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156)
- 2023(17449)
- 2022(15207)
- 2021(14037)
- 2020(12030)
- 2019(27216)
- 2018(26720)
- 2017(51725)
- 2016(28551)
- 2015(31478)
- 2014(31277)
- 2013(30926)
- 2012(28310)
- 2011(25462)
- 2010(25246)
- 2009(23388)
- 2008(23442)
- 2007(20535)
- 2006(18074)
- 2005(16139)
- 学科
- 济(109737)
- 经济(109568)
- 管理(88731)
- 业(85108)
- 企(72452)
- 企业(72452)
- 方法(52804)
- 数学(45987)
- 数学方法(45555)
- 财(36212)
- 农(29196)
- 中国(27371)
- 制(25784)
- 业经(24932)
- 务(24438)
- 财务(24365)
- 财务管理(24321)
- 学(24277)
- 企业财务(23281)
- 贸(19954)
- 贸易(19942)
- 地方(19817)
- 农业(19661)
- 易(19363)
- 银(18484)
- 银行(18411)
- 融(18016)
- 金融(18013)
- 体(17838)
- 技术(17710)
- 机构
- 大学(406491)
- 学院(402590)
- 济(160088)
- 管理(157573)
- 经济(156709)
- 理学(137071)
- 理学院(135568)
- 研究(134844)
- 管理学(133234)
- 管理学院(132518)
- 中国(101213)
- 京(85943)
- 科学(84589)
- 财(78699)
- 农(71884)
- 所(68783)
- 业大(64260)
- 财经(62828)
- 研究所(62556)
- 中心(60831)
- 江(58291)
- 经(57287)
- 农业(56896)
- 北京(53771)
- 范(49914)
- 师范(49266)
- 经济学(49013)
- 院(48556)
- 财经大学(47098)
- 州(46936)
- 基金
- 项目(277835)
- 科学(217801)
- 基金(203722)
- 研究(196333)
- 家(180088)
- 国家(178655)
- 科学基金(152644)
- 社会(124774)
- 社会科(118365)
- 社会科学(118333)
- 基金项目(108359)
- 省(107500)
- 自然(101898)
- 自然科(99530)
- 自然科学(99501)
- 自然科学基金(97772)
- 划(91445)
- 教育(89894)
- 资助(84308)
- 编号(77458)
- 成果(62830)
- 重点(62443)
- 部(61723)
- 创(57929)
- 发(57642)
- 创新(54177)
- 科研(54051)
- 课题(53356)
- 教育部(52695)
- 制(51727)
- 期刊
- 济(169565)
- 经济(169565)
- 研究(115973)
- 中国(75631)
- 学报(71732)
- 农(64571)
- 财(63147)
- 科学(62184)
- 管理(57413)
- 大学(53535)
- 学学(51063)
- 农业(43699)
- 教育(38271)
- 融(37698)
- 金融(37698)
- 财经(31541)
- 技术(30960)
- 经济研究(27477)
- 业经(26938)
- 经(26805)
- 业(23211)
- 问题(22272)
- 版(20465)
- 科技(19620)
- 理论(19231)
- 业大(18641)
- 技术经济(18333)
- 财会(17612)
- 实践(17338)
- 践(17338)
共检索到5828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宫义飞 谢元芳
本文以2011-2015年沪深A股9029家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研究内部控制缺陷及其整改对盈余持续性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相比不存在内部控制缺陷的企业,存在内部控制缺陷的企业其盈余持续性更低;将内部控制缺陷按严重程度划分类型后发现,相较于一般内部控制缺陷,存在实质性内部控制缺陷的企业,其盈余持续性更低;企业对内部控制缺陷进行整改后,内部控制质量提高,盈余持续性进一步提高;并且缺陷的存在、类型及整改对应计项目盈余持续性的影响均大于对现金流项目盈余持续性的影响。本文的研究拓宽了内部控制缺陷经济后果的相关研究范围,细化深入相关研究,并提供了相关经验证据。
关键词:
内部控制缺陷 整改 盈余持续性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方红星 张志平
基于企业经营和会计信息生成视角,本文以2007-2010年深沪两市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内部控制对盈余持续性的影响,并探讨市场能否识别这种影响并做出相应反应。研究发现,内部控制质量与盈余及其组成部分(应计和现金流)的持续性正相关,内部控制质量越高,盈余持续性、应计持续性和现金流持续性都越强;内部控制质量的提高,会对盈余持续性、应计持续性和现金流持续性带来显著的正向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市场能够识别内部控制对盈余持续性的影响并做出反应。
关键词:
内部控制 盈余持续性 市场反应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丁棠丽 卢颖 梅元清 李志玲
本文以2013~2015年披露内部控制重大缺陷的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从董事会组织特征、行为特征、激励特征三个维度,实证检验董事会特征对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整改的影响。结果表明:董事会规模、独立董事比例、排名前三的董事薪酬总额及董事会持股比例都与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整改显著正相关;年度内董事会会议次数不能显著影响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整改,而董事长总经理两职兼任则不利于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整改。
关键词:
董事会特征 内部控制 重大缺陷整改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杜晓荣 冀玛丽
本文以20122014年披露内部控制重大缺陷的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机构投资者持股对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整改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检验了产权性质对该治理效应的影响。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总体持股与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整改显著正相关;与压力敏感型机构投资者持股相比,压力抵制型机构投资者持股更能显著促进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整改;与非国有企业相比,机构投资者的治理效应在国有企业中更显著。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杜晓荣 冀玛丽
本文以2012~2014年披露内部控制重大缺陷的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机构投资者持股对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整改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检验了产权性质对该治理效应的影响。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总体持股与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整改显著正相关;与压力敏感型机构投资者持股相比,压力抵制型机构投资者持股更能显著促进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整改;与非国有企业相比,机构投资者的治理效应在国有企业中更显著。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施赟 蒋华林 徐玉琳
财务报告内控缺陷认定标准的制定关系到内部控制缺陷的识别和认定,也是内部控制合理评价的重要环节。文章以2011—2015年沪深A股披露内部控制自评报告的公司为样本,考察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定量认定标准的制定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评价的影响。结果显示:定量认定标准制定越严格,上市公司当期内部认定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越多、外部根据重大迹象认定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越少、同时出现企业内外部重大缺陷认定差异的概率越小。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罗珊梅 郝玉贵 罗春华
以2008~2015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考察内部控制对高管权力引发的盈余管理行为的治理效果。研究结果表明:高质量的内部控制抑制了权力高管的应计盈余管理活动,却引发了更加严重的真实盈余管理活动;进一步检验发现,在法制水平较高的地区,内部控制更能显著抑制应计盈余管理活动,而真实盈余管理活动却没有明显增加,说明较好的法制环境促进了内部控制治理作用的发挥。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刘建民 朱茂丽
我国内部控制规范体系要求的是兼顾财务和管理的全口径内部控制。本文研究了我国20122015年沪深两市主板A股上市公司所披露的不同性质内部控制缺陷与公司绩效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上市公司存在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时,会对公司绩效产生显著的负面影响。本研究为全口径内部控制目标下内部控制重大缺陷如何对公司经营业绩产生影响积累了新的经验证据,也为上市公司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和投资者全面关注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提供了指导。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刘建民 朱茂丽
我国内部控制规范体系要求的是兼顾财务和管理的全口径内部控制。本文研究了我国2012~2015年沪深两市主板A股上市公司所披露的不同性质内部控制缺陷与公司绩效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上市公司存在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时,会对公司绩效产生显著的负面影响。本研究为全口径内部控制目标下内部控制重大缺陷如何对公司经营业绩产生影响积累了新的经验证据,也为上市公司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和投资者全面关注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提供了指导。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刘建民;朱茂丽
我国内部控制规范体系要求的是兼顾财务和管理的全口径内部控制。本文研究了我国20122015年沪深两市主板A股上市公司所披露的不同性质内部控制缺陷与公司绩效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上市公司存在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时,会对公司绩效产生显著的负面影响。本研究为全口径内部控制目标下内部控制重大缺陷如何对公司经营业绩产生影响积累了新的经验证据,也为上市公司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和投资者全面关注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提供了指导。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寿喜 王沈
本文采集中国上市公司2008~2011年连续4年的年报信息和其他相关资料,对上市公司会计内部控制缺陷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实证分析,结论认为发生并购、资产重组以及业绩高增长公司以及经营亏损企业和董事长兼任总经理的企业更容易出现会计内部控制缺陷,因此政府监管部门应重点加强对这些企业的监管。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振 李晓庆
本文以2011-2013年深市主板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了公司治理与内控缺陷披露的相关性以及外部监管处罚是否影响董事会和管理层对披露内控缺陷的态度。研究发现: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国有股持股比例或独立董事比例越高的公司越倾向于积极披露内控缺陷信息;董事长和总经理两职合一的公司倾向于不披露内控缺陷信息,并且更容易受到证监会或交易所处罚;证监会或交易所对上市公司的处罚,能对受处罚公司的董事会及管理层正视内控缺陷及其披露产生积极影响。
关键词:
内部控制缺陷 公司治理 外部监管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许江波
本文依据现行内部控制评价与披露制度框架,以2009~2010年披露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的深市主板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与应计质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内部控制缺陷的存在会降低应计质量,其中,较难审计的公司层面内部控制缺陷对企业应计质量的负影响更大。此研究为中国现行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与披露制度在经济现实中的良好适用性提供了经验证据,同时建议中国政府监管部门在坚持以内部控制缺陷为核心指标对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评价和披露的同时,应通过强化和规范公司层面内控缺陷的披露以及建立"信号联动机制"来进一步改进企业内控缺陷的披露。
关键词:
应计质量 内部控制缺陷 公司层面内控缺陷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季侃
本文将研究样本分为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较高和较低的两个样本,从盈余持续性的角度研究了这两个样本中分析师盈余预测的信息含量问题。研究发现,在将会计盈余分解为应计利润和现金流量后,两个样本下分析师盈余预测都能反映出盈余构成的持续性差异,但在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高的样本中分析师对盈余构成持续性的预测偏差更小。在将应计利润进一步分解为操控性和非操控性应计利润后,在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低的样本中则不能正确反映出这种差异,且分析师对盈余构成持续性的预测偏差更大。此文的研究表明,机构投资者持股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证券分析师盈余预测信息含量,这也为研究分析师基本面分析能力提供了一个视角。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董望 陈汉文
本文以2009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从财务信息内部"生产"和投资者反应两个视角研究内部控制质量与会计信息质量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在信息"生产"方面,高质量的内部控制提高了应计质量;在投资者反应方面,内部控制质量越高,盈余反应系数越大。这证实了内部控制的财务报告目标,也证实了内部控制制度在我国的适用性。我国政府监管部门目前正在积极建立和实施内部控制体系,本文的研究结论为其提供了经验数据支持。
关键词:
内部控制 应计质量 盈余反应系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社会资本与盈余持续性——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关联交易、外部监督与盈余持续性——基于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机构投资者、政府治理与会计盈余的持续性——来自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无形资产降低了年度盈余的持续性吗?——来自我国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董事会可以随意确定内部控制缺陷定量认定标准吗?——来自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机构投资者持股能提高上市公司盈余持续性吗?——基于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内控缺陷披露、内控审计与债务资本成本——来自沪市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内控缺陷披露、内控审计对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来自沪市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业绩期望落差与应计盈余管理——来自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内部控制与盈余质量——基于2007年A股公司的经验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