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160)
2023(16167)
2022(14046)
2021(13302)
2020(11054)
2019(25456)
2018(25125)
2017(48788)
2016(26214)
2015(29668)
2014(29385)
2013(28719)
2012(26138)
2011(23145)
2010(22913)
2009(20832)
2008(20361)
2007(17645)
2006(15437)
2005(13486)
作者
(72897)
(60617)
(60015)
(57436)
(38554)
(29017)
(27396)
(23649)
(23188)
(21613)
(20773)
(20346)
(19092)
(18960)
(18722)
(18637)
(18031)
(17958)
(17359)
(17273)
(14778)
(14630)
(14564)
(13816)
(13447)
(13432)
(13410)
(13360)
(12096)
(11793)
学科
(98627)
经济(98480)
管理(80226)
(73271)
(62943)
企业(62943)
方法(47588)
数学(41539)
数学方法(40968)
(29794)
(27944)
(25657)
中国(25593)
(23970)
银行(23823)
业经(22895)
(22391)
(19887)
(19176)
财务(19094)
财务管理(19053)
地方(18287)
(18214)
金融(18210)
企业财务(18123)
理论(17380)
(16889)
贸易(16875)
农业(16859)
(16402)
机构
大学(361702)
学院(359214)
管理(145682)
(142743)
经济(139619)
理学(126182)
理学院(124852)
管理学(122646)
管理学院(121983)
研究(114071)
中国(91250)
(75939)
(69829)
科学(68793)
财经(55669)
(55174)
(54909)
中心(53981)
(52446)
业大(52350)
(50699)
研究所(49823)
北京(47281)
(45424)
师范(44973)
经济学(43727)
农业(43183)
(42699)
(41927)
财经大学(41910)
基金
项目(250181)
科学(197848)
研究(184282)
基金(183284)
(158423)
国家(157143)
科学基金(136848)
社会(116383)
社会科(110334)
社会科学(110306)
基金项目(97438)
(96917)
自然(89369)
自然科(87301)
自然科学(87282)
自然科学基金(85699)
教育(85621)
(81365)
资助(75192)
编号(75138)
成果(60184)
(55787)
重点(55422)
(52438)
(51709)
课题(50991)
创新(48953)
(48930)
教育部(48601)
科研(48070)
期刊
(150717)
经济(150717)
研究(107237)
中国(69067)
(55317)
学报(54618)
管理(53723)
科学(50033)
(49193)
大学(42717)
(42024)
金融(42024)
学学(40101)
教育(39683)
农业(32496)
技术(32326)
财经(27659)
业经(24141)
(23494)
经济研究(23436)
问题(19385)
理论(18931)
图书(18158)
实践(17416)
(17416)
科技(16710)
技术经济(16477)
(16362)
(16294)
现代(15770)
共检索到5258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吴先聪  管巍  
以民生银行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商业银行内部控制重大缺陷的主要成因,考察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是否会引发商业银行市值的重大损失。案例研究发现:内部控制环境较差、信息系统不安全以及风险评估和控制活动的低效是商业银行内部控制重大缺陷的主要成因;内部控制重大缺陷增加了商业银行发生违规事件的可能性,最终导致其股价下跌、市值受损。本研究不仅丰富了对内部控制重大缺陷的研究,还对商业银行进一步完善内部控制体系并加强市值管理具有借鉴意义,并且为监管部门制定政策提供了参考。
[期刊] 会计之友(中旬刊)  [作者] 刘逢春  池国华  占军华  
上市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信息的披露是检验其内部控制设计与运行是否有效的常见手段,尤其是内部控制中重大缺陷的披露,更值得外界相关利益者关注。文章首先根据国内外相关文献,尤其是结合我国的企业内部控制规范,界定了内部控制重大缺陷的类型,并利用工商银行2007—2009年年报所披露的内部控制信息,对其披露的重大缺陷的数量和类型进行了统计与分析,最后针对上市银行存在的内部控制重大缺陷信息披露存在的缺陷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刘瑾  赵纳晖  
企业在全面建设和实施内部控制机制的过程中普遍存在“报喜不报忧”现象,信息披露与真实运营情况严重脱节,内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基于机器学习的重大缺陷预测模型能挖掘特征信息,对可能存在的重大缺陷进行识别和预警,以防止潜在的经营风险积累到一定程度并在发生损失后才引起重视。通过构建包括内部治理机制、外部环境风险、财务状况、监管与信息沟通四个维度的预测指标体系,利用2012~2019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企业数据,经过研究后发现:以XGBoost为代表的集成模型在预测性能上强于个体学习器,在不平衡、高维度、相关关系不明确的数据集上的预测效果较为稳健,营业净利率、净资产收益率、产品市场竞争等指标对预测结果的贡献程度较大。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茜  戴文涛  
公司破产风险、财务舞弊事件通常与内部控制重大缺陷存在密切关系,研究内部控制重大缺陷判别方式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本文以深交所2007—2008年138家内部控制重大缺陷公司与138家非重大缺陷公司为样本,采用逐步判别分析法构建内部控制重大缺陷判别模型,帮助监管方、外部投资者等更好地预测内部控制重大缺陷。研究表明,相比非重大缺陷公司,内部控制重大缺陷公司上市年限较长、规模较小、外部审计师变更更加频繁,盈利能力和成长性较差,但流动性、营运能力指标的检验结果是混合性的。交互验证结果表明,模型预测准确率达到70%以上。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杜晓荣  丁棠丽  陈骏  
本文以2011~2012年沪深A股主板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考虑到公司规模、财务弹性、长短期偿债能力等因素,实证检验了CFO专业素质对内部控制重大缺陷(ICMW)整改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CFO持有相关职业资格证书、CFO持证人数的增加、CFO职称与ICMW整改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CFO学历、CFO任期与ICMW整改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我国监管部门应完善内部控制相关政策和CFO制度,明确CFO在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中的职责,重视提高CFO的专业素质,以提高公司ICMW的整改效率,提升内部控制水平。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唐红娟  
近年来,我国上市银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工作有了一定成效,但存在法律规范不完善、披露的信息不系统、披露的内容不完全等缺陷,本文建议从完善有关法律规范、固定披露位置、规定披露的详细内容与加强信息披露监管四个方面加以改进。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瞿旭  李明  杨丹  叶建明  
由于现有政策指引和理论研究中"实质性漏洞"概念的缺失,使得我国上市银行实质性漏洞信息披露极其匮乏。本文以民生银行为例,分析了我国上市银行内部控制中的实质性漏洞信息披露现状,发现年报中各部分披露的内部控制信息含量差异较大并且存在特定年度突然增多或减少的现象,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和内部控制审核报告缺乏统一的评价审核依据,内部控制中的实质性漏洞倾向于同职责划分的缺失和不恰当的授权、培训的缺乏、不适当的对账有关,最常见的账户特定式实质性漏洞主要与风险资产的管理不当有关。本文建议通过建立完善的实质性漏洞信息披露机制、进一步明确实质性漏洞信息披露相关主体的职责、加强内部控制实质性漏洞信息披露的监管等措施,...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李越冬  刘伟伟  
文章以2007—2011年沪、深两市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对存在内部控制重大缺陷的企业与不存在内部控制重大缺陷的企业进行分组、对比,发现其业务复杂性、企业变化性、上市时间、资金投入可能性和获利能力等企业自身内部特征存在显著性差异;在考虑行业和年度变量的情况下,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一步验证了企业内部特征对内部控制重大缺陷的影响。文章的贡献在于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从内部控制缺陷中分离出来研究,且把企业内部特征划分为五类,并考虑事务所特征、机构投资者持股情况等企业外部特征对内部控制重大缺陷的影响,验证基于不同层次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对企业治理的作用,扩展了机构投资者持股特征对内部控制重大缺陷的影...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张红英  高晟星  
本文从审计师的角度出发,将内部控制缺陷划分为会计层面内部控制缺陷和公司层面内部控制缺陷,研究内部控制缺陷本质属性及其变化对审计费用的影响。研究发现会计层面内部控制缺陷与审计费用在1%水平上显著正相关,公司层面内控缺陷与审计费用不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内部控制缺陷修正在5%水平上与审计费用负相关;内控控制缺陷披露的一致性与审计费用不相关。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洪峰  
内部控制重大缺陷决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判断,其是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与鉴证报告中最核心的信息。围绕着内部控制重大缺陷,国内外研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本文从内部控制重大缺陷的分类与认定、披露的影响因素以及披露的经济后果三个层面对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并探讨了后续的研究方向以及应该关注的问题。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喻彪  杨刚  
以2012~2019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信息不对称与双重代理问题视角,考察内部控制重大缺陷对企业劳动投资效率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理。研究发现,内部控制重大缺陷会显著降低企业劳动投资效率,主要表现为加剧劳动投资不足。机制检验表明,内部控制重大缺陷主要通过加剧信息不对称及第二类代理问题而非第一类代理问题来降低企业劳动投资效率。进一步研究发现,内部控制重大缺陷降低企业劳动投资效率的作用在股权制衡度较弱、交易型机构投资者持股、分析师关注度较低以及非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时更显著。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李越冬  张冬  刘伟伟  
本文基于内部控制与外部审计间具有的相互替代作用和互补作用,选取2007至2011年沪深两市6227个样本为研究对象,并考虑公司规模、审计复杂性、企业风险、事务所特征、上市公司所处地经济发达程度、行业等因素的影响,对内部控制重大缺陷与审计定价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内部控制与外部审计间具有相互替代作用,即审计费用与内部控制重大缺陷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进一步根据不同的产权性质讨论该作用机理后,发现注册会计师对内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的企业收取的审计费用较高,且与非国有企业相比,该现象在国有企业更加显著。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毛骏  王前锋  
文章以内部控制重大缺陷作为内部控制质量的度量指标,以盈余噪音作为盈余质量的度量指标,以2012年A股制造业公司为对象,运用实证研究方法,检验制造业上市公司内部控制重大缺陷与盈余质量的相关性。研究发现,内部控制重大缺陷与盈余质量显著正相关。研究结论为相关部门坚持并完善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机制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柯洪  李艳秋  李坚  
针对缺陷责任期内工程损失引起索赔的问题,通过文献研究并结合13版《施工合同范本》中相关规定,剖析缺陷责任期内引起工程损失的原因以及责任划分,寻求非承包人原因和承包人原因引起的工程损失的索赔机会点,提出非承包人原因引起的工程损失的索赔的计算原则和计算方法以及缺陷责任期内发包人可以提出索赔的索赔补偿形式。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张继勋  刘文欢  
本文采用实验研究方法检验了投资倾向、内部控制重大缺陷类型对投资者投资判断的影响。研究发现,与公司存在账户层面重大缺陷情况相比,投资者对存在公司层面重大缺陷情况的市盈率估计和投资吸引力评价更低。投资倾向与内控重大缺陷类型共同地影响投资者的投资判断,当投资者有较高投资倾向时,投资者对存在公司层面重大缺陷情况的市盈率估计和投资吸引力评价显著低于存在账户层面重大缺陷的情况;但在较低投资倾向时,两类重大缺陷情况下投资者做出的投资判断没有显著差异。同时还进一步发现了管理层可信度、市盈率的中介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