部资本市场 投资机会 投资效率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刘维奇 牛晋霞 张信东
股权分置改革自实施以来就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解决上市公司2/3非流通股的流通举措是否促进了资本市场的有效发展在理论和实务上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取截至1996年12月31日已上市的沪市A股为研究对象,以2005年4月29日为实质性股权分置改革分界点,分析比较股改前后三因子模型的市场拟合情况,并以此检验股权分置改革对市场效率改进的效果。实证结果显示:股权分置改革前后三因子模型在截距上全部无异于0,25组合均没有超额收益率,资本市场趋于有效;市场风险因子对股票组合收益率的解释度上升,规模SIZE及账市比BM值这二项公司层面因子对组合收益率的解释度也有所上升;相对于股改前,股改后的拟合系数R2上升...
关键词:
股权分置改革 资本市场效率 三因子模型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闻岳春 黄福宁
本文在提出更全面和更具操作性的系统风险定义基础上,借鉴综合评价法及神经网络等方法,构建了一套适用于系统风险状态评估的模型体系。进而运用此模型对我国资本市场2001年第一季度至2009年第一季度的系统风险状态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在综合分析基础上指出我国资本市场建设若能得到持续、稳步推进,则2009年市场将有望维持在较低的系统风险状态。
关键词:
系统风险 危机威胁 反转威胁 神经网络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干伟明 张涤新
采用2007年1月至2016年12月的国内A股月度收益率数据,基于Fama-French的多因子模型研究价值与成长对股票收益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资本市场还存在投机现象,但以盈利和成长为基础的价值投资依然有效,因此国内资本市场进一步发展就应引导优质公司IPO,提升上市公司质量。本文补充了国内资产定价理论和实证分析,为国内资本市场下一步健康发展和价值投资实践提供参考。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杨丹 魏韫新 叶建明
流通股和非流通股并存的特殊股权制度影响到中国上市公司股价和股数科学合理的确定,进而影响到几乎所有的中国股票市场实证研究结果。股权分置改革全部完成之后,涉及股改前数据的所有实证研究和数据库建设也都不能忽视改革前后的股数和股价的不可比问题。现有的基于股权分置的指标修正方法五花八门,也缺少合理的经济逻辑和数据支持。本文证明忽视股权分置现实,或者不适当的修正都将导致偏颇的结论,进而提出了一个通用的修正方法,即每股非流通股的价格相当于每股流通股的一个百分比。然后用实际数据对这个百分比的表达式进行了估计,从而对股权分置条件下价格模型与回报率模型进行了修正。结果显示,经过修正后的模型估计优于未修正的模型。在...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宋威
流动性是资本市场或者说整个金融市场的重要特征。国内学者大都用定性方法讨论市场流动性 ,本文对中国资本市场的市场流动性进行实证研究 ,并修改、完善已有的流动性模型。实证结果表明中国资本市场流动性有明显增强趋势。
关键词:
流动性 紧性 深度 复原力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张德红
本文主要探讨内部资本市场效率的分析模型。通过对内部资本市场"有效"的观念总结和理论判断,揭示了企业内部资本流动现象隐含的动力机制和逻辑关系,分析了我国企业内部资本市场的运行特征和效率实现方式,并借鉴"投入产出表"的逻辑方法,建立了一个仿照投入产出框架的资本流动理论模型。
关键词:
内部资本市场 效率 投入产出模型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夏青青
基于股改完成后股权结构中实质掌控公司的终极控制权对内部资本市场运行的影响考虑,选取基于"调整的利润敏感性法"直接测度模型,利用分部报告数据测度内部资本市场效率现状,接着通过构建多元线性模型,对193个样本公司进行各变量间的相关性描述及回归分析,研究发现终极控制权比例、终极现金流权比例与内部资本市场运行效率成显著正相关;终极控制权与现金流权的分离度大小对内部资本市场效率的影响并不显著,它的显性影响在一定条件下产生;国有终极控制权下的内部资本市场运行效率要比民营控制下的好。
关键词:
内部资本市场 终极控制权 分部报告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艳林
本文以我国2007-2013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以投资效率作为资本配置效率的度量指标,实证检验企业集团内部资本市场是否同时存在效率促进与大股东掏空的双重效应以及这两种效应在不同属性企业集团所控制的上市公司中是否存在显著差异。研究发现,相对于独立企业而言,企业集团内部资本市场缓解了成员企业投资不足,但加剧了其过度投资水平;从产权属性的角度来看,内部资本市场运作使国有企业集团上市公司过度投资水平大幅提高,而使民营企业集团上市公司投资不足水平显著降低。
关键词:
企业集团 内部资本市场 投资效率 掏空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苏泽美 孙长江
本文以中西方内部资本市场理论及相关实践为背景,结合我国系族企业内部资本市场的现实情况,以2011~2013年系族企业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分析股权集中度、两权分离度和独立董事比例对内部资本市场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股权集中度与内部资本市场效率正相关,两权分离度与内部资本市场效率负相关,独立董事比例与内部资本市场效率负相关。
关键词:
公司治理结构 内部资本市场效率 超额价值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谢永建
经过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以及2015年6月的股灾事件,投资者们深刻地领略到股市的风险,而这个风险问题也侧面反映了市场的效率问题。股票投资组合的收益率决定问题始终是股票市场关注的重点,也是资本市场资产定价方面的重要研究内容。其中,归根结底疑惑的问题就是市场是否真的有效,所做的投资策略是否真的在起作用。基于此,本文基于三因子模型对CAPM难以解释的价值和市值效应进行解释,在此基础上引入现金流指标以及毛利率指标重新构建五因子模型,基于流通企业的经验证据研究中国资本市场的有效性,以期实现对上市流通企业的收益预测指标构造。
关键词:
五因子模型 中国资本市场 流通企业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刘赣州
本文首先度量了中国工业内部 39个行业的资本配置效率 ,发现中国资本配置效率很低 ,并且有下降的趋势。然后 ,以反映资本市场发展水平的指标作为解释变量 ,与资本配置效率构建回归模型来验证资本市场与资本配置效率相关关系 ,发现中长期信贷市场规模、股票市场的流动性与资本配置效率呈负相关关系 ,而债券市场规模则与资本配置效率呈正相关关系。最后 ,对以上实证分析结果进行了理论解释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资本市场 资本配置 效率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崔志霞 杨国莉 黄秋敏
受"现金为王"管理理念的影响,持有现金成为企业满足日常流动性需求和应对未来不确定性的重要选择策略。文章利用中国深沪证券交易所2010-2019年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从实际控制人角度来识别集团内成员企业,实证检验了委托代理关系影响下集团内部资本市场效率与现金持有水平的关系。研究发现:(1)从整体上来看,与独立企业相比,集团内成员企业的现金持有水平较高;(2)由于债权人对企业的监督治理效应,企业举债有利于提高内部资本市场效率,从而减少了现金持有水平;(3)集中的股权结构提高了内部资本市场效率,减少了现金持有水平,而分散的股权结构降低了内部资本市场效率,增加了现金持有水平,支持了大股东监督激励假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