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608)
2023(13860)
2022(11816)
2021(11212)
2020(9325)
2019(21469)
2018(20410)
2017(38124)
2016(20479)
2015(22856)
2014(22400)
2013(21784)
2012(19769)
2011(17122)
2010(16838)
2009(15567)
2008(15563)
2007(13094)
2006(11156)
2005(10094)
作者
(52581)
(44210)
(43651)
(42103)
(28116)
(20906)
(19995)
(17023)
(16706)
(15650)
(14980)
(14824)
(13816)
(13781)
(13755)
(13545)
(12945)
(12842)
(12618)
(12574)
(10613)
(10459)
(10393)
(10148)
(9987)
(9902)
(9661)
(9496)
(8631)
(8485)
学科
(77416)
经济(77293)
管理(72823)
(67238)
(58970)
企业(58970)
(40943)
方法(38102)
数学(34090)
数学方法(33691)
(24790)
财务(24741)
财务管理(24680)
企业财务(23721)
中国(21740)
(21555)
(20354)
业经(17866)
(15398)
财政(14420)
(13450)
贸易(13436)
(13284)
银行(13272)
(13183)
农业(13172)
体制(13128)
地方(13128)
(12774)
金融(12771)
机构
大学(272131)
学院(270540)
(115689)
经济(113567)
管理(110690)
理学(95903)
理学院(95023)
管理学(93609)
管理学院(93090)
研究(84364)
中国(68683)
(66908)
(54779)
财经(49333)
科学(46128)
(44991)
中心(41297)
(39297)
(39264)
财经大学(36911)
经济学(36327)
(35490)
业大(34787)
研究所(34517)
北京(33731)
经济学院(32833)
(31338)
(31183)
师范(31029)
商学(30730)
基金
项目(183970)
科学(148137)
基金(138135)
研究(137393)
(118372)
国家(117408)
科学基金(103981)
社会(90757)
社会科(86352)
社会科学(86331)
基金项目(72928)
(69554)
自然(66173)
自然科(64706)
自然科学(64693)
教育(63909)
自然科学基金(63562)
(58714)
资助(55606)
编号(54997)
成果(44570)
(42360)
重点(41165)
(40431)
(39105)
国家社会(38792)
教育部(37814)
(37511)
人文(36890)
创新(36656)
期刊
(121699)
经济(121699)
研究(83064)
(61278)
中国(55140)
管理(42438)
学报(36171)
科学(34049)
(30885)
大学(29733)
(28234)
金融(28234)
学学(28002)
财经(25402)
教育(24992)
技术(23725)
(21589)
农业(20618)
经济研究(20496)
业经(18260)
财会(17924)
会计(17046)
问题(15356)
理论(14172)
(13423)
实践(12671)
(12671)
(12618)
技术经济(12436)
统计(12217)
共检索到4108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和丽芬  朱学义  王传彬  
笔者以2007年~2011年期间沪深A股ST公司为样本,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实证分析内部控制质量与财务困境恢复的关系。研究表明,内部控制总体质量水平对ST公司的财务困境恢复具有显著的积极作用。内部控制中的控制环境、风险评估和来自公司内部的监督相较于其他方面更有利于帮助困境公司恢复。而摘帽ST公司的内部控制质量水平对其是否"再次被ST"具有反向作用,内部控制质量低的摘帽公司再次陷入财务困境的可能性较大。笔者提出继续加强内部控制建设和完善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等相关策略,从内控角度帮助ST公司尽快摘帽和摆脱财务困境。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和丽芬  朱学义  杨世勇  
以2003—2011年沪深A股ST公司为样本,分析财务困境公司的重组选择与其困境恢复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重组选择对ST公司的财务困境恢复具有相应影响,大股东对财务困境公司的支持在我国资本市场上显著存在。资产重组的时间越早、成本越高,ST公司摘帽恢复的可能性就越大。同时,ST公司的摘帽并非只靠单一某种资产重组方式,但是,最终起决定作用的方式在摘帽与未摘帽公司中存在差异,实证结果是摘帽ST公司较明显采取了资产剥离与股权转让方式。此外,困境程度对财务困境恢复负相关,对重组摘帽公司的重组策略选择具有显著影响。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赵丽琼  周云龙  
本文以2001~2008年发生控制权转移的被特别处理(ST)公司为样本,考察其控制权转移前后业绩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样本公司业绩在控制权转移后并没有获得长期的提高。此外,新《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的颁布实施并未对ST公司的绩效产生实质性影响。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布勇  丁棠丽  
基于消费者购买视角,以销售增长率为内部控制质量对消费者影响的代理变量,实证检验了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质量对消费者的影响。研究表明:消费者作为利益相关者会对内部控制质量做出反应,销售增长率与内部控制质量呈正相关关系。消费者对公司隐性承诺越敏感,内部控制质量对消费者的影响越大。内部控制质量作为公司释放的一种信号,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公司信誉和履行隐性承诺的能力,有利于缓解公司与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王宗萍  王强  
以2009—2011年连续三年发生财务困境和连续三年财务健康的A股上市公司各351家,共702家为样本,利用2007—2011年的数据,分析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对公司财务困境的预测效用,结果表明: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对公司的财务困境具有预测效用,距离公司发生财务困境越近的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的预测能力越强,声誉好的事务所出具的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对公司财务困境的预测能力更强。因此,注册会计师出具的GCO对公司利益相关者具有一定的决策相关性。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黄波涛   黄启成   李婕  
以我国沪深A股2011—2020年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Word2Vec神经网络模型和文本分析,构建数字化转型指标,探究数字化转型对企业财务困境的影响。研究表明: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有助于缓解其财务困境,该结论在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路径检验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通过提高公司治理水平、成本管理效率及缓解企业外部融资约束,降低企业陷入财务困境的风险;异质性方面,制造业企业若成立年限更久、规模更大或地处南方、具备民营性质时,数字化转型则能够显著缓释企业财务困境,并且二者上述显著关系,在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上升时期依然成立,且这种显著关系主要表现在数字化转型中现代信息网络和智能制造维度。因此,政府应积极推进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赋能财务管理。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卢晓璇  
本文通过对2009年至2011年302家沪深A股主板上市公司数据的分析,发现了公司会计信息质量与企业社会责任绩效、以及企业社会责任绩效与财务绩效互为显著双向正相关;此外,在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中,企业自愿披露社会责任报告对社会责任绩效、会计信息质量与财务绩效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以期为正处于经济转型期的企业社会责任机制建立与完善提供了参考。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冉筱奇  刘阳  
有效的内部控制是遏制企业财务报告错误和舞弊行为的第一道防线,也是保证企业财务报告真实、完整的内在机制。在市场有效的前提下,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的披露应该从而有助于股权投资者的投资决策,进而起到遏制投机,规范资本市场的作用。本文以2011年至2012年披露的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验证了披露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引起了我国股权投资者的关注,并且能够显著的有助于其做出理性的投资决策。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朱彩婕  韩小伟  
内部控制审计是一项新兴的审计业务。在自愿进行内部控制的审计背景下,以2011年我国深沪上市公司A股数据为基础,利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了内部控制审计对财务报告审计意见的影响。研究表明,内部控制审计与财务报告审计意见存在显著的负相关性。研究结论为强制性内部控制审计业务的有效执行提供了指导。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张国清  
本文以2007年度非金融A股公司为对象,探讨了内部控制与盈余质量之间的关联性。证据表明,高质量的内部控制并未伴随高质量的盈余,内部控制质量得到改善并没有伴随盈余质量的提升,而公司的一些内在特征和治理因素确实会系统地影响内部控制和盈余质量。本文建议,应当建立一套完整的内部控制标准体系,抓紧制定企业内部控制鉴证(审计)准则,并加强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报告与注册会计师审核的监督和检查。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燕  
本文从内部控制缺陷及其缺陷修正及内部控制审计意见对财务报告的影响出发,提出相关假设,并对假设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存在内部控制缺陷的上市公司往往具有较低的财务报告质量;上市公司若成功修正了内部控制缺陷,相较于修正失败的公司,其财务报告质量有所提升;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审计意见恶化后,其财务报告质量较先前显著降低;但内部控制审计意见改善后,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质量较之前却未见显著提升。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璐  
本文通过研究2011年至2015年上市公司中被首次实施特别处理的公司以及与其配对的正常公司样本,探讨公司内部控制缺陷、公司治理结构与财务困境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内部控制缺陷正向影响财务困境,对于公司治理结构,其中股权制衡度、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兼任现象会正向影响财务困境,而控制人性质、股权集中度、董事会会议频率和高管薪酬与财务困境之间负相关,但是董事会规模、独立董事比例与财务困境之间的相关关系并不明显,内部控制缺陷的存在则会加强公司治理结构与财务困境的关系。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过新伟  胡晓  
本文以1998~2010年间沪深A股ST公司为样本,从财务困境恢复的视角实证分析了ST公司在困境期间非正常更换CEO等因素对困境恢复("摘帽")的影响。研究表明,ST公司在困境期间非正常更换CEO对ST公司的恢复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显示出ST公司的内部治理机制存在效率。研究也发现,CEO的不同继任特征对ST公司的恢复具有显著差异,外部继任者和有职业经验的继任者相比内部继任者和无职业经验的继任者而言,更有助于ST公司恢复。这些结论对中国ST公司频繁发生CEO更换的现象提供了实证依据。
[期刊]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  [作者] 池国华  原国英  乔跃峰  
文章以2009年辽宁省沪深两市45家A股主板公司的年报和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为研究对象。研究发现,辽宁省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水平参差不齐,质量差强人意,其主要原因是内部控制评价依据缺乏统一性、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监管不力以及上市公司的态度不积极等。基于此,文章提出了相关改进建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耿敏  
本文基于沪深A股上市公司2012年~2014年连续三年的数据,对公司的商业信用融资工作与内控工作以及产权所属关系进行分析研究。实证结论表明:一个内控质量工作水平不高的公司,采取措施提升内控水平,将会明显提高融资水平,公司的内控质量水平与企业融资能力成正相关;与民营企业相比较而言,国有企业的内控水平提升,将会从资本市场上得到更多的资金支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