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696)
- 2023(19676)
- 2022(17035)
- 2021(15690)
- 2020(13448)
- 2019(30649)
- 2018(30015)
- 2017(57959)
- 2016(31531)
- 2015(35203)
- 2014(35049)
- 2013(34584)
- 2012(31657)
- 2011(28356)
- 2010(28344)
- 2009(26407)
- 2008(26151)
- 2007(23027)
- 2006(20367)
- 2005(18006)
- 学科
- 济(123895)
- 经济(123721)
- 管理(98063)
- 业(92905)
- 企(78018)
- 企业(78018)
- 方法(59615)
- 数学(52491)
- 数学方法(51888)
- 财(39690)
- 中国(33580)
- 农(33136)
- 制(28193)
- 业经(27571)
- 贸(26131)
- 贸易(26115)
- 务(25588)
- 财务(25504)
- 易(25449)
- 财务管理(25446)
- 学(24985)
- 企业财务(24225)
- 地方(22035)
- 农业(21814)
- 银(20926)
- 银行(20859)
- 行(19787)
- 技术(19742)
- 融(19704)
- 金融(19700)
- 机构
- 大学(454131)
- 学院(450425)
- 济(182422)
- 经济(178661)
- 管理(177577)
- 理学(154162)
- 理学院(152514)
- 管理学(149835)
- 管理学院(149028)
- 研究(147547)
- 中国(111974)
- 京(95883)
- 科学(90365)
- 财(89537)
- 农(75389)
- 所(73680)
- 财经(71336)
- 业大(69326)
- 中心(67193)
- 研究所(66702)
- 江(65111)
- 经(64861)
- 北京(60136)
- 农业(59517)
- 经济学(55927)
- 范(55791)
- 师范(55115)
- 院(53789)
- 财经大学(53255)
- 州(52257)
- 基金
- 项目(307297)
- 科学(241353)
- 基金(224822)
- 研究(219778)
- 家(197468)
- 国家(195896)
- 科学基金(168118)
- 社会(139817)
- 社会科(132697)
- 社会科学(132661)
- 基金项目(119069)
- 省(118738)
- 自然(111038)
- 自然科(108471)
- 自然科学(108441)
- 自然科学基金(106518)
- 教育(101657)
- 划(100685)
- 资助(93167)
- 编号(88042)
- 成果(70911)
- 重点(68832)
- 部(68444)
- 发(64179)
- 创(63731)
- 课题(60312)
- 创新(59575)
- 科研(59461)
- 教育部(58780)
- 国家社会(57977)
- 期刊
- 济(193849)
- 经济(193849)
- 研究(131253)
- 中国(82851)
- 学报(75113)
- 财(70661)
- 农(67027)
- 科学(65954)
- 管理(65643)
- 大学(57132)
- 学学(54192)
- 农业(45444)
- 教育(44159)
- 融(41243)
- 金融(41243)
- 技术(37711)
- 财经(35341)
- 经济研究(31421)
- 业经(31246)
- 经(30109)
- 问题(25932)
- 业(23511)
- 贸(22558)
- 版(21746)
- 理论(21383)
- 技术经济(21340)
- 科技(21232)
- 统计(20559)
- 商业(19938)
- 图书(19674)
共检索到6564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周中胜 徐红日 陈汉文 陈俊
近年来,内部控制成为监管部门、实务界和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但由于内部控制实施的成本较高,实务界和学术界也对内部控制的强制推行提出了不同意见。基于此,本文从公司投资支出与投资机会的敏感性的视角对内部控制的经济后果进行了分析考察。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企业内部控制质量越高,公司投资支出与投资机会的敏感性越高,投资效率越高。进一步的研究发现,相对于非国有控股公司,公司内部控制对公司投资支出与投资机会的敏感性的影响在国有控股公司中表现得更为显著;公司内部控制对公司投资支出与投资机会的敏感性的影响在要素市场发达的地区表现得更为显著。而从内部控制的具体要素来看,控制活动、内部环境以及对控制的监督三个要素对...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李延喜 杜瑞 高锐 李宁
从分析融资约束的影响因素入手,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了度量融资约束的指标体系,实证检验融资约束对投资支出的影响程度,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单一指标对实证研究造成的偏差,并将融资约束引入投资的多元回归模型,建立投资与融资约束的联系;研究其敏感性,分析在内部现金流量和投资机会有所变化时投资-融资约束敏感性的差异。实证结果表明,融资约束对投资有制约作用,公司受到的融资约束越大,投资支出就会越小;投资机会和内部现金流量对融资约束的制约作用有影响,托宾Q大于1和内部现金流量为负的企业投资-融资约束敏感性更弱。
关键词:
融资约束 投资支出 敏感性 内部现金流量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聂丽洁 高焙
以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研究了大股东对公司投资—现金流敏感性的影响。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投资支出与内部现金流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即存在投资—现金流敏感性,分析了第一大股东身份的不同对投资-现金流敏感性产生不同程度影响的原因。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曾志坚 李佳丽
本文以2010~2012年民营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分析了家族控制对投资-现金流敏感性的影响。结果发现:相对于民营非家族控制上市公司,家族控制上市公司拥有较低的投资-现金流敏感性;当公司投资机会较好时,家族控制能够缓解信息不对称带来的融资约束,从而降低投资-现金流敏感性,特别是当公司由创始人及其家族控制时,这种优势尤为明显;然而当公司投资机会较差时,家族控制并不能减轻公司的投资-现金流敏感性,这可能与其引发的家族控股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的代理冲突有关。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马如飞 熊艳
利用中国上市公司的数据研究国有企业所有权结构变化与企业投资-现金敏感性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国有企业所有权结构的转变能有效地降低其投资对现金的敏感性,但这种影响仅在治理环境较差的企业中显著。而在治理环境较好的企业中,国有企业所有权结构的转变并不影响其投资对现金的敏感性。研究结果表明,国有企业较高的投资-现金敏感性主要是由其公司治理的低效率所导致的,这为过度投资假说提供了直接的证据,同时也意味着转变国有企业的所有权结构可以有效地减少其过度投资行为。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汪强 林晨 吴世农
本文运用中国上市公司的数据实证研究了融资约束与投资-现金流关系。研究发现:(1)总体来说,融资约束较高的企业比融资约束较低的企业有更高的投资—现金流敏感性。(2)公司治理比较好的情况下,融资约束程度越高的企业有更高的投资—现金流敏感性;公司治理比较差的情况下,中等融资约束企业的投资—现金流敏感性比高、低融资约束企业低,融资约束程度与投资-现金流敏感性呈U形。上述发现表明,信息不对称理论无法完全解释融资约束程度与投资-现金流敏感性的关系,公司治理可能是导致相关研究结论不一致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融资约束 投资-现金流敏感性 公司治理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王治 张皎洁 郑琦
内部控制作为提高公司治理水平和保护投资者利益的重要手段,能否起到抑制我国上市公司非效率投资的作用?是否受到企业产权性质的影响?本文基于2007-2012年间1010家我国上市公司面板数据,对不同产权性质下内部控制质量对企业非效率投资的影响及其差异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高质量内部控制能够降低企业现金流量过度投资与投资不足的非效率投资现象,并且民营企业高质量内部控制抑制企业非效率投资行为的效果要好于国有企业,地方国企的高质量内部控制抑制企业非效率投资行为的效果要好于中央国企。上述结论为从完善我国企业产权制度出发建设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提供了依据。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马国臣 李鑫 孙静
由于现实中资本市场的不完善,信息不对称、代理问题和交易成本的存在,内部融资与外部融资之间存在显著的成本差异,这使现金流量在企业生存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成为决定公司投资水平的重要因素。本文在系统借鉴和吸收国内外公司投资行为研究成果基础上,结合中国资本市场的实际情况,验证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投资支出与其内部现金流量的敏感性,通过实证研究揭示二者之间的关系及其背后动因;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建立中国上市公司投资行为分析框架,为投融资体制改革、经济政策选择、企业过度投资行为治理及投资效率的提高提供理论基础和决策依据。
关键词:
企业投资 现金流量 上市公司 制造业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刘嫦
高新技术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但融资困难问题已成为约束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瓶颈。我国高科技上市公司投资—现金流敏感系数显著为正,不确定性对投资具有显著的负的影响。以现金红利、股权性质作为融资约束的标准时,融资约束和投资—现金敏感性同向变动。我国高科技上市公司投资—现金流敏感系数主要源于自由现金流理论下的投资过度。
关键词:
高科技公司 融资约束 投资—现金流敏感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敏 高斯 丰琼英
文章以金融危机为背景,结合我国资本市场的实际情况,选取金融危机发生前2006~2007和金融危机后2008~2009我国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将样本按实质控制人的性质分为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和私有产权上市公司,实证检验金融危机发生前后公司投资-现金流敏感性影响的变化。本文认为金融危机发生以后,中央和地方政府对国有及民营企业不同的经济扶持政策是导致公司投资-现金流敏感性影响出现差异的原因之一。
关键词:
金融危机 投资 现金流 敏感性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张天顶 邹强
本文考察了企业现金流对其投资影响的滞后效应以及金融发展对企业投资—长期现金流敏感性的影响。基于1998年-2012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微观样本数据,研究发现:我国中小规模企业的投资—现金流敏感性存在滞后效应,而大规模企业则不存在,投资—现金流敏感性分析表明我国中小企业实际上面临更为严重的融资约束;金融发展在缓解企业融资约束时存在着追赶效应,即融资约束更为严重的中小企业会得到更大改善。此外,金融发展减弱了企业的预防性资金需求,有利于中小企业投资,对增强市场活力和促进经济增长具有积极作用。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刘初旺
本文运用我国CCER上市公司数据库72家样本企业2007-2011年360个观察值数据研究了企业R&D投资对资本成本的长期和短期弹性,研究表明:我国企业R&D投资对资本成本的短期弹性为-0.86,长期弹性为-1.29,与其它国家相比,属于较为敏感国家;2008年企业所得税改革虽然降低了企业R&D投资的资本成本,但未发现有显著增强弹性的证据;国有控股也未显著减弱这一弹性。
关键词:
R&D投资 资本使用者成本 弹性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曹春方 周大伟 吴澄澄
本文以2003~2011年中国A股民营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信任环境这一非正式制度对公司投资-现金流敏感性的影响。研究发现,较好的信任环境可降低民营企业经理人代理问题,使民营企业对投资-现金流敏感性更低。该结论在考虑内生性、竞争性解释以及相关稳健性之后仍然成立。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好的信任环境降低的主要是内部监督治理较差和经理人薪酬激励较弱的公司的投资-现金流敏感性,而在内部监督治理较好和经理人激励较强的民企中作用不明显,这表明信任环境在公司治理较弱时发挥了替代效应。本文的结论表明信任环境这一非正式制度是被现有文献忽略的影响代理问题的重要变量,以此拓展和丰富了制度环境影响公司代理问题的研究。
关键词:
信任环境 公司治理 投资-现金流敏感性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韩光强 许媛 高安琪
本文采用2012-2014年中小板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考察了中小板上市公司中股权激励与投资现金流敏感性的关系。研究发现,在我国中小板上市公司中存在投资现金流敏感性,实施股权激励能够降低企业投资现金流敏感性,且股权激励的程度越大,对企业投资现金流敏感性的抑制作用越大。这一研究说明,在我国中小板上市公司中,实施股权激励能够降低投资现金流敏感性,促进管理者更合理地利用企业内部自由现金流。
关键词:
中小企业板块 股权激励 投资现金流敏感性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车湘辉
资金是投资的基础,企业内部现金流与企业投资存在着密切关联,本文选择制造业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以规模作为分类标准,采用实证分析的方法研究企业投资与现金流敏感性的关系,研究发现大规模企业存在着过度投资的现象,而小规模企业存在着投资不足的现象。最后,针对这一结论,提出了一系列政策建议。
关键词:
投资不足 投资过度 现金流敏感性过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