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897)
- 2023(16492)
- 2022(13919)
- 2021(12901)
- 2020(10921)
- 2019(24719)
- 2018(24180)
- 2017(45913)
- 2016(24732)
- 2015(27809)
- 2014(26821)
- 2013(26314)
- 2012(23964)
- 2011(21015)
- 2010(20955)
- 2009(19460)
- 2008(19574)
- 2007(17462)
- 2006(15191)
- 2005(13465)
- 学科
- 济(96130)
- 经济(96000)
- 管理(93274)
- 业(84994)
- 企(76289)
- 企业(76289)
- 方法(48836)
- 数学(42706)
- 数学方法(42264)
- 财(35812)
- 制(25575)
- 务(25015)
- 中国(24990)
- 财务(24955)
- 财务管理(24898)
- 企业财务(23807)
- 农(22886)
- 业经(22779)
- 技术(19982)
- 银(19201)
- 银行(19183)
- 行(18028)
- 融(17303)
- 金融(17300)
- 体(17021)
- 划(16971)
- 理论(15825)
- 贸(15739)
- 贸易(15717)
- 地方(15616)
- 机构
- 大学(337089)
- 学院(335679)
- 济(141600)
- 管理(141434)
- 经济(138794)
- 理学(121115)
- 理学院(120011)
- 管理学(118337)
- 管理学院(117657)
- 研究(100533)
- 中国(83690)
- 财(73258)
- 京(68699)
- 财经(56957)
- 科学(55808)
- 经(51934)
- 江(51157)
- 中心(49662)
- 所(46859)
- 农(44728)
- 业大(44310)
- 经济学(44065)
- 财经大学(42773)
- 北京(42490)
- 研究所(41522)
- 州(40021)
- 经济学院(39835)
- 商学(39054)
- 商学院(38707)
- 范(38401)
- 基金
- 项目(224403)
- 科学(180763)
- 基金(167159)
- 研究(166649)
- 家(143044)
- 国家(141866)
- 科学基金(126045)
- 社会(109532)
- 社会科(104172)
- 社会科学(104147)
- 基金项目(88216)
- 省(87158)
- 自然(80900)
- 自然科(79146)
- 自然科学(79128)
- 教育(78361)
- 自然科学基金(77777)
- 划(72537)
- 资助(67936)
- 编号(65295)
- 成果(52533)
- 创(51688)
- 部(51088)
- 重点(49692)
- 创新(47594)
- 制(46900)
- 发(46134)
- 国家社会(46063)
- 教育部(45495)
- 课题(44947)
- 期刊
- 济(151364)
- 经济(151364)
- 研究(97521)
- 中国(69783)
- 财(63388)
- 管理(58874)
- 学报(44217)
- 科学(43263)
- 农(38876)
- 融(38410)
- 金融(38410)
- 大学(36395)
- 学学(34340)
- 教育(34028)
- 技术(31661)
- 财经(29335)
- 农业(25725)
- 经(25058)
- 经济研究(23641)
- 业经(23303)
- 问题(18919)
- 财会(18707)
- 会计(18275)
- 技术经济(17257)
- 理论(16401)
- 业(16331)
- 统计(15945)
- 策(15828)
- 科技(15523)
- 现代(15186)
共检索到5061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翟华云 高蔚然
本文以2009—2020年重污染行业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内部控制质量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并分析了管理层短视主义对二者的中介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企业的内部控制质量越高,越能够促进绿色创新水平的提升;企业高质量的内部控制能够抑制管理层短视主义,进而促进企业的绿色创新行为;通过进一步研究发现,高质量的内部控制更加能够促进企业进行高质量的实质性绿色创新行为,并且内部控制对绿色创新的促进作用在国有企业和地处法律环境较好地区的企业更加显著。
关键词:
内部控制 绿色创新 管理层短视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马永强 赵良凯 杨华悦 唐国琼
近年来,我国的空气污染问题突出,严重影响着企业的经营决策。空气污染如何影响企业绿色创新?会给企业带来怎样的经济后果?采用2014—2018年中国重污染行业A股上市公司的绿色专利数据,实证检验了空气污染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及其经济后果。研究发现:第一,空气污染显著提高了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的绿色专利申请量,但只是绿色实用新型专利申请量显著增加;第二,空气污染对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绿色专利申请量的影响在国有企业、有官员晋升省份的企业中更显著;第三,政府治理空气污染压力是空气污染促进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机制;第四,绿色专利申请量和绿色实用新型专利申请量的增加都显著降低了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的排污费;第五,在进行稳健性检验和控制内生性问题后,结论依然成立。研究结论拓展了空气污染对微观企业行为影响的研究领域,丰富了企业绿色创新影响因素的理论文献,也厘清了空气污染影响企业绿色创新的潜在作用机制。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朱青 刘雅其 张维
加强企业党组建设是当前公司治理改革的重要突破口。文章以2013-2020年我国A股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面板数据作为研究对象,探究党组织参与治理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党组织参与董事会、高管层治理显著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环境规制负向调节两者之间关系;党组织参与治理对不同产权性质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存在差异性。研究提出如下管理启示:健全党组织建设,提高领导层政策执行力和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效率;完善党组织参与治理机制,引导企业树立绿色创新价值观,降低绿色技术创新活动委托代理风险;正视党组织参与治理局限性,发挥党组织嵌入与环境规制的协同治理效应。
关键词:
党组织参与治理 绿色技术创新 环境规制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严若森 吕志栋 李浩 周燃
基于股东治理视角,以2013—2022年中国沪深两市A股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股东环境积极主义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结果发现,股东环境积极主义能够显著促进企业绿色创新,这一结论在系列内生性检验及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机制检验表明,提高企业管理层环境关注度,是股东环境积极主义促进企业绿色创新的重要机制路径。异质性分析发现,股东环境积极主义对企业绿色创新的促进作用在环境规制较强、所处地区市场化程度较高、国有产权性质企业中更加显著。结论可丰富企业绿色创新前置因素研究,拓展与深化股东积极主义研究,从而为企业绿色创新提供理论支撑。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罗珊梅 郝玉贵 罗春华
以2008~2015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考察内部控制对高管权力引发的盈余管理行为的治理效果。研究结果表明:高质量的内部控制抑制了权力高管的应计盈余管理活动,却引发了更加严重的真实盈余管理活动;进一步检验发现,在法制水平较高的地区,内部控制更能显著抑制应计盈余管理活动,而真实盈余管理活动却没有明显增加,说明较好的法制环境促进了内部控制治理作用的发挥。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许宁宁
作为保证内部控制有效运行的根本因素,管理层能力的差异会对企业内部控制质量及其缺陷识别产生影响。本文以2011-2014年沪深两市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分行业建立DEA-Tobit模型衡量管理层能力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上市公司管理层能力与内部控制质量正相关。同时,以2011-2014年沪深两市发生财务重述公司为基础,确定内部控制存在缺陷的上市公司样本,建立局部可观察双变量probit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上市公司管理层能力越高,越能够识别已存在的内部控制缺陷。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许宁宁
作为保证内部控制有效运行的根本因素,管理层能力的差异会对企业内部控制质量及其缺陷识别产生影响。本文以2011-2014年沪深两市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分行业建立DEA-Tobit模型衡量管理层能力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上市公司管理层能力与内部控制质量正相关。同时,以2011-2014年沪深两市发生财务重述公司为基础,确定内部控制存在缺陷的上市公司样本,建立局部可观察双变量probit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上市公司管理层能力越高,越能够识别已存在的内部控制缺陷。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曾宇飞洋 王一凡 吴宗法
以2015~2021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制度理论和资源依赖理论,实证分析ESG评级分歧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结果表明:(1)ESG评级分歧显著提升了企业绿色创新水平。(2)影响机制检验表明,ESG评级分歧通过外部压力和内部驱动双重渠道促使企业进行绿色创新。(3)异质性分析显示,对于低融资约束、高内控质量和年长高管团队的企业,ESG评级分歧对企业绿色创新的提升作用更大。
关键词:
ESG评级分歧 企业绿色创新 战略调整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孔庆恺 杨蕙馨 付凡
绿色创新是制造业绿色转型的有力支撑。为考察两业融合对制造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首先从绿色创新意愿、绿色创新能力两视角切入,理论分析两业融合对制造企业绿色创新的促进作用。其次,使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我国2011—2020年各地区两业融合水平,并将其与制造业A股上市公司数据进行匹配,实证检验两者关系。研究发现:第一,我国两业融合水平整体偏低,增速平缓,且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第二,两业融合显著促进了制造企业绿色创新,该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和考虑内生性后依旧成立。第三,两业融合对制造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存在多种异质性。在绿色创新异质性方面,两业融合对制造企业实质性绿色创新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在企业异质性方面,两业融合对非重污染行业企业、非国有企业、南方企业绿色创新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第四,提高技术整合能力、缓解融资约束是两业融合促进制造企业绿色创新的两条主要路径。进一步研究发现,不同的两业融合类型对制造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存在差异,其中先进制造业与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融合对制造企业绿色创新的促进作用最佳,但与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融合的影响不显著。研究结论为持续提升制造企业绿色创新水平提供了有益启示。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邢维全 宋常
管理者过度自信的行为特征,使他们更倾向于选择激进的会计政策,降低企业的会计稳健性,进而加重企业与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内部控制作为企业应对经营风险、实现有序经营的重要手段,对缓解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会计稳健性的影响将起到积极作用。文章以2007-2013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研究结果表明:具有高质量的内部控制的企业,其管理者的过度自信水平更低,而会计稳健性水平较高;反之,内部控制质量较低的企业,其管理者的过度自信水平较高,而会计稳健性较低。
关键词:
会计稳健性 内部控制 管理者过度自信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董望 陈汉文
本文以2009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从财务信息内部"生产"和投资者反应两个视角研究内部控制质量与会计信息质量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在信息"生产"方面,高质量的内部控制提高了应计质量;在投资者反应方面,内部控制质量越高,盈余反应系数越大。这证实了内部控制的财务报告目标,也证实了内部控制制度在我国的适用性。我国政府监管部门目前正在积极建立和实施内部控制体系,本文的研究结论为其提供了经验数据支持。
关键词:
内部控制 应计质量 盈余反应系数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岳树民 薄彦婷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将高耗能、高污染产品纳入消费税征收范围,这是我国消费税绿色程度提升的一个重要标志。本文采用三重差分(DDD)方法研究2013年消费税扩围至“两高”产品的政策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消费税绿色扩围显著提高了企业绿色创新水平,提升研发资金使用效率是其主要实现机制。研究发现,消费税在促进企业绿色创新的同时,对企业其他领域创新研发以及难度大、收益回报率较低的绿色创新活动产生了挤出效应。基于上述结论,本文建议:加快消费税扩围至“两高”产品的进程;完善消费税正向激励效应,增强消费税双向调节机制;增强税收政策对小企业绿色创新的激励作用。
关键词:
消费税 绿色创新 三重差分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长江 翁婷 许一青
以全球报告倡议组织(The Global Reporting Initiative,GRI)的《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南》(G3.1)为基础构建公司可持续发展信息披露指数,实证检验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信息披露水平对公司价值的影响。研究发现:当期可持续发展信息披露水平对公司价值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而滞后一期和滞后两期的可持续发展信息披露水平对公司价值没有显著影响。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周慧楠
本文利用沪深两市A股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2011-2016年的经验数据,实证检验企业内部控制与环保投资的相关性以及环境政策对环保投资的外部影响,并进一步分组检验产权差异特征。研究发现:上市公司环保投资水平普遍较低,对环境污染治理缺乏积极性;内部控制与环保投资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内部控制质量越高,企业环保投资规模越大;环境政策的约束加大了企业的环保投资程度。分组检验结果表明,国有企业比非国有企业投入了更大规模的环保资金。
关键词:
内部控制 环境政策 产权性质 环保投资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胡建平 马会起 干胜道
公司持有自由现金流量是会产生代理成本的,而管理层持股可以有效地控制公司自由现金流量,因为管理者为私人利益"滥用"自由现金也将承担部分损失。以我国股权分置改革成功的967家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均值差异和回归分析后发现:管理层持股对自由现金流量的控制有一定作用,但并不显著。其原因在于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持股比例太低、经理市场不发达和资本市场不完善等问题。实证结果还为自由现金流量的"负债控制效应"假说提供了新证据。
关键词:
管理层持股 自由现金流量 代理成本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环境信息披露质量与银行信贷决策——来自我国沪深两市A股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经验证据
管理层团队背景特征与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印象管理——来自中国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高管背景特征对内部控制质量的影响研究——来自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金融生态环境、绿色声誉与信贷融资——基于A股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
绿色投入能提高企业环境与财务绩效吗?——来自我国重污染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管理者短视影响审计收费吗?——来自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与企业绿色并购——来自中国重污染型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上市公司应计质量与内部控制缺陷——来自2009~2010年深市主板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内部治理、内部控制与债务契约治理——基于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政府干预、环境污染与企业环保投资——基于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