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221)
- 2023(5995)
- 2022(5065)
- 2021(4597)
- 2020(3953)
- 2019(8681)
- 2018(8754)
- 2017(16725)
- 2016(9185)
- 2015(10317)
- 2014(10387)
- 2013(10078)
- 2012(9328)
- 2011(8328)
- 2010(8344)
- 2009(8118)
- 2008(8278)
- 2007(7553)
- 2006(6842)
- 2005(6502)
- 学科
- 管理(37080)
- 济(33716)
- 经济(33641)
- 业(30434)
- 企(27888)
- 企业(27888)
- 财(15406)
- 方法(13890)
- 制(12855)
- 数学(11491)
- 数学方法(11355)
- 务(10446)
- 财务(10415)
- 财务管理(10392)
- 企业财务(10008)
- 业经(9612)
- 体(8824)
- 中国(8267)
- 体制(7706)
- 农(7662)
- 银(7240)
- 银行(7217)
- 学(7148)
- 行(6808)
- 融(6484)
- 金融(6482)
- 理论(6192)
- 划(6149)
- 环境(5836)
- 技术(5723)
- 机构
- 大学(135010)
- 学院(132729)
- 济(52507)
- 管理(51440)
- 经济(51350)
- 研究(43376)
- 理学(43242)
- 理学院(42815)
- 管理学(42124)
- 管理学院(41857)
- 中国(34671)
- 财(30431)
- 京(28582)
- 科学(25294)
- 财经(23091)
- 所(21696)
- 江(21138)
- 中心(20911)
- 农(20765)
- 经(20735)
- 研究所(19148)
- 业大(18782)
- 北京(17694)
- 财经大学(17088)
- 州(16685)
- 经济学(16587)
- 农业(16281)
- 院(15675)
- 范(15343)
- 师范(15150)
- 基金
- 项目(86474)
- 科学(68123)
- 基金(63991)
- 研究(62830)
- 家(55872)
- 国家(55465)
- 科学基金(47790)
- 社会(40895)
- 社会科(38776)
- 社会科学(38770)
- 基金项目(33425)
- 省(33018)
- 自然(30575)
- 自然科(29876)
- 自然科学(29870)
- 自然科学基金(29370)
- 教育(28894)
- 划(27808)
- 资助(26141)
- 编号(25339)
- 成果(22714)
- 制(21870)
- 部(19652)
- 重点(19412)
- 创(17821)
- 国家社会(17551)
- 教育部(17123)
- 课题(17110)
- 发(16893)
- 项目编号(16881)
共检索到2084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李百兴 李瑞敬
文章以2012年398家披露内部控制缺陷的主板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检验了内部控制缺陷披露的信息含量。通过检验内控缺陷披露前后的股市反应,研究市场反应出现的原因,发现当公司按照规定披露出内控缺陷时,市场会出现一定的反应,但由于内控缺陷披露多与财报一起或附带披露,在检验影响信息含量的因素后发现市场出现的反应并不是由内控缺陷的披露带来的。
关键词:
内控缺陷 市场反应 信息含量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永海 石青梅
文章考察了内部控制信息强制披露阶段内控缺陷披露的盈余信息含量。结果表明,内控缺陷披露对公司盈余反应系数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内控缺陷整改缓解了内控缺陷披露对公司盈余反应系数的负向影响;强制实施的内控缺陷披露不会对公司盈余反应系数产生显著的负面影响。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芦雅婷 张俊民
文章以2008-2016年沪深A股披露内控自我评价报告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基于信任产生与决策机制,考察了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披露的盈余信息含量。实证结果发现,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的披露降低了投资者对盈余信息的信任程度,从而降低了盈余信息含量。在控制内生性后,我们的结论仍然成立。进一步研究发现,在信任环境良好地区或经高质量内控审计师审计的上市公司,其披露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并未显著降低盈余信息含量。研究结论为我国更严厉的内部控制监管规则的建立具有决策相关性提供支撑。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唐红娟
近年来,我国上市银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工作有了一定成效,但存在法律规范不完善、披露的信息不系统、披露的内容不完全等缺陷,本文建议从完善有关法律规范、固定披露位置、规定披露的详细内容与加强信息披露监管四个方面加以改进。
关键词:
上市银行 内部控制 信息披露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佘晓燕 毕建琴
如实披露内部控制缺陷是企业向外传递内部控制质量的重要信号。自《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其配套指引强制要求企业披露其内部控制缺陷以来,企业内部控制缺陷信息披露的可靠性屡遭质疑。以沪、深两市A股主板上市公司20122014年间的数据为样本,立足于上市公司的实质性缺陷,探究企业内部控制缺陷信息披露的可靠性,并在此基础上研究隐藏实质性缺陷的公司特征。研究发现,股权越分散、负责企业外部审计的会计师事务所规模越小、审计费用越低的"缺陷"企业,越倾向于隐藏其内部控制缺陷。从外部监管来看,违规处罚和诉讼仲裁在一定程度上能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赵息 许宁宁
以深市A股主板市场2008—2011年财务重述公司为基础,利用内部控制缺陷与财务重述的因果关系确定内部控制存在缺陷的上市公司样本,本文对管理层权力与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中的管理层机会主义行为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管理层权力越大,上市公司管理层越倾向于隐瞒已经存在的内部控制缺陷。即在当前公司治理机制弱化和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模糊的背景下,管理层可能会利用其对公司的控制权影响内部控制缺陷的披露。研究还发现,相对于非国资控股公司,国资控股公司管理层更倾向于隐瞒已经存在的内部控制缺陷。这表明,要想使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真正成为解决代理问题的有效手段,必须对管理层权力实施有效制衡以规范企业管理层内...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佘晓燕 毕建琴
如实披露内部控制缺陷是企业向外传递内部控制质量的重要信号。自《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其配套指引强制要求企业披露其内部控制缺陷以来,企业内部控制缺陷信息披露的可靠性屡遭质疑。以沪、深两市A股主板上市公司2012~2014年间的数据为样本,立足于上市公司的实质性缺陷,探究企业内部控制缺陷信息披露的可靠性,并在此基础上研究隐藏实质性缺陷的公司特征。研究发现,股权越分散、负责企业外部审计的会计师事务所规模越小、审计费用越低的"缺陷"企业,越倾向于隐藏其内部控制缺陷。从外部监管来看,违规处罚和诉讼仲裁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地规范企业的内部控制缺陷披露行为。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韩忠雪 毛安敏
本文以2012~2013年深市主板和中小板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公司治理结构对内部控制缺陷披露及其严重程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股权制衡度、股权集中度、董事会成员持股比例、监事会成员持股比例、两职合一以及管理层持股比例与内部控制缺陷披露显著负相关;董事会规模、监事会规模与内部控制缺陷披露显著正相关。通过对内部控制缺陷披露严重程度的分析,确证了公司治理结构对其具有显著影响。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姚和平 黄约 董育军 林勇军
本文以《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在沪深主板上市公司实施为背景,使用2012年上市公司发布的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中的内部控制缺陷数据,研究在强制披露内部控制信息下,公司的内部控制与审计收费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没有披露内部控制缺陷的公司,披露了内部控制缺陷的公司(不管是一般缺陷还是重大重要缺陷)其审计费用并没有显著提高。由此认为,现阶段我国上市公司披露的内部控制缺陷(不管是重大、重要缺陷,还是缺陷),可能并不能准确衡量企业真实的内部控制水平,即没有披露内部控制缺陷的公司,其内部控制质量并不一定就比披露了缺陷的公司高。
关键词:
审计费用 内部控制缺陷 信息披露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张春玲 丁辉
本文以我国2012-2017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公司内控缺陷披露和修复情况,以及董事会、审计委员会和内部控制委员会、CEO和CFO变更情况,研究内控缺陷披露和修复同公司治理结构变更之间的关系。本文的主要贡献在于:国内研究主要聚焦于内控缺陷及修复和董事会、审计委员会以及CEO变更之间的关系,而针对公司治理结构变更同内控缺陷及修复之间的关系国内外现有研究尚未取得一致。本文不仅检验了董事会、审计委员会、CEO与内控缺陷和修复之间的关系,同时还检验了内部控制委员会和CFO变更与内控缺陷修复之间的关系。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吴勇 陈慧 朱卫东
内部控制缺陷披露不仅向外部传递了负向信号,而且不利于并购过程中的价值预测、有效监督和并购整合,这是否会对收购方的并购绩效产生负向影响值得探究。本文基于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并购数据,采用综合财务指标分析法衡量并购绩效,建立多元回归模型,检验并购方内部控制缺陷披露对并购绩效的潜在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上市公司并购当年披露内部控制缺陷将会降低并购绩效,而且披露的内部控制缺陷越严重,并购绩效越差。
关键词:
内部控制 重大缺陷 并购 公司绩效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余海宗 丁璐 谢璇 吴艳玲
本文基于投资者视角,以2009至2011年深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考察了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市场反应,验证了引起市场反应的具体路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可以间接反映企业内部控制的管理水平和投入水平,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我们通过衡量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发现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表现越好,市场评价越高;良好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能够增进投资者对会计信息的信任,提高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表现越好,会计盈余的信息含量越高。
关键词: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 市场评价 盈余信息含量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赵息 许宁宁
笔者基于"动机选择"的视角,对影响管理层内部控制缺陷披露行为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建立在经济动因和政治动因基础上的激励机制以及源于内部控制缺陷披露的昂贵显性和隐性成本是管理层隐瞒内部控制缺陷的驱动力;薄弱的外部治理环境和不尽完善的公司内部治理基础则为管理层"动机选择"的机会主义行为提供了滋生的机会;而管理层所拥有的超出其特定控制权范畴的管理层权力又为其在信息披露中的机会主义行为提供了保障。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丁友刚 王永超
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对于规范内部控制缺陷认定及其披露均具有关键性作用。本文从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的本质着手,研究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的内涵、归属权以及披露等问题,以期为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相关规范的制定提供思路。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杨程程 程小可 王芯卉
本文以沪深主板上市公司实施《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为背景,就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披露制度实施效果及其制约因素进行探究。研究发现:由于监管力度宽松,现阶段上市公司内控缺陷披露及其缺陷类型的划分不能客观地反映披露公司内部控制的真实状况,且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披露行为存在倒置趋势。上述结论为中国上市公司披露其内部控制缺陷的动机提供新的经验证据,同时为监管者、投资者在制定相关制度以及投资决策方面提供有益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