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019)
2023(11677)
2022(9856)
2021(9078)
2020(7692)
2019(16785)
2018(16539)
2017(31112)
2016(17018)
2015(18657)
2014(18105)
2013(17508)
2012(15534)
2011(13771)
2010(13952)
2009(13728)
2008(13820)
2007(12403)
2006(11042)
2005(10127)
作者
(45972)
(38090)
(37924)
(36292)
(24333)
(18071)
(17315)
(14697)
(14544)
(13624)
(13098)
(12839)
(12108)
(12046)
(12004)
(11732)
(11283)
(11262)
(11134)
(10791)
(9359)
(9297)
(9065)
(8621)
(8583)
(8573)
(8513)
(8410)
(7652)
(7316)
学科
管理(65637)
(55704)
经济(55592)
(55418)
(48466)
企业(48466)
(24023)
方法(22157)
(19722)
数学(17699)
数学方法(17501)
中国(17279)
(16621)
财务(16580)
财务管理(16537)
(16154)
业经(15833)
企业财务(15693)
(14351)
银行(14340)
环境(13678)
(13454)
(12846)
(12423)
(12420)
(12029)
金融(12026)
理论(11310)
(11299)
保险(11207)
机构
学院(227918)
大学(225520)
管理(91124)
(89971)
经济(87839)
理学(75383)
理学院(74611)
管理学(73486)
管理学院(73025)
研究(71176)
中国(62374)
(51409)
(47998)
科学(41690)
财经(38465)
(36505)
(34778)
(34713)
中心(34568)
(32525)
业大(30936)
研究所(30702)
北京(30376)
(28910)
财经大学(28720)
经济学(27331)
(27056)
(26692)
师范(26448)
(24673)
基金
项目(147901)
科学(117082)
研究(110907)
基金(107765)
(93234)
国家(92494)
科学基金(80394)
社会(71171)
社会科(67340)
社会科学(67320)
(57693)
基金项目(56558)
自然(51446)
教育(50291)
自然科(49999)
自然科学(49985)
自然科学基金(49098)
(48095)
编号(44823)
资助(43338)
成果(36177)
(33775)
重点(33370)
(32221)
课题(31152)
(31103)
(30474)
国家社会(29521)
创新(29091)
(28799)
期刊
(108766)
经济(108766)
研究(69993)
中国(50098)
(44660)
管理(37768)
学报(32166)
科学(31258)
(29545)
(28867)
金融(28867)
大学(25860)
学学(24559)
教育(22327)
财经(19601)
技术(19153)
农业(19076)
业经(18729)
(16711)
经济研究(15560)
财会(13230)
问题(12994)
会计(12649)
(11654)
现代(11143)
(11045)
理论(10715)
科技(10324)
技术经济(10298)
(9819)
共检索到3583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本洁  祖建新  
现有的生态公益林自然灾害风险管理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外部影响因素的分析,本文从内部控制的视角出发,借鉴风险管理整合框架理论,从内部环境、目标制定、事项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反应、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等八个方面,探讨了生态公益林自然灾害的风险管理。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本洁  祖建新  
本文通过对生态公益林自然灾害及其动力学机制的分析,认为其风险管理需要接受一定的风险水平,管理目标是边际总成本最低。生态公益林自然灾害风险管理是对风险的综合管理,并从有效的风险回避机制、多途径的风险转移机制和减灾能力建设三方面进行了探讨。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崔佳  
本文首先探讨了农业自然灾害的发生对农村社会和农业生产发展的影响和危害,进而分析了我国农业自然灾害风险控制和补偿的现实情况,最后作者就如何提高我国农业自然灾害风险控制水平,如何增强受灾农民抵御农业自然灾害风险的能力提出了相应的政策措施建议。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唐曼萍  王海兵  
在阐述企业自然灾害财务风险存在的现实背景的基础上,剖析了企业自然灾害财务风险的内涵、损失类型、本质、目标等理论机理,并从我国自然灾害财务风险控制的现状出发,提出了加强企业自然灾害财务风险控制的积极手段。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杨霞  
如何减少自然灾害对人类生命、财产、社会功能和生态环境等各方面造成的巨大损失,是人类社会面临的共同挑战。作为风险管理的重要技术之一,风险转移技术可以分为控制型和融资型两类。保险是其中一种重要的融资型风险转移技术,可以适用于自然灾害风险转移。自然灾害风险可以保险方式转移的前提是其必须满足技术、经济与社会三大条件,即符合保险精算原则、供求双方愿意交易和法律政策允许。具体的自然灾害风险转移方式包括保险转移方式、再保险转移方式和ART方式。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高乃云  
四川大学政治学院王国敏教授等撰写的《中国农业自然灾害的风险管理与防范体系研究》(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年11月出版)一书,是我国农业自然灾害管理与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阮文奇  张舒宁  李勇泉  
随着互联网快速发展,网络已成为信息扩散的主要媒介,景区危机事件信息扩散与舆情传播呈现新的态势及形式特征,危机信息流对景区的影响更加复杂,景区风险管理急需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重视。本文以"8·8九寨沟地震"为例,依托网络大数据,运用信息扩散半径、空间自相关等方法探讨景区自然灾害型危机信息流的扩散规律,再通过旅游本底趋势线、空间响应指数及地理探测器,分析虚拟旅游流对危机信息流扩散的响应机制。研究结论如下:(1)自然灾害型危机信息流扩散呈现"爆发期—衰退期—稳定期—长尾期"4个发展阶段;(2)危机信息流扩散具有经济趋向性、本地集中性和人口集中性等特征,也符合距离衰减规律;(3)危机信息流与虚拟旅游流存在负向关系,对潜在游客行为具有负面影响,且危机信息流的负面效应具有一定滞后性;(4)不同区域虚拟旅游流的响应强度存在明显差异,主要受空间距离、经济发展水平、人口规模等因素的影响,其中空间距离是影响虚拟旅游流响应强度的最主要因素。本研究揭示了旅游危机信息流扩散的规律特征及负面效应,为旅游危机信息流的微观导引机制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深化了学界对旅游危机信息流的理解与认识,为景区危机信息流扩散的负面效应规避及风险管理提供了理论指导。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叶欣梁  温家洪  丁培毅  
首先介绍近年来国内外旅游目的地面临的各类安全问题,阐述了旅游地自然灾害风险管理的相关概念以及和应急管理的区别,探讨建立重点旅游地区自然灾害风险管理框架的方法和内容。通过自然灾害分析、区域脆弱性分析和旅游地的暴露分析,就未来固定时间段内该目的地可能造成的潜在损失进行计算。为了将潜在损失控制在能够接受的范围内,由当地政府协同旅游管理部门与利益相关各方共同探讨降低灾害风险的工程手段和技术手段,并且核算为此所需要的投入,在潜在损失和投入之中进行决策,提出该旅游地区的区域发展目标和政策。该风险管理框架是从游客、当地政府、旅游经营企业、当地居民四方利益相关者之间合作参与旅游风险管理出发,提出四位一体的旅游...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石兴  
保险是提高灾后恢复力的一个重要金融工具,但数据分析说明保险在灾后恢复中所起的作用相当有限,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我国自然灾害保险赔偿只占自然灾害总损失3%左右,这一现象背后的关键原因之一是自然灾害可保性研究的严重滞后。文章认为自然灾害风险特征与可保性风险特征存在相对统一的地方。我国在自然灾害保险产品设计方面应考虑如下因素:自然灾害分类因素、自然灾害单一事件的定义、自然灾害区划范围内的保险强制性、自然灾害的连锁性与多样性因素、单一保单免赔额规定和自然灾害单一事件巨灾损失基准点定义、费率因素、监管因素、国际性和标准性因素。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峭  王克  
利用基于灾情数据的评估方法对全国及31个省份的农业自然灾害风险进行评估,根据农作物灾害风险的概率密度和累积分布函数计算其年均损失率,并据此进行区划。研究结果表明:(1)在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中,有16个省份平均每年的农业因灾损失率都在10%以上,全国农业因灾年均损失率为12.9%;(2)干旱和洪涝是导致我国农业损失的两个主要险种,分别占到总损失的51%和27%;(3)我国自然灾害各险种的高风险区均相对集中,建议政府采取针对性措施降低区域灾损风险。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孙南申  彭岳  
自然灾害保险产品的需求和供给之间存在着巨大落差,单纯通过市场手段难以有效解决。在采取以商业保险为基础、政府财政补贴为补充的混合型保险模式时,应确保保险产品的价格以风险为依据、交易对象以值得保护为依据。在条件成熟时,应放松资本市场的管制,允许保险风险证券化,积极扩充保险赔付资金池,以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对自然灾害风险的保险需求。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林强  刘煌  许俊鑫  林晓刚  周永务  
农业自然灾害是影响我国众多小农户收入的重要因素,而农业保险是应对自然灾害的有效手段。本文运用条件风险估值(Conditional Value-at-Risk, CVaR)风险度量准则刻画农户的风险规避特性,构建风险规避农户和风险中性保险公司之间的Stackelberg博弈模型,对比分析了产量保险和气象指数保险机制下农户和保险公司的最优决策行为以及双方的险种选择。研究发现:(1)产量保险会抑制农户生产投入的努力水平,气象指数保险却能激励农户提升努力水平进而增加市场中农产品的供应量,但是气象指数保险下农户的效用并不一定优于产量保险。(2)农户的风险规避程度是影响其是否参保的关键因素——风险规避程度较高的农户才会选择投保农业自然灾害保险,而且随着农户风险规避程度的增加其最优险种选择将由产量保险转为气象指数保险。数值分析也进一步证实了上述结论。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杨霞  李毅  
农业保险作为一种融资型风险转移方式,与政府救助和社会捐赠这两种或有无偿融资方式相比,资金来源具有更好的可靠性、稳定性和充足性。尽管中国农业保险的业务规模、产品种类和补贴区域等均已大幅增长,但损失补偿效果仍然不佳,风险管理优势尚待发挥。有必要通过发挥农业保险双重功效、明确农业保险经营性质、开发新型农业保险产品等措施,以农业保险提升中国农业自然灾害风险管理能力。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薛晨浩  邓慧丽  苗红  王生鹏  
基于2013年数据,运用TOPSIS分析方法,以宁夏10个生态移民社区为例,对西北生态移民社区自然灾害的社会脆弱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宁夏生态移民社区自然灾害社会脆弱性呈"南高北低"态势,文盲率、自然灾害强度、返迁率、人均耕地面积、贫困人口比重是影响社会御灾系统脆弱性的主要因子;生态修复与生态建设,完善基层社区医疗条件,加大生态移民投资,大力发展地区经济是降低自然灾害脆弱性,提高社区自然灾害应对能力的关键。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张德成  陈绍志  白冬艳  陈勇  
分析了规划控制森林自然灾害的机理,研究森林自然灾害防治规划系统的要素、结构、功能及规划失灵的调控手段,在此基础上,针对我国森林自然灾害防治规划存在的问题,提出面向森林自然灾害防治的规划管理方法,即完善森林自然灾害防治规划,进一步明确森林自然灾害防治内容在林业发展总体规划中的地位,加强森林自然灾害防治规划实施的政策体系建设,加强规划执行管理,推进规划评估、监测、反馈和调整,充分发挥规划在我国森林自然灾害防治中的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