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559)
- 2023(19171)
- 2022(16379)
- 2021(15167)
- 2020(12952)
- 2019(29310)
- 2018(28849)
- 2017(54688)
- 2016(30320)
- 2015(33913)
- 2014(33581)
- 2013(33467)
- 2012(30535)
- 2011(27048)
- 2010(26972)
- 2009(25326)
- 2008(25662)
- 2007(22945)
- 2006(20469)
- 2005(18439)
- 学科
- 济(117731)
- 经济(117553)
- 业(111844)
- 管理(109142)
- 企(99629)
- 企业(99629)
- 方法(52504)
- 财(42129)
- 数学(42012)
- 数学方法(41600)
- 农(36820)
- 业经(35063)
- 务(30344)
- 财务(30262)
- 财务管理(30214)
- 中国(29135)
- 制(29111)
- 企业财务(28769)
- 农业(25587)
- 学(22856)
- 地方(22128)
- 技术(21979)
- 理论(21688)
- 和(21189)
- 划(20789)
- 贸(20646)
- 贸易(20628)
- 体(20374)
- 易(20028)
- 银(19407)
- 机构
- 学院(429640)
- 大学(428762)
- 管理(173273)
- 济(168199)
- 经济(164435)
- 理学(147922)
- 理学院(146298)
- 管理学(144083)
- 管理学院(143268)
- 研究(138575)
- 中国(109317)
- 京(92358)
- 科学(86514)
- 财(84412)
- 农(76941)
- 所(70119)
- 业大(67020)
- 江(66077)
- 财经(65645)
- 中心(64097)
- 研究所(63147)
- 农业(60533)
- 经(59612)
- 北京(57821)
- 州(52742)
- 范(52581)
- 师范(51977)
- 院(50312)
- 经济学(49216)
- 财经大学(48598)
- 基金
- 项目(286405)
- 科学(224301)
- 基金(207524)
- 研究(206817)
- 家(181716)
- 国家(180148)
- 科学基金(155092)
- 社会(129791)
- 社会科(122942)
- 社会科学(122907)
- 省(112692)
- 基金项目(110944)
- 自然(102773)
- 自然科(100349)
- 自然科学(100321)
- 自然科学基金(98570)
- 教育(94121)
- 划(94118)
- 资助(84666)
- 编号(83855)
- 成果(67513)
- 重点(63773)
- 部(62352)
- 创(60978)
- 发(59908)
- 课题(57285)
- 创新(56486)
- 科研(54921)
- 制(53861)
- 业(53444)
- 期刊
- 济(192742)
- 经济(192742)
- 研究(125425)
- 中国(86308)
- 财(71132)
- 农(70536)
- 学报(70416)
- 管理(69097)
- 科学(63246)
- 大学(53265)
- 学学(50398)
- 农业(47834)
- 教育(42840)
- 融(40436)
- 金融(40436)
- 技术(36989)
- 业经(32921)
- 财经(32826)
- 经济研究(28581)
- 业(28487)
- 经(28003)
- 问题(24957)
- 技术经济(21642)
- 版(21539)
- 财会(21442)
- 现代(20820)
- 科技(20718)
- 理论(20054)
- 图书(20053)
- 会计(19851)
共检索到6458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张朝辉
本文以2008-2014年纺织业上市公司为样本,结合比较系数法和熵权法构建衡量内控质量的内控指数,研究内部控制质量对盈余管理的影响。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内部控制无法有效抑制会计选择盈余管理,但对真实活动盈余管理活动抑制作用明显,尤其对操纵性生产活动和操纵性现金流量的抑制作用尤为显著,但对操纵性酌量性费用的影响则不显著。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周慧 朱和平
本文以2008-2012年江苏和浙江中小板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了江浙中小板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有效性对企业盈余质量的影响。从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的审核情况、深圳证券交易所的信息披露评级以及监管部门的处罚或通报三个外部鉴证方面来综合评价公司的内部控制质量水平;进而对江浙中小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与盈余质量的关系进行检验,研究表明:内部控制效力与盈余质量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即中小板上市公司有效的内部控制可以有效地抑制盈余管理的动机,提高盈余信息的质量。
关键词:
内部控制 盈余质量 修正的Jones模型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俞红 顾培慧 杜乐 陶宝山
本文选取2010-2012年创业板上市公司数据分析了创业板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对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表明:内部控制质量与盈余管理程度之间存在着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即内部控制越完善,盈余管理程度越低,会计信息质量越高;内部控制五要素中,内部环境与风险评估对盈余管理的影响显著为负,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和内部监督对盈余管理的影响并不显著。
关键词:
创业板 内部控制 盈余管理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胡曲应 卢晓明
文章以2013年深市主板市场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将盈余管理划分为会计选择盈余管理和真实活动盈余管理作为被解释变量,以根据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度量出的内部控制指数作为解释变量,综合考虑公司规模、营业周期等控制变量,通过SPSS统计分析发现:内部控制质量与会计选择盈余管理程度负相关,与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程度则无显著相关性。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胜
本文从上市公司终极控制人的股权特征出发,研究终极控制人的现金流权、控制权、两权分离度和终极控制人性质及某些公司治理因素对盈余管理的影响。结果表明:盈余管理幅度与终极控制人拥有的控制权比例在形态上呈U型关系;盈余管理幅度与终极控制人的现金流权比例正相关;随着两权分离度的增大,终极控制人有动机和能力进行盈余管理,国有终极控制人具有更大的盈余管理动机;独立董事未能起到良好的治理作用;盈余管理幅度与资产负债率显著正相关。这表明,两权分离度决定了终极控制人侵害中小股东等外部人利益的动机和能力,是影响终极控制人实施盈余管理的最深层次原因。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佟岩 徐峰
企业的内部控制基础会影响会计信息的收集、传递、报告等程序,所以能够影响盈余信息的质量。与此同时,契约的不完备性要求契约标准具有较高质量,因此盈余作为重要的契约标准,其质量对于契约的有效实行至关重要,从而可以通过提高契约有效性提升内部控制效率。内部控制效率与盈余质量在理论上具有动态依存的影响关系。本文以2010年深沪两市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以应计项盈余管理与真实盈余管理作为盈余质量的度量标准,采用结构方程的方法研究发现:高效率的内部控制能够抑制盈余管理行为,即能够提高盈余质量;而且盈余管理程度较高时,也就是盈余质量较低时,内部控制效率也较低。内部控制效率与盈余质量之间的动态依存关系得到了经验数据的支持。同时本文还发现,盈余管理在我国上市公司中普遍存在,即上市公司的盈余质量存在一定问题,并且深市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程度略高于沪市上市公司;非国有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程度略高于国有上市公司;真实盈余管理的程度高于应计项盈余管理。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仰巍巍
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质量同时受内部控制和盈余管理的双重影响,二者力量的角逐有其内在原因。现阶段,我国资本市场中的主要矛盾是市场监管机构(证监会及所属证券交易所)和上市公司(控股股东、管理当局控制下)的矛盾,次要矛盾是上市公司内部委托人(股东)和代理人(管理当局)之间的矛盾。在市场主要矛盾下,内部控制已被弱化,对故意性的盈余管理无效;市场次要矛盾下,由于委托人对内部控制的强化,对盈余管理有很强的抑制作用。所以,在当前的市场形势下,应区分主次矛盾,加大市场监管力度,通过扶持内部控制,抑制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提升财务报告的质量。
关键词:
内部控制 盈余管理 财务报告 质量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毛骏 王前锋
文章以内部控制重大缺陷作为内部控制质量的度量指标,以盈余噪音作为盈余质量的度量指标,以2012年A股制造业公司为对象,运用实证研究方法,检验制造业上市公司内部控制重大缺陷与盈余质量的相关性。研究发现,内部控制重大缺陷与盈余质量显著正相关。研究结论为相关部门坚持并完善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机制提供了经验证据。
关键词:
上市公司 内部控制重大缺陷 盈余质量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王嘉鑫 王永海
本文以2012年《关于2012年主板上市公司分类分批实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的通知》的颁布作为外生事件,采用双重差分法实证检验强制性内部控制制度对真实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发现:相比于控制组企业,实验组企业在政策颁布后其真实盈余管理程度显著提高,且经过断点回归、平行趋势检验、替换关键变量、安慰剂检验等稳健性测试后研究结论依然成立,表明内控监管收紧产生的监管压力会导致管理层选择操纵更隐蔽、法律风险更低的真实盈余管理行为;横截面差异检验发现,上述效应主要存在于公司规模较大、审计质量较差的企业中;经济后果检验发现,强制性内部控制制度实施后,真实盈余管理的经营业绩相关性显著下降,表明真实盈余管理行为牺牲了企业的经营业绩。本文的研究不仅丰富了强制性内部控制制度经济后果的相关文献,还为监管部门进一步完善内部控制规范体系提供经验证据和政策参考。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周霞
本文选取2009~2013年度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结果表明:内部控制质量与盈余质量之间表现为正相关关系,较好的内部控制确实为高质量的盈余提供了保证。引入公司治理相关变量后发现,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升高时,盈余质量呈下降趋势;独立董事没有起到预期的监督作用,并未降低内部控制与盈余质量的相关性。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雷英 吴建友 孙红
本文利用沪市上市公司2010、2011年内部控制审计及盈余质量数据考察了内部控制审计是否能够提高公司的盈余质量,即对内部控制审计的有效性问题进行了研究。通过分析发现,披露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公司的会计盈余质量要高于未披露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的公司;上市公司在决定是否披露内部控制审计报告时存在自选择问题,在控制自选择问题后,结论依然不变。另外,我们还发现首次披露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的上市公司盈余质量显著高于上一年度,即内部控制审计能够提高公司会计盈余质量。本文的研究结论支持将内部控制审计作为法定要求,以提升上市公司盈余质量。
关键词:
内部控制 审计 盈余质量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高群 黄谦
通过从机构投资者持股对内部人控制与盈余管理之间关系的影响这一视角出发,来说明机构投资者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研究发现以6%为机构持股高低的分界点,机构持股比例高时,可以抑制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合一的内部人控制对盈余的操纵,当机构持股比例低时,则可以加剧内部人控制对盈余的操纵。
关键词:
机构投资者 盈余管理 内部人控制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学军 江俊
本文基于2010-2014年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分析了会计师事务所行业排名、内部控制与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聘请行业排名高的会计师事务所在总体上能够有效抑制应计盈余管理与真实盈余管理,但无法有效抑制真实盈余管理中的操纵性生产成本,并会使真实盈余管理中的操纵性酌量费用上升;此外,高质量的内部控制能够在总体上有效抑制应计盈余管理与真实盈余管理,但对真实盈余管理中的操纵性酌量费用抑制较差。
关键词:
事务所行业排名 内部控制 盈余管理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宫义飞 谢元芳
本文以2011-2015年沪深A股9029家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研究内部控制缺陷及其整改对盈余持续性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相比不存在内部控制缺陷的企业,存在内部控制缺陷的企业其盈余持续性更低;将内部控制缺陷按严重程度划分类型后发现,相较于一般内部控制缺陷,存在实质性内部控制缺陷的企业,其盈余持续性更低;企业对内部控制缺陷进行整改后,内部控制质量提高,盈余持续性进一步提高;并且缺陷的存在、类型及整改对应计项目盈余持续性的影响均大于对现金流项目盈余持续性的影响。本文的研究拓宽了内部控制缺陷经济后果的相关研究范围,细化深入相关研究,并提供了相关经验证据。
关键词:
内部控制缺陷 整改 盈余持续性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蔡吉甫
本文根据Johnson等(2000)提出的"隧道效应"理论,以我国沪深两市2001年—2003年所有实施了配股和增发的155家非金融类A股上市公司作为样本,采用系统的方法研究了股权再融资过程中的盈余管理、融资后的资金使用效率和大股东非经营性占用上市公司资金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居于控制地位的大股东,一方面利用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的资格从中小股东手中融入巨额的资本,获取了大量可供其掠夺的控制性资源;另一方面,则凭借其对上市公司的控制权通过资金占用的方式将上市公司所筹集的资金转移到自己的手中,以此侵占中小股东的利益。同时,我国以董事会为核心的公司内部控制系统并未能有效地阻止大股东的此种掠夺行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