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557)
- 2023(6238)
- 2022(5243)
- 2021(4644)
- 2020(3961)
- 2019(8668)
- 2018(8489)
- 2017(16692)
- 2016(9043)
- 2015(9897)
- 2014(9832)
- 2013(9582)
- 2012(8799)
- 2011(7795)
- 2010(7856)
- 2009(7720)
- 2008(7701)
- 2007(6959)
- 2006(6212)
- 2005(5929)
- 学科
- 济(35091)
- 经济(35016)
- 管理(34785)
- 业(29983)
- 企(26659)
- 企业(26659)
- 财(15127)
- 方法(14277)
- 制(13180)
- 数学(12438)
- 数学方法(12339)
- 务(9428)
- 财务(9409)
- 财务管理(9390)
- 体(9066)
- 企业财务(9009)
- 中国(8950)
- 业经(8747)
- 农(8509)
- 银(8110)
- 银行(8104)
- 体制(7937)
- 融(7761)
- 金融(7759)
- 行(7657)
- 环境(6449)
- 划(6390)
- 贸(6377)
- 贸易(6371)
- 易(6255)
- 机构
- 大学(128638)
- 学院(127341)
- 济(58251)
- 经济(57150)
- 管理(49720)
- 理学(42644)
- 理学院(42241)
- 管理学(41710)
- 管理学院(41457)
- 研究(40652)
- 中国(35370)
- 财(32256)
- 京(25952)
- 财经(24886)
- 经(22581)
- 科学(21061)
- 江(20111)
- 中心(19930)
- 经济学(19643)
- 所(19306)
- 财经大学(18715)
- 农(18586)
- 经济学院(17805)
- 研究所(16941)
- 业大(16173)
- 北京(15867)
- 州(15280)
- 商学(14897)
- 院(14778)
- 商学院(14756)
- 基金
- 项目(83897)
- 科学(68087)
- 基金(64362)
- 研究(62487)
- 家(54972)
- 国家(54554)
- 科学基金(48268)
- 社会(43283)
- 社会科(41267)
- 社会科学(41259)
- 基金项目(33755)
- 省(31584)
- 自然(29817)
- 自然科(29194)
- 自然科学(29189)
- 教育(28890)
- 自然科学基金(28692)
- 划(26301)
- 资助(25865)
- 编号(23666)
- 制(23058)
- 部(20124)
- 成果(19709)
- 国家社会(19010)
- 重点(18854)
- 创(18163)
- 教育部(18108)
- 人文(17444)
- 创新(17146)
- 发(16950)
共检索到1983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刘中华 梁红玉
以2008—2012年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内部控制缺陷对企业信贷约束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控制样本自选择问题的基础上,内部控制缺陷的存在加剧了企业所面临的信贷约束;内部控制缺陷的严重程度与所遭受的信贷约束显著正相关;企业对内部控制缺陷所采取的整改措施可以缓解其所引致的信贷约束,但并不能从根本上消除内部控制缺陷给企业信贷融资带来的消极影响。区分行业类别后,内部控制缺陷对垄断行业企业的信贷约束并没有显著影响,但能显著提高非垄断行业的信贷约束。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何婷婷
在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并屡创新高的过程中,民营企业为之做出了举足轻重的贡献,是推动我国经济进步不可缺失的力量。但是由于民营企业普遍存在规模较小、管理不够完善、企业信息不透明等多种原因,往往面临金融机构实施的各种信贷约束,融资问题严重制约了企业的扩张和可持续发展。通过查阅文献,本文将金融机构实施信贷约束的方式归结为控制融资成本、新增贷款、债务期限三种,并从企业的内部控制和高管政治背景两个方面对制约企业融资的信贷约束进行实证研究分析,通过探讨三者之间的相关性,为民营企业缓解信贷约束、解决融资问题提供对策建议,促进
关键词:
信贷约束力 高管政治背景 内部控制缺陷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张红英 赵丹
作为正式制度的内部控制与作为非正式制度的政治关系在影响银行信贷决策的过程中究竟谁胜谁负,很少有学者能给出明确的答案。本文基于这一新视角,以20122014年中国民营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探讨政治关系和内部控制缺陷对信贷约束的联合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内部控制缺陷会加剧企业的信贷约束,具体表现在更高的债务融资成本、更少的新增贷款以及更短的贷款期限;但是政治关系会屏蔽内部控制缺陷带来这种约束力,特别是在新增贷款和债务期限水平方面,且这种屏蔽效应会随着政治关系的强弱有所差别。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张红英 赵丹
作为正式制度的内部控制与作为非正式制度的政治关系在影响银行信贷决策的过程中究竟谁胜谁负,很少有学者能给出明确的答案。本文基于这一新视角,以2012~2014年中国民营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探讨政治关系和内部控制缺陷对信贷约束的联合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内部控制缺陷会加剧企业的信贷约束,具体表现在更高的债务融资成本、更少的新增贷款以及更短的贷款期限;但是政治关系会屏蔽内部控制缺陷带来这种约束力,特别是在新增贷款和债务期限水平方面,且这种屏蔽效应会随着政治关系的强弱有所差别。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蒙立元 宋传智
通过对我国2010-2014年沪深两市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2010年4月《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颁布实施后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披露对投资效率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了自愿性内部控制缺陷披露和强制性内部控制缺陷披露对投资效率影响的差异。研究发现,由于融资约束的存在,内部控制缺陷披露有利于提高企业投资效率;强制性内部控制缺陷披露比自愿性内部控制缺陷披露对投资效率的影响更加显著。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刘焱 姚海鑫
以2007~2011年非金融类上市公司数据为依据,结果内部控制实质性缺陷对债务融资约束的影响。结果发现,当公司存在内部控制实质性缺陷时,债务期限较短,债务成本较高,新增借款能力较差;内部控制实质性缺陷还会对公司的债务融资产生长期的不利影响。
关键词:
内部控制 实质性缺陷 债务契约 融资约束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杨有红 李宇立
内部控制缺陷的认定是评价内部控制是否有效的关键。把握内部控制缺陷的实质、厘清内部控制缺陷和内部控制局限性是认定内部控制缺陷的基础。缺陷认定是一个过程,这一过程必须解决缺陷识别、缺陷严重程度评估、缺陷认定权限划分、缺陷应对措施制定、缺陷对外披露五个环节的问题。
关键词:
内部控制 缺陷认定 对外报告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百兴 王博 卿小权
以2010~2016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内部控制缺陷存在性和内部控制缺陷内容事项差异性对高管薪酬粘性特征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企业存在内部控制缺陷并不会导致高管薪酬粘性显著增强,内部控制缺陷的存在性整体上与高管薪酬粘性特征并无直接关系。进一步研究发现,高管薪酬粘性对内部控制缺陷的响应具有显著的内容选择性。在内部控制存在缺陷的公司中,若缺陷内容与高管薪酬直接相关,则高管薪酬粘性程度较强;若缺陷内容与高管薪酬无直接关联,则高管薪酬粘性程度相对较弱。基于此,企业对内部控制缺陷的修复应该针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以最小的成本取得最优的治理效果。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寿喜
一、"内部控制缺陷"的第一层级——基于经济后果性的划分企业内部控制的"病毒"即是"内部控制缺陷",具有较强的经济外部性,因为上市公司作为使用公众资金的公司,严重的内部控制缺陷会导致其释放不良信号,误导市场资源配置,进而埋下市场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盛永志 唐秋玲
内部控制非重大缺陷比重大缺陷更有可能诱发"蝴蝶效应",这种"蝴蝶效应"需要执行企业内部控制审计的注册会计师引起足够重视。本文认为,应该综合运用法律、制度、技术等手段采取措施,以促使审计师、被审计单位对内部控制非重大缺陷"蝴蝶效应"的应有关注落到实处。
关键词:
内部控制审计 非重大缺陷 蝴蝶效应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朱彩婕 郑晓丽
内部控制缺陷暴露后上市公司的治理效应是否有变化,股权结构、董事会结构是否有所改善,高管薪酬是否受到影响?以深市2007年和2008年内部控制缺陷暴露的上市公司为样本,运用配对样本T检验法考察缺陷暴露前后共5年公司治理效应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内部控制缺陷暴露后董事会规模显著变小,高管薪酬显著增加。进一步通过线性回归验证内部控制缺陷暴露程度与董事会规模的变化负相关但并不显著,内部控制缺陷暴露程度与高管薪酬的变化显著正相关。
关键词:
内部控制 公司治理 高管薪酬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王加灿 王嫣婷 张琴琴
以2012~2017年沪深两市存在内部控制重大缺陷的36家A股上市公司为传染源,以其所在行业的其他公司为传染对象,运用事件研究法和多元回归分析法,对上市公司存在内部控制重大缺陷这一事件的个体市场效应以及市场传染效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内部控制重大缺陷不仅会导致自身负面的市场效应,还会产生显著的资本市场传染效应;传染效应会因不同的公司规模、产权性质、市场化程度而不同。研究结论对加深理解与有效实施资本市场的风险防控具有政策启示,应该控制传染源,提高公司内控质量,减少内控重大缺陷;应当加强信息披露管制,缓解内控重大缺陷传染效应。
关键词:
内部控制 重大缺陷 市场反应 传染效应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杨小娟 李方晗 赵艺
基于内部控制缺陷披露的视角,以2012-2020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连锁董事的内部控制溢出效应。研究发现,连锁董事所在的其他公司之前披露内部控制缺陷的情况下,连锁董事所在当前公司的内部控制质量将会提高,存在连锁董事的内部控制溢出效应,以及连锁董事内部控制溢出效应的信息机制和声誉机制。研究还发现,连锁董事在当前公司的审计委员会任职强化了连锁董事的内部控制溢出效应,当前公司的大股东持股比例越高,连锁董事的内部控制溢出效应越强。本文的研究对认识和理解连锁董事在改善内部控制方面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顾奋玲 解角羊
本文以2013-2017年沪深A股主板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研究了内部控制缺陷对融资约束的影响,审计师意见对融资约束的影响以及审计师意见对内部控制缺陷影响融资约束的传导作用。实证结果表明,存在内部控制缺陷的企业与不存在内部控制缺陷的企业相比,前者有较高的融资约束,并且随着企业内部控制缺陷程度的增加,企业将面临更高的融资约束;审计师出具非标内部控制审计意见与企业融资约束成正相关作用。进一步研究后发现,在审计师出具了非标内部控制审计意见的传导作用下,内部控制缺陷与融资约束之间的正相关作用进一步增加。本研究丰富了内部控制缺陷与融资约束的研究成果,对于探索内部控制缺陷和审计意见影响融资约束的作用机理以及加强内部控制建设与缺陷修复等具有积极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关键词:
内部控制缺陷 融资约束 审计师意见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张红英 高晟星
本文从审计师的角度出发,将内部控制缺陷划分为会计层面内部控制缺陷和公司层面内部控制缺陷,研究内部控制缺陷本质属性及其变化对审计费用的影响。研究发现会计层面内部控制缺陷与审计费用在1%水平上显著正相关,公司层面内控缺陷与审计费用不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内部控制缺陷修正在5%水平上与审计费用负相关;内控控制缺陷披露的一致性与审计费用不相关。
关键词:
内部控制缺陷 审计费用 审计风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