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540)
2023(6452)
2022(5483)
2021(5112)
2020(4301)
2019(9455)
2018(9486)
2017(17373)
2016(10271)
2015(11844)
2014(12131)
2013(11281)
2012(10763)
2011(9610)
2010(9890)
2009(9195)
2008(9559)
2007(8830)
2006(7931)
2005(7498)
作者
(28279)
(23754)
(23603)
(22720)
(15235)
(11362)
(10724)
(9164)
(9020)
(8775)
(8082)
(8079)
(7689)
(7662)
(7600)
(7247)
(7116)
(7099)
(7075)
(6759)
(6211)
(5769)
(5752)
(5574)
(5443)
(5392)
(5306)
(5244)
(4784)
(4642)
学科
管理(36362)
(34119)
经济(34039)
(29631)
(26839)
企业(26839)
(13952)
(13754)
中国(12878)
方法(12485)
数学(10007)
数学方法(9793)
(9541)
(9123)
业经(9057)
(8717)
财务(8691)
财务管理(8667)
企业财务(8253)
体制(8110)
理论(7833)
(7664)
银行(7653)
(7416)
(7244)
(6930)
金融(6928)
技术(6707)
(6565)
教育(6061)
机构
学院(143036)
大学(142123)
(54471)
经济(53024)
管理(49609)
研究(48528)
理学(41594)
理学院(41094)
管理学(40220)
管理学院(39940)
中国(37668)
(30977)
(30727)
科学(27784)
(24944)
(24405)
财经(23045)
中心(22471)
研究所(21831)
(21213)
(20668)
(20073)
师范(19875)
北京(19460)
技术(18955)
业大(18692)
(18522)
(17627)
经济学(16956)
财经大学(16873)
基金
项目(87335)
科学(69489)
研究(67878)
基金(62319)
(53328)
国家(52807)
科学基金(45197)
社会(42074)
社会科(39649)
社会科学(39642)
教育(35186)
(34628)
基金项目(32048)
(29801)
编号(28826)
自然(28030)
自然科(27378)
自然科学(27372)
自然科学基金(26885)
资助(25600)
成果(24971)
(22783)
课题(22054)
(20812)
重点(20591)
(18570)
教育部(18434)
(18267)
(18179)
(18080)
期刊
(66509)
经济(66509)
研究(44380)
中国(38570)
(27450)
教育(26588)
管理(21684)
学报(21664)
(20356)
科学(19339)
技术(17881)
大学(17293)
学学(16157)
(15226)
金融(15226)
农业(13126)
财经(12703)
职业(12537)
(10948)
经济研究(9623)
业经(9335)
技术教育(9158)
职业技术(9158)
职业技术教育(9158)
问题(8275)
(8087)
论坛(8087)
(7346)
财会(7180)
会计(7164)
共检索到2337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唐建华  王琰  
在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过程中,控制缺陷的认定非常重要,认定结果直接关乎审计意见的类型。实务中,很多注册会计师反映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是难点,并认为标准制定机构应当制定更详细的缺陷认定标准。本文通过几个案例,对这个问题进行探讨。一、现有技术标准提供的指引2011年10月,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简称中注协)印发《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实施意见》。其中,第六部分对如何评价控制缺陷提供了指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盛永志  
本文从对近两年里的否定意见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的分析入手,着力探讨内部控制重大缺陷如何更多更早地被揭露审查,旨在构建更加符合要求的内部控制审计理念、规则和环境。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杨有红  李宇立  
内部控制缺陷的认定是评价内部控制是否有效的关键。把握内部控制缺陷的实质、厘清内部控制缺陷和内部控制局限性是认定内部控制缺陷的基础。缺陷认定是一个过程,这一过程必须解决缺陷识别、缺陷严重程度评估、缺陷认定权限划分、缺陷应对措施制定、缺陷对外披露五个环节的问题。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郑石桥  
内部控制鉴证的核心内容就是寻找内部控制缺陷并对缺陷进行等级划分,寻找内部控制缺陷的过程称为内部控制缺陷识别,而对内部控制缺陷划分等级的过程称为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无论是内部控制缺陷识别,还是内部控制缺陷认定,外部审计师和管理层都可能产生差异。差异产生的原因包括个人特质及缺陷与判断者的利益关联程度,差异产生的路径包括标准差异和认知差异。在上述原因驱动下,通过上述路径,同样的内部控制偏差,管理层可能判断为内部控制局限性或偶然性例外事项,而外部审计师可能判断为内部控制缺陷;对于同样的内部控制缺陷,管理层认定的缺陷严重程度可能低于外部审计师。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张继勋  刘文欢  
本文采用实验研究方法检验了投资倾向、内部控制重大缺陷类型对投资者投资判断的影响。研究发现,与公司存在账户层面重大缺陷情况相比,投资者对存在公司层面重大缺陷情况的市盈率估计和投资吸引力评价更低。投资倾向与内控重大缺陷类型共同地影响投资者的投资判断,当投资者有较高投资倾向时,投资者对存在公司层面重大缺陷情况的市盈率估计和投资吸引力评价显著低于存在账户层面重大缺陷的情况;但在较低投资倾向时,两类重大缺陷情况下投资者做出的投资判断没有显著差异。同时还进一步发现了管理层可信度、市盈率的中介效应。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郑石桥  
内部控制鉴证的核心内容就是寻找内部控制缺陷并对缺陷进行等级划分,寻找内部控制缺陷的过程称为内部控制缺陷识别,而对内部控制缺陷划分等级的过程称为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无论是内部控制缺陷识别,还是内部控制缺陷认定,外部审计师和管理层都可能产生差异。差异产生的原因包括个人特质及缺陷与判断者的利益关联程度,差异产生的路径包括标准差异和认知差异。在上述原因驱动下,通过上述路径,同样的内部控制偏差,管理层可能判断为内部控制局限性或偶然性例外事项,而外部审计师可能判断为内部控制缺陷;对于同样的内部控制缺陷,管理层认定的缺陷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田娟  余玉苗  
内部控制缺陷的识别与认定是评价内部控制是否有效的关键问题。我国在内控缺陷的识别和认定上还存在着一些需要完善的地方,例如对于如何识别内控缺陷,如何区分财务报告与非财务报告内控缺陷,以及如何对内控缺陷的重要性程度进行划分等都没有具体的规定,这将导致企业内控缺陷认定的困难进而影响到企业内控信息披露的质量。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期刊]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  [作者] 于长春  
从契约理论角度探讨了会计准则制定导向与会计职业判断的相机选择问题,并选择了比较有代表性的个案定量分析了新准则实施后会计职业判断对企业财务信息的影响。数据分析表明:新准则实施之后,我国会计职业判断的效果并不尽如人意,存在着企业为了操纵利润而进行恶意判断的情况。结论认为:会计职业判断应该建立在客观依据基础上并由企业各方面的负责人出具证明材料,企业的会计人员不应该、也不可能代替企业其他部门和人员的职业判断。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杨诗华  童玲  邵永庆  谭伟  左圣松  王天中  余宝红  李德军  徐长虹  聂俊峰  邱雪琴  
本文以研究油田企业内部控制缺陷认定背景和意义为出发点,通过对油田内部控制缺陷认定相关实证数据的统计,分析了油田企业内部控制缺陷认定的现状和困境,在总结实践经验基础上勾画出内部控制缺陷认定的整体框架,并建立了油田"风险清单"与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的"桥梁",着重对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识别方法、重要性评估及认定流程等内容进行阐述,希望能够对内部控制缺陷识别与认定工作有所帮助,提升内部控制审计工作质量和管理水平。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施赟  蒋华林  徐玉琳  
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影响着内部控制缺陷存在性的判断,并进一步涉及缺陷等级的判定以及对外披露。以2009~2015年沪深A股披露内部控制自评报告的公司为研究对象,在梳理认定标准从自愿到强制披露的制度演进的基础上,重点分析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的制定和披露现状、存在的问题和相关研究,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与研究展望。研究旨在对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的制定和执行情况做出评价,为监管层进一步解决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持续完善相关的制度规范提供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何芳  莫晓钢  高虹  
本文从确定内部控制缺陷的分类标准、构建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体系、建立内部控制缺陷的认定程序等方面阐述了如何运用系统、科学、可量化的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和认定流程,帮助企业有效识别与认定内部控制缺陷,从而对内部控制的整体有效性进行评价。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杨婧  郑石桥  
内部控制缺陷认定的目标是对企业的内部控制有效性做出评价。文章通过建立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分析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的形成机理,论证了缺陷认定标准与企业管理层的策略选择、外部审计师的行为决策和政府监管部门的处罚力度相关,还得出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的形成是企业管理层、外部审计师和政府监管层之间进行博弈所达成的一种均衡状态的结论。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宋蔚蔚  
基于2010年深沪主板上市公司公布的内部控制自评报告和内部控制鉴证报告的数据分析,本文指出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的认定存在着目标认定、严重性程度认定、财务与非财务内控缺陷认定、内控局限性与内控缺陷认定等难点,并提出了模糊控制与精确控制并重、保持认定标准相对稳定性、加强监管等建议。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王庆红  
本文从内部控制缺陷认定的意义、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认定现状、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盲区"三方面,分析影响内部控制缺陷的会计因素、社会因素和公司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内部控制缺陷认定的基本计算模型。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丁友刚  王永超  
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是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的核心问题。本文以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披露的2011年内控评价报告为研究对象,从重要性和可能性两个维度考察上市公司内控缺陷认定定量标准的制定情况,并运用内容分析法从缺陷事件的性质、发生的可能性和影响的严重程度三个维度考察上市公司内控缺陷认定定性标准的制定情况。研究发现,上市公司内控缺陷认定标准在制定方面存在着诸多影响内控缺陷信息质量的问题,本文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若干总体性的改进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