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233)
- 2023(13179)
- 2022(11115)
- 2021(10149)
- 2020(8559)
- 2019(19406)
- 2018(18791)
- 2017(36495)
- 2016(19265)
- 2015(21567)
- 2014(21278)
- 2013(20772)
- 2012(18597)
- 2011(16306)
- 2010(16024)
- 2009(14649)
- 2008(14251)
- 2007(12110)
- 2006(10129)
- 2005(8799)
- 学科
- 济(80982)
- 经济(80861)
- 管理(64943)
- 业(59124)
- 企(50604)
- 企业(50604)
- 方法(41890)
- 数学(37865)
- 数学方法(37480)
- 财(26062)
- 农(19753)
- 中国(19572)
- 制(18864)
- 业经(17588)
- 务(16990)
- 财务(16941)
- 财务管理(16900)
- 企业财务(16156)
- 贸(13894)
- 贸易(13880)
- 易(13529)
- 银(13071)
- 银行(13062)
- 农业(13056)
- 体(13030)
- 融(13028)
- 金融(13025)
- 地方(12822)
- 行(12336)
- 技术(12313)
- 机构
- 大学(266098)
- 学院(264448)
- 济(115321)
- 经济(113283)
- 管理(110449)
- 理学(96748)
- 理学院(95895)
- 管理学(94554)
- 管理学院(94044)
- 研究(78176)
- 中国(61671)
- 财(57211)
- 京(52463)
- 财经(45813)
- 科学(42047)
- 经(41899)
- 中心(38562)
- 江(37623)
- 经济学(37345)
- 所(34882)
- 业大(34801)
- 财经大学(34548)
- 农(33948)
- 经济学院(33944)
- 北京(31810)
- 研究所(31105)
- 范(31017)
- 师范(30727)
- 商学(30285)
- 商学院(30020)
- 基金
- 项目(185189)
- 科学(150057)
- 基金(139830)
- 研究(138795)
- 家(119086)
- 国家(118148)
- 科学基金(105341)
- 社会(93103)
- 社会科(88590)
- 社会科学(88572)
- 基金项目(73772)
- 省(70439)
- 自然(66456)
- 教育(65217)
- 自然科(64995)
- 自然科学(64981)
- 自然科学基金(63857)
- 划(59156)
- 资助(56423)
- 编号(54614)
- 成果(43757)
- 部(43250)
- 重点(41139)
- 制(40765)
- 国家社会(39844)
- 创(39708)
- 教育部(38824)
- 发(38441)
- 人文(37861)
- 创新(37164)
- 期刊
- 济(115105)
- 经济(115105)
- 研究(75503)
- 中国(48067)
- 财(47044)
- 管理(40882)
- 学报(33424)
- 科学(32744)
- 农(29840)
- 大学(28093)
- 学学(26629)
- 融(25969)
- 金融(25969)
- 教育(24847)
- 技术(23565)
- 财经(23350)
- 农业(20047)
- 经(19889)
- 经济研究(18929)
- 业经(18628)
- 问题(15360)
- 财会(13212)
- 理论(12887)
- 统计(12719)
- 技术经济(12369)
- 贸(12119)
- 策(12066)
- 商业(11864)
- 会计(11653)
- 实践(11545)
共检索到3754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陈作华
内部控制是抑制管理层机会主义行为的重要制度设计,而内部人交易是管理层实现寻租的途径。为此,从内部人交易的视角检验了内部控制质量与内部人寻租的关系,研究发现,内部控制质量与内部人交易获取的超常收益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且二者的负相关关系在控制住可能的内生性问题后依然显著;结果表明高质量内部控制能有效抑制内部人利用信息优势通过股票交易进行寻租。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张洪辉 平帆 章琳一
内部人寻租一直以来是理论与实务界关心的重点,如何有效抑制内部人寻租行为是资本市场的重大课题。本文以内部人交易度量内部人寻租,分析了融券制度对内部人寻租的影响。研究发现:(1)融券制度对内部人寻租有显著抑制作用,并且融券规模越大,内部人寻租越少。(2)相比于国有企业,非国有企业当中融券制度对内部人寻租的抑制作用更加明显。本文还将内部人交易分方向进行回归,结果显示融券制度对内部人寻租的抑制作用主要体现在卖出方向上。本文进一步分析了融券制度影响内部人寻租的路径,发现"竞争效应"和"信息效应"是融券制度影响内部人寻租的两条重要路径。本文考虑了竞争性解释——分析师关注的作用,发现分析师关注并不能影响本文结论的正确性;本文还利用反面事实推断、倾向得分匹配、反向因果检验等方法,确保实证结论的稳健性。本文的研究结果,丰富了内部人寻租的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有利于市场监管部门加强对内部人寻租行为的控制;扩充了有关融券制度的文献,为卖空制度的推行及完善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陈作华 温琳
本文运用事件研究法分析了市场能否对内部人亲属卖出股票交易行为做出显著的反应,并探求内部控制在其中的影响。研究发现:内部人亲属在卖出股票交易中表现出了准确的市场择机能力,市场对此有着显著的负面反应;与内部控制质量高的上市公司相比,内部控制质量低的上市公司的内部人亲属能够更为成功地选择在股价大幅度上升的恰当时点卖出股票,市场对此的反应也更加强烈。
关键词:
内部控制 内部人亲属 卖出股票交易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李志斌
研究企业市场化进程与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关系,探索企业实际控制人性质对两者关系的影响,从而发现市场化程度、实际控制人性质和内部控制有效性的相互作用机理。研究表明,市场化进程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国有控制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优于非国有控制企业,相对于非国有控制企业,市场化进程对国有控制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具有更强的提升作用。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陈作华 陈娇娇
本文选用中国沪、深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基于企业特质信息的视角,检验了内部人交易对信息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内部人减持有助于企业特质信息反映到股价中,企业信息效率得以提升,这种影响在国有企业更为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内部人减持对信息效率的影响因企业信息环境不同而存在差异,在内部控制质量较好、机构投资者持股比率较高以及分析师关注较多的上市公司,内部人减持更有助于企业特质信息反映到股价中,企业信息环境发挥的是"激励效应"而不是"挤出效应"。最后,基于中国证监会放松卖空管制这一准自然实验,排除了"噪音信息"对结论的干扰。结论提供了中国制度背景下内部人交易对信息效率的影响存在中西方差异的证据,为政府监管部门立足本土实践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内部人交易 信息效率 特质信息 内部控制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桂春 叶陈刚 邹亚生
对审计质量、产权性质与内部控制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行业专著程度高的事务所审计与内部控制水平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总体上国有企业比非国有企业的内部控制水平高,但在规模相同的条件下,非国有企业内部控制水平反而更高;与非国有企业相比,经过行业专著程度高的事务所审计的国有企业内部控制水平更高。另外,高质量审计与企业内部控制水平存在自选择问题,在运用处理效应模型控制了自选择偏差后,研究结论依然成立。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张国清
本文以2007年度非金融A股公司为对象,探讨了内部控制与盈余质量之间的关联性。证据表明,高质量的内部控制并未伴随高质量的盈余,内部控制质量得到改善并没有伴随盈余质量的提升,而公司的一些内在特征和治理因素确实会系统地影响内部控制和盈余质量。本文建议,应当建立一套完整的内部控制标准体系,抓紧制定企业内部控制鉴证(审计)准则,并加强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报告与注册会计师审核的监督和检查。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刘孟晖
在委托代理理论中,现金股利可以减少公司内部人控制的资源,对其自利行为具有限制作用。然而,由于具有不同的股权特征,不同控制模式公司对待现金股利的态度存在差异性。本文根据中国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的终极所有权与控制权比例划分了4种控制模式,并在此基础上选取2008—2009年中国沪市和深市2067家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模型特点,本文分别选择Logit模型方法和Tobit II模型方法分别估计了不同控制模式公司的现金股利支付意愿和水平,实证结果表明:股东控制类公司具有较高的现金股利支付意愿和水平,治理的重点在于建立有效的股权制衡机制,限制其现金股利的非理性行为;经营者控制公司具有较低的现金股利支付...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程浩
公司股东和管理层之间的代理问题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重点。文章以我国A股2007—2010年的数据为样本,对公司自由现金流对负债水平的影响进行了验证。研究发现,随着自由现金流的增加,为了约束管理者的道德风险,公司负债水平便会越高,并且,内部人控制对这一影响效应产生了负面影响。文章用股权集中度和董事长、总经理两职合一来衡量内部人控制的程度,即股权集中度下降会削弱负债水平随自由现金流上升而上升的效应;两职合一后,管理人员的控制能力上升,使得这种效应也进一步削弱,从而在理论上为加强公司治理、减少内部人控制以及进一步更好地解决公司股东和管理层之间的代理问题提供了参考。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郑伟 徐萌萌 戚广武
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提高内部审计质量对完善内部控制体系具有重要作用。本文探讨了现有内控基本框架和风险管理框架下企业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的基本关系,得出二者并非简单包含关系或单一体系,而是相互交叉、交互作用又有所区别、相对独立,也就是一种"耦合"关系。基于该认识及控制活动的特殊重要性,进一步分析内部审计质量影响内部控制活动有效性的基本原理和关键因素,并以沪市上市公司经验证据为基础检验了内部审计质量与控制活动的显著正相关,同时发现企业内部审计客观性、专业胜任能力以及内部审计部门规模等因素对于控制活动的作用尤为直接和显著,以此为标志衡量内部审计质量越高,控制活动有效性就越好。
关键词:
内部审计质量 控制活动 有效性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方红星 刘丹
以我国2010年变更审计师的上市公司作为样本,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构建衡量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质量的指标,对内部控制质量与审计师变更的关系进行研究。研究发现: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质量越低,变更审计师的可能性越大;而变更审计师的公司对高质量审计的需求概率则与内部控制质量变化表现为倒U型曲线关系,即对于变更审计师的公司,在变更方向上,高质量审计需求与内部控制质量的变化表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这说明当内部控制足够有效时,内部控制与高质量审计之间具有替代关系。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徐虹 林钟高 王鑫
与以往单纯从内部控制这一规则治理机制出发研究盈余管理的文献不同,引入关系型交易这一关系治理机制,探讨两种不同的治理机制及其交互作用对上市公司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检验结果表明,随着供应商/客户关系交易比例的增加,上市公司进行正向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的程度越严重;进一步研究发现,高质量内部控制有助于抑制供应商关系型交易诱发的正向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但是对客户关系型交易诱发的应计/真实盈余管理无显著影响。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张龙平 王军只 张军
内部控制鉴证产生与发展的主要目标是提高财务信息质量,因此会影响盈余质量。我国目前的内部控制鉴证是否有效地提高了会计盈余质量?内部控制鉴证的执行如何影响会计盈余质量?本文通过实证分析沪市A股公司2006—2008年内部控制鉴证的经验证据,发现内部控制鉴证提升了公司会计盈余质量,在控制了管理层信号传递动机以后结论仍然稳健。最后,本文根据实证分析结果和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鉴证业务现状,提出了完善内部控制鉴证的若干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内部控制鉴证 盈余质量 内部控制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彬
本研究以深圳证券交易所2008~2011年主板上市公司为基本研究样本,采用多重线性回归模型,实证检验了基于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存在基于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的上市公司,将呈现出较低的会计信息质量,而对外披露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和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的上市公司,将呈现出较高的会计信息质量。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吴彧妮 雷倩华
本文以2007~2016年沪深A股主板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企业内部控制质量对跨行业经营的影响,以及在不同产权性质下这种影响的差异。结果发现:企业内部控制的质量越高,越不倾向于跨行业经营,高质量的内部控制能够抑制企业跨行业经营的行为。但是这种抑制作用仅体现在非国有控股企业中,国有控股企业的内部控制质量并没有影响其跨行业经营。本文进行内生性检验和安慰剂测试等稳健性检验后,上述结论依然成立。
关键词:
内部控制质量 产权性质 跨行业经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内部控制、应计质量与盈余反应——基于中国2009年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基于内部控制的会计信息质量研究——来自我国A股市场的经验证据
内部控制能够抑制成本费用粘性吗——基于信息视角的理论分析与经验证据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效率实证研究——基于审计师变更视角的经验证据
基于公司治理视角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影响因素分析——来自中国A股市场的经验证据
媒体关注和应计及真实盈余管理——基于内部控制视角的经验证据
终极控制人特征对资本结构的影响——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配套指引实施效果研究——基于审计意见视角的经验证据
“国家队”持股能提升企业内部控制质量吗——基于外部关注视角的经验证据
内部控制与审计定价研究——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