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5266)
- 2023(21771)
- 2022(18772)
- 2021(17183)
- 2020(14859)
- 2019(33812)
- 2018(33299)
- 2017(63467)
- 2016(35119)
- 2015(39390)
- 2014(39283)
- 2013(38813)
- 2012(35640)
- 2011(32046)
- 2010(32011)
- 2009(29960)
- 2008(30102)
- 2007(26761)
- 2006(23423)
- 2005(20789)
- 学科
- 济(138267)
- 经济(138069)
- 管理(112406)
- 业(111583)
- 企(101106)
- 企业(101106)
- 方法(66476)
- 数学(55535)
- 数学方法(54824)
- 财(43891)
- 农(35443)
- 业经(35381)
- 中国(33769)
- 学(31159)
- 制(29864)
- 务(29827)
- 财务(29737)
- 财务管理(29679)
- 企业财务(28202)
- 贸(25827)
- 贸易(25813)
- 易(25059)
- 理论(24904)
- 地方(24579)
- 和(23640)
- 农业(23460)
- 技术(23364)
- 银(21667)
- 银行(21570)
- 划(21481)
- 机构
- 大学(506936)
- 学院(506289)
- 济(197323)
- 管理(196129)
- 经济(193000)
- 理学(169453)
- 研究(167581)
- 理学院(167525)
- 管理学(164354)
- 管理学院(163453)
- 中国(125976)
- 科学(107818)
- 京(107434)
- 财(95060)
- 农(90559)
- 所(86356)
- 业大(80990)
- 研究所(78755)
- 中心(76798)
- 江(76174)
- 财经(75807)
- 农业(71829)
- 经(68711)
- 北京(67035)
- 范(64139)
- 师范(63312)
- 院(60726)
- 州(60594)
- 经济学(59712)
- 财经大学(56244)
- 基金
- 项目(344991)
- 科学(269467)
- 基金(250210)
- 研究(243014)
- 家(221530)
- 国家(219695)
- 科学基金(187302)
- 社会(151870)
- 社会科(143862)
- 社会科学(143820)
- 省(135878)
- 基金项目(132538)
- 自然(125785)
- 自然科(122888)
- 自然科学(122849)
- 自然科学基金(120675)
- 划(115129)
- 教育(112445)
- 资助(103558)
- 编号(97597)
- 成果(78841)
- 重点(78244)
- 部(75138)
- 发(72230)
- 创(71685)
- 课题(67700)
- 科研(67347)
- 创新(67018)
- 计划(65248)
- 大学(63709)
- 期刊
- 济(214119)
- 经济(214119)
- 研究(141824)
- 中国(94464)
- 学报(90010)
- 农(80414)
- 科学(78681)
- 财(77289)
- 管理(73910)
- 大学(66768)
- 学学(63505)
- 农业(54186)
- 教育(50536)
- 技术(43650)
- 融(42476)
- 金融(42476)
- 财经(37818)
- 业经(35095)
- 经济研究(33876)
- 经(32391)
- 业(30055)
- 问题(27839)
- 版(26108)
- 技术经济(24963)
- 科技(24440)
- 统计(23156)
- 业大(22993)
- 理论(22945)
- 图书(22559)
- 财会(22452)
共检索到7348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李越冬 刘伟伟
文章以2007—2011年沪、深两市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对存在内部控制重大缺陷的企业与不存在内部控制重大缺陷的企业进行分组、对比,发现其业务复杂性、企业变化性、上市时间、资金投入可能性和获利能力等企业自身内部特征存在显著性差异;在考虑行业和年度变量的情况下,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一步验证了企业内部特征对内部控制重大缺陷的影响。文章的贡献在于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从内部控制缺陷中分离出来研究,且把企业内部特征划分为五类,并考虑事务所特征、机构投资者持股情况等企业外部特征对内部控制重大缺陷的影响,验证基于不同层次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对企业治理的作用,扩展了机构投资者持股特征对内部控制重大缺陷的影...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刘瑾 赵纳晖
企业在全面建设和实施内部控制机制的过程中普遍存在“报喜不报忧”现象,信息披露与真实运营情况严重脱节,内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基于机器学习的重大缺陷预测模型能挖掘特征信息,对可能存在的重大缺陷进行识别和预警,以防止潜在的经营风险积累到一定程度并在发生损失后才引起重视。通过构建包括内部治理机制、外部环境风险、财务状况、监管与信息沟通四个维度的预测指标体系,利用2012~2019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企业数据,经过研究后发现:以XGBoost为代表的集成模型在预测性能上强于个体学习器,在不平衡、高维度、相关关系不明确的数据集上的预测效果较为稳健,营业净利率、净资产收益率、产品市场竞争等指标对预测结果的贡献程度较大。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黄叶
本文选取2010—2021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分析了内部审计规模与独立性对企业内部控制缺陷披露的影响,并进一步考察盈余管理水平的中介效应和高管权力水平的调节效应。实证得到,内部审计规模与内部审计独立性与企业内部控制缺陷披露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内部审计规模越大或内部审计独立性越高,企业发生内部控制缺陷的可能性越大,同时内部控制缺陷数量和强度也越高。盈余管理水平承担了显著的中介效应,内部审计能抑制盈余管理水平,而盈余管理水平的降低能释放出更多的内部控制缺陷。这一点也与高管权力的逆向调节效应结论一致,高管权力水平越高,内部审计对内部控制缺陷的正效应越弱,说明权力高管有意在实施盈余管理时减少对外披露内部控制缺陷,进而迷惑外部投资者。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海林 陈淼琳
内部控制缺陷是内部控制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以1990~2014年我国内部控制缺陷研究的学术文献为样本,利用知识图谱法对我国内部控制缺陷研究的热点和具有高影响力的成果进行全面梳理和分析,期望通过量化方法总结历史研究成就,为后来者的研究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可以将我国内部控制缺陷研究聚类为内控制度和机制、信息质量、风险管理、公司治理、会计控制、内部控制有效性和质量、缺陷认定和披露和内部控制审计八个主题热点。同时,整个研究时段可以清晰地划分为三个阶段,不同阶段相关研究的热点发生了部分改变。
关键词:
内部控制缺陷 知识图谱 聚类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海林 陈淼琳
内部控制缺陷是内部控制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以19902014年我国内部控制缺陷研究的学术文献为样本,利用知识图谱法对我国内部控制缺陷研究的热点和具有高影响力的成果进行全面梳理和分析,期望通过量化方法总结历史研究成就,为后来者的研究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可以将我国内部控制缺陷研究聚类为内控制度和机制、信息质量、风险管理、公司治理、会计控制、内部控制有效性和质量、缺陷认定和披露和内部控制审计八个主题热点。同时,整个研究时段可以清晰地划分为三个阶段,不同阶段相关研究的热点发生了部分改变。
关键词:
内部控制缺陷 知识图谱 聚类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杜晓荣 丁棠丽 陈骏
本文以2011~2012年沪深A股主板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考虑到公司规模、财务弹性、长短期偿债能力等因素,实证检验了CFO专业素质对内部控制重大缺陷(ICMW)整改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CFO持有相关职业资格证书、CFO持证人数的增加、CFO职称与ICMW整改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CFO学历、CFO任期与ICMW整改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我国监管部门应完善内部控制相关政策和CFO制度,明确CFO在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中的职责,重视提高CFO的专业素质,以提高公司ICMW的整改效率,提升内部控制水平。
关键词:
CFO专业素质 内部控制 重大缺陷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邱悦旻 林钟高
审计约谈作为一种风险预警制度,究竟是通过何种途径对企业内部控制缺陷修复施加影响的,目前缺少经验证据。本文从内外部联动视角,系统分析和检验审计约谈对内部控制缺陷修复的压力传导路径。研究发现,审计约谈和企业内部控制缺陷修复之间呈正向关系,风险预警压力既可以通过审计收费和审计意见等外部机制传导给企业,也同时通过高管变更的内部压力传导,从而促使企业积极修复存在的内部控制缺陷。研究表明,修复企业内部控制缺陷需要发挥企业内部管理层和外部监管的互动作用,协同和持续改进内部控制,完善公司治理,才能更好地发挥内部控制的风险免疫功能。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王芸 朱志明
企业内部控制缺陷是内部压力与外部压力相博弈的结果。本文以中小板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探讨企业内部控制缺陷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公司财务状况、经营环境复杂性、被ST、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与其内部控制缺陷呈正相关关系,公司规模、独立董事在董事会所占比例与内部控制缺陷呈负相关关系,但后者不显著,说明完善公司治理机制对抑制内部控制缺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陈关亭
长期以来,尤其是安然公司等一系列企业丑闻和失败事件爆发之后,关于内部控制的研究和立法行动深受国际社会的重视和关注,我国也概莫能外,新《会计法》和财政部、证监会、国资委等部门先后通过的法律或制度规范都要求企业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但调研发现,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理论和实务同现代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存在差距。笔者重点谈谈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不足及其改进建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芦雅婷
本文通过梳理国内外核心期刊中有关内部控制缺陷研究的最新代表性文献,将企业内部控制缺陷研究总结归类为内部控制缺陷的识别与认定、内部控制缺陷的影响因素及其经济后果三个方面,并对现有研究进行评述与展望,以期为更科学、深入地研究内部控制缺陷提供参考。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芦雅婷 王竚
以2012—2016年沪深主板A股披露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统计分析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披露现状,并对利润总额、收入、资产、权益和净利润类的细分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相对数)进行深入研究,发现企业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披露呈现"从众"现象,即使考虑行业异质性,同样具有"同形性"行为特征。进一步基于"制度同形"的概念框架,从强制同形、模仿同形和规范同形三个方面剖析企业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披露的"同形性"行为特征的制度动因,以期揭示认定标准披露中企业存在的"同形性"行为特征和制度动因,为政府部门监管认定标准的披露提供理论参考。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袁涛 黄寰
上市企业内部控制缺陷信息是企业利益相关者进行决策的重要参考,人为操纵内部控制缺陷认定以及错误披露内部控制缺陷信息会引发企业未来的经营风险。基于机器学习算法构建的预测模型能够对企业的内部控制缺陷进行有效预测,有助于企业对潜在风险进行预警。实证研究表明:与判别分析、逻辑回归、支持向量机、决策树等利用机器学习算法预测企业内部控制缺陷的模型相比,随机森林模型在预测的准确率、精准率、召回率、F1-score和AUC值方面综合表现更好。在使用随机森林模型预测企业内部控制缺陷的过程中,审计费用、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和总资产增长率等特征变量起到了重要预测作用。进一步采用SHAP方法对特征变量进行贡献分布可视化分析,深度挖掘特征变量对企业内部控制缺陷出现的影响机理。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何云 谢志华
企业的有序运行、有效发展均依赖于内部控制制度。从制度经济学的视角分析,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缺陷的深层原因在于:企业行为主体的"本能"及"习性"等对内部控制的影响;企业行为主体的"有限理性"影响判断、决策与选择;企业内部控制设计时更偏好防范"风险"、"损失"。基于此,需应用制度经济学的路径依赖二重性理论克服企业内部控制中包括路径依赖在内的制度缺陷,利用"积极"路径依赖推进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创新,并应用配套效应实现企业内部控制创新。
关键词:
制度经济学 内部控制 缺陷 创新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叶陈云 李晓芳 谢志华
本文主要从六个方面论述了目前严重影响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水平和效果的常见管理缺陷与因素,并且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弥补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管理缺陷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内部控制 管理缺陷 治理对策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董卉娜 严茹梅
本文以2010~2013年沪深两市主板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构建Logistic模型和MuLtinoMiAL Logistic模型,检验了高管层持股对内部控制缺陷的影响。结果表明:其一,高管层总体持股比例能够显著降低内部控制存在缺陷的可能性;其二,将高管层持股比例分解为董事会持股比例、监事会持股比例和经理层持股比例后发现,只有董事会持股比例能够对内部控制缺陷产生显著影响,监事会持股比例和经理层持股比例对内部控制缺陷都没有产生显著影响;其三,将内部控制缺陷区分为重大缺陷和非重大缺陷后发现,高管层总体持股比例和董事会持股比例对内部控制重大缺陷和非重大缺陷都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但是它们对前者的抑制作用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