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548)
- 2023(5065)
- 2022(4483)
- 2021(4171)
- 2020(3722)
- 2019(8783)
- 2018(8610)
- 2017(15986)
- 2016(9083)
- 2015(10551)
- 2014(10680)
- 2013(10592)
- 2012(9401)
- 2011(8167)
- 2010(8358)
- 2009(7977)
- 2008(8176)
- 2007(7571)
- 2006(6923)
- 2005(6111)
- 学科
- 管理(39450)
- 业(33998)
- 济(33087)
- 经济(33064)
- 企(31680)
- 企业(31680)
- 方法(17799)
- 数学(14793)
- 数学方法(14610)
- 财(14135)
- 务(11492)
- 财务(11455)
- 财务管理(11434)
- 企业财务(10915)
- 业经(8134)
- 农(8057)
- 制(7924)
- 划(7743)
- 策(7210)
- 中国(6983)
- 学(6885)
- 理论(6773)
- 经营(6689)
- 银(6230)
- 银行(6210)
- 和(6183)
- 决策(5800)
- 计划(5739)
- 行(5648)
- 地方(5595)
- 机构
- 大学(128302)
- 学院(127660)
- 管理(55961)
- 济(46683)
- 理学(46425)
- 理学院(45926)
- 经济(45384)
- 管理学(45218)
- 管理学院(44957)
- 研究(38744)
- 中国(32923)
- 京(28454)
- 科学(25696)
- 财(24714)
- 农(22527)
- 业大(21117)
- 江(20953)
- 所(20018)
- 中心(19376)
- 财经(18523)
- 研究所(18129)
- 农业(17762)
- 北京(17605)
- 经(16647)
- 州(16500)
- 范(15401)
- 师范(15193)
- 省(14625)
- 经济管理(14513)
- 技术(14205)
- 基金
- 项目(83545)
- 科学(65274)
- 基金(59588)
- 研究(58501)
- 家(52370)
- 国家(51921)
- 科学基金(44965)
- 社会(35699)
- 省(34216)
- 社会科(33944)
- 社会科学(33928)
- 基金项目(32231)
- 自然(30869)
- 自然科(30123)
- 自然科学(30116)
- 自然科学基金(29596)
- 划(28358)
- 教育(27868)
- 资助(24977)
- 编号(23490)
- 重点(18907)
- 成果(18808)
- 部(18083)
- 创(17176)
- 课题(16552)
- 发(16483)
- 计划(16284)
- 科研(16268)
- 创新(15975)
- 教育部(15238)
共检索到1972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玉红 佟慧捷
从企业实践角度探索,随着企业组织背景的日益复杂,作为企业的经营者,要实现组织的战略目标,履行其对股东的受托责任,越来越依赖于科学合理的内部管理业绩评价系统。正是由于这样的原因,本文提出内部管理业绩评价系统应该由战略计划、评价指标、评价程序、评价方法、评价报告和奖励与惩罚等子系统构成,同时对内部管理业绩评价系统中评价指标、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等要素的选择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内部管理业绩评价系统 系统构成 要素选择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池国华
内部管理业绩评价作为现代企业管理控制的一个重要环节,侧重于对管理者的管理控制结果进行评价,其根本目标是衡量各级管理者的战略实施控制活动的效果和效率。要设计一个科学合理的内部管理业绩评价系统,不仅要考虑系统要素本身的和谐性,还需要考虑业绩评价系统本身与管理控制其他组成部分之间的协调性。本文提出了一个以组织目标为龙头,以业绩评价为核心,以价值管理为基础的内部管理业绩评价系统设计的整合框架,使内部管理业绩评价系统能够与战略控制以及其他管理控制子系统形成一种整合机制。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池国华
本文在批判已有设计框架的基础上,提出了内部管理业绩评价系统设计的一个理论框架,同时探讨了这一设计框架对于我国企业的启示意义。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张先治
本文从企业内部管理控制的内涵与地位入手,在对国内外企业管理控制要素研究现状进行分析、评价的基础上,系统阐述了企业管理控制的十大要素,即控制环境、控制变量、控制标准、信息报告、执行评估、纠正偏差、业绩评价、激励机制、沟通交流和监督控制,构建出企业内部控制要素的系统框架。
关键词:
管理控制 控制要素 控制系统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龚德华 王宗军
研究企业内部管理要素在企业生命周期不同阶段对企业的影响,有助于企业根据不同时期管理的需要,有针对性的提高管理水平,从而适应企业的发展。文章从企业内部管理的10个要素入手,分析了这些要素在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重要程度并给出相应的权重。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王茜
一、企业内部管理业绩评价的内涵业绩评价作为企业管理控制的一个重要环节,侧重于对管理者的管理控制结果或业绩进行评价。要全面地理解企业内部管理业绩评价的内涵,必须明确企业经营业绩评价和内部管理业绩评价之间的关系;内部管理业绩的评价主体和评价客体;内部管理业绩评价与业绩评价不同类型之间的关系。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池国华
本文提出了基于组织背景的内部管理业绩评价系统设计的理论框架,指出构建内部管理业绩评价系统要遵循权变原则、一致原则和系统原则,同时运用理论框架对具有代表性的EVA业绩评价系统进行了检验,并给出了相应的评价。这一理论框架对于我国企业内部管理业绩评价系统的建立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马勇 周家星
本文以我国汽车金融公司为样本,实证分析了内部管理要素对其经营效率的影响,指出公司规模、关注竞争公司的行动、独自的融资渠道是影响汽车金融公司经营效率的重要因素。因此,对于中小型汽车金融公司而言,首先,应与以银行为主的金融机构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构建自己的长期稳定融资渠道;其次,紧盯处于行业领先地位的大型汽车金融公司的经营活动,不能落后于行业发展潮流;最后,不断做大规模,在高成长与高收益无法兼顾时,应当以高成长、低收益为首要经营目标。对于大型汽车金融公司而言,要实现进一步的跨越式发展则必须实现两个转变:一
关键词:
内部管理要素 汽车金融公司 经营效率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马勇 周家星
本文以我国汽车金融公司为样本,实证分析了内部管理要素对其经营效率的影响,指出公司规模、关注竞争公司的行动、独自的融资渠道是影响汽车金融公司经营效率的重要因素。因此,对于中小型汽车金融公司而言,首先,应与以银行为主的金融机构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构建自己的长期稳定融资渠道;其次,紧盯处于行业领先地位的大型汽车金融公司的经营活动,不能落后于行业发展潮流;最后,不断做大规模,在高成长与高收益无法兼顾时,应当以高成长、低收益为首要经营目标。对于大型汽车金融公司而言,要实现进一步的跨越式发展则必须实现两个转变:一是实现以间接融资为主向以直接融资为主的转变;二是实现单一收益渠道向多元化收益渠道的转变。
关键词:
内部管理要素 汽车金融公司 经营效率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陶瑞
结合并购本质和企业能力分析,提出了并购能力的概念;并从支付能力、信息能力、组织能力和整合管理能力四方面阐述了并购能力的构成,构建了并购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了基于模糊积分的并购能力评价模型。以A企业为例对其并购能力状况进行实证分析,论证了该评价方法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关键词:
并购能力 概念 构成要素 模糊积分 评价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白静瀑
对企业内部各级管理部门工作绩效进行科学的考核,是强化企业内部管理,完善承包经济责任制进而促进搞好企业的重要措施。但是,多年来对管理部门的工作成果如何考核评价,一直是企业管理部门在深入探索的课题。鞍钢在总结几年来推行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制经验的基础上,紧密围绕企业生产经营中心,建立了比较适和机关工作特点的部门工作绩效评价体系。经过一年多的运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运用现代化管理方法指导制订考核评价体系 (1)现代化管理方法的选用对企业内部各级管理部门工作绩效的考核评价是一项复杂的管理工程。鞍钢作为一个大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姚翠红
企业环境绩效评价是企业绩效评价的重要内容之一,应充分反映企业内部管理要求。本文以供给侧改革为指导,构建基于内部管理要求的环境绩效评价体系。这一体系包括企业整体环境绩效、部门环境绩效及具体指标环境绩效三层绩效指标体系,并根据层次分析法对评价指标进行赋权,以我国钢铁行业上市公司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从而发现环境绩效内部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提高企业环境绩效的政策建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姚翠红
企业环境绩效评价是企业绩效评价的重要内容之一,应充分反映企业内部管理要求。本文以供给侧改革为指导,构建基于内部管理要求的环境绩效评价体系。这一体系包括企业整体环境绩效、部门环境绩效及具体指标环境绩效三层绩效指标体系,并根据层次分析法对评价指标进行赋权,以我国钢铁行业上市公司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从而发现环境绩效内部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提高企业环境绩效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孙洁
一、基本结构。政府首先选择一个合作伙伴,由合作伙伴设立一个项目公司(SPV),政府可以在这个项目公司中持股,当然也可以不持股,一旦政府决定持股,其比例不能超过50%(我国当前政策规定)。政府公共部门与项目公司签订一个合同,这个合同称为PPP合同。同时,由PPP项目公司负责融资、建设、运营。二、主要形式。PPP形式具有多样性,按美国民营化专家萨瓦斯的分类,除了完全国营和完全私营,中间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