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33)
2023(1755)
2022(1455)
2021(1319)
2020(1197)
2019(2803)
2018(2718)
2017(5254)
2016(2813)
2015(3155)
2014(3076)
2013(3183)
2012(2933)
2011(2238)
2010(2225)
2009(2001)
2008(1987)
2007(1804)
2006(1514)
2005(1333)
作者
(6968)
(5759)
(5639)
(5416)
(3753)
(2760)
(2637)
(2138)
(2089)
(2077)
(2049)
(1900)
(1792)
(1751)
(1742)
(1730)
(1729)
(1683)
(1648)
(1646)
(1435)
(1414)
(1375)
(1361)
(1315)
(1303)
(1277)
(1273)
(1175)
(1131)
学科
(11968)
管理(11200)
(10212)
(9488)
企业(9488)
(9192)
经济(9176)
收入(7266)
(4959)
财务(4956)
财务管理(4948)
企业财务(4812)
方法(4773)
(4484)
(4389)
银行(4388)
国民(4308)
数学(4269)
数学方法(4246)
国民收入(4210)
(4145)
(4078)
财富(4078)
(3559)
金融(3559)
(3267)
(3136)
人事(2977)
人事管理(2976)
体制(2939)
机构
大学(35254)
学院(34826)
(15950)
经济(15657)
管理(14109)
理学(12078)
理学院(11984)
管理学(11851)
管理学院(11798)
(10510)
中国(10214)
研究(10189)
财经(7976)
(7430)
(7332)
财经大学(6192)
经济学(5531)
(5144)
中心(5061)
经济学院(5057)
科学(5000)
(4843)
商学(4630)
商学院(4605)
北京(4520)
(4280)
研究所(4190)
(4062)
业大(3977)
(3889)
基金
项目(22605)
科学(18335)
基金(17731)
研究(16671)
(15187)
国家(15061)
科学基金(13405)
社会(11727)
社会科(11185)
社会科学(11181)
基金项目(9402)
自然(8393)
自然科(8242)
自然科学(8241)
自然科学基金(8105)
(8058)
教育(7669)
资助(7278)
(6594)
编号(6230)
(5543)
成果(5371)
国家社会(5240)
(5208)
教育部(5057)
重点(5021)
(4991)
人文(4941)
(4587)
科研(4579)
期刊
(15922)
经济(15922)
研究(10955)
(10066)
中国(7663)
(5737)
金融(5737)
管理(5246)
学报(4566)
财经(4090)
科学(4056)
大学(3921)
学学(3795)
财会(3669)
(3490)
会计(3461)
(3413)
经济研究(2962)
通讯(2587)
审计(2586)
会通(2585)
(2406)
农业(2117)
技术(2078)
问题(1999)
业经(1939)
(1759)
(1698)
理论(1653)
(1632)
共检索到544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缪毅  胡奕明  
基于薪酬辩护的假说,本文以2003-2012年间的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内部收入差距对高管行为的影响。结果显示,当企业内部的收入差距相对过大时,高管人员会做出种种薪酬辩护行为,可能会通过盈余管理来对业绩进行调整,也可能会在薪酬契约中增加较好业绩指标的权重。进一步研究证实,在内部收入差距相对过大的情况下,国有企业高管的辩护动机更强,其辩护行为也更加明显,同时权力较小的管理者往往通过盈余管理虚构业绩的方式来进行薪酬辩护,而权力较大的管理者往往通过增加有利业绩指标权重的方式来进行薪酬辩护。本文从业绩指标的调整和选择两方面对管理者的薪酬辩护行为进行检验,考察了在不同环境下管理者实施薪酬辩护的具...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戴书松  黄楠  
本文以2011-2015年A股全部上市公司为样本构建平衡面板数据,基于"薪酬辩护假说"及"高层梯队理论",探讨了薪酬辩护需求对高管实施应计盈余管理及真实盈余管理的影响,并分别依据产权性质以及高管特征进行进一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当存在薪酬辩护需求时,高管会采用盈余管理的方式调节业绩进行薪酬辩护,掩饰自身的自利行为,而且这种情况在非国企中更加明显。同时,年轻高管以及任期较短的高管更容易这么做。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戴书松  黄楠  
本文以2011-2015年A股全部上市公司为样本构建平衡面板数据,基于"薪酬辩护假说"及"高层梯队理论",探讨了薪酬辩护需求对高管实施应计盈余管理及真实盈余管理的影响,并分别依据产权性质以及高管特征进行进一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当存在薪酬辩护需求时,高管会采用盈余管理的方式调节业绩进行薪酬辩护,掩饰自身的自利行为,而且这种情况在非国企中更加明显。同时,年轻高管以及任期较短的高管更容易这么做。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高梦捷  柳志南  
探讨民营企业金字塔结构对底层企业高管超额薪酬与薪酬辩护的影响,成为揭开金字塔结构对企业集团薪酬影响中不可或缺的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利用2004-2015年中国A股的民营上市公司数据,研究发现,金字塔结构层级的延长显著增加了底层企业高管的超额薪酬,底层企业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合一在上述层级延长的影响中具有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且层级的延长显著加重了底层企业高管实施"结果正当性"的薪酬辩护行为。本文弥补了现有高管薪酬与金字塔结构理论研究的不足,对民营企业集团的高管薪酬管理与相关监管部门促进社会公平与优化民营企业融资环境,提供了理论支撑和政策建议。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罗宏  黄敏  周大伟  刘宝华  
本文以我国上市公司2008-2011年的数据为样本,通过考察政府补助这一外生变量对高管超额薪酬以及薪酬-业绩敏感性的影响,检验高管薪酬契约的有效性。结果发现,经理人利用政府补助获得超额薪酬,谋取私利;并且经理人还通过提高薪酬-业绩敏感性,为其超额薪酬进行结果正当性辩护,以掩盖其自利的行为。上述研究显示,简单地将薪酬与业绩挂钩的契约会受到业绩噪音的影响,降低契约激励经理人努力的效应,这为我国进一步完善薪酬契约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东清  刘艳辉  
以2011~2014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基于薪酬辩护的视角,考察管理层权力对薪酬—业绩敏感性的影响以及产品市场竞争的监督约束作用。实证结果表明,企业高管利用手中权力获取超额薪酬、谋取私利的同时,会通过提升薪酬—业绩敏感性为自身薪酬进行辩护,形成薪酬契约合理有效的表象;产品市场竞争能够显著抑制企业高管的薪酬辩护行为,降低管理层权力对薪酬契约的影响和扭曲。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潘婷  宋玉  
以20112015年我国沪深两市发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企业社会责任履行度对高管薪酬水平的影响,并从公司治理的角度研究社会责任在高管薪酬契约中的真实作用。结果表明:高管会因履行社会责任而获得更高的薪酬,而社会责任很可能作为高管薪酬辩护的工具,成为高管薪酬契约中的新型代理因素。此外,国有企业高管利用社会责任进行薪酬辩护的行为更多地受到来自企业内部的监督,而非国有企业高管更多地受到来自企业外部的监督。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潘婷  宋玉  
以2011~2015年我国沪深两市发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企业社会责任履行度对高管薪酬水平的影响,并从公司治理的角度研究社会责任在高管薪酬契约中的真实作用。结果表明:高管会因履行社会责任而获得更高的薪酬,而社会责任很可能作为高管薪酬辩护的工具,成为高管薪酬契约中的新型代理因素。此外,国有企业高管利用社会责任进行薪酬辩护的行为更多地受到来自企业内部的监督,而非国有企业高管更多地受到来自企业外部的监督。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潘婷  宋玉  
以2011~2015年我国沪深两市发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企业社会责任履行度对高管薪酬水平的影响,并从公司治理的角度研究社会责任在高管薪酬契约中的真实作用。结果表明:高管会因履行社会责任而获得更高的薪酬,而社会责任很可能作为高管薪酬辩护的工具,成为高管薪酬契约中的新型代理因素。此外,国有企业高管利用社会责任进行薪酬辩护的行为更多地受到来自企业内部的监督,而非国有企业高管更多地受到来自企业外部的监督。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青  陈峰  龚懿婷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张玮倩  乔明哲  
本文基于薪酬辩护的视角探究媒体报道对高管薪酬的监督影响作用,利用2007~2014报纸媒体对上市公司高管薪酬的新闻报道研究发现:被媒体报道的企业高管会通过提升薪酬—业绩敏感性为自身薪酬进行辩护;媒体报道后,企业高管会利用盈余管理达到薪酬辩护的目的,并且相较于真实活动盈余管理方式,被媒体报道的企业更倾向于采用应计制盈余管理方式进行薪酬辩护。本文的研究厘清了外部条件制约下(媒体监督)高管薪酬与企业业绩的互动机理,同时为我国企业设计合理有效的高管薪酬激励契约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谢德仁  姜博  刘永涛  
文章利用我国上市公司2007-2011年数据研究了公司经理人薪酬辩护和开发支出会计政策隐性选择之间的关联。结果发现,当公司经理人当期薪酬辩护需求相对更大时(如公司当期业绩相对较差、当期薪酬相对较高或两者同时具备),公司更倾向于选择开发支出资本化的会计政策。文章的发现表明,公司会利用开发支出会计政策的隐性选择进行盈余管理,且其目的之一就是进行当期的薪酬辩护或提升未来薪酬辩护空间。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罗昆  
以中国A股上市公司2008—2013年的数据为样本,从同业参照效应的视角,通过考察其对高管超额薪酬增长以及薪酬业绩敏感性的影响,检验高管薪酬契约的有效性。结果发现:上市公司在制定高管薪酬契约时采用了同业参照效应,并由此导致超额薪酬的增长;高管通过提高薪酬业绩敏感性为自己的租金攫取行为进行辩护,说明高管薪酬契约制定中同业参照效应的采用既存在寻租动机也有辩护动机;与非国有企业相比,国有企业高管更可能采用同业参照效应获得超额薪酬的增长,且薪酬辩护动机更强;与沿海地区相比,中西部地区高管更可能采用同业参照效应获得超额薪酬的增长,且薪酬辩护动机更强。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程新生  刘建梅  陈靖涵  
本文研究了高管在获得超额薪酬时是否披露了更多的战略信息,并进一步检验了此时战略信息披露动机符合管理者才能信号假说还是薪酬辩护假说。结果表明,战略信息披露与超额薪酬正相关,且在国企尤其是央企中、薪酬业绩敏感性较低以及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较低的公司中两者正相关性更强,这表明两者的关系符合薪酬辩护假说,即高管在获得超额薪酬时,为了提高薪酬的正当性和合理性,会披露较多的战略信息来展现自己的才能。本文从高管薪酬辩护视角考察了信息披露的动机,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的制度背景下丰富了有关信息披露动机的研究。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李正  张慧  
本文以2016-2020年披露关键审计事项(CAM)的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分析发现,独立董事获得的薪酬越高,CAM的披露水平越高。而且在国有企业、内部控制质量较低的企业、独立董事来自异地、独立董事网络中心度较低的情况下,独立董事薪酬对CAM披露的促进作用更强。进一步研究发现,在独立董事薪酬高于年度行业中位数而且CAM披露高于年度行业中位数的企业中,大股东掏空程度减弱,从而验证了才能信号假说的成立。本文首次将独立董事薪酬纳入才能信号传递研究框架,并提供了相应的经验证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