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142)
2023(14617)
2022(12822)
2021(11749)
2020(9911)
2019(22874)
2018(22610)
2017(44053)
2016(23931)
2015(26476)
2014(26528)
2013(26581)
2012(24535)
2011(21972)
2010(22075)
2009(20478)
2008(19743)
2007(17380)
2006(15323)
2005(13657)
作者
(70662)
(58725)
(58350)
(55772)
(37527)
(28195)
(26575)
(22986)
(22236)
(21012)
(20048)
(19886)
(18860)
(18605)
(18223)
(18087)
(17428)
(17409)
(16800)
(16678)
(14623)
(14498)
(14085)
(13388)
(13231)
(13007)
(12970)
(12799)
(11963)
(11544)
学科
(113559)
经济(113454)
管理(69008)
(65657)
(54573)
企业(54573)
方法(47510)
数学(41477)
数学方法(41063)
(26796)
(24811)
中国(24649)
(24517)
地方(24111)
业经(22149)
(18011)
财务(17947)
财务管理(17923)
农业(17286)
企业财务(17164)
(17018)
(16121)
贸易(16110)
理论(16020)
(15989)
(15530)
环境(15486)
地方经济(14891)
(14532)
金融(14530)
机构
大学(346672)
学院(342928)
(144866)
经济(141962)
管理(134487)
研究(118897)
理学(116774)
理学院(115446)
管理学(113464)
管理学院(112843)
中国(86513)
科学(73757)
(73155)
(65260)
(60665)
(57291)
研究所(55389)
财经(52567)
业大(52507)
中心(52382)
(49462)
(47821)
北京(45975)
农业(45037)
经济学(44344)
(43973)
师范(43518)
(42730)
(39794)
经济学院(39733)
基金
项目(234150)
科学(184073)
基金(171487)
研究(167559)
(150514)
国家(149306)
科学基金(127816)
社会(106589)
社会科(101175)
社会科学(101143)
基金项目(91340)
(90601)
自然(84141)
自然科(82175)
自然科学(82155)
自然科学基金(80720)
(76325)
教育(76105)
资助(70927)
编号(66671)
成果(54155)
重点(52377)
(51671)
(49677)
(48085)
课题(45521)
科研(45125)
创新(44911)
教育部(44224)
国家社会(44138)
期刊
(160051)
经济(160051)
研究(103339)
中国(62252)
学报(57924)
科学(51554)
(50748)
(50523)
管理(49421)
大学(43198)
学学(40694)
农业(35088)
教育(32528)
技术(28624)
(28238)
金融(28238)
经济研究(26706)
财经(26376)
业经(23137)
(22631)
问题(20486)
技术经济(18368)
图书(18202)
(17742)
理论(16335)
科技(15947)
(15639)
现代(15135)
统计(15124)
(15102)
共检索到5039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吴建伟  
国际经济学界主导性的观点是,引进外资和推行出口导向型战略是实现经济高速成长的两大基本动因.东亚金融危机发生后,人们愈发强调以直接投资方式利用外资的重要性.它不仅输入资金、技术和生产经营管理方式,而且少受外债的困扰.实践中各国竞相采取吸引外资的策略,甚至给予外资企业以超国民待遇.对立性的观点则认为,引进外资和依赖海外市场导致发展中国家经济的波动和停滞.本文针对相关理论,设计了计量模型进行实证检验,所得出的结论支持了内部要素积累决定经济增长的观点.文中提出对外开放应当适度,外资政策不应过于优惠.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汪立鑫  曹江  
本文试图对外国直接投资对于上海经济增长的直接与间接贡献作一 综合的计量估计。为此本文首先将上海地区的经济分为外资与内资两大部门,并以这 两个部门的生产方程为基础推导出最终的计量模型,然后本文根据有关权威数据对 模型进行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外资部门对上海经济增长的综合的边际产品贡献很高, 且与内资部门相比,外资部门的劳动产出弹性也高得多,从而表明上海市对于外商直 接投资应继续实行积极倾斜的吸引政策并要加大力度,最后本文就计量分析的结果 作了进一步的解释与说明。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任永菊  张岩贵  
以阿尔佛罗(Alfaro)模型为基础,对我国金融市场如何影响FDI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做一综合性计量分析,得出结论:按照阿尔佛罗模型,在考虑信贷市场时,我国的FDI净效应为正,这说明FDI对我国经济增长贡献起了一种推动作用,即从FDI的角度来说,我国的信贷市场已经足够发达。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谢松  
通过运用协整技术和误差修正模型对贵州省1985~2003年期间的数据进行分析可知,贵州省经济增长与外国直接投资之间存在长期的动态均衡关系。从长期来看,外商对贵州的直接投资直接促进了贵州省经济的增长,经济增长与外国直接投资呈正向变动。但是这种促进作用还比较有限,而且对外国直接投资的影响作用不明显。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魏建国  李芬  
文章运用新古典增长理论模型,对武汉市90年代以来外商直接投资的表现以及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进行了经验分析。结果表明:目前虽然外资在"量"上一直在增长,但外商直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并不高,约为1.67%。外商直接投资仍有很大潜力,但应以"质"为导向。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王新  
一、外商直接投资对东道国经济发展贡献的理论分析1.对东道国的经济增长贡献关于外商直接投资对东道国经济增长贡献的分析与探讨,有关文献主要是从需求的角度进行分析的。我们知道,不管以任何方式增加一国的有效需求,都会弥补国内储蓄缺口,形成连带的产出乘数效应。...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欧阳志刚  
由于宏观经济变量之间存在多向因果关系 ,导致使用单方程计量模型估计外商直接投资对经济增长贡献的结果无效。针对这种情况 ,应运用联立方程模型 ,把变量间的复杂因果关系纳入模型中 ,估计外商直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吴国新  李竹宁  陈红进  
本文首先结合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基本状况 ,采用定量分析法对外商直接投资与我国经济增长的相关性进行论证 ;然后 ,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现状 ,采用定性分析法进一步分析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效应 ,最终得出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经济增长具有较大促进作用的结论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吴建伟  
本文在概述有关国际经济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以下核心观点:决定一国出口实绩的主要因素为国内要素的积累而非外资流入等外部因素;实行过度开放的外资政策并不一定有利于出口或经济增长。文中以发展中国家为样本,采用大量数据对有关假说进行实证检验。所获得的结果支持了包括人力资本在内的国内要素数量和结构的变化决定出口增长的论断。政策意义在于对外开放应有利于国内要素的积累,纠正歧视性国民待遇的偏差。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张小雪  陈万明  
笔者采用逐步回归法和状态空间模型方法对中国的数据进行了检验,结果显示,要素结构变动因素对产出增长的影响存在但不显著,要素积累特别是资本积累是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这表明曾经在发达经济体工业化过程中一再演示的社会经济结构上的转变在中国迄今远未完成;这也意味着未来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将由要素积累方面转向要素结构变动方面,要素结构变动过程中产生的效率改进将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一股重要力量。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贞茹  
要素投入是经济增长主要动因,但要素投入的结构、类型不同,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也不同。文章利用1980~2010年的经济数据,在对中国经济增长的相关研究中引入了C-D生产函数模型,主要解决了其要素贡献以及地区结构问题,研究的主要内容是资本、劳动投入、金融发展水平及全要素生产率等因素在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作用。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许湖  
劳动投入、资本投入、技术进步、制度因素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和源泉,本文主要针对这几个要素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进行实证研究。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鑫  张瑞平  欧名豪  孙敏  
在土地资源总量有限和耕地保护压力巨大背景下,将建设用地纳入经济增长内生模型,研究土地要素对二三产业增长贡献,探寻省际建设用地产出弹性在空间上是否存在相关性与集聚性具有一定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已有关于建设用地经济增长贡献研究大多假设技术水平单调上升,或直接把固定资产投资当资本存量,且很少研究增长贡献的空间相关性。本文首先测算1999-2008年全国与各省技术水平及二三产业资本存量,以准确测度建设用地经济增长贡献,其次对C-D生产函数进行回归以计算建设用地产出弹性,最后用空间相关分析法分析产出弹性在空间上的相关性与集聚区域。结果表明:技术水平变化并非像以往假设一样——随时间单调上升,而是在某些年份进...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邓文博  
本文运用索洛余值法建立工业生产函数模型,对2006-2015年深莞惠3+2经济圈5市促进工业经济增长的资本投入弹性和劳动力投入弹性进行测算,根据测算的效度,重点对深圳市、东莞市、惠州市、汕尾市4市的技术创新增长率和贡献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欠发达地区汕尾市的技术创新对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最高,并与经济发达的中心城市深圳市、东莞市的技术创新相关程度最高。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肖卫国  卓超  
美国对华直接投资与中美两国经济增长的相互关系的实证结果表明,中国经济增长在短期和长期内均是美国对华直接投资的重要原因;但美国对华直接投资在促进美国经济增长的同时,对中国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并不明显。从美国对华直接投资的发展趋势看,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美资企业仍然具备很强的投资动机,中国在美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地位将不断提高。因此,中国稳步扩大引进美国直接投资必须同如何有效促进经济增长有机结合起来,特别是要优化美国对华直接投资结构,引导其向知识化和技术化方向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