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651)
2023(3965)
2022(3588)
2021(3405)
2020(3188)
2019(7522)
2018(7806)
2017(16587)
2016(8891)
2015(10324)
2014(10627)
2013(11017)
2012(10449)
2011(9452)
2010(9828)
2009(9555)
2008(9918)
2007(9150)
2006(8342)
2005(7991)
作者
(26327)
(21327)
(20911)
(20566)
(13684)
(10012)
(9978)
(8208)
(8202)
(7931)
(7226)
(7163)
(6912)
(6756)
(6754)
(6703)
(6336)
(6282)
(6281)
(6192)
(5489)
(5391)
(5039)
(4977)
(4970)
(4962)
(4902)
(4836)
(4251)
(4183)
学科
(35054)
经济(35018)
管理(25764)
(24477)
(20689)
企业(20689)
(19097)
银行(18951)
方法(18126)
(17635)
(16828)
数学(15668)
数学方法(15371)
(12236)
中国(12116)
(11300)
金融(11300)
(10877)
制度(10873)
业务(10448)
银行制(9052)
(8260)
财务(8240)
财务管理(8226)
(7953)
贸易(7938)
企业财务(7793)
(7661)
(7594)
(7075)
机构
大学(132292)
学院(128669)
(55756)
经济(54411)
管理(49287)
中国(44814)
研究(41968)
理学(40454)
理学院(40034)
管理学(39338)
管理学院(39102)
(32386)
(29577)
财经(24670)
(23666)
银行(22710)
科学(22518)
(22175)
(21545)
中心(21188)
(21145)
(20320)
北京(19963)
研究所(18626)
(18594)
财经大学(18392)
经济学(17361)
(17102)
经济学院(15714)
(15708)
基金
项目(69405)
科学(53523)
研究(51607)
基金(50781)
(42520)
国家(42206)
科学基金(35794)
社会(32009)
社会科(30427)
社会科学(30417)
基金项目(26133)
(24571)
教育(23854)
资助(22977)
自然(22833)
自然科(22244)
自然科学(22238)
编号(21867)
自然科学基金(21808)
(21515)
成果(19567)
(16695)
重点(15051)
教育部(14493)
课题(14246)
项目编号(14180)
(14166)
人文(14006)
(13613)
(13524)
期刊
(64242)
经济(64242)
研究(47976)
(33154)
金融(33154)
中国(26258)
(25167)
管理(19741)
学报(15902)
(15519)
科学(14713)
大学(12583)
财经(12053)
学学(11680)
教育(11014)
经济研究(10830)
技术(10162)
(10106)
理论(9607)
业经(9560)
实践(8797)
(8797)
(8583)
问题(8566)
统计(8496)
农业(8477)
国际(8036)
商业(6979)
(6932)
技术经济(6783)
共检索到2205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李颖  廖肇辉  
巴塞尔委员会“新资本协议”对银行信用风险的衡量和计算进行了重大修改,内部评级法 成为其中的核心。在重新认识风险和违约等基本概念的同时,我们将重点了解内部评级法的思想,时新 的评级模式提出新的理念。在我国,目前仍然存在着信用评级的缺陷,为此,本文提出一些基础改进意 见和建议,特别强调要让银行认识到数学化、模型化在风险管理中的重要地位,让经过分析加工过的数 字说话逐渐成为银行业务开拓、项目评审、授信审批等业务的基本准则而进入一线信贷人员和各级管理 人员的头脑。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单俊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提出,对全球金融业风险管理产生了巨大影响,我们应充分认识新协议核心的IRB法对我国商业银行的重要意义,在深入研究IRB法的基础上,加快国内商业银行内部评级体系的建立,实现与世界的接轨。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左晓慧  
内部评级法是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提出的用于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和资本监管的方法。主要介绍内部评级法的含义及其在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中的使用要求,重点分析内部评级法的内部评级模型计算出的关键指标和其他相关指标在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中的运用。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玲  袁异清  
从商业银行的信用评级现状入手,揭示目前银行信用评级系统的特点与不足之处。针对信用评级系统存在的问题,引入财务预警Z值模型,将参评企业的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相结合,对目前评级指标体系进行优化,使信用评价更加科学化、合理化。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程果琦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中对计量信用风险的内部评级法(IRB)的引入,是新协议的重大突破。本文研究我国商业银行实施IRB的瓶颈和难点,并详细提出实施IRB规划的建议框架。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梁凌  彭建刚  王修华  
依据信贷资产分类贷款迁徙率矩阵,获取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各级形态贷款的违约概率;依据商业银行信贷审批的管理原则、资产清收的执行原则以及商业银行在清收时不可能通过诉讼获利的司法特征,建立抵押品池综合违约损失率的计算模型。基于以上模型,采用巴塞尔新资本协议IRB法计算出的信用风险在一般情况下低于依据银监会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计算出的信用风险。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夏芸  应娟  杜宇玮  
近年来,IMF、BIS和许多国家的金融监管当局都不同程度的运用信用评级方法来加强金融监管,随着中国加入WTO,中国人民银行也开始着手将信用评级制度引入对商业银行的审慎监管过程。本文旨在结合信息经济学的相关内容,运用申农的信息量计算公式,提出一种新的评级方法,为完善我国银行业的评级制度提供更宽阔的思路。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张贵清  刘树林  
以商业银行贷款数据为基础,采用聚类分析、多元判别和Logistic回归方法构建了我国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评级模型。实证检验表明这三种方法都能较准确地对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评级资料进行预测。对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五类不同样本的总体预测精度分别为83.4%、72.05%和68.14%。三种方法对五类不同样本的预测存在相同的趋势,即对正常类和损失类样本的预测准确率较高,对中间三类样本的预测准确率较低。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丁剑  
内部评级法是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核心内容。2007年2月,银监会公布了《中国银行业实施新资本协议指导意见》,明确指出内部评级法是我国商业银行未来信用风险管理的选择。本文从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角度入手,对内部评级法和我国目前信用风险管理的情况进行比较分析,指出我国目前实施内部评级法的一些障碍;提出我国商业银行在研究内部评级法的过程中,可以借鉴国外银行的实践经验和优秀模型,并提出构建内部评级体系的几点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贾曼莉  
文章从国际较为流行的话题:商业银行信用评级这个主题入手,特别是美国权威评级机构在经历次贷危机之后,这种一言堂的局面开始遭到质疑。我国随着国家实力增强,经济、金融环境越来越得到改善和认可,经济地位日益增强,我国应该研究适应我国具体国情的商业银行信用评级模型。文章首先对信用评级和商业银行信用评级的的定义以及特点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在深入分析国内外商业银行的发展历程的基础上,依据骆驼评级模型(简称CAMEL模型)的研究模型为基础,尝试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5A商业银行评级理论,包括对资产的控制能力(Ability o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王小明  
文章对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在信用评级研究中涉及的各种信用测度模型进行了系统的回顾与总结,对现有各种评级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场合等做了必要的比较研究。文章认为目前我国信用风险评级测度方法研究存在模型研究与指标体系研究相脱节的现象,指出信用风险评级研究应该综合考虑风险分析、模型研究、指标体系研究,并给出了建立信用风险评级模型的基本设想。
[期刊] 征信  [作者] 张微  张娜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对银行的风险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其中突出了内部评级法的地位和作用。国内各商业银行已纷纷开始了内部评级工程的建设。通过对A银行内部风险评级的实例分析,可以看出:我国商业银行内部评级距离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要求还有差距。为建立完善的内部风险评级体系,商业银行应在评级系统、基础数据、专业人才、管理体制等方面做好准备。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罗润生  梁柿生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尹波  
当前我国金融体系的信用评级,无论是商业银行内部评级还是外部评级等,都程度不同的采用了AAA、AA、A、B、C这样离散的信用评级方法,本文从理论上讨论了违约率(广义)的定义、意义、分类标准和测算的方法,巴塞尔新协议中标准法,内部评级初级法,内部评级高级法的异同及对我国信用评级(广义违约率)管理建设的启示,指出我国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应采用内部评级高级法的框架,对于信用等级的评定应采用连续变量来代替传统的A、B、C等离散型的分类方法。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中国银监会新资本协议实施研究和规划项目组  王兆星  韩明智  王胜邦  陈颖  
在监管部门和国内银行业的共同努力下,经过两年多的论证、起草、征求意见和定量影响测算,中国银监会发布了实施新资本协议第一批监管规章。这些规章与指引在准确把握新资本协议实质要求的基础上,充分考虑我国银行业实践,建立了一套相对明确、操作性强的审慎监管要求,为商业银行新资本协议实施准备工作提供了具体指导和技术标准。本刊特约请中国银监会相关负责人对这些监管规章与指引进行了解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