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789)
- 2023(12717)
- 2022(10605)
- 2021(9939)
- 2020(8241)
- 2019(19170)
- 2018(19181)
- 2017(37208)
- 2016(20401)
- 2015(23022)
- 2014(23247)
- 2013(22787)
- 2012(20606)
- 2011(18201)
- 2010(18050)
- 2009(16489)
- 2008(16244)
- 2007(14381)
- 2006(12591)
- 2005(11193)
- 学科
- 济(77597)
- 经济(77511)
- 管理(58609)
- 业(55616)
- 企(47017)
- 企业(47017)
- 方法(35556)
- 数学(30381)
- 数学方法(30026)
- 中国(21973)
- 农(21073)
- 银(20807)
- 银行(20659)
- 制(20478)
- 财(20435)
- 行(19293)
- 业经(19224)
- 学(16600)
- 地方(16084)
- 融(14578)
- 金融(14577)
- 农业(14156)
- 务(14119)
- 财务(14050)
- 财务管理(14030)
- 理论(13629)
- 贸(13281)
- 企业财务(13280)
- 贸易(13267)
- 和(12750)
- 机构
- 大学(282001)
- 学院(279592)
- 管理(112770)
- 济(107021)
- 经济(104486)
- 理学(97002)
- 理学院(95968)
- 管理学(94289)
- 管理学院(93806)
- 研究(91434)
- 中国(73927)
- 京(61087)
- 科学(57390)
- 财(50421)
- 农(46336)
- 所(45629)
- 中心(42411)
- 业大(42263)
- 研究所(41582)
- 江(41244)
- 财经(40540)
- 北京(38579)
- 经(36815)
- 范(36603)
- 农业(36538)
- 师范(36270)
- 州(34558)
- 院(33207)
- 经济学(31494)
- 财经大学(30310)
- 基金
- 项目(192549)
- 科学(150322)
- 研究(141233)
- 基金(138758)
- 家(120608)
- 国家(119590)
- 科学基金(102723)
- 社会(87342)
- 社会科(82693)
- 社会科学(82671)
- 省(74944)
- 基金项目(74375)
- 自然(67365)
- 自然科(65771)
- 自然科学(65754)
- 自然科学基金(64551)
- 教育(64306)
- 划(63172)
- 编号(58608)
- 资助(56877)
- 成果(47358)
- 重点(42838)
- 部(41924)
- 发(40449)
- 创(39802)
- 课题(39668)
- 创新(37089)
- 科研(36919)
- 项目编号(36462)
- 教育部(35870)
- 期刊
- 济(116624)
- 经济(116624)
- 研究(85157)
- 中国(53850)
- 学报(44970)
- 农(42458)
- 管理(40961)
- 科学(40887)
- 财(38538)
- 融(35782)
- 金融(35782)
- 大学(33897)
- 学学(31764)
- 教育(31676)
- 农业(28320)
- 技术(23708)
- 业经(19389)
- 财经(19309)
- 经济研究(17953)
- 图书(16260)
- 经(16245)
- 问题(15448)
- 理论(15306)
- 业(14682)
- 实践(14324)
- 践(14324)
- 科技(13632)
- 现代(13180)
- 技术经济(13102)
- 版(13063)
共检索到4154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尚金峰
内部评级法的实施需要建立在一定的前提基础之上,中国目前的实施条件还存在一定的缺陷,因此如何在内部评级体系的构建过程中体现本土化的原则将成为有效实施的关键。中国特有的金融生态决定了地区之间的金融风险差异较大,因此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应将地区金融风险差异作为调整系数对内部评级法的评级结果进行调整。中国的商业银行尚处于内部评级法实施的准备或开始阶段,受实施条件和金融生态的限制,本土化将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创新过程。本土化并不仅仅是内部评级法相关标准的本地化应用,同时也要求在这一过程中有创造性地发挥内部评级法对银行风险管理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
商业银行 内部评级法 本土化 金融生态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丁剑
内部评级法是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核心内容。2007年2月,银监会公布了《中国银行业实施新资本协议指导意见》,明确指出内部评级法是我国商业银行未来信用风险管理的选择。本文从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角度入手,对内部评级法和我国目前信用风险管理的情况进行比较分析,指出我国目前实施内部评级法的一些障碍;提出我国商业银行在研究内部评级法的过程中,可以借鉴国外银行的实践经验和优秀模型,并提出构建内部评级体系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
信用风险管理 内部评级法实施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程果琦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中对计量信用风险的内部评级法(IRB)的引入,是新协议的重大突破。本文研究我国商业银行实施IRB的瓶颈和难点,并详细提出实施IRB规划的建议框架。
关键词:
内部评级法 IRB 难点 实施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罗润生 梁柿生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李欣 蔡桂华
《巴塞尔资本协议Ⅱ》的出台,确定了基于内部评级法的信用风险度量和资本金计算框架,内部评级体系成为银行经营管理的主线。我国大型商业银行逐步建立了内部评级体系,陆续开始实施《巴塞尔资本协议Ⅱ》的内部评级法。本文重点分析了农村商业银行在实施内部评级法过程中所面临的困难,诸如数据缺失、技术支持、人力资源约束等问题,并提出相应的策略选择。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刘展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出台影响了银行的经营模式和发展战略。本文深入分析了我国中小商业银行实施新资本协议内部评级法的现状和问题,指出其在组织管理架构、风险计量模型体系、风险缓释管理、内部评级应用、信息系统建设等方面存在诸多挑战。为此,本文从组织架构、模型开发、系统建设、评级应用、人才培养等方面就如何推进新资本协议内部评级法在中小商业银行的应用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常思勇
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我国商业银行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客户是最有价值的资源。如何留住老客户和吸引新客户,充分挖掘和利用客户资源,成为国内各商业银行首要关注的问题。入世后外资银行的进入更加深了我国商业银行对客户关系管理(CRM)的研究和应用,借助CRM实现从“以产品为中心”到“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的演变,实现对银行组织体系和业务流程的重组。本文在展开对商业银行CRM的应用和研究的时候,将CRM放在企业信息化和管理改造的整体框架中进行分析、论证和实施。将信息技术和企业管理结合起来,更深刻地体会“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内涵,是本文的指导思想。
关键词:
客户 客户关系管理 业务流程重组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中国银监会新资本协议实施研究和规划项目组 王兆星 韩明智 王胜邦 陈颖
在监管部门和国内银行业的共同努力下,经过两年多的论证、起草、征求意见和定量影响测算,中国银监会发布了实施新资本协议第一批监管规章。这些规章与指引在准确把握新资本协议实质要求的基础上,充分考虑我国银行业实践,建立了一套相对明确、操作性强的审慎监管要求,为商业银行新资本协议实施准备工作提供了具体指导和技术标准。本刊特约请中国银监会相关负责人对这些监管规章与指引进行了解读。
[期刊] 征信
[作者]
张微 张娜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对银行的风险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其中突出了内部评级法的地位和作用。国内各商业银行已纷纷开始了内部评级工程的建设。通过对A银行内部风险评级的实例分析,可以看出:我国商业银行内部评级距离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要求还有差距。为建立完善的内部风险评级体系,商业银行应在评级系统、基础数据、专业人才、管理体制等方面做好准备。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洪波 蔡鹏
在利率市场化进程加快的背景下,商业银行面临的经营环境将更加具有挑战性。虽然国内商业银行正在积极谋求创新发展和转型发展,但在一段时间内仍改变不了以利差为主的盈利模式。因此,如何为每一笔贷款制定合理的价格成为商业银行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本文基于新资本协议内评法计量规则,结合商业银行经营实际,研究如何量化确定贷款定价的方法。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左晓慧
内部评级法是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提出的用于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和资本监管的方法。主要介绍内部评级法的含义及其在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中的使用要求,重点分析内部评级法的内部评级模型计算出的关键指标和其他相关指标在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中的运用。
关键词:
商业银行 内部评级法 风险管理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李颖 廖肇辉
巴塞尔委员会“新资本协议”对银行信用风险的衡量和计算进行了重大修改,内部评级法 成为其中的核心。在重新认识风险和违约等基本概念的同时,我们将重点了解内部评级法的思想,时新 的评级模式提出新的理念。在我国,目前仍然存在着信用评级的缺陷,为此,本文提出一些基础改进意 见和建议,特别强调要让银行认识到数学化、模型化在风险管理中的重要地位,让经过分析加工过的数 字说话逐渐成为银行业务开拓、项目评审、授信审批等业务的基本准则而进入一线信贷人员和各级管理 人员的头脑。
关键词:
内部评级法 信用评级 违约 风险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贺苗 苌花荣 袁晓军
随着我国经济与全球经济的进一步融合,外资银行在中国的发展为我国商业银行提供了很好的借鉴。探讨了外资银行在中国发展的基本状况和主要特征,总结了我国商业银行从中可以获得的借鉴和启示,目的是寻求符合我国商业银行海外发展的理想道路,以利于我国商业银行在海外的积极拓展。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刘永生
国内商业银行引进ERP存在管理理念制约、内部管理机制制约、信息系统制约、外部因素制约等难点;国内商业银行实施ERP时,应该选择适合本行的实施方式,客观评价实施风险和确保成功实施要素等。
关键词:
ERP 商业银行 难点 实施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梁凌 彭建刚 王修华
依据信贷资产分类贷款迁徙率矩阵,获取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各级形态贷款的违约概率;依据商业银行信贷审批的管理原则、资产清收的执行原则以及商业银行在清收时不可能通过诉讼获利的司法特征,建立抵押品池综合违约损失率的计算模型。基于以上模型,采用巴塞尔新资本协议IRB法计算出的信用风险在一般情况下低于依据银监会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计算出的信用风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