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674)
2023(15132)
2022(12990)
2021(12158)
2020(10363)
2019(23600)
2018(22874)
2017(43464)
2016(23327)
2015(25733)
2014(25100)
2013(24411)
2012(22123)
2011(19573)
2010(19150)
2009(17703)
2008(17326)
2007(14645)
2006(12456)
2005(11178)
作者
(64271)
(54069)
(53385)
(51029)
(34027)
(25836)
(24210)
(20956)
(20506)
(18831)
(18113)
(18100)
(16983)
(16750)
(16723)
(16619)
(16080)
(15951)
(15460)
(15386)
(13126)
(12994)
(12967)
(12287)
(12071)
(12069)
(11853)
(11541)
(10681)
(10513)
学科
(90049)
经济(89920)
管理(75067)
(70722)
(61020)
企业(61020)
方法(43649)
数学(39045)
数学方法(38613)
(32558)
中国(23124)
(22960)
(22754)
(22029)
财务(21982)
财务管理(21938)
企业财务(21041)
业经(20518)
(16932)
贸易(16921)
(16563)
(16289)
(16255)
(15455)
银行(15412)
(14943)
金融(14940)
农业(14911)
(14507)
地方(14134)
机构
大学(317914)
学院(315428)
(134011)
经济(131664)
管理(126460)
理学(110387)
理学院(109256)
管理学(107481)
管理学院(106893)
研究(103693)
中国(81678)
(65840)
(64943)
科学(61441)
(53059)
财经(52082)
(50426)
中心(49504)
业大(48143)
(47745)
研究所(45679)
(44928)
经济学(41924)
农业(41830)
北京(39746)
财经大学(39309)
(38045)
经济学院(37968)
(36748)
师范(36205)
基金
项目(222211)
科学(177108)
基金(166835)
研究(157075)
(146955)
国家(145796)
科学基金(126560)
社会(103721)
社会科(98671)
社会科学(98648)
基金项目(88736)
(84669)
自然(83718)
自然科(81878)
自然科学(81856)
自然科学基金(80434)
(72364)
教育(72256)
资助(67292)
编号(60455)
重点(50507)
(50307)
成果(47805)
(47264)
(45781)
(44539)
国家社会(44477)
创新(44408)
科研(43859)
教育部(43740)
期刊
(136038)
经济(136038)
研究(88984)
中国(59430)
(55104)
学报(51942)
管理(47117)
科学(46721)
(46194)
大学(40127)
学学(38313)
(31490)
金融(31490)
农业(30836)
财经(26306)
技术(25732)
教育(24727)
经济研究(23065)
(22460)
业经(21199)
问题(17905)
(17264)
财会(15849)
(15666)
理论(15657)
(15303)
技术经济(14422)
科技(14328)
会计(14144)
统计(14139)
共检索到4594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刘焱  
以2007~2011年沪深两市非金融类上市公司数据为依据,按照《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的规定界定内部控制缺陷,研究内部控制缺陷对债务期限结构的影响。本文研究发现,当公司存在内部控制实质性缺陷时,债务期限较短;将全部样本按照终极控制人是否为国有单位这两组进行稳健性检验,结果仍然支持假设。研究结论对于推动我国企业建立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虹静  
公司披露的内部控制信息可作为投资者实施风险评估进而作出投资决策的参考,而内部控制缺陷是上市公司内控自我评价和披露的核心内容。以我国上市公司2011—2014年的数据为基础,实证检验公司内部控制缺陷披露与债务资本成本的关系发现:披露内部控制缺陷的公司,其债务资本成本更高;公司披露的内部控制缺陷程度越严重,债务资本成本越高。内部控制缺陷披露影响债务资本成本存在"首次披露"效应,即首次披露内控缺陷公司的债务资本成本上升幅度明显高于非首次披露公司。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修宗峰  段晴晴  
文章以2011—2016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运用多元回归法分析了内部控制缺陷及其整改对债务期限结构的影响,并引入产权性质作为调节变量进行分组检验。研究发现:内部控制缺陷会缩短公司的债务期限结构,缺陷越严重,长期债务的比例越小,债务期限结构越短;如果公司出现内部控制缺陷后积极整改,可以一定程度上提高内部控制质量,打消债权人疑虑,从而获取期限更长的债务;但以上两种相关关系在国有企业中均表现不显著,说明国有属性减弱了内部控制缺陷及其整改对债务期限结构的影响。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刘焱  姚海鑫  
本文以2011年披露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或重要缺陷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统计了样本公司内部控制缺陷披露的整体状况、财务状况以及披露内部控制缺陷的市场反应。研究发现,样本公司财务指标并没有低于行业均值,样本公司中披露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的比例较总体水平也偏高,但内部控制缺陷的披露会引致市场的负面反应,我国上市公司存在内部控制缺陷披露不足的明显特征。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张海梅  
内部控制缺陷的披露是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核心内容之一,然而目前由于多种原因使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信息披露不足。本文以沪市主板97家上市公司2011年度的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为样本,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披露的现状和成因,并提出相应对策。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肖作平  
本文结合中国制度背景,从代理成本视角理论推演终极控制股东与债务期限结构之间的关系。采用包含2004—2008年间可连续获得相关信息的1076家在深、沪上市的非金融公司组成的平衡面板数据(总共5380个观察值),在控制相关变量下应用广义最小二乘法(GLS)、参数和非参数检验等方法实证检查终极控制股东对债务期限结构选择的影响。研究发现,终极控制股东确实影响债务期限结构选择。具体而言:(1)终极控制股东控制权高的公司具有显著短的债务期限;(2)终极控制股东控制权和所有权的分离度与债务期限显著负相关;(3)与终极控制股东是家族等非国有公司相比,终极控制股东是国有的公司具有相对多的长期债务。总的来说,本...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邵春燕  王配配  周愈博  
设计良好并且有效运行的内部控制是确保企业完成生产经营目标的重要基础,本文以2009—2013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为基础,实证检验了终极控制股东对内部控制缺陷的影响。研究表明:终极控制股东的控制权、现金流权与内部控制缺陷显著负相关;控制权和现金流权的两权分离度与内部控制缺陷正相关;金字塔层级与内部控制缺陷显著正相关。终极控制股东为非国有时两权分离度与内部控制缺陷正相关但不显著,终极控制股东为国有时,两权分离度与内部控制缺陷显著正相关。但终极控制股东的性质并不会导致控制权、现金流权和金字塔层级对内部控制缺陷的影响发生大的变化。这表明提高内部控制质量需要考虑终极控制股东带来的影响。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刘志远  毛淑珍  乐国林  
本文在代理理论框架下,基于我国政府干预的制度背景,以2004-2006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终极控制人与其所控制的上市公司债务期限结构选择的关系。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国有企业性质的终极控制人所控制的上市公司长期负债比例偏高。进一步区分不同行政级别的政府终极控制人进行回归,发现政府终极控制人的行政级别越低,企业长期债务比例越高。另外,通过对不同控股方式的样本公司分别进行回归分析的结果表明,在终极控制人通过复杂组织结构方式间接控制的上市公司中,终极控制人的不同产权性质及不同行政级别对上市公司长期债务选择的影响更加显著。上述研究发现,为认识政府控制和干预对企业财务决策的影响提供了更深入的证据,进而...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杨秀岭  
企业内部控制的主要目标之一是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本文以2010年沪深两市A股1708家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通过迹象(财务报告重述,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或被卷入法律诉讼或违规处罚)来识别公司内部控制缺陷,考察了内部控制缺陷对公司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内部控制缺陷与公司绩效呈显著负相关关系。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黄胜  耿建新  
本文以2012~2014年主板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审计报告披露的内部控制缺陷数据为研究对象,以《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规定的内部控制要素以及各要素具体内容为分类依据,揭示了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的分布特征,发现上市公司在披露内部控制缺陷时存在较多不足之处,故从监管机构、上市公司及会计师事务所三个层面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朱彩婕  刘长翠  
内部控制缺陷暴露后,公司治理主体会采取相关措施进行缺陷的修复。本文样本选取了20102014年披露了内部控制重大缺陷的国有上市公司,检验了内部控制缺陷暴露后公司治理如何影响内部控制缺陷修复,验证国有企业治理主体在内部控制缺陷修复过程中的作用,引导国有上市公司关注内部控制缺陷的修复并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提高国有公司的竞争力。研究结果显示:内部控制缺陷暴露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内部控制缺陷修复显著正相关;审计委员会独董比例与内部控制缺陷修复显著负相关,显著水平为5%;高管薪酬与内部控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朱彩婕  刘长翠  
内部控制缺陷暴露后,公司治理主体会采取相关措施进行缺陷的修复。本文样本选取了2010~2014年披露了内部控制重大缺陷的国有上市公司,检验了内部控制缺陷暴露后公司治理如何影响内部控制缺陷修复,验证国有企业治理主体在内部控制缺陷修复过程中的作用,引导国有上市公司关注内部控制缺陷的修复并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提高国有公司的竞争力。研究结果显示:内部控制缺陷暴露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内部控制缺陷修复显著正相关;审计委员会独董比例与内部控制缺陷修复显著负相关,显著水平为5%;高管薪酬与内部控制缺陷修复显著正相关。另外,还发现内部控制缺陷的修复需要更多具有治理专长的专家。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德明  冯晓  
利用上市公司2007年和2008年的相关数据,实证研究了银行贷款、债务期限与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关系,结果发现,银行能在一定程度上识别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质量,表现为内控质量较高的公司能获得更多的长期贷款、更长的贷款期限,但银行仅能识别国有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质量,却无法识别民营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质量。内部控制是反映企业风险的重要指标,研究表明,在我国资本市场,信贷资金盲目流入高风险企业的情况并不严重。同时意味着,在利用信贷资金扶持中小企业、非国有企业的过程中,应当关注此类企业的风险,避免信贷资金过度流入高风险的非国有上市公司。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燕  
本文从内部控制缺陷及其缺陷修正及内部控制审计意见对财务报告的影响出发,提出相关假设,并对假设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存在内部控制缺陷的上市公司往往具有较低的财务报告质量;上市公司若成功修正了内部控制缺陷,相较于修正失败的公司,其财务报告质量有所提升;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审计意见恶化后,其财务报告质量较先前显著降低;但内部控制审计意见改善后,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质量较之前却未见显著提升。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苏忠秦  黄登仕  
本文利用我国2002-2008年家族控制上市公司数据,在控制相关变量下,从债务代理成本视角经验检查在中国债权人法律保护较弱的背景中,终极控制股东(家族)是否影响公司债务期限结构。本文提供的经验证据表明,终极控制股东显著影响公司债务期限结构。具体而言:(1)终极控制股东的控制权越大,公司具有显著低的长期债务水平;(2)终极控制股东的控制权与现金流量权分离度与公司债务期限显著负相关;(3)终极控制股东在上市公司中指派高管与公司债务期限显著负相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