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105)
- 2023(16232)
- 2022(14038)
- 2021(13309)
- 2020(11255)
- 2019(26335)
- 2018(25749)
- 2017(49740)
- 2016(26615)
- 2015(30151)
- 2014(29585)
- 2013(29260)
- 2012(26759)
- 2011(23730)
- 2010(23370)
- 2009(21579)
- 2008(21081)
- 2007(18043)
- 2006(15514)
- 2005(13472)
- 学科
- 济(108083)
- 经济(107961)
- 管理(82670)
- 业(79589)
- 企(68220)
- 企业(68220)
- 方法(55285)
- 数学(49041)
- 数学方法(48503)
- 财(32959)
- 中国(28628)
- 农(26679)
- 务(23278)
- 财务(23207)
- 业经(23197)
- 财务管理(23159)
- 企业财务(22012)
- 制(21765)
- 贸(21062)
- 贸易(21050)
- 易(20510)
- 学(20363)
- 地方(18268)
- 农业(17855)
- 银(17775)
- 银行(17736)
- 融(17254)
- 金融(17252)
- 行(16790)
- 和(16339)
- 机构
- 大学(374966)
- 学院(370750)
- 济(155628)
- 经济(152699)
- 管理(152433)
- 理学(133130)
- 理学院(131798)
- 管理学(129686)
- 管理学院(129024)
- 研究(119844)
- 中国(93551)
- 京(78924)
- 财(72198)
- 科学(71222)
- 财经(59080)
- 所(57915)
- 中心(55243)
- 经(54182)
- 农(53630)
- 研究所(52791)
- 业大(52769)
- 江(50234)
- 北京(49738)
- 经济学(48028)
- 范(45789)
- 师范(45362)
- 财经大学(44645)
- 院(43927)
- 经济学院(43557)
- 农业(42029)
- 基金
- 项目(257867)
- 科学(204954)
- 基金(191597)
- 研究(188090)
- 家(166114)
- 国家(164816)
- 科学基金(143565)
- 社会(121066)
- 社会科(115021)
- 社会科学(114993)
- 基金项目(101381)
- 省(96665)
- 自然(93908)
- 自然科(91820)
- 自然科学(91800)
- 自然科学基金(90185)
- 教育(86511)
- 划(82267)
- 资助(80027)
- 编号(75185)
- 成果(59792)
- 部(58586)
- 重点(56981)
- 创(53505)
- 发(53057)
- 教育部(51075)
- 国家社会(50613)
- 课题(50455)
- 创新(49960)
- 科研(49734)
- 期刊
- 济(157844)
- 经济(157844)
- 研究(107221)
- 中国(64581)
- 财(57931)
- 学报(55243)
- 管理(55152)
- 科学(51931)
- 农(46675)
- 大学(43117)
- 学学(40746)
- 教育(34706)
- 融(33439)
- 金融(33439)
- 农业(32879)
- 技术(31521)
- 财经(28982)
- 经济研究(26599)
- 经(24671)
- 业经(24162)
- 问题(20474)
- 理论(18083)
- 技术经济(17975)
- 业(17900)
- 贸(17570)
- 财会(17308)
- 统计(17105)
- 图书(16842)
- 版(16568)
- 科技(16373)
共检索到5290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杨立芳 曹体仓
根据代理理论,由于两权分离,所有者和经理人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代理问题。上市公司从内部激励与外部监督来减轻代理冲突。内部激励手段主要是股权激励,而外部监督方式主要是外部审计。文章运用多元线性回归研究了股权激励、代理成本与外部监督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代理成本高的公司,更有可能选择高质量的外部审计;股权激励能明显改善内部治理机制,减小代理成本,从而降低公司对审计质量的需求。并且持股比例越高,公司对审计质量需求越低。
关键词:
代理成本 股权激励 审计质量 外部监督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昌锐 倪娟
基于股权代理成本角度,采用2010年中国沪深两市发行A股的非金融类上市公司截面数据,并运用最小二乘法和logistic二元逻辑回归模型,研究了外部监督、股权激励与股权代理成本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股权代理成本高的公司更加倾向于寻求有效的外部监督,聘请高质量的会计师事务所;股权激励并不能起到完善公司内部治理机制的作用,反而会提高股权代理成本;股权激励会提高公司对外部审计质量的要求。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谢俊 蒋峦 汤中文
以2004年~2005年沪深两市中的企业集团作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企业集团的激励、监督机制对股权代理成本的影响。研究发现,以CEO持股比例和高管层持股比例衡量的股权激励机制对股权代理成本没有显著影响,董事会监督机制中独立董事比例与股权代理成本显著正相关,受薪董事比例与股权代理成本显著负相关,董事会规模、CEO是否兼任董事长与股权代理成本之间不存在显著相关关系。此外,在董事会监督对股权代理成本的影响过程中并未发现股权激励机制的中介作用。
关键词:
激励 监督 股权代理成本 企业集团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孙亚南 申毅
笔者以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分析高管激励、公司负债与代理成本的相关性。实证结果发现:在我国,高管激励能有效降低代理成本;而股权激励并不能有效降低代理成本;同时公司负债能够对激励机制起到补充的作用,促使代理成本降低。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在不同产权性质和债务期限下,二者对代理成本的影响存在差异:提高负债能有效降低非国有企业在职消费类的代理成本和国有企业的无效率经营类的代理成本;而短期负债能够提高我国上市公司的代理效率。
关键词:
高管激励 公司负债 代理成本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何任 范周乐
为了探究激励型股权激励对企业代理成本的影响,文章选取2012—2015年公布股权激励计划的我国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运用多元回归分析,研究了上市公司公布股权激励计划后的代理成本与股权激励强度的关系,并进一步在区分股权激励设计动机的基础上,将全样本划分为激励型股权激励和非激励型股权激励,检验了两种不同类型股权激励对代理成本影响的差异。研究发现:股权激励强度与代理成本显著正相关,表明企业实施股权激励计划并不能有效降低代理成本;激励组样本股权激励强度与代理成本正相关的显著性水平更高,表明相对于非激励型股权激励,激励型股权激励更能加剧企业的代理成本。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明辉 胡波
笔者借助公司内部治理框架,运用2001—2003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面板数据,考察了代理成本对于审计定价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当存在其他变量时,独立董事制度、高管层持股和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设置情况对审计定价存在显著影响,这一结果表明独立董事制度、高管层持股对于公司内部治理具有积极意义;加快董事长和总经理的两职分离有助于降低代理成本,改善公司内部治理。
关键词:
公司治理 代理成本 审计定价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华
股权激励为何在中国实施维艰?基于代理成本理论和上市公司的数据,本文研究表明,第一类和第二类股权代理成本显著高的公司,愿意选择股权激励计划缓解股东与经理人的冲突,但债务约束的广泛存在,限制了其对该项制度的选择,特别是对股权激励计划具有强烈需求和实施意愿的民营企业而言,债务的约束力更强。本文的研究体现了债务代理成本在我国企业治理中的主导作用并对我国股权激励实施现状具有较强的解释力。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倩倩 李小健
本文选取2011~2016年110家农业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建立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回归分析,从两类代理成本的视角讨论高管股权激励对公司经营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高管股权激励能显著提升公司绩效,抑制第二类代理成本,但对第一类代理成本的抑制作用不明显;第二类代理成本在高管股权激励与公司绩效之间发挥显著的中介效应,第一类代理成本的中介效应不具有显著性,得出高管股权激励对公司经营绩效的提升作用有2.875%是通过降低第二类代理成本的中介传导机制来实现的。
关键词:
高管股权激励 代理成本 公司绩效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周晓东 赵欣
本文运用事件研究法,对75家A股上市公司进行实证研究,计算股权激励预案公告前后的超额收益,找出其变化趋势,并检验其显著性,来度量公告股权激励预案对公司股价波动的短期影响,并研究了以不同激励标的物的股权激励公告效应之间的异同。结果表明:A股市场对股权激励预案的公告做出了显著为正的反应,以期权为标的物的股权激励的公告效应比以股票为标的物的更大,A股市场尚未满足半强式有效市场的标准并且存在较为严重的内幕交易。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周萍 蔺楠
本文提出企业特性是决定公司治理机制治理效果的重要变量,并以2010—2012年中国创业板上市公司为样本,根据企业的研发与投资数据构造了创业导向程度的指标,实证检验了创业导向对企业成长性的直接效应,并考察了激励型、监督型公司治理机制对创业导向与企业成长性主效应的不对称调节作用。实证结果表明:(1)创业导向程度正向影响企业成长性;(2)针对高管的股权激励计划(股票期权、限制性股票和股票增值权)对创业导向企业成长性有正向调节作用;(3)以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和股权制衡度代表的监督机制对创业导向企业的成长性有抑制作用。本文的研究结果说明,在信息不对称程度高的创业导向企业,激励型与监督型公司治理机制对企业...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李香菊 杨欢
基于2008—2016年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A股上市公司数据,研究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对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效果,并分析这种效应在不同外部环境下的表现差异。结果表明: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政策能有效激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考虑时间效应,发现财税政策的激励作用具有一定时滞性,通常在政策实施后一段时间内才达到最佳效果;同时,财税政策的激励作用还具有一定延续性,财政补贴有利于企业短期技术创新,对于长期创新激励不足,而税收优惠政策对于企业短期和长期技术创新均有激励作用。进一步研究还发现,市场环境的优化和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完善可以加强财税政策创新激励作用,而要素市场的扭曲削弱了财税政策创新激励效应。因此,进一步完善以税收优惠为主的创新激励政策,将财政补贴作为激励企业自主创新的辅助政策,同时改善地区外部环境,以发挥财税政策的创新激励作用。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亮龙
代理成本是现代公司制企业面临的一个普遍的问题,降低代理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是每一个企业的诉求。文章在代理成本的影响因素分析中,不仅包括了已被广泛认同的内部治理因素,还将管理者背景特征纳入其中。研究发现,代理成本与股权集中度、股权制衡度呈负相关关系,与管理层平均年龄、管理层受平均学历及董事长学历呈现出正相关关系,这凸显了我国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的紧迫性,而其他因素的非显著相关关系也说明了我国对诸如独立董事等制度的作用认识不足。
关键词:
管理者背景 内部治理 代理成本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华 刘霜叶
本文认为,上市公司代理成本的产生是由于股权的分散,经营权和所有权的分离以及管理者和股东的目标冲突所造成的。控制上市公司的代理成本,必须优化资本结构,提高债权融资的比例;优化股权结构,提高法人股的持股比例;强化独立董事的作用。
关键词:
上市公司 代理成本 实证研究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聂金玲 雷玲
本文选取了2010-2013年沪市A股重污染上市公司数据为研究样本,对外部监督、内部压力与企业环境信息披露水平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外部监督中政府环境管控强度与媒体关注与环境信息披露水平呈显著正相关,但是债权人压力对环境信息披露水平无显著影响;内部压力中控股股东持股压力显著正向的影响环境信息披露水平,高管持股压力对环境信息披露水平影响影响并不显著;同时研究验证了政府环境管控强度与企业环境信息披露水平之间具有"U"型关系以及政府环境管控能显著增强企业对媒体关注的敏感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