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851)
- 2023(18517)
- 2022(15943)
- 2021(14802)
- 2020(12435)
- 2019(28275)
- 2018(27818)
- 2017(53324)
- 2016(29324)
- 2015(32735)
- 2014(32556)
- 2013(32275)
- 2012(29920)
- 2011(27012)
- 2010(26963)
- 2009(24980)
- 2008(24957)
- 2007(22270)
- 2006(19937)
- 2005(18196)
- 学科
- 济(115547)
- 经济(115389)
- 管理(89480)
- 业(85079)
- 企(71256)
- 企业(71256)
- 方法(47848)
- 数学(40855)
- 数学方法(40455)
- 财(34884)
- 中国(33456)
- 农(31636)
- 制(29986)
- 业经(27508)
- 地方(26928)
- 银(25059)
- 银行(24987)
- 学(24443)
- 行(23632)
- 务(22999)
- 财务(22918)
- 财务管理(22872)
- 企业财务(21855)
- 融(21393)
- 金融(21390)
- 农业(21307)
- 贸(21069)
- 贸易(21049)
- 易(20388)
- 环境(18795)
- 机构
- 大学(415558)
- 学院(413181)
- 济(164375)
- 经济(160743)
- 管理(159996)
- 研究(143645)
- 理学(136869)
- 理学院(135301)
- 管理学(133096)
- 管理学院(132346)
- 中国(112505)
- 京(90290)
- 科学(88659)
- 财(81186)
- 农(74396)
- 所(73736)
- 研究所(66511)
- 中心(65179)
- 业大(63918)
- 财经(63081)
- 江(62941)
- 农业(58409)
- 北京(57531)
- 经(57205)
- 范(53429)
- 师范(52786)
- 院(51854)
- 州(50946)
- 经济学(48981)
- 财经大学(46860)
- 基金
- 项目(276048)
- 科学(215684)
- 基金(199352)
- 研究(198739)
- 家(175363)
- 国家(173872)
- 科学基金(148202)
- 社会(124758)
- 社会科(118257)
- 社会科学(118229)
- 省(108167)
- 基金项目(106007)
- 自然(97508)
- 自然科(95183)
- 自然科学(95158)
- 自然科学基金(93458)
- 划(91546)
- 教育(91029)
- 资助(82120)
- 编号(80215)
- 成果(65647)
- 重点(62307)
- 发(60987)
- 部(60543)
- 创(57335)
- 课题(56002)
- 创新(53590)
- 科研(52882)
- 教育部(51600)
- 制(51241)
- 期刊
- 济(186690)
- 经济(186690)
- 研究(127345)
- 中国(87670)
- 学报(70106)
- 农(68095)
- 财(64222)
- 科学(62228)
- 管理(60765)
- 大学(52551)
- 学学(49658)
- 融(48996)
- 金融(48996)
- 教育(45888)
- 农业(45320)
- 技术(33974)
- 财经(31623)
- 业经(30796)
- 经济研究(29193)
- 经(26850)
- 问题(24125)
- 业(23731)
- 理论(20314)
- 科技(20294)
- 版(19973)
- 图书(19536)
- 技术经济(19177)
- 现代(18502)
- 实践(18377)
- 践(18377)
共检索到6336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宋迪 杨超
本文以2007—2018年沪深两市已公开发行债券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关注内部控制质量对公司债券发行规模和发行定价的影响。研究发现,内部控制质量可以提升公司未来债券发行的规模,并降低债券信用利差;与国有企业相比,内部控制质量对非国有企业债券发行规模和信用利差的影响更加显著。研究丰富了内部控制与公司债券领域的文献,为资本市场债权投资者理解上市公司公开发行债券动因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
关键词:
内部控制 公司债券 信用利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常启军 陆梦珍
本文以2009至2012年间在沪深两市上市的196家公司所发行的263只公司债为样本,以财务报告重述作为内部控制缺陷的代理变量,运用Ordered lOgistic回归分析法对内部控制缺陷与公司债券的信用级别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相对于不存在内部控制缺陷的公司,存在内部控制缺陷的公司债发行公司获得较低的主体评级和债项评级;与国有公司相比,非国有发行公司受到内部控制缺陷对主体评级的影响较大,但非国有发行公司受到内部控制缺陷对债项评级的影响差异性没有得到很好的证实。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韩鹏飞 李连军
本文从债券投资者的角度研究了超额控制权对公司债券的影响。通过研究中国2007-2013年交易所上市债券,我们发现实际控制人的超额控制权越多,债券的信用评级越低,信用利差越大。而且,实际控制人的超额控制权越多,发行人的总体债务水平越高。研究表明,实际控制人拥有超额控制权时,发行人的道德风险问题进一步恶化,从而对公司融资活动产生负面影响,公司的融资成本增加。
关键词:
超额控制权 公司债券 道德风险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欣 潘临
本文选取我国A股上市公司2009—2016年的数据,分析了内部控制质量与公司债券二级市场信用利差的关系。研究表明: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内部控制质量越好,公司债券二级市场信用利差越低;进一步研究发现,在市场化程度较低和审计质量较低的样本组,内部控制质量对公司债券二级市场信用利差的负向效应更强,说明审计质量和市场化程度可以有效调节内部控制质量与公司债券二级市场信用利差之间的负相关关系。总之,本文研究发现有效的内部控制可以缓解代理问题,提升会计信息质量,进而降低公司债券二级市场信用利差。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清江 漆鑫
本文在综合资本结构理论和债务结构理论的基础上,运用事件研究方法考察了我国上市公司发行公司债券的市场反应及其原因。研究结果表明,上市公司发行公司债券融资对公司股价具有负面的效应,公司的成长性、资产负债率等反映公司自身情况的因素与累积异常收益率显著负相关;而在反映债券的债务结构特征中,发行利差与累积异常收益率显著正相关,当债券赋予了投资者回售等权利时,该公司的股价会做出明显的负面反应。
关键词:
公司债券 股价反应 累积异常收益率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黄娟 刘岩 刘燚
本文选取2007年8月14日至2011年8月31日间首次公布公司债券发行公告的107家A股上市样本公司为研究对象,运用事件研究法和横截面回归分析法,分别以董事会决议日和证监会核准日为事件基准日,考察发行公司债券公告效应的存在性、公告效应的行业差异以及影响公告效应的因素。研究发现,市场对"证监会核准公司债券发行"的反应要大于对"董事会公告发行公司债券议案"的反应;公司债券发行向市场传递的是正面信号,但存在行业差异;投资者对房地产业发行公司债的关注程度超过制造业。
关键词:
公司债券 公告效应 影响因素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郜峰
我国公司债券发行制度构成的多元化、发行制度的不统一和市场化程度低,使得我国公司债券发展缓慢,市场效率低下,难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其中,公司债券发行制度设计不合理,是影响我国公司债券市场发展的源头性和决定性因素,公司债券信用文化基础欠缺、制度建设理念偏差、监管部门的利益冲突等也是重要原因。我国公司债券发行制度改革,可以采用诱致性改革与强制性改革相结合的改革路径。我国公司债券发行制度改革应统一现行的公司债券发行审核制度和资信评级制度,贯彻市场化导向,放松管制,建立市场化的公司债券注册发行制度。
关键词:
公司债券 困境 改革路径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安家鹏 曹思宇 翟胜宝 孙光国
审计失败会对客户公司产生负面影响,并且可能波及拥有共同审计师的公司。基于共同审计师视角,选取2007—2022年公司债数据,实证检验审计失败在债券发行定价中的传染效应。研究发现,当发生审计失败后,拥有共同审计师的关联公司债券发行定价显著提高,即审计失败对债券发行定价具有传染效应,经过多种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旧成立。机制检验表明,风险信息传递、低质量会计信息是审计失败产生传染效应的作用机制。进一步研究发现,当聘用学历较高或具有行业专长的审计师、投资者面临风险更小、投资者保护更好时,传染效应有所减弱。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闫屹 李桂香
从我国目前的融资格局来看,进一步发展债券市场尤其是公司债券市场无疑是解决我国间接融资所占比重过大、直接融资发展严重不足的重要途径,也是降低金融风险、提高融资效率的必然选择。但是公司债券市场的迅速发展,必然要求建立和完善公司债券风险控制体系。本文在借鉴美国公司债券市场风险控制的基础上,提出了从企业内部控制和外部监管两个层面建立我国公司债券风险控制体系的对策建议。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赵欣宁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罗贞 和苏超
本文利用2012-2015年非金融上市公司发行债券的数据,研究了公司财务指标、公司治理特征以及信用评级对公开发行债券和非公开定向发行债券选择的影响。研究发现,公司财务风险越小、内部资金越充足,越倾向于选择公开发行债券。但是作为公司质量衡量的标准——信用评级,对融资工具选择没有显著影响。为了进一步了解信用评级在债券市场的作用,本文研究了信用评级对债券投资者成本定价决策的影响。研究发现,信用评级对融资成本有显著影响,但定向发行债券的投资者在对债券定价时更依赖于自身对发行人信息的判断,较少受到市场公开信息,如信用评级的影响。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张嘉颖
随着《公司债券发行试点办法》的颁布,公司债逐渐成为上市公司从证券市场获得融资的重要方式,为此,文章对上市公司发行公司债的现状、特征、发行条件等进行了分析,剖析了上市公司发行公司债券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建议,以便为上市公司选择公司债融资方式提供借鉴。
关键词:
上市公司 公司债券 利率市场化 融资成本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欧阳才越 谢妍 熊家财
基于我国上市公司2007—2015年的数据,研究了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新发行公司债券定价的关系,结果发现,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会导致更高的新发行公司债券信用利差。进一步发现,这一关系仅存在于上市公司身处东部区域组、股价崩盘风险较高组以及管理层能力较高组,从而支持了控制权变更风险假说。此外还发现,这一关系在高掏空组不显著,在低掏空组反而显著,在不同信息质量组不存在显著差异,从而排除了掏空路径和信息风险路径。
关键词:
股权质押 控制权变更风险 债券定价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吕宇 陈明
A股上市银行通过资本市场融资进行资本补充时,可通过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补充附属资本,并在可转换公司债券转股后,补充核心资本。确定可转债发行方案一是要确定可转债价格,既要通过合理确定票面利率、贴现率和利率结构科学计算纯债价值,又要通过合理确定转股价格和隐含波动率科学计算转股期权价值,从而叠加确定可转债上市后可能的交易价格;二是要确定可转债优先配售给老股东的比例,从而既保障老股东权益,增加其申购动力,又将可转债发行对正股股价的影响控制在较小范围,维护上市银行良好的资本市场形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