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145)
- 2023(8902)
- 2022(7469)
- 2021(6884)
- 2020(5956)
- 2019(13151)
- 2018(12765)
- 2017(24334)
- 2016(13452)
- 2015(14825)
- 2014(14860)
- 2013(14345)
- 2012(13288)
- 2011(11590)
- 2010(12354)
- 2009(12016)
- 2008(12025)
- 2007(10755)
- 2006(9547)
- 2005(9131)
- 学科
- 济(50540)
- 经济(50447)
- 管理(49188)
- 业(44552)
- 企(39139)
- 企业(39139)
- 方法(23829)
- 财(21825)
- 数学(20417)
- 制(20237)
- 数学方法(20223)
- 务(15242)
- 财务(15215)
- 财务管理(15145)
- 中国(15032)
- 企业财务(14586)
- 银(13901)
- 银行(13895)
- 体(13411)
- 行(13156)
- 融(12566)
- 金融(12564)
- 审计(12309)
- 体制(11844)
- 业经(11603)
- 农(11206)
- 险(11151)
- 保险(11059)
- 度(8818)
- 制度(8814)
- 机构
- 大学(188313)
- 学院(186291)
- 济(77303)
- 经济(75538)
- 管理(74394)
- 理学(62633)
- 理学院(62074)
- 管理学(61230)
- 管理学院(60881)
- 研究(58283)
- 中国(52702)
- 财(47239)
- 京(40021)
- 财经(35922)
- 经(32603)
- 科学(31318)
- 江(29026)
- 所(28438)
- 中心(28408)
- 财经大学(27063)
- 北京(25000)
- 研究所(24336)
- 经济学(24257)
- 农(24129)
- 业大(22828)
- 州(22653)
- 经济学院(21792)
- 院(21671)
- 商学(20966)
- 商学院(20781)
- 基金
- 项目(118567)
- 科学(94859)
- 基金(88606)
- 研究(87887)
- 家(75682)
- 国家(75083)
- 科学基金(66066)
- 社会(58540)
- 社会科(55493)
- 社会科学(55472)
- 基金项目(46096)
- 省(44668)
- 自然(41844)
- 自然科(40864)
- 自然科学(40853)
- 教育(40708)
- 自然科学基金(40143)
- 划(37641)
- 资助(36782)
- 编号(34367)
- 成果(29123)
- 制(28569)
- 部(27895)
- 重点(26794)
- 教育部(24690)
- 国家社会(24521)
- 创(24418)
- 课题(24412)
- 性(24043)
- 人文(23766)
共检索到2954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徐飞 薛金霞
内部控制评价是非财务信息的重要来源,然而内部控制评价能否有效发挥治理作用却存在分歧,最突出问题是管理层存在明显选择性评价,可能会加剧股价崩盘风险。以2007—2017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评价、审计师监督与股价崩盘风险的关系,基于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客观分析企业内部控制评价及其后果。主要研究结论包括:上市公司发布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反而增加未来股价崩盘风险,发布无缺陷内部控制评价公司更明显;信息效率低、委托代理问题高、非效率投资程度大和非国有上市公司发布的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对于股价崩盘风险影响更显著;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评价报告会加剧分析师分歧度,进而增加股价崩盘风险;内部控制审计监督有助于缓解企业内部控制评价对于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根据研究结论,监管部门要完善企业内部控制评价制度、强化审计师内部控制审计监督,利益相关者也应正确对待企业内部控制缺陷,营造管理层愿意披露也敢于披露内部控制缺陷的制度环境。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田昆儒 孙瑜
选取2008年至2013年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研究非效率投资行为可能引发的经济后果,并研究了审计监督对非效率投资行为经济后果的影响。实证研究表明,在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管理层的非效率投资状况越严重,就越有动机向外界隐瞒其代理动机和利益侵占行为等负面消息,造成上市公司未来的股价崩盘风险越高。独立审计作为公司治理的外部监督主体与保证机制,能够通过缓解代理问题和降低代理成本,显著抑制非效率投资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研究结论表明防范和化解股市的风险需要从上市公司代理问题的源头上做起这一政策性意义。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焰朝 胡媛媛
文章以2007—2019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了连锁股东对公司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结果表明:连锁股东的存在显著降低了股价崩盘风险,支持“监督效应”假说;影响机制分析发现,连锁股东能够降低管理层隐藏负面消息的动机和机会,进而降低公司股价崩盘风险;进一步分析发现,产品市场竞争程度和行业地位能够影响连锁股东与股价崩盘风险间的关系,并且连锁股东有助于提升公司的信息披露质量。研究结论为理解连锁股东这一角色提供了新的证据,同时对防范金融风险提供了有益启示。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黄宏斌 尚文华
股价崩盘风险是近几年的热门研究话题,本文以2010—2016年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审计师性别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并检验了审计质量在其中的中介作用。研究发现:相较于男性审计师,雇用女性审计师能有效降低被审计单位的股价崩盘风险;相较于男性审计师,女性审计师审计质量更高;审计质量越高,被审计公司股价崩盘风险越低;审计质量在审计师性别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该中介影响在被审计企业透明度较低组、被审计企业所在地区制度环境良好组以及被审计企业为"国有"组中更加显著。本文的研究对于事务所客观评价女性审计师的作用,减少性别歧视所造成的优秀人才流失,以及如何防范股价崩盘,提升资本市场运行效率均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审计师性别 审计质量 股价崩盘风险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贞洁 徐静
以2007年—2017年全部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风险管理的视角,探讨了"内控自律"和"外审监督"对金融化催生的股价崩盘风险的治理效应。研究发现,高质量的外部审计和内部控制抑制了金融化与股价崩盘风险之间的正相关关系,并且内部控制和外部审计两者存在互补效应。进一步研究表明,在内部控制各要素中,内部环境和信息与沟通能够有效发挥治理效应,而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以及内部监督的影响不显著。研究成果有助于从风险管理的角度完善金融化催生的股价崩盘风险的治理机制。
关键词:
金融化 股价崩盘风险 内部控制 外部审计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蒋红芸 王雄元
本文利用我国A股上市公司2011~2015年数据,研究了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与股价崩盘风险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风险评估信息披露显著增加了企业股价崩盘风险,内部监督信息披露与内部控制质量的提升显著降低了企业股价崩盘风险,而且这些结论主要存在于业绩较差、公司治理较差以及信息透明度较低的公司,未发现其他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与股价崩盘风险相关。进一步分析表明,审计质量具有调节效应,而公司规模与上市时长的调节效应并不明显。
关键词:
内部控制 信息披露 股价崩盘风险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钱红光 黄中蕙 周叶叶
为探究企业内外治理机制对于抑制股价崩盘风险的协同作用和媒体报道倾向与股价崩盘风险之间的关系,本文选取2014-2019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媒体的信息中介和公共监督功能能抑制个股未来的股价崩盘风险;内部控制产生的调节作用能增强媒体监督对个股未来股价崩盘风险的抑制作用;正面报道对于股价崩盘的抑制作用最强,负面报道次之,中性报道对于股价崩盘的抑制作用最小,且内部控制仅能调节正面报道和负面报道对未来股价崩盘风险的抑制作用;媒体监督抑制未来股价崩盘风险的外部治理效应仅存于非国有企业,国有企业中该治理效应并不存在。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耀友福 胡宁 周兰
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的契约与产权结构理论,以2008~2014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审计师变更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以及事务所转制对审计师变更与股价崩盘风险之间关系的调节效应。研究表明,审计师变更增大了公司股价崩盘风险的概率,且二者间的正相关关系在频繁变更审计师的公司中更强。进一步地,事务所转制对审计师变更与股价崩盘风险的关系具有明显改善效果,且这种积极治理作用在审计师降级变更的股价崩盘风险中更明显。此外,相比于总所审计师变更,事务所转制的政策效应在分所审计师变更与股价崩盘风险中的积极作用更强。本文的研究结论不仅为审计师变更的经济后果提供了新的证据,也从法律风险视角为审计师变更行为及其后果的监管提供了经验支持和价值参考。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耀友福 胡宁 周兰
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的契约与产权结构理论,以20082014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审计师变更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以及事务所转制对审计师变更与股价崩盘风险之间关系的调节效应。研究表明,审计师变更增大了公司股价崩盘风险的概率,且二者间的正相关关系在频繁变更审计师的公司中更强。进一步地,事务所转制对审计师变更与股价崩盘风险的关系具有明显改善效果,且这种积极治理作用在审计师降级变更的股价崩盘风险中更明显。此外,相比于总所审计师变更,事务所转制的政策效应在分所审计师变更与股价崩盘风险中的积极作用更强。本文的研
[期刊] 预测
[作者]
刘喜和 周妙雯
本文以2006年至2017年的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股价崩盘风险以及叠加内外监管压力对公司非效率投资的影响机理。研究结果表明,股价崩盘风险上升,不仅会抑制公司过度投资行为,也能够改善公司投资不足行为。进一步的研究发现,股价崩盘风险对公司非效率投资的约束作用,在内部监督压力较高的公司更为显著,在外部监督压力较高的公司存在不确定性,表明当前以事后监督为主的外部监督机制存在一定的缺陷。本文得出的政策启示为,有效约束上市公司的非效率投资行为应采取强化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和重构外部监督机制的政策工具。
关键词:
非效率投资 股价崩盘风险 证券市场监管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蒋红芸 李茜茜
本文用2007-2014年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检验了股权集中度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并考察了内部控制对两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股权集中度对公司股价崩盘风险起"监督"作用,两者成显著负相关关系;同时,两者间的负相关关系随着内部控制质量的提高而增强,这说明股权集中度是影响企业股价崩盘风险的关键因素,内部控制在股权集中度与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中起重要的调节作用。
关键词:
内部控制 股权集中度 股价崩盘风险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超恩 张瑞君
使用2007~2013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研究发现:(1)大股东掏空与上市公司股价崩盘风险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2)内部控制作为公司治理的重要机制,能够减弱大股东掏空与股价崩盘风险的正相关关系;(3)内部控制的治理作用在非国有上市公司和高金字塔层级上市公司中的显著性更强;(4)内部控制五要素中,风险评估、控制活动和信息沟通的治理作用较为显著,控制环境和内部监督的作用则不显著。
关键词:
内部控制 大股东掏空 股价崩盘风险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蒋红芸 李茜茜
本文用2007-2014年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检验了股权集中度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并考察了内部控制对两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股权集中度对公司股价崩盘风险起"监督"作用,两者成显著负相关关系;同时,两者间的负相关关系随着内部控制质量的提高而增强,这说明股权集中度是影响企业股价崩盘风险的关键因素,内部控制在股权集中度与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中起重要的调节作用。
关键词:
内部控制 股权集中度 股价崩盘风险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黄政 吴国萍
作为权力制衡的重要手段,内部控制能否制约管理层信息操纵行为进而降低股价崩盘风险值得深入研究。文章选取2000~2015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考察了内部控制质量影响股价崩盘风险的客观表现和传导路径。结果表明,随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质量的不断提升,股价崩盘风险显著降低;在进行了内生性检验、变更内部控制质量度量方法等一系列稳健性测试后,上述结论依然成立。进一步的影响机制分析和中介效应检验表明,信息披露质量和代理成本在内部控制质量影响股价崩盘风险中均发挥了显著的中介作用,即高质量的内部控制可以通过提升信息披露质量和减少代理成本来降低股价崩盘风险,该结论为深入理解内部控制影响股价崩盘风险的内在机制提供了可靠解释。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黄政 吴国萍
作为权力制衡的重要手段,内部控制能否制约管理层信息操纵行为进而降低股价崩盘风险值得深入研究。文章选取20002015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考察了内部控制质量影响股价崩盘风险的客观表现和传导路径。结果表明,随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质量的不断提升,股价崩盘风险显著降低;在进行了内生性检验、变更内部控制质量度量方法等一系列稳健性测试后,上述结论依然成立。进一步的影响机制分析和中介效应检验表明,信息披露质量和代理成本在内部控制质量影响股价崩盘风险中均发挥了显著的中介作用,即高质量的内部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