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683)
- 2023(6523)
- 2022(5565)
- 2021(4740)
- 2020(3942)
- 2019(8488)
- 2018(8136)
- 2017(15302)
- 2016(8455)
- 2015(9299)
- 2014(9347)
- 2013(9082)
- 2012(8418)
- 2011(7386)
- 2010(7566)
- 2009(7257)
- 2008(7504)
- 2007(6933)
- 2006(6177)
- 2005(5999)
- 学科
- 管理(35108)
- 济(30531)
- 经济(30463)
- 业(28950)
- 企(26525)
- 企业(26525)
- 财(15425)
- 制(13348)
- 方法(11802)
- 务(10564)
- 财务(10542)
- 财务管理(10516)
- 企业财务(10140)
- 数学(10008)
- 数学方法(9928)
- 体(8730)
- 中国(8675)
- 银(8424)
- 银行(8418)
- 业经(8258)
- 行(7881)
- 融(7678)
- 金融(7676)
- 体制(7667)
- 农(7244)
- 度(5985)
- 制度(5982)
- 划(5939)
- 环境(5461)
- 家(5225)
- 机构
- 大学(121357)
- 学院(120092)
- 济(51776)
- 经济(50658)
- 管理(46381)
- 理学(39063)
- 研究(39036)
- 理学院(38695)
- 管理学(38258)
- 管理学院(38015)
- 中国(34349)
- 财(31395)
- 京(25186)
- 财经(23289)
- 经(20990)
- 科学(19995)
- 江(19422)
- 中心(18943)
- 所(18788)
- 财经大学(17336)
- 经济学(16717)
- 研究所(16198)
- 农(16044)
- 北京(15873)
- 州(15139)
- 经济学院(14972)
- 业大(14417)
- 院(14410)
- 商学(13619)
- 商学院(13509)
- 基金
- 项目(75453)
- 科学(60705)
- 研究(57413)
- 基金(56482)
- 家(47954)
- 国家(47592)
- 科学基金(42013)
- 社会(38580)
- 社会科(36734)
- 社会科学(36726)
- 基金项目(29234)
- 省(28733)
- 教育(26805)
- 自然(25713)
- 自然科(25098)
- 自然科学(25094)
- 自然科学基金(24682)
- 划(23909)
- 资助(22796)
- 编号(22368)
- 制(21412)
- 成果(19430)
- 部(17833)
- 重点(17146)
- 国家社会(16482)
- 课题(16167)
- 教育部(15959)
- 创(15867)
- 性(15822)
- 人文(15277)
共检索到1950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敖小波 林晚发 李晓慧
近年来,内部控制实施的效果已经显现。本文以债券市场债券信用评级为切入点,使用2008-2015年交易所发行的公司债券数据,分析了内部控制对债券信用评级的影响。研究发现:公司内部控制质量越高,债券信用评级或主体信用评级越高,进而导致相应的融资成本越低;由于国企隐性担保作用的存在,内部控制质量与信用评级之间的关系在民企中更显著;本文对内控质量影响信用评级的机制进行了检验,发现内控质量能通过提高企业的经营目标(降低违约风险与提高利息保障倍数)与报告目标(降低诉讼风险),进而提高债券信用评级。
关键词:
内部控制质量 信用评级 债券信用利差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敖小波 林晚发 李晓慧
近年来,内部控制实施的效果已经显现。本文以债券市场债券信用评级为切入点,使用2008-2015年交易所发行的公司债券数据,分析了内部控制对债券信用评级的影响。研究发现:公司内部控制质量越高,债券信用评级或主体信用评级越高,进而导致相应的融资成本越低;由于国企隐性担保作用的存在,内部控制质量与信用评级之间的关系在民企中更显著;本文对内控质量影响信用评级的机制进行了检验,发现内控质量能通过提高企业的经营目标(降低违约风险与提高利息保障倍数)与报告目标(降低诉讼风险),进而提高债券信用评级。
关键词:
内部控制质量 信用评级 债券信用利差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杜晶 李筱婧
文章利用我国2009—2013年间上市公司发行公司债的相关数据,以"迪博·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数"为公司内部控制质量的衡量标准,研究了发债公司的内部控制质量对债券信用利差的影响,并对影响路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公司的内部控制质量越高,其债券信用评级越高、信用利差越低。结合路径分析的结果说明,内部控制质量不仅直接影响了债券信用利差,同时,还通过债券信用评级对信用利差产生了间接影响。在考虑了产权性质因素后,发现非国有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质量与信用利差的关系更为显著,表明国有产权性质弱化了内部控制质量对债券信用利差的影响。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宋元元 黄辉
本文以2011-2015年间首次发行债券的非金融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盈余管理对债券评级的影响,以及内部控制对该影响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发债企业的盈余管理程度越高,其债券的主体评级和债项评级越低,且主体评级的负向影响更为显著,发债企业的内部控制并没有对上述影响产生作用。这说明国内信用评级机构发挥了其监管作用,有助于国内债券市场的逐步完善和发展。
关键词:
内部控制 盈余管理 债券评级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宋元元 黄辉
本文以2011-2015年间首次发行债券的非金融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盈余管理对债券评级的影响,以及内部控制对该影响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发债企业的盈余管理程度越高,其债券的主体评级和债项评级越低,且主体评级的负向影响更为显著,发债企业的内部控制并没有对上述影响产生作用。这说明国内信用评级机构发挥了其监管作用,有助于国内债券市场的逐步完善和发展。
关键词:
内部控制 盈余管理 债券评级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欣 潘临
本文选取我国A股上市公司2009—2016年的数据,分析了内部控制质量与公司债券二级市场信用利差的关系。研究表明: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内部控制质量越好,公司债券二级市场信用利差越低;进一步研究发现,在市场化程度较低和审计质量较低的样本组,内部控制质量对公司债券二级市场信用利差的负向效应更强,说明审计质量和市场化程度可以有效调节内部控制质量与公司债券二级市场信用利差之间的负相关关系。总之,本文研究发现有效的内部控制可以缓解代理问题,提升会计信息质量,进而降低公司债券二级市场信用利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常启军 陆梦珍
本文以2009至2012年间在沪深两市上市的196家公司所发行的263只公司债为样本,以财务报告重述作为内部控制缺陷的代理变量,运用Ordered lOgistic回归分析法对内部控制缺陷与公司债券的信用级别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相对于不存在内部控制缺陷的公司,存在内部控制缺陷的公司债发行公司获得较低的主体评级和债项评级;与国有公司相比,非国有发行公司受到内部控制缺陷对主体评级的影响较大,但非国有发行公司受到内部控制缺陷对债项评级的影响差异性没有得到很好的证实。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徐永伟
对银行而言,风险管理并不单指设立一个风险管理部门,而是要设立一个风险控制体系。在这个体系里,各部门分工合作确保风险被控制在可承受的范围之内。在此基础上,该文探讨了债券交易主要风险的控制手段和管理模式。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宋迪 杨超
本文以2007—2018年沪深两市已公开发行债券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关注内部控制质量对公司债券发行规模和发行定价的影响。研究发现,内部控制质量可以提升公司未来债券发行的规模,并降低债券信用利差;与国有企业相比,内部控制质量对非国有企业债券发行规模和信用利差的影响更加显著。研究丰富了内部控制与公司债券领域的文献,为资本市场债权投资者理解上市公司公开发行债券动因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
关键词:
内部控制 公司债券 信用利差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邢天才 詹明君 王文钢
本文以我国2010—2014年的企业债和公司债为样本,构建了新的声誉指标,分析了声誉机制和评级机构竞争对债券信用评级质量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高声誉的评级机构出具的债券信用评级具有较高的评级质量;评级机构竞争加剧了评级虚高,降低了债券信用评级质量;声誉机制能够抑制评级机构竞争导致的评级虚高,提高债券信用评级质量。本文为衡量我国评级机构声誉提供了新的视角,有助于辩证地看待评级机构竞争的影响。
[期刊] 征信
[作者]
于建新 章承涛 李广正 姜博文
评级质量是评级机构的立身之本,研究如何有效识别、判断评级结果的科学性、准确性,建立健全信用评级质量检验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围绕评级间接一致性检验问题,从利差检验法着手,对853个信用债样本进行方差分析,并引入先验对比检验和趋势检验。实证结果表明,从整体上看,不同信用等级对应的债券利差存在显著性差异,且信用利差与信用等级呈负向线性关系。但是,个别评级机构部分评级等级对应的信用利差差异性并不明显,评级结果对债券价格的揭示能力有限,评级质量有待提高。今后,应统一信用评级质量检验标准,加强违约率基础研究,提高评级区分度,以完善信用评级质量检验机制。
[期刊] 征信
[作者]
黄鹂
对近期发生的债券违约事件进行总体分析,选取并研究具有代表性的违约案例,分析违约原因及评级情况,认为应强化评级机构中介责任,提高评级专业水平、完善业务监管机制,提升监管效能、加强信用评级制度建设,强化责任追究机制,以规范我国信用评级行业的发展。
关键词:
债券 违约 信用评级 信用等级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翁舟杰 刘思妤
本文修正"息票效应"和"税收效应"拟合国债收益率曲线,计算信用价差,并用来实证检验2006—2017年我国公司债券信用评级质量。通过对债券信用评级的一致性和及时性实证研究发现,在我国债券市场评级结果存在整体偏高,信用评级对违约事件预警有限的背景下,债券信用评级仍能提供一定的增量信息,但评级质量总体不乐观。一致性检验发现,更高的债项评级对应着更低的信用价差区间,但各评级所对应信用价差区间之间的差异并不明显。及时性检验发现,债券信用评级的调升和调降都对债券信用价差具有显著影响,且评级调降对信用价差上涨的影响效应更显著。同时,评级调升和调降滞后于市场信息,但调整公告仍提供了新的增量信息。
关键词:
公司债券 信用价差 信用评级质量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徐继华 韩斯玥
我国信用评级机构存在的历史尚短,其专业性和客观性一直未被科学地证实。鉴于此,本文以2003~2014年1月我国债券市场中发行的公司债、企业债和中期票据为研究样本,研究了我国证券市场中信用评级制度所发挥的效果。研究结论认为信用评级和股票价格之间有着正相关关系,信用评级强度的提高能够显著提高债券发行价格;债券増信行为能够降低企业的发行成本,但并没有将发行成本降至与増信后同级别债券相同的利率水平。
关键词:
信用评级 债券发行定价 债券增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