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296)
2023(9040)
2022(8027)
2021(7227)
2020(6503)
2019(15142)
2018(15099)
2017(29382)
2016(16434)
2015(18815)
2014(19329)
2013(19242)
2012(18024)
2011(16295)
2010(16504)
2009(15724)
2008(16125)
2007(14821)
2006(12858)
2005(11730)
作者
(49330)
(41413)
(41401)
(39642)
(26284)
(20037)
(19126)
(16198)
(15583)
(14838)
(14062)
(14027)
(13257)
(13256)
(13080)
(13014)
(12914)
(12269)
(12079)
(11942)
(10472)
(10300)
(10088)
(9438)
(9406)
(9331)
(9296)
(9269)
(8491)
(8283)
学科
(69174)
经济(69076)
管理(52517)
(48004)
(40560)
企业(40560)
方法(33029)
数学(29113)
数学方法(28804)
(21753)
(18140)
(18052)
中国(16227)
业经(14567)
(14128)
(13431)
财务(13395)
财务管理(13357)
企业财务(12650)
地方(12521)
(12350)
贸易(12344)
(11986)
(11865)
(11737)
银行(11708)
农业(11550)
(11060)
(11036)
金融(11032)
机构
大学(245738)
学院(242971)
(100816)
经济(98573)
管理(93234)
研究(81840)
理学(79628)
理学院(78738)
管理学(77464)
管理学院(76997)
中国(62972)
(52168)
科学(50161)
(50025)
(42878)
(42763)
财经(38781)
研究所(38500)
(38225)
中心(38173)
业大(37081)
(34866)
农业(33861)
北京(32925)
经济学(31178)
(30846)
师范(30510)
(29647)
(29103)
财经大学(28505)
基金
项目(157703)
科学(122993)
研究(114615)
基金(113299)
(98479)
国家(97681)
科学基金(82796)
社会(71935)
社会科(68120)
社会科学(68094)
(62387)
基金项目(60079)
教育(53297)
自然(53169)
(52527)
自然科(51875)
自然科学(51857)
自然科学基金(50919)
资助(47099)
编号(46756)
成果(39145)
(35992)
重点(35965)
(33500)
课题(32802)
(32562)
(32382)
科研(30597)
教育部(30514)
创新(30485)
期刊
(111431)
经济(111431)
研究(71198)
中国(49471)
(42011)
学报(38446)
(38166)
科学(34621)
管理(32832)
大学(28923)
学学(27231)
农业(25139)
教育(24117)
(22757)
金融(22757)
技术(21434)
财经(19638)
业经(17135)
经济研究(17083)
(16729)
问题(15088)
(13950)
技术经济(12967)
统计(12587)
(12115)
理论(12066)
财会(11787)
(11770)
(11542)
科技(10849)
共检索到3640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何芹  
本文认为,根据评价主体的不同,内部控制评价可以分为外部评价和内部评价,具体有会计报表审计中的内部控制评价、内部控制审核、内部审计人员对内部控制的评价和内部控制自我评估。不同主体对内部控制的评价在目标、范围、方法、内容和程序等方面存在差异,本文比较分析它们之间的差异,对内部控制评价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邹树平  
美国与英国的内部控制评价与报告体系,是当今世上两种典型的内部控制评价与报告模式。这两种模式在评价主体、评价目的、评价内容、评价方法以及评价报告上存在很大的差异。深入比较、分析这两种模式,对我国内部控制评价与报告的建设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我国内部控制评价与报告模式应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立足于企业的本质要求和国内实情,尽快制定统一的内部控制评价标准和评价内容,明确报告责任,确定报告模式。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陈留平  张猛超  
本文对《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和《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进行了比较,得出内部控制评价与内部控制审计两者是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企业内部控制进行监督,从而保证内部控制的有效运行,促进内部控制目标的实现。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刘志梧  许良虎  
本文首先从解读内部控制口径入手,阐明我国内部控制规范体系中内部控制口径的选用,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一个内部控制评价三层次指标框架。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丁宁  杨光浩  
文章通过比较西方主要发达国家企业内部控制建设情况,分析了与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异同,总结了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配套指引的主要特点,并结合目前实际情况提出了进一步完善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建设的合理建议。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陈忠红  
内部控制是指企业为了保证经济业务活动的有效进行,保护资产的安全与完整,纠正错误与舞弊,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合法、完整而制定和实施的政策与程序。我国传统的会计处理技术以手工处理为主,但随着电子计算机的普及和推广,电算会计逐渐取代了手工会计的地位,电算会计的舞弊现象也日渐增多。如何加强企业内部控制,防止电算犯罪成为摆在会计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将从手工会计和电算会计的内部控制的不同进行比较分析。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张庆龙  
近年来,国内外很多上市公司出现的财务舞弊事件让企业的投资人、监管机构和其他信息使用者对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产生了质疑,各国逐渐意识到有必要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程度与有效程度进行相应的披露和评价。美国率先于2002年公布了以强化会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陈作习  
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都是企业规模与经营范围扩大的产物,都是企业为完善管理而采取的措施。本文认为,内部审计作为内部控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能发挥重要作用,主要包括参与内部控制设计、监督与评价内部控制、提供管理咨询等。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刘中华  
商业银行由于其特殊的行业性特点,具有较高的风险性,这就决定了必须要有完善而健全的内部控制与之相对应。完善内部控制评价体系对于商业银行加强银行体系风险管理、提高管理效率、完善内部审计程序等有着积极的作用。考虑到银行业的监管特殊性和信息披露可获得性,文章选取我国上市商业银行为研究对象,通过对2009—2011年间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进行统计分析,找出内部控制评价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及缺陷,并据此提出相应的建议。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王美英  
2011年是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实施的第一年,本文分析了沪深两市上市公司披露的2011年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和内部控制审计报告,针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低的现实提出了监管层加强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监管、探索制定内部控制重大缺陷合理的认定标准的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宣杰  刘园慧  
文章就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的问题展开研究,建立有效性评价指标体系,使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和模糊数学原理对河北省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分析并得出相应的结论。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杜勇  李勤  
针对我国目前大多数企业内部控制执行薄弱而言,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评价是企业内部控制执行环节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内部控制执行及评价中,不仅要考虑公司管理层的内在激励,还要考虑外在约束,即立法和监管的要求,其中外部审计师的鉴证结论在外在约束中承担了非常重要的信号传递作用。文章以成本效益原则作为约束条件,运用贝叶斯法则,分析内部控制评价过程中审计师鉴证作用对内部控制评价及执行有效性的作用机理。理论分析有助于当前我国企业建立较完善的内部控制执行程序及执行机制,以促进企业内控系统在执行层面的健全。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王立勇  
内部控制评价对于改善信息不对称状况和促进内部控制系统的建立健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目前内部控制评价的研究工作仅停留在定性分析方面。为此,文章运用可靠性理论和数理统计知识构建内部控制系统评价的数学分析模型,利用该模型可计算程序的可靠度和系统可靠度,判断内部控制的效果。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董玲  郭娓蕊  季宏宇  
内部控制评价结果分析是高校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结果分析—针对性完善"的中间环节,更是政府主管部门全面掌握高校内部控制现状的关键。从灰色系统理论出发,将灰色聚类法引入高校内部控制评价结果分析中,构建基于灰色聚类法的高校内部控制评价结果分析模型,通过例证揭示内部控制薄弱环节,利于政府主管部门切实推进"以评促建"工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