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154)
- 2023(13259)
- 2022(11738)
- 2021(11127)
- 2020(9463)
- 2019(21998)
- 2018(22064)
- 2017(42802)
- 2016(23473)
- 2015(26607)
- 2014(26690)
- 2013(26185)
- 2012(23689)
- 2011(21123)
- 2010(21369)
- 2009(19792)
- 2008(19365)
- 2007(16943)
- 2006(14866)
- 2005(13174)
- 学科
- 济(91026)
- 经济(90894)
- 管理(73090)
- 业(66519)
- 企(57814)
- 企业(57814)
- 方法(44189)
- 数学(38458)
- 数学方法(37772)
- 财(25610)
- 农(22854)
- 中国(22470)
- 制(20761)
- 业经(20705)
- 学(19215)
- 理论(16823)
- 地方(16541)
- 务(16456)
- 财务(16370)
- 财务管理(16332)
- 企业财务(15486)
- 贸(15147)
- 贸易(15134)
- 农业(14801)
- 和(14754)
- 易(14713)
- 技术(14546)
- 银(14341)
- 环境(14303)
- 银行(14303)
- 机构
- 大学(329802)
- 学院(328824)
- 管理(132635)
- 济(127118)
- 经济(124217)
- 理学(115258)
- 理学院(114012)
- 管理学(111700)
- 管理学院(111111)
- 研究(105389)
- 中国(78896)
- 京(70320)
- 科学(65854)
- 财(61021)
- 所(52583)
- 农(50272)
- 业大(49000)
- 财经(48361)
- 江(47869)
- 中心(47782)
- 研究所(47684)
- 北京(44376)
- 经(43767)
- 范(42352)
- 师范(41961)
- 农业(39271)
- 州(38921)
- 院(38358)
- 经济学(37632)
- 财经大学(36000)
- 基金
- 项目(225551)
- 科学(177544)
- 研究(165260)
- 基金(163436)
- 家(141702)
- 国家(140554)
- 科学基金(121545)
- 社会(102447)
- 社会科(97072)
- 社会科学(97044)
- 省(88844)
- 基金项目(86598)
- 自然(80264)
- 自然科(78408)
- 自然科学(78394)
- 教育(77147)
- 自然科学基金(76931)
- 划(74462)
- 资助(68358)
- 编号(68111)
- 成果(55510)
- 重点(50313)
- 部(49654)
- 创(47163)
- 课题(47066)
- 发(46627)
- 创新(43939)
- 制(43363)
- 科研(43044)
- 教育部(42871)
- 期刊
- 济(137890)
- 经济(137890)
- 研究(95839)
- 中国(63640)
- 学报(50840)
- 管理(49887)
- 财(47729)
- 科学(46935)
- 农(45575)
- 大学(38914)
- 教育(38817)
- 学学(36607)
- 农业(31470)
- 技术(30061)
- 融(27245)
- 金融(27245)
- 财经(23451)
- 业经(22413)
- 经济研究(21518)
- 经(19869)
- 问题(17633)
- 图书(16465)
- 理论(16424)
- 业(16262)
- 科技(15991)
- 技术经济(15866)
- 实践(15070)
- 践(15070)
- 版(15019)
- 统计(14729)
共检索到4760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林兢 苏金香
内部控制缺陷数量及严重程度是判断企业内部控制质量的重要标准,如何更便利地判定企业是否存在内部控制缺陷是当前理论界及实务界急需解决的问题。可以COSO新内部控制框架为基础,利用lOgiStiC回归方法构建出内部控制缺陷预警模型,为内、外部审计师和监管部门判断企业内部控制质量提供一种便利的工具。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葛大伟 陈烨 陈峰 孟传瑞 王博然
研究汽车报交线缺陷的预报警模型及基于大数据分析的最优控制方法。首先,在对业务流程重构以及基于在线看板实时信息化的基础上,建立了缺陷预报警的系统模型。其次,通过大数据分析方法以及蒙特卡洛模拟方法,以最小化漏报警概率和误报警概率为目标,比较分析休哈特控制图法和核密度估计法的优劣,并最终提出了最优的控制方法。最后,通过数值实验与实例验证,表明所提出的模型与方法的有效性与高效性。
关键词:
汽车生产 油漆缺陷 蒙特卡洛模拟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石意如
综合考虑企业内部控制缺陷的空间结构与时间性,可以划分为层次性缺陷、规模性缺陷与持续性缺陷,实践中主要存在三类缺陷的组合缺陷,针对组合缺陷设计出企业内部控制缺陷"三维"认定模型,在计算单一缺陷值的基础上,计算组合缺陷值,结合组合缺陷的两个临界值,定量认定内部控制缺陷。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王海林
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是判断企业内部控制是否有效的重要依据,是内部控制评价的重要部分。本研究将BP神经网络技术运用于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探讨通过建立BP内控缺陷识别模型实现对企业内部控制缺陷的识别诊断,解决目前缺陷认定过度依赖评价人员职业素养且主要集中在事后判断,缺少事中识别和预警的问题。研究构建了BP缺陷识别模型,分析了利用模型识别缺陷程度的基本原理,并对模型的应用效果进行了识别检验。本文为研究和开展企业内部控制缺陷自动化识别跟踪提供了一种可行路径,也为人工智能与内部控制结合探讨提供了一种思路和范例。
关键词:
内部控制缺陷 识别 诊断 神经网络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袁洋 许国艺
管理层违规担保为上市公司融资可能会导致企业财务危机和系统风险,因此建立担保内部控制风险预警机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在设置担保内部控制风险预警指标的基础上,从单项指标和企业整体层面构建了对外担保内部控制风险预警评价模型,为管理层和监管机构提供对外担保内部控制风险信息,以降低控制风险。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杨有红 李宇立
内部控制缺陷的认定是评价内部控制是否有效的关键。把握内部控制缺陷的实质、厘清内部控制缺陷和内部控制局限性是认定内部控制缺陷的基础。缺陷认定是一个过程,这一过程必须解决缺陷识别、缺陷严重程度评估、缺陷认定权限划分、缺陷应对措施制定、缺陷对外披露五个环节的问题。
关键词:
内部控制 缺陷认定 对外报告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张红英 高晟星
本文从审计师的角度出发,将内部控制缺陷划分为会计层面内部控制缺陷和公司层面内部控制缺陷,研究内部控制缺陷本质属性及其变化对审计费用的影响。研究发现会计层面内部控制缺陷与审计费用在1%水平上显著正相关,公司层面内控缺陷与审计费用不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内部控制缺陷修正在5%水平上与审计费用负相关;内控控制缺陷披露的一致性与审计费用不相关。
关键词:
内部控制缺陷 审计费用 审计风险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黄叶
本文选取2010—2021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分析了内部审计规模与独立性对企业内部控制缺陷披露的影响,并进一步考察盈余管理水平的中介效应和高管权力水平的调节效应。实证得到,内部审计规模与内部审计独立性与企业内部控制缺陷披露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内部审计规模越大或内部审计独立性越高,企业发生内部控制缺陷的可能性越大,同时内部控制缺陷数量和强度也越高。盈余管理水平承担了显著的中介效应,内部审计能抑制盈余管理水平,而盈余管理水平的降低能释放出更多的内部控制缺陷。这一点也与高管权力的逆向调节效应结论一致,高管权力水平越高,内部审计对内部控制缺陷的正效应越弱,说明权力高管有意在实施盈余管理时减少对外披露内部控制缺陷,进而迷惑外部投资者。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李政 张文修 钟永红
样本资料和实证方法选取是否科学,直接关系到实证结果的正确性。本文从时间窗、样本配比、变量与模型选取等方面分析在研究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违规中常见的缺陷,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法。在此基础上,采取粗糙集模型,以深沪767家上市公司为建模样本,以116家上市公司为检验样本构建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违规预警模型。结果显示,在建模样本中,粗糙集模型以97.8%的精度正确识别正常上市公司,以66%的精度正确识别违规上市公司。在检验样本中,粗糙集模型以98.1%的精度正确识别正常上市公司,以68%的精度正确识别违规上市公司。
关键词:
上市公司 信息披露 多变精度粗糙集 预警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林兢 苏金香
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是进行内部控制评价和鉴证的基础,但理论界对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仍存在很大分歧,现有指南可操作性比较欠缺,本文利用COSO新内部控制框架从公司层面和账户层面建立了一套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为进一步推进内部控制理论和实务研究提供借鉴。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施赟 蒋华林 徐玉琳
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影响着内部控制缺陷存在性的判断,并进一步涉及缺陷等级的判定以及对外披露。以2009~2015年沪深A股披露内部控制自评报告的公司为研究对象,在梳理认定标准从自愿到强制披露的制度演进的基础上,重点分析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的制定和披露现状、存在的问题和相关研究,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与研究展望。研究旨在对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的制定和执行情况做出评价,为监管层进一步解决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持续完善相关的制度规范提供政策建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杨婧 郑石桥
内部控制缺陷认定的目标是对企业的内部控制有效性做出评价。文章通过建立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分析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的形成机理,论证了缺陷认定标准与企业管理层的策略选择、外部审计师的行为决策和政府监管部门的处罚力度相关,还得出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的形成是企业管理层、外部审计师和政府监管层之间进行博弈所达成的一种均衡状态的结论。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贺娟
以2008~2015年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在"现金流—成长机会"框架下,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了不同现金持有动机对过度投资的影响,以及内部控制在其间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相对于预防性动机,代理动机下的现金持有更容易导致企业过度投资行为,这种现象在内部控制存在缺陷的企业表现更为明显,当企业内部控制缺陷修复后又能有效抑制过度投资行为。进一步加入股权结构分离度研究发现,相对于预防性动机而言,股权结构分离度的降低有助于减弱代理动机下持有现金对过度投资的负效应。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陈津津 赵巍 李海燕
本文采用2008~2015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基于企业风险管理理论和企业能力理论研究存货相关内部控制缺陷与存货管理业绩的关系,并从通货膨胀预期的视角探讨其对企业风险控制和企业能力的影响,进而考察其对两者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存货相关内部控制缺陷与存货管理业绩显著负相关;通货膨胀预期上升时,存货相关内部控制缺陷对存货管理业绩的负向作用将受到抑制。本文的结论从企业风险管理以及企业核心和动态能力提升视角,为企业"实质有效"地投入资源健全内部控制提供动机支撑,同时为通货膨胀对企业主体行为的影响微观化至计量模型做了有益的探索。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吕珺 李昕昕 陈汉文
随着我国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的建立,外部环境及企业自身对内部控制建设的关注程度愈加提升,企业对加强和完善内部控制的需求逐渐增加,学术界关于内部控制缺陷的相关研究也愈加重视。本文对近年来内部控制缺陷的影响因素以及内部控制缺陷引发的经济后果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分类阐述与回顾,并就内部控制缺陷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进行了探讨,以期对该领域未来进一步纵深及拓展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内部控制缺陷 研究进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