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806)
- 2023(16447)
- 2022(14253)
- 2021(13359)
- 2020(11264)
- 2019(25653)
- 2018(25353)
- 2017(49188)
- 2016(26545)
- 2015(29951)
- 2014(29171)
- 2013(28418)
- 2012(25718)
- 2011(22867)
- 2010(22717)
- 2009(20833)
- 2008(20285)
- 2007(17535)
- 2006(15251)
- 2005(13191)
- 学科
- 济(100951)
- 经济(100809)
- 管理(84106)
- 业(77396)
- 企(67101)
- 企业(67101)
- 方法(47662)
- 数学(41217)
- 数学方法(40635)
- 财(30072)
- 农(26162)
- 中国(26048)
- 业经(23871)
- 制(22902)
- 学(20622)
- 技术(19866)
- 务(19194)
- 财务(19115)
- 财务管理(19072)
- 地方(18689)
- 企业财务(18117)
- 贸(17744)
- 贸易(17731)
- 理论(17718)
- 易(17230)
- 农业(17169)
- 银(16967)
- 银行(16925)
- 和(16173)
- 环境(16129)
- 机构
- 大学(364943)
- 学院(362712)
- 管理(147587)
- 济(144793)
- 经济(141692)
- 理学(128462)
- 理学院(127089)
- 管理学(124838)
- 管理学院(124154)
- 研究(116151)
- 中国(87337)
- 京(76434)
- 科学(70496)
- 财(69284)
- 所(55916)
- 财经(55222)
- 农(53643)
- 中心(53633)
- 业大(52863)
- 江(52114)
- 研究所(50762)
- 经(50271)
- 北京(47477)
- 范(46572)
- 师范(46143)
- 经济学(43913)
- 院(43042)
- 州(42092)
- 农业(41766)
- 财经大学(41409)
- 基金
- 项目(253973)
- 科学(201415)
- 研究(187479)
- 基金(185967)
- 家(160944)
- 国家(159613)
- 科学基金(138897)
- 社会(119133)
- 社会科(112988)
- 社会科学(112960)
- 基金项目(98830)
- 省(98758)
- 自然(90090)
- 自然科(88012)
- 自然科学(87990)
- 教育(86467)
- 自然科学基金(86392)
- 划(82750)
- 编号(76100)
- 资助(75470)
- 成果(61094)
- 部(56420)
- 重点(56388)
- 创(54596)
- 发(52968)
- 课题(51777)
- 创新(51063)
- 制(49773)
- 国家社会(49256)
- 教育部(49078)
- 期刊
- 济(153532)
- 经济(153532)
- 研究(105701)
- 中国(68506)
- 管理(55495)
- 财(55126)
- 学报(54808)
- 科学(50926)
- 农(47978)
- 大学(42915)
- 学学(40359)
- 教育(40185)
- 农业(32998)
- 技术(32787)
- 融(30890)
- 金融(30890)
- 财经(27010)
- 业经(25079)
- 经济研究(24412)
- 经(23045)
- 问题(19756)
- 科技(18087)
- 图书(17953)
- 理论(17828)
- 技术经济(17427)
- 业(16943)
- 版(16704)
- 实践(16284)
- 践(16284)
- 现代(16014)
共检索到5222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林兢 苏金香
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是进行内部控制评价和鉴证的基础,但理论界对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仍存在很大分歧,现有指南可操作性比较欠缺,本文利用COSO新内部控制框架从公司层面和账户层面建立了一套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为进一步推进内部控制理论和实务研究提供借鉴。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丁红燕
一、引言COSO的经典性报告《内部控制——整体框架》是内部控制方面的权威性文献,自1992年发布以来,得到了包括美国在内的多个国家的政府组织和企业的认可,并以此框架为基础制定和发布了内部控制的框架和文件,如我国财政部等五部委在2008年6月份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就是在我国国情的基础上借鉴了COSO的内部控制报告。尽管该框架受到了各方的认可,但是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企业的经营环境也在不断的变化,再加上安然公司等舞弊案的出现,使得人们对于COSO的内部控制框架有了质疑。在此背景下,COSO委员会与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于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马尚敏 李卫中
随着内部审计目标逐步向为组织增值转变,内部控制审计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凸显。高校开展科研经费管理内部控制审计一方面可以评价现有的内部控制体系设计和执行是否有效,另一方面有助于完善科研经费管理内部控制,从而推动科研事业发展。本文基于COSO内部控制框架五要素,对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内部控制审计重点进行探索。
关键词:
内部控制 内部控制审计 科研经费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茜 戴文涛
公司破产风险、财务舞弊事件通常与内部控制重大缺陷存在密切关系,研究内部控制重大缺陷判别方式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本文以深交所2007—2008年138家内部控制重大缺陷公司与138家非重大缺陷公司为样本,采用逐步判别分析法构建内部控制重大缺陷判别模型,帮助监管方、外部投资者等更好地预测内部控制重大缺陷。研究表明,相比非重大缺陷公司,内部控制重大缺陷公司上市年限较长、规模较小、外部审计师变更更加频繁,盈利能力和成长性较差,但流动性、营运能力指标的检验结果是混合性的。交互验证结果表明,模型预测准确率达到70%以上。
关键词:
内部控制 重大缺陷 判别分析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赵强 许葵
尝试以COSO内部控制框架为基础,结合高校自身特点,建立一个完整的高校资产管理的内部控制管理模式。该模式结合管理机制及资产管理的特点,进行风险评估并找出资产管理过程中的风险点。针对其可能存在的风险,设计详细的控制对策并明确其详细内部控制流程。建立统筹各部门的资产管理信息平台并提出内外监督相结合的管理过程监督方式,以期达到高校资产管理过程中决策有依据、执行有标准、结果有评价。
关键词:
资产管理 COSO 内部控制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郑大喜
目的:建立有效的公立医院价格内部控制框架,确保收入取得的合理性、合规性。方法:运用文献分析法和政策分析法,对公立医院价格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结果:部分医院价格管理机构设置不全、制度建设滞后;部门联动和监督不足;信息化程度低;违规收费。结论:借鉴COSO内部控制框架,加强公立医院价格内部控制:健全价格管理组织机构,配备适宜人员,明确权责,优化控制环境;建立风险评估机制,控制价格风险;加强业务活动控制,从源头规范行为,促进合理诊疗、合规收费;加强信息化建设,开展价格智能审核,实时提醒、反馈、纠正不规范诊疗行为;加强内部监督,强化责任意识,建立收费长效约束机制。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范雨晗 吴勋
内部控制作为历久弥新的管理课题,随着管理环境的变化,越来越受到理论界和企业界的关注。从COSO框架基本内容入手,分析了COSO框架对内部控制的影响,以中石油为例,阐述了石油企业内部控制建设的现状,从四个方面对完善和提高石油企业内部控制建设提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
COCO框架 石油企业 内部控制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张红英 高晟星
本文从审计师的角度出发,将内部控制缺陷划分为会计层面内部控制缺陷和公司层面内部控制缺陷,研究内部控制缺陷本质属性及其变化对审计费用的影响。研究发现会计层面内部控制缺陷与审计费用在1%水平上显著正相关,公司层面内控缺陷与审计费用不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内部控制缺陷修正在5%水平上与审计费用负相关;内控控制缺陷披露的一致性与审计费用不相关。
关键词:
内部控制缺陷 审计费用 审计风险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郭靖 李敏
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医疗市场竞争的加剧,为保障公立医院安全、高效运营,加强公立医院内部控制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COSO内部控制框架五要素理论,分析了公立医院内部控制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逐一提出改进建议,进而提升公立医院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水平。
关键词:
公立医院 内部控制 医改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杨有红 李宇立
内部控制缺陷的认定是评价内部控制是否有效的关键。把握内部控制缺陷的实质、厘清内部控制缺陷和内部控制局限性是认定内部控制缺陷的基础。缺陷认定是一个过程,这一过程必须解决缺陷识别、缺陷严重程度评估、缺陷认定权限划分、缺陷应对措施制定、缺陷对外披露五个环节的问题。
关键词:
内部控制 缺陷认定 对外报告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刘月升 郑石桥
内部控制缺陷认定就是缺陷等级分级,其本质是对缺陷风险暴露造成的内部控制目标偏离程度的等级划分,如何分级的依据就是缺陷认定标准。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有定性标准和定量标准,前者主要考虑缺陷的性质所形成的风险暴露,一般难以量化,后者主要考虑缺陷影响内部控制目标的可能性和后果所形成的风险暴露,可以量化,二者都根据风险暴露影响目标的程度来认定缺陷等级。由于不同因素对不同内部控制目标的影响程度不同,不同内部控制目标具有不同的可容忍偏离,所以,缺陷认定标准是一个体系,主要包括:行为目标相关缺陷认定标准,资产目标相关缺陷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王惠芳
内部控制缺陷的认定是内部控制评价和鉴定中最基础的问题,然而不仅目前的内部控制规范关于内部控制缺陷的认定存在制度空白,而且国内外均缺乏关于内部控制缺陷方面的系统研究。有鉴于此,本文首先从制度、理论以及操作三个层面对内控缺陷认定困境进行了解析,指出内控缺陷认定困境主要表现在:内控缺陷的概念和分类缺乏明确界定,一般、重要及重大缺陷缺乏具体认定标准,有关制度规范缺乏细化指导规则等;其次从规范制定思路、概念界定、分类、认定标准等方面提出了破解思路;最后构建了内控缺陷认定的基本框架。
关键词:
内部控制缺陷 认定 重大缺陷 框架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王惠芳
在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建立、评价及审计中,内部控制缺陷的认定都是最基础的问题,然而由于中西方均缺乏关于内部控制缺陷认定的系统研究,目前的内部控制规范对于内部控制缺陷认定也存在诸多亟待完善的地方,如内控缺陷的概念和内涵界定模糊、重大缺陷缺乏认定标准、有关内控缺陷的规范缺乏细化指导规则等。所有这些直接导致了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认定的困境和内控信息披露质量低等问题。有鉴于此,本文在对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认定现状及困境探讨的基础上,从理论前提衔接、规范制定思路及内控缺陷程度区分等方面重构了内部控制缺陷认定的基本框架。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刘月升 郑石桥
内部控制缺陷认定就是缺陷等级分级,其本质是对缺陷风险暴露造成的内部控制目标偏离程度的等级划分,如何分级的依据就是缺陷认定标准。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有定性标准和定量标准,前者主要考虑缺陷的性质所形成的风险暴露,一般难以量化,后者主要考虑缺陷影响内部控制目标的可能性和后果所形成的风险暴露,可以量化,二者都根据风险暴露影响目标的程度来认定缺陷等级。由于不同因素对不同内部控制目标的影响程度不同,不同内部控制目标具有不同的可容忍偏离,所以,缺陷认定标准是一个体系,主要包括:行为目标相关缺陷认定标准,资产目标相关缺陷认定标准,信息目标相关缺陷认定标准,经营目标相关缺陷认定标准,战略目标相关缺陷认定标准。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郑石桥
内部控制缺陷识别标准是判断特定事项是否属于内部控制缺陷的依据,包括内部控制偏差识别标准、内部控制缺陷与内部控制局限性划分标准、风险承受度标准。内部控制偏差识别标准包括内部控制设计偏差识别标准和执行偏差识别标准。前者有四种情形:相关法律法规或强制性规范——强制标准;行业内部控制规范——相对标准;通用内部控制规范——参考标准;控制与风险的匹配性——绝对标准。内部控制缺陷与内部控制局限性划分标准主要基于成本效益原则。风险承受度标准需要按控制主体和各个控制目标联合考虑,形成一个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