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788)
- 2023(9764)
- 2022(8102)
- 2021(7109)
- 2020(5792)
- 2019(13085)
- 2018(12141)
- 2017(23513)
- 2016(12466)
- 2015(13842)
- 2014(13840)
- 2013(13575)
- 2012(12377)
- 2011(10903)
- 2010(11444)
- 2009(11495)
- 2008(10704)
- 2007(10033)
- 2006(9003)
- 2005(8744)
- 学科
- 济(48773)
- 经济(48691)
- 管理(44890)
- 业(41686)
- 企(37168)
- 企业(37168)
- 银(29407)
- 银行(29401)
- 融(28745)
- 金融(28743)
- 行(28169)
- 制(22632)
- 中国(20883)
- 财(20201)
- 方法(18925)
- 数学(16479)
- 数学方法(16377)
- 务(14189)
- 财务(14157)
- 财务管理(14132)
- 企业财务(13592)
- 业经(13282)
- 体(12713)
- 农(12047)
- 度(11683)
- 制度(11680)
- 中国金融(11383)
- 体制(11248)
- 贸(10119)
- 贸易(10097)
- 机构
- 大学(175405)
- 学院(175235)
- 济(80142)
- 经济(78428)
- 管理(67581)
- 中国(57672)
- 研究(56549)
- 理学(56236)
- 理学院(55749)
- 管理学(55161)
- 管理学院(54826)
- 财(45335)
- 京(36220)
- 财经(34581)
- 经(31247)
- 中心(29806)
- 银(28852)
- 江(27962)
- 银行(27835)
- 科学(27286)
- 所(26773)
- 经济学(26742)
- 行(25996)
- 财经大学(25986)
- 融(25598)
- 金融(25145)
- 经济学院(24088)
- 农(23728)
- 研究所(23124)
- 北京(23102)
- 基金
- 项目(107176)
- 科学(85971)
- 研究(82105)
- 基金(80252)
- 家(67385)
- 国家(66836)
- 科学基金(59180)
- 社会(55380)
- 社会科(52863)
- 社会科学(52851)
- 基金项目(41497)
- 省(40816)
- 教育(37505)
- 自然(35643)
- 自然科(34857)
- 自然科学(34852)
- 自然科学基金(34273)
- 划(33530)
- 资助(32967)
- 编号(32299)
- 制(27482)
- 成果(27301)
- 部(24983)
- 重点(24093)
- 国家社会(23673)
- 创(23311)
- 课题(22728)
- 发(22632)
- 性(22620)
- 教育部(22595)
共检索到2927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勇
本文基于信任视角考察了内部控制、市场地位能否对企业商业信用融资产生影响以及在此过程中的交互作用。研究发现:企业内部控制质量越高,越能得到供应商的信任,获得越高的商业信用融资额;市场地位低的企业,其商业信用融资水平也低;高质量内部控制带来的高信任度显著削弱了低市场地位对企业商业信用融资的负面影响,即对市场地位较低的企业,高质量的内部控制将显著增加其商业信用融资能力。进一步的研究发现,高质量的内部控制可以缓解中小微企业存在的融资难问题,但其自愿披露内部控制信息的概率不高,这表明有关部门应制定相关政策促进中小微企业加强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并积极对外披露内部控制信息,从而增强其外部融资能力。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果 刘娜 陈泽明
以信息不对称理论、信号传递理论为基础,选取我国20132016年深市上市公司的数据作为研究样本,借鉴已有的商业信用融资研究模型,探讨审计质量、市场地位对商业信用融资规模和成本的影响。研究发现:聘请高质量审计师的企业,次年能够获取更多的商业信用且其融资成本较低;较高的市场地位有利于企业获取更多成本较低的商业信用;高质量审计显著削弱了低市场地位对于商业信用融资规模的不利影响,但并未显著削弱对商业信用融资成本的不利影响。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刘慧凤 黄幸宇
以2012—2014年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研究发现内部控制越有效,商业信用负债与资产的质量越高,商业信用资金规模越大,但内部控制有效性与企业净商业信用规模无显著关系。同时,内部控制有效性与市场地位的作用存在着部分替代及一定的互补关系。在低市场地位的企业中,内部控制对商业信用负债质量与信用资产规模的作用更明显。研究发现补充并深化了内部控制有效性与商业信用资金关系的研究成果,表明内部控制的实施有利于提高企业之间商业信用资金的周转效率。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刘慧凤 黄幸宇
以2012—2014年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研究发现内部控制越有效,商业信用负债与资产的质量越高,商业信用资金规模越大,但内部控制有效性与企业净商业信用规模无显著关系。同时,内部控制有效性与市场地位的作用存在着部分替代及一定的互补关系。在低市场地位的企业中,内部控制对商业信用负债质量与信用资产规模的作用更明显。研究发现补充并深化了内部控制有效性与商业信用资金关系的研究成果,表明内部控制的实施有利于提高企业之间商业信用资金的周转效率。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韩冬梅
商业信用融资作为银行借款的替代融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帮企业缓解了融资难问题。高质量的内部控制可以保证财务报告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提高企业与外部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信任度,有利于企业进行商业信用融资。本文分析了内部控制质量对企业商业信用融资额所产生的积极影响,同时考虑了区域市场化水平对二者关系的影响,并提出对企业融资结论和建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进朝 王振德
本文以2009-2014年深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从信息披露质量角度分析了内部控制对公司商业信用融资的影响。研究表明:公司内部控制质量越高,越能够获得更多商业信用融资,信息披露质量在内部控制影响商业信用融资中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在信息披露质量较高时,内部控制质量对于商业信用融资的正向作用得到增强,说明信息披露质量在两者之间还存在调节效应。
关键词:
内部控制 信息披露质量 商业信用融资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进朝 王振德
本文以2009-2014年深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从信息披露质量角度分析了内部控制对公司商业信用融资的影响。研究表明:公司内部控制质量越高,越能够获得更多商业信用融资,信息披露质量在内部控制影响商业信用融资中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在信息披露质量较高时,内部控制质量对于商业信用融资的正向作用得到增强,说明信息披露质量在两者之间还存在调节效应。
关键词:
内部控制 信息披露质量 商业信用融资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玉红
本文选取使用商业信用较为频繁的2013~2015年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以公司治理中的内部控制为切入点,试图在弥补信息不对称的基础上寻找出一条有效途径完善公司的融资模式。通过研究发现公司内部控制质量对于商业信用融资具有定价作用,内部控制质量通过影响公司商业信用模式,进而引导公司商业信用融资模式的选择,这一依赖路径的剖析具有一定的现实与理论意义。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付佳 刘慧
本文以我国2005-2015沪深A股的财务数据作为研究样本,分析金融发展水平、企业的市场地位和企业商业信用融资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在市场中所处地位越高的企业能够获得更多的商业信用融资,同时也能为其他企业提供更多的商业信用融资从而实现银行信贷资源的二次配置;在金融发展水平较差的地区,企业的市场地位对获得的商业信用融资和提供的商业信用融资的作用均较小甚至不显著。研究结果表明市场地位低的企业在融资上存在困境,提高地区金融发展水平对于市场地位较低的企业应对融资难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地区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及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张新民 王珏 祝继高
本文以2004—2010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检验企业市场地位对其商业信用及经营性融资的影响。研究发现,商业信用和银行借款都会向市场地位高的企业集中。进一步的研究还发现,企业商业信用融资和银行借款融资的"替代关系"在市场地位高的企业中更为显著,即市场地位高的企业同时可以获得来自商业信用和银行借款的融资;而二者的"替代关系"在市场地位低的企业中相对较低甚至不存在,由此突显出市场地位低的中、小企业融资困境,本文为我国亟待发展的"草根金融"及中小企业融资环境的改善提供了企业微观层面的实证支持。
关键词:
市场地位 商业信用 经营性融资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进 杨慧 周方召
本文以2006—2015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从风险角度实证研究企业战略差异对商业信用融资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并从企业竞争力的角度探究市场地位在两者关系中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企业的战略越偏离行业常规战略,所获得的商业信用融资越少;而市场地位会缓解企业战略差异对商业信用融资所造成的负面影响。渠道测试显示,企业战略差异通过提高经营风险与信息风险而减少商业信用融资规模。上述研究结果表明企业战略差异带来风险增加、市场地位带来竞争力增强,两者的相互作用对企业制定供应链融资决策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冯延超
以2010-2013深交所中小板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作为公司内部治理机制的内部控制和公司外部治理机制的独立审计对中小企业商业信用融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内部控制有效性水平高的中小企业能够获得更多的商业信用融资,但高质量的审计并未显著增强中小企业商业信用融资的水平,并且内部控制和审计质量在增强商业信用融资方面也不存在替代效应和补充效应。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宋小保 郭春
供应商与企业的关联连带和关系强度对其战略和经营决策具有差异性影响。本文以2016—2019年沪深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了关联与非关联供应商对企业商业信用融资的差异化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关联供应商占比越高,企业的商业信用融资越多,这一关系仅存在于高融资约束、高内部控制和国有控股企业;非关联供应商占比越高,企业的商业信用融资越少,且这一关系在低融资约束、低内部控制和非国有控股的企业中更强。机制检验发现,非关联供应商通过强化自身的市场地位,负向影响企业的商业信用融资,而关联供应商则是通过强化企业的市场地位,正向促进企业的商业信用融资。进一步研究发现,关联供应商占比越高,非关联供应商对商业信用融资的负向影响越弱;非关联供应商占比越高,关联供应商与商业信用融资之间的正向关系越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珍义 徐雪霞 肖皓
文章采用2011—2013年沪深两市主板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考察CEO声誉、内部控制与商业信用融资的关系。结果发现,CEO声誉越高,企业商业信用融资能力越强,即良好的CEO声誉有利于企业获得商业信用融资;进一步检验发现,相比非发达地区,发达地区CEO声誉更有利于企业获取商业信用融资;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越高,CEO声誉对商业信用融资的影响越小,即内部控制质量在CEO声誉影响商业信用融资中起着负向调节效应。但随着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制度的建立与完善,CEO声誉的信号传递机制在某种程度上会被内部控制有效性替代。
关键词:
商业信用融资 CEO声誉 内部控制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潘临 张龙平 欧阳才越
以2007-2014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商业信用融资的影响。研究表明:相比于非控股股东股权质押的公司,控股股东股权质押的公司获得的商业信用融资更低,即供应商可以感知客户的控股股东股权质押风险。进一步地,以上关系只存在于审计质量和内部控制质量低的公司中;在审计质量高和内部控制质量高的公司中不显著。采用倾向匹配得分法(PSM)、工具变量法(IV)以及固定效应模型(FE)等稳健性测试后,主要结论依然存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