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509)
- 2023(6338)
- 2022(5431)
- 2021(4929)
- 2020(4238)
- 2019(9204)
- 2018(8989)
- 2017(16824)
- 2016(9298)
- 2015(10270)
- 2014(10255)
- 2013(9996)
- 2012(9199)
- 2011(8036)
- 2010(8616)
- 2009(8384)
- 2008(8190)
- 2007(7409)
- 2006(6641)
- 2005(6394)
- 学科
- 管理(35928)
- 济(33083)
- 经济(33001)
- 业(31704)
- 企(28128)
- 企业(28128)
- 财(15418)
- 制(13647)
- 方法(12823)
- 审计(12222)
- 中国(9891)
- 数学(9887)
- 务(9838)
- 财务(9816)
- 数学方法(9774)
- 财务管理(9746)
- 农(9603)
- 企业财务(9379)
- 业经(9229)
- 体(9120)
- 体制(7910)
- 银(7251)
- 银行(7246)
- 融(7014)
- 金融(7012)
- 行(6892)
- 划(6299)
- 农业(6241)
- 度(5993)
- 制度(5988)
- 机构
- 大学(130264)
- 学院(129396)
- 济(54116)
- 经济(52868)
- 管理(49942)
- 理学(42556)
- 理学院(42133)
- 管理学(41568)
- 管理学院(41306)
- 研究(40988)
- 中国(34432)
- 财(31841)
- 京(27783)
- 财经(24082)
- 经(21678)
- 科学(21459)
- 江(21010)
- 所(19973)
- 中心(19635)
- 财经大学(17826)
- 农(17111)
- 北京(16880)
- 研究所(16880)
- 经济学(16822)
- 州(16149)
- 业大(15472)
- 范(15287)
- 师范(15146)
- 经济学院(14952)
- 商学(14939)
- 基金
- 项目(81575)
- 科学(65633)
- 研究(62153)
- 基金(61226)
- 家(52060)
- 国家(51592)
- 科学基金(45296)
- 社会(41521)
- 社会科(39373)
- 社会科学(39366)
- 基金项目(31977)
- 省(30951)
- 教育(29218)
- 自然(28143)
- 自然科(27446)
- 自然科学(27442)
- 自然科学基金(26965)
- 划(25646)
- 编号(24845)
- 资助(24423)
- 制(22461)
- 成果(21884)
- 部(19316)
- 重点(18418)
- 课题(17714)
- 性(17494)
- 国家社会(17434)
- 教育部(17374)
- 创(17117)
- 人文(16767)
共检索到2096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盛永志
本文从对近两年里的否定意见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的分析入手,着力探讨内部控制重大缺陷如何更多更早地被揭露审查,旨在构建更加符合要求的内部控制审计理念、规则和环境。
关键词:
内部控制 重大缺陷 先决判断 性质 影响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张继勋 刘文欢
本文采用实验研究方法检验了投资倾向、内部控制重大缺陷类型对投资者投资判断的影响。研究发现,与公司存在账户层面重大缺陷情况相比,投资者对存在公司层面重大缺陷情况的市盈率估计和投资吸引力评价更低。投资倾向与内控重大缺陷类型共同地影响投资者的投资判断,当投资者有较高投资倾向时,投资者对存在公司层面重大缺陷情况的市盈率估计和投资吸引力评价显著低于存在账户层面重大缺陷的情况;但在较低投资倾向时,两类重大缺陷情况下投资者做出的投资判断没有显著差异。同时还进一步发现了管理层可信度、市盈率的中介效应。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唐建华 王琰
在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过程中,控制缺陷的认定非常重要,认定结果直接关乎审计意见的类型。实务中,很多注册会计师反映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是难点,并认为标准制定机构应当制定更详细的缺陷认定标准。本文通过几个案例,对这个问题进行探讨。一、现有技术标准提供的指引2011年10月,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简称中注协)印发《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实施意见》。其中,第六部分对如何评价控制缺陷提供了指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郑石桥
内部控制鉴证的核心内容就是寻找内部控制缺陷并对缺陷进行等级划分,寻找内部控制缺陷的过程称为内部控制缺陷识别,而对内部控制缺陷划分等级的过程称为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无论是内部控制缺陷识别,还是内部控制缺陷认定,外部审计师和管理层都可能产生差异。差异产生的原因包括个人特质及缺陷与判断者的利益关联程度,差异产生的路径包括标准差异和认知差异。在上述原因驱动下,通过上述路径,同样的内部控制偏差,管理层可能判断为内部控制局限性或偶然性例外事项,而外部审计师可能判断为内部控制缺陷;对于同样的内部控制缺陷,管理层认定的缺陷严重程度可能低于外部审计师。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郑石桥
内部控制鉴证的核心内容就是寻找内部控制缺陷并对缺陷进行等级划分,寻找内部控制缺陷的过程称为内部控制缺陷识别,而对内部控制缺陷划分等级的过程称为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无论是内部控制缺陷识别,还是内部控制缺陷认定,外部审计师和管理层都可能产生差异。差异产生的原因包括个人特质及缺陷与判断者的利益关联程度,差异产生的路径包括标准差异和认知差异。在上述原因驱动下,通过上述路径,同样的内部控制偏差,管理层可能判断为内部控制局限性或偶然性例外事项,而外部审计师可能判断为内部控制缺陷;对于同样的内部控制缺陷,管理层认定的缺陷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李越冬 张冬 刘伟伟
本文基于内部控制与外部审计间具有的相互替代作用和互补作用,选取2007至2011年沪深两市6227个样本为研究对象,并考虑公司规模、审计复杂性、企业风险、事务所特征、上市公司所处地经济发达程度、行业等因素的影响,对内部控制重大缺陷与审计定价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内部控制与外部审计间具有相互替代作用,即审计费用与内部控制重大缺陷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进一步根据不同的产权性质讨论该作用机理后,发现注册会计师对内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的企业收取的审计费用较高,且与非国有企业相比,该现象在国有企业更加显著。
关键词:
内部控制 重大缺陷 产权性质 审计费用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茜 戴文涛
公司破产风险、财务舞弊事件通常与内部控制重大缺陷存在密切关系,研究内部控制重大缺陷判别方式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本文以深交所2007—2008年138家内部控制重大缺陷公司与138家非重大缺陷公司为样本,采用逐步判别分析法构建内部控制重大缺陷判别模型,帮助监管方、外部投资者等更好地预测内部控制重大缺陷。研究表明,相比非重大缺陷公司,内部控制重大缺陷公司上市年限较长、规模较小、外部审计师变更更加频繁,盈利能力和成长性较差,但流动性、营运能力指标的检验结果是混合性的。交互验证结果表明,模型预测准确率达到70%以上。
关键词:
内部控制 重大缺陷 判别分析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薛锦
为了探讨汉语阅读困难和普通儿童短时记忆缺陷的原因,本研究从北京13个小学筛选出阅读困难儿童并配以相当数量的正常阅读儿童参加数字、汉字短时记忆及阅读测试。方差分析和分层回归分析表明阅读困难者短时记忆显著落后于普通读者,短时记忆的缺陷存在于记忆容量和提取效率上,且受阅读能力的影响。
关键词:
短时记忆缺陷 阅读困难 汉语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盛永志 唐秋玲
内部控制非重大缺陷比重大缺陷更有可能诱发"蝴蝶效应",这种"蝴蝶效应"需要执行企业内部控制审计的注册会计师引起足够重视。本文认为,应该综合运用法律、制度、技术等手段采取措施,以促使审计师、被审计单位对内部控制非重大缺陷"蝴蝶效应"的应有关注落到实处。
关键词:
内部控制审计 非重大缺陷 蝴蝶效应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董卉娜 朱志雄
本文分析了2012-2016年纳入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实施范围的主板A股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审计意见和内部控制重大缺陷迹象的匹配程度。研究发现:其一,2012-2016样本公司的内部控制审计意见以标准无保留意见为主,非标准无保留内部控制审计意见占比仅为4.3%,否定意见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占比仅为1.1%,而存在重大缺陷迹象的公司占比为17.5%;其二,相关性检验表明,样本公司内部控制审计意见与内部控制重大缺陷迹象是整体匹配的;其三,分类分析发现,部分存在明显内部控制重大缺陷迹象的公司,注册会计师为其出具非标准无保留意见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的比例明显偏低,这些公司内部控制审计意见受到质疑,内部控制审计未能充分发挥外部监督效应。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杨敬懿 蔡琳
一、引言2001年安然公司的财务舞弊促使美国在2002年通过了《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要求上市公司在披露财务报表的同时,在年报中披露上市公司对内部控制自我评价,以及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受《萨班斯法案》的影响,2006年,上海证券交易所颁布《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2008年,财政部等五部委制定了《企业内部控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喻彪 杨刚
以2012~2019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信息不对称与双重代理问题视角,考察内部控制重大缺陷对企业劳动投资效率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理。研究发现,内部控制重大缺陷会显著降低企业劳动投资效率,主要表现为加剧劳动投资不足。机制检验表明,内部控制重大缺陷主要通过加剧信息不对称及第二类代理问题而非第一类代理问题来降低企业劳动投资效率。进一步研究发现,内部控制重大缺陷降低企业劳动投资效率的作用在股权制衡度较弱、交易型机构投资者持股、分析师关注度较低以及非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时更显著。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刘瑾 赵纳晖
企业在全面建设和实施内部控制机制的过程中普遍存在“报喜不报忧”现象,信息披露与真实运营情况严重脱节,内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基于机器学习的重大缺陷预测模型能挖掘特征信息,对可能存在的重大缺陷进行识别和预警,以防止潜在的经营风险积累到一定程度并在发生损失后才引起重视。通过构建包括内部治理机制、外部环境风险、财务状况、监管与信息沟通四个维度的预测指标体系,利用2012~2019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企业数据,经过研究后发现:以XGBoost为代表的集成模型在预测性能上强于个体学习器,在不平衡、高维度、相关关系不明确的数据集上的预测效果较为稳健,营业净利率、净资产收益率、产品市场竞争等指标对预测结果的贡献程度较大。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林兢 苏金香
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是进行内部控制评价和鉴证的基础,但理论界对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仍存在很大分歧,现有指南可操作性比较欠缺,本文利用COSO新内部控制框架从公司层面和账户层面建立了一套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为进一步推进内部控制理论和实务研究提供借鉴。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黄叶
本文选取2010—2021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分析了内部审计规模与独立性对企业内部控制缺陷披露的影响,并进一步考察盈余管理水平的中介效应和高管权力水平的调节效应。实证得到,内部审计规模与内部审计独立性与企业内部控制缺陷披露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内部审计规模越大或内部审计独立性越高,企业发生内部控制缺陷的可能性越大,同时内部控制缺陷数量和强度也越高。盈余管理水平承担了显著的中介效应,内部审计能抑制盈余管理水平,而盈余管理水平的降低能释放出更多的内部控制缺陷。这一点也与高管权力的逆向调节效应结论一致,高管权力水平越高,内部审计对内部控制缺陷的正效应越弱,说明权力高管有意在实施盈余管理时减少对外披露内部控制缺陷,进而迷惑外部投资者。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