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633)
- 2023(16800)
- 2022(14597)
- 2021(13809)
- 2020(11709)
- 2019(27078)
- 2018(26675)
- 2017(51222)
- 2016(27724)
- 2015(31287)
- 2014(30971)
- 2013(30327)
- 2012(27447)
- 2011(24288)
- 2010(24190)
- 2009(22152)
- 2008(21817)
- 2007(19174)
- 2006(16751)
- 2005(14615)
- 学科
- 济(102530)
- 经济(102374)
- 管理(93891)
- 业(84071)
- 企(73257)
- 企业(73257)
- 方法(49579)
- 数学(42323)
- 数学方法(41751)
- 财(34145)
- 农(27358)
- 制(26279)
- 中国(26184)
- 业经(24875)
- 务(22733)
- 财务(22645)
- 财务管理(22589)
- 企业财务(21440)
- 学(21246)
- 银(19537)
- 银行(19496)
- 理论(18828)
- 地方(18718)
- 行(18369)
- 农业(18084)
- 体(17700)
- 贸(17689)
- 贸易(17677)
- 和(17329)
- 融(17315)
- 机构
- 大学(383252)
- 学院(380496)
- 管理(157756)
- 济(149057)
- 经济(145622)
- 理学(135721)
- 理学院(134252)
- 管理学(131938)
- 管理学院(131202)
- 研究(118775)
- 中国(93005)
- 京(80788)
- 财(74588)
- 科学(72466)
- 财经(58571)
- 所(57478)
- 农(56475)
- 中心(56288)
- 江(56160)
- 业大(55195)
- 经(53351)
- 研究所(52013)
- 北京(50349)
- 范(48447)
- 师范(47990)
- 州(45210)
- 经济学(44539)
- 财经大学(43981)
- 农业(43899)
- 院(43842)
- 基金
- 项目(262295)
- 科学(207724)
- 研究(192930)
- 基金(192174)
- 家(166199)
- 国家(164821)
- 科学基金(143698)
- 社会(122145)
- 社会科(115713)
- 社会科学(115683)
- 基金项目(102409)
- 省(101557)
- 自然(94103)
- 自然科(91971)
- 自然科学(91950)
- 自然科学基金(90302)
- 教育(89645)
- 划(85305)
- 编号(78862)
- 资助(78487)
- 成果(63449)
- 部(58537)
- 重点(58063)
- 创(54844)
- 发(53849)
- 课题(53343)
- 创新(51139)
- 制(51065)
- 教育部(50973)
- 科研(50230)
- 期刊
- 济(162095)
- 经济(162095)
- 研究(110644)
- 中国(74338)
- 财(61127)
- 管理(60737)
- 学报(57645)
- 科学(53568)
- 农(50410)
- 大学(45339)
- 学学(42606)
- 教育(41436)
- 融(35373)
- 金融(35373)
- 农业(34317)
- 技术(34017)
- 财经(29020)
- 业经(26630)
- 经(24730)
- 经济研究(24695)
- 问题(20415)
- 图书(19179)
- 理论(18918)
- 业(18722)
- 财会(18035)
- 技术经济(17979)
- 科技(17936)
- 版(17935)
- 现代(17328)
- 实践(17282)
共检索到5571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共荣 王慧 谢珊珊
完善的内部监督机制是提高公司治理效率的关键,能有效抑制高管变更时的盈余管理行为。以沪深A股上市公司2010~2013年数据,用多元回归方法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发生高管变更的企业,高管变更当年存在较为严重的负向盈余管理行为;董事会监督效率越高、监事会越勤勉,以及大股东制衡度越大,该负向盈余管理行为越能得到抑制。鉴此,宜加强企业内部监督机制建设,完善公司治理。
关键词:
公司治理 内部监督 高管变更 盈余管理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郝素利 李梦琪
基于目前国有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较为普遍的现状,在我国以审计全覆盖为战略目标的大环境下,综合运用行为经济学及演化博弈论的方法对国家审计监督抑制国有企业盈余管理行为进行研究。首先运用有限理性理论分析国有企业盈余管理行为动机,进而运用演化博弈论构建国家审计部门与国有企业之间的博弈模型,并以央企的相关数据为基础进行数值仿真分析,得出影响国家审计部门及国有企业双方策略选择的有效因素,最后基于演化博弈仿真的结果及国有企业盈余管理的行为动机提出国家审计监督策略的优化建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邱玉莲 龚钰淇
本文选取2009年至2013年沪深两市进行股权再融资(包括配股与增发)以及被特别处理的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应计项目盈余管理模型与真实活动盈余管理模型,对比研究两种不同的监管性质——再融资监管与退市监管下,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差异。研究表明,在市场监管下,我国上市公司同时实施了应计项目盈余管理和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相对于再融资监管,退市监管下的上市公司利润操控程度更高;两种监管性质下的上市公司盈余管理隐性化程度都较高,但退市监管下的上市公司,其隐性化程度略低于再融资的上市公司。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钟鑫 申云 李海龙 陈昌华
以新版《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为视角,基于2017年到2020年A股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计划中的业绩考核指标,研究了管理层权力与业绩指标选择中的机会主义行为。结果发现:管理层权力越大,越不会从利润指标中扣除非经常性损益,越不会选择同行业绩作为对比,所选择的指标个数也越少;将持股5%以上的高管排除在激励对象外,能够有效抑制上述机会主义行为;相较于监管治理,内部治理机制,如股东大会治理与数字化治理对机会主义行为不具有抑制作用;总经理是机会主义行为的主导者,当他们被排除在考核之外时,业绩指标选择中的机会主义行为不再显著。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莫冬燕
媒体关注的有效监督假说得到国内外文献普遍认可,但对于媒体关注的市场压力假说则少有涉及。本文以深市主板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媒体关注与企业盈余管理行为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一定程度上支持了市场压力假说,相对于政策导向媒体,市场导向媒体给企业带来的压力更强;另外相对于负面媒体报道而言,正面媒体报道也给企业带来更强的压力。进一步研究发现,有效的内部控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制衡媒体带来的市场压力。最终结论表明,我国特殊资本市场环境下,媒体关注会带来市场压力,迫使企业进行应计项目盈余管理,甚至是损害企业长期价值的真实活动盈余管理。故此,要进一步规范媒体关注这一非正式的治理机制。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阮滢 赵旭
文章基于审计署公布的中央企业集团年度财务收支审计结果公告,以2010—2014年央企控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了政府审计监督对央企控股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政府审计监督能够抑制央企控股上市公司的真实盈余管理行为,但这种监督作用并不对公司的应计盈余管理行为产生影响。政府审计在发挥其监督职能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滞后性,研究发现这种抑制效果将会持续到政府审计公告年度。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曹海敏 赵薇
文章以2006—2019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融资融券制度是否抑制了高管的机会主义减持。研究发现:融资融券通过减少高管减持的频率和强度而降低盈余管理程度,并且减持强度越小,抑制效果越明显。进一步研究发现:公司的产权性质不同,融资融券的调节作用也不尽相同。本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融资融券制度主要是一种市场机制,可以通过影响管理层在资本市场的行为来影响其对公司的管理行为,丰富了对融资融券制度的研究,加深了对融资融券制度的认识。研究结论揭示了融资融券抑制高管减持的频率和强度进而抑制高管减持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尤其是在真实盈余管理方面,规范了高管在资本市场上的交易,对于进一步认识融资融券的外部治理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静 林婷 孙光国
近年来,退役军人越来越多地参与到企业经营管理中,形成了独特的企业文化,管理者从军经历对企业经营行为的影响不容忽视。以2012—2017年我国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了从军高管对企业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发现:高管从军经历能够显著抑制企业盈余管理(无论是正向还是负向);与有从军经历的总经理相比,有从军经历的董事长的治理效应更明显。进一步检验表明,从军经历发挥的抑制效应还受到产权性质和市场化水平的影响。研究结论表明,从军经历烙印于管理者的道德品性和价值观念,可以产生积极的公司治理效应,在军民融合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背景下,为政府部门制定相关优惠政策、任用退役军人提供了证据支持。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黄嘉成 王则斌
文章以2006—2011年高管持股变动的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高管增减持股票过程中的盈余管理行为。研究发现:高管增持上市公司股票在增持公告日前的累计超常收益率为负数,而高管减持上市公司股票在减持公告日前有显著的正累计超常收益率;高管增持上市公司倾向于提前披露坏消息,或延迟披露好消息,而高管减持上市公司则相反;高管在增持股票过程中存在负向盈余管理行为,而在减持股票过程中存在正向盈余管理行为。希望本研究结果能够为证券监管机构加强对上市公司高管行为的监督和如何保护其他利益相关者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高管增减持 市场反应 盈余管理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杨晶 吴翠凤
本文搜集2008—2010年东方财富网股吧的数据,构建了公司网络关注度,高管网络关注度和高管薪酬的网络负面评论三个层次的指标作为网络舆论的度量,并据此研究了网络舆论对于公司高管薪酬的作用。研究发现:(1)网络"股吧"中的中小投资者对于高管薪酬相当关注;(2)网络"股吧"的中小投资者对公司和高管的关注以及关于高管薪酬的负面评论会对高管薪酬产生抑制作用;(3)与传统舆论相比,网络舆论对高管薪酬的影响范围更为广泛。
关键词:
互联网 互联网股吧 高管薪酬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方玉红
在对内部控制理论和财政内部监督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内部控制视角对财政内部监督的职能和定位进行了梳理。认为应将内部控制理论融于财政内部监督之中,并赋予财政内部监督以明确的定位,才能使其在财政管理框架体系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关键词:
财政内部监督 内部控制 财政风险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光荣 李建标
自20世纪80年代,盈余管理一直是财务金融领域的热点问题。文章以2012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探索财务连锁董事对企业盈余管理的作用,实证数据表明:财务连锁董事抑制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独立财务连锁董事的盈余管理抑制效应强于执行财务连锁董事;财务连锁董事的职业背景影响其盈余管理抑制作用,高校背景财务连锁董事的盈余管理抑制效应强于其他职业背景的财务连锁董事。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陈宋生 董旌瑞 潘爽
基于审计署对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审计的案例,实证检验政府审计对公司盈余管理程度的影响。研究发现,与审计前相比,接受政府审计后的公司盈余管理程度降低;与未接受政府审计的央企上市公司相比,接受审计的公司盈余管理程度较轻。这表明政府审计有效抑制了公司盈余管理行为。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郭春林
本文选取2010-2014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分析了内部控制有效性、审计监督和真实盈余管理的关系。研究发现:内部控制有效性与真实盈余管理负相关,即随着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增加,真实盈余管理随之减少;审计监督与真实盈余管理负相关,即随着审计监督的加强,真实盈余管理的程度在降低;但是审计监督和内部控制是否有效对盈余管理的抑制不存在交互作用。
关键词:
内部控制有效性 审计监督 真实盈余管理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郭春林
本文选取2010-2014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分析了内部控制有效性、审计监督和真实盈余管理的关系。研究发现:内部控制有效性与真实盈余管理负相关,即随着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增加,真实盈余管理随之减少;审计监督与真实盈余管理负相关,即随着审计监督的加强,真实盈余管理的程度在降低;但是审计监督和内部控制是否有效对盈余管理的抑制不存在交互作用。
关键词:
内部控制有效性 审计监督 真实盈余管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