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683)
2023(6559)
2022(5535)
2021(4779)
2020(3953)
2019(8689)
2018(8300)
2017(15362)
2016(8510)
2015(9459)
2014(9506)
2013(9169)
2012(8450)
2011(7338)
2010(7519)
2009(7127)
2008(7281)
2007(6616)
2006(5882)
2005(5567)
作者
(23631)
(19856)
(19481)
(18890)
(12591)
(9277)
(8968)
(7424)
(7344)
(7111)
(6859)
(6602)
(6411)
(6366)
(6253)
(6081)
(5841)
(5834)
(5656)
(5629)
(4937)
(4785)
(4733)
(4523)
(4490)
(4450)
(4391)
(4377)
(3875)
(3773)
学科
管理(35770)
(29954)
经济(29879)
(29168)
(26385)
企业(26385)
(14799)
(14475)
方法(10662)
(10125)
(9587)
财务(9563)
财务管理(9542)
(9292)
银行(9285)
企业财务(9167)
中国(9107)
体制(9063)
数学(8901)
(8880)
数学方法(8819)
业经(8621)
(8095)
金融(8093)
(7350)
(6376)
(6157)
(6119)
制度(6116)
税收(5822)
机构
大学(120250)
学院(119044)
(50569)
经济(49471)
管理(46198)
研究(38913)
理学(38902)
理学院(38527)
管理学(38085)
管理学院(37848)
中国(33304)
(30035)
(25094)
财经(22468)
科学(20489)
(20309)
(19322)
(18746)
中心(18508)
财经大学(16752)
(16394)
研究所(16293)
经济学(16170)
北京(15684)
业大(15000)
(14849)
(14631)
经济学院(14472)
商学(13516)
商学院(13407)
基金
项目(76806)
科学(61670)
研究(58203)
基金(57264)
(49078)
国家(48699)
科学基金(42717)
社会(38874)
社会科(36978)
社会科学(36972)
基金项目(29838)
(29227)
教育(27148)
自然(26335)
自然科(25732)
自然科学(25728)
自然科学基金(25303)
(24419)
编号(22684)
资助(22658)
(21719)
成果(19626)
(18073)
重点(17455)
国家社会(16651)
课题(16431)
(16354)
教育部(16097)
(15939)
(15605)
期刊
(58227)
经济(58227)
研究(39107)
中国(29169)
(26770)
管理(19460)
(16552)
金融(16552)
学报(16270)
(15264)
科学(15070)
大学(13424)
教育(12894)
学学(12683)
财经(12057)
(10239)
技术(9709)
农业(9624)
经济研究(8878)
业经(8356)
财会(7604)
会计(7274)
问题(7239)
(6086)
理论(5973)
(5777)
(5437)
现代(5392)
实践(5232)
(5232)
共检索到1912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陈晓珊  刘洪铎  
现有关于内部控制的研究鲜有关注其能否有效约束高管获得超额薪酬的机会主义行为。鉴于此,本文以2005~2017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研究内部控制质量与高管超额薪酬之间的关系和作用机制,以及产权性质和产品市场竞争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公司内部控制质量越高,高管超额薪酬水平越低;相较于民营企业,地方国有企业中内部控制质量对高管超额薪酬的抑制作用更大,但未有证据表明在中央企业中也存在上述关系;产品市场竞争正向促进内部控制质量对高管超额薪酬的抑制作用。机制检验发现,提高内部控制质量有助于约束管理层权力和打破任人唯亲的董事会文化,从而降低高管超额薪酬。这一结论为上市公司强化内部控制建设提供了经验证据和政策参考。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罗正英  詹乾隆  段姝  
利用厦门大学内控课题组构建的企业内部控制指数,本文实证考察了内部控制质量对企业高管薪酬契约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企业内部控制质量越好,企业高管的薪酬-业绩敏感性越高,企业高管的薪酬粘性越低。进一步的分析发现,内部控制质量对企业高管薪酬契约的影响在国有控股的公司以及产品竞争比较激烈的行业表现得更为显著。此外,内部控制质量对公司高管薪酬的影响主要体现为内部环境、控制活动以及信息与沟通等三个方面。本文的研究结论表明企业的内部控制质量对公司的高管薪酬的契约有重要的影响,但这种影响会受到制度环境包括公司的产权性质和所处的行业因素的制约。因此,要提高企业高管薪酬契约的有效性,必须改善企业的内部控制质量,同时需要完善相关的制度环境。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陈晓珊  陈思敏  周裕淳  
审计师与被审计单位之间存在明显的信息不对称,使得审计收费成为双方力量博弈的结果。高管作为被审计单位运作的实际执行者,其获取超额薪酬的机会主义行为是否会影响审计师的审计定价决策尚未引起学者们的关注。文章利用2010—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微观数据实证研究高管超额薪酬与审计收费之间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结果发现,高管超额薪酬会通过增加公司的经营风险,进而显著提升审计收费。进一步分析发现,高管超额薪酬对审计收费的提升效应在非国有控股、高管未变更、公司治理较差等企业中更明显。研究结论从高管自利的角度丰富了审计收费影响因素的相关文献,也为监管部门、企业、审计行业等提供了经验证据和政策启示。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申仁柏  
本文选择2010-2016年我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对宏观环境、高管超额薪酬与会计信息质量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并进一步分析了宏观环境对高管超额薪酬与会计信息质量之间关系的调节弱化作用。研究发现,宏观环境与会计信息质量之间显著正相关;高管超额薪酬与会计信息质量之间显著正相关;在宏观环境的调节作用下,高管超额薪酬与企业会计信息质量之间的正相关关系趋于弱化。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宋浩  王伟  
本文研究了国有控股对中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和超额雇员问题的影响,对2003年至2008年国有控股和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高管薪酬和员工人数进行配对比较研究。本文的经验证据表明,中国股票市场的上市公司中,国有控股比非国有控股的上市公司支付了更低的高管平均薪酬,国有控股比非国有控股的上市公司雇佣了更多的员工。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窦祥胜  王再锋  张睿熊  
为进一步从理论和实证研究角度支持公司内部控制规范的执行,本文以2012年财政部要求上市公司分批执行内部控制规范并提供内部控制评价、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的外生政策为切入点,结合双重差分模型分析内部控制对企业高管行为及企业绩效的影响,并试图通过自然实验实证研究缓解有关内部控制研究存在的内生性问题。研究表明内部控制的执行可以显著降低公司高管薪酬,抑制公司高管的在职消费,同时提高公司的业绩水平。本研究为进一步制定和推广内部控制规范等相关政策提供了理论和实证依据。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窦祥胜  王再锋  张睿熊  
为进一步从理论和实证研究角度支持公司内部控制规范的执行,本文以2012年财政部要求上市公司分批执行内部控制规范并提供内部控制评价、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的外生政策为切入点,结合双重差分模型分析内部控制对企业高管行为及企业绩效的影响,并试图通过自然实验实证研究缓解有关内部控制研究存在的内生性问题。研究表明内部控制的执行可以显著降低公司高管薪酬,抑制公司高管的在职消费,同时提高公司的业绩水平。本研究为进一步制定和推广内部控制规范等相关政策提供了理论和实证依据。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卢锐  柳建华  许宁  
内部控制的实施约束了经理人的自利行为,从而有助于提升公司的业绩,那么理性的经理人必然会要求将其薪酬与公司的业绩挂钩,从而实现自身报酬的弥补。鉴于此,本文实证检验了内部控制质量与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内部控制质量越高的公司,其管理层薪酬业绩的敏感度也越高,而且,相对于非国有控股的上市公司,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质量和薪酬业绩敏感度之间的协同性更加显著。进一步研究显示,随着时间的推进,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质量与高管的薪酬业绩敏感性关系更为密切,说明内控的质量在不断提高。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宋霞  王晓雪  张力生  
本文采用2013—2016年沪深两市422家高新技术企业的数据,基于信号传递理论,通过固定效应模型探讨了t-1期高管薪酬对t期企业研发强度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运用层次回归法检验内部控制的调节效应以及终极控制权不同时内部控制调节作用的差异性。研究表明:高管薪酬对公司研发强度产生强化作用且具有滞后性的特征;公司高质量内部控制环境,使高管薪酬与公司研发强度的正向关系得到显著强化;根据终极控制权进一步分组回归发现,内部控制治理效应的发挥呈现出一定程度的差异性。相比于国有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在民营上市公司中表现出了显著地调节效应,即在民营上市公司中进行高质量内部控制的建设,更有利于内部控制发挥其治理效应,对高管薪酬与研发强度的正向关系起到显著地强化作用。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辰颖  
在环境规制日益严格、环境治理好坏影响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情况下,企业制定高管薪酬契约时不仅要考虑财务绩效,也需将环境绩效纳入考核范畴。选取2013-2017年沪深两市A股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高管薪酬与环境绩效、财务绩效的敏感性,以及内部控制在其中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内部控制强的企业环境绩效显著优于内部控制弱的企业;内部控制可以强化高管薪酬与财务绩效的敏感性;内部控制弱的企业环境绩效提升会降低高管薪酬,而内部控制强的企业不存在这种现象。建议政府通过奖励与惩罚双重机制,督促企业保护环境;企业加强内部控制,合理激励高管;高管增强环保意识,辅助企业实现绿色经营,三方协力提升企业环境绩效。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吴丽君  卜华  
选用2010-2017年上市公司数据,考察垂直薪酬差距、水平薪酬差距对企业非效率投资的影响。研究发现:高管内部垂直薪酬差距能够抑制企业非效率投资尤其是投资过度,结论支持锦标赛理论;而水平薪酬差距会促进企业非效率投资包括投资过度与投资不足,结论支持社会比较理论;内部控制在内部垂直薪酬差距与非效率投资之间发挥正向调节作用,在内部水平薪酬差距与非效率投资之间发挥负向调节作用。研究建议:企业应以效率优先原则设置垂直薪酬差距,而对水平薪酬差距应兼顾公平,同时提升内部控制,发挥内部控制对薪酬激励的制度保障作用。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吴军  
本文选取2005-2012年深沪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研究了控股股东的所有权与两权分离度对超额薪酬的影响。研究发现,控股股东的所有权使其有动机对高管的薪酬寻租行为进行监督,所有权与高管超额薪酬负相关;而控股股东的两权分离度却使其有动机与高管进行合谋,即两权分离度与超额薪酬正相关。进一步的检验发现,两权分离度能够负向调节控股股东的监督作用,两权分离度越高,掏空动机越强,对高管薪酬的监督作用就减弱甚至消失。本文还从控股股东的角度,同时考虑第一类代理问题与第二类问题研究了其对超额薪酬的影响。
[期刊]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陈晓珊  
在政府不断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政策背景下,本文以2010~2018年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研究冗员负担与高管超额薪酬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冗员负担会显著促进高管获得超额薪酬。进一步分析发现,冗员负担对高管超额薪酬的促进效应在处于成熟期、民营绝对控股、垄断行业、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分离、管理层权力低等类型的企业中更明显。本文的研究补充了冗员负担与高管超额薪酬相关领域的研究文献,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为高管获得超额薪酬提供来自企业产权层面的合理解释,对于企业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也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陈林荣  裘益政  韩洪灵  
公司为激励高管总的薪酬成本包括显性货币薪酬和隐性在职消费。作为保障公司正常运转降低内部各层级代理风险的内部控制,实证分析发现高质量的内部控制能够提高高管显性货币薪酬业绩敏感性,增强显性货币薪酬激励契约对隐性在职消费激励契约的替代性,并能提高在职消费的激励效率,但在产权性质不同的企业中内部控制对高管薪酬激励契约有效性的影响存在一定的差异。文章结论彰显了公司加强内部控制建设对提高高管薪酬激励契约有效性的重要性。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百兴  王博  卿小权  
以2010~2016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内部控制缺陷存在性和内部控制缺陷内容事项差异性对高管薪酬粘性特征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企业存在内部控制缺陷并不会导致高管薪酬粘性显著增强,内部控制缺陷的存在性整体上与高管薪酬粘性特征并无直接关系。进一步研究发现,高管薪酬粘性对内部控制缺陷的响应具有显著的内容选择性。在内部控制存在缺陷的公司中,若缺陷内容与高管薪酬直接相关,则高管薪酬粘性程度较强;若缺陷内容与高管薪酬无直接关联,则高管薪酬粘性程度相对较弱。基于此,企业对内部控制缺陷的修复应该针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以最小的成本取得最优的治理效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