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884)
- 2023(17123)
- 2022(14580)
- 2021(13621)
- 2020(11490)
- 2019(26105)
- 2018(25032)
- 2017(46510)
- 2016(25551)
- 2015(28384)
- 2014(27943)
- 2013(27143)
- 2012(24935)
- 2011(21808)
- 2010(21535)
- 2009(19953)
- 2008(20063)
- 2007(16980)
- 2006(14650)
- 2005(13077)
- 学科
- 济(95637)
- 经济(95491)
- 管理(84573)
- 业(78484)
- 企(67972)
- 企业(67972)
- 方法(46613)
- 财(44060)
- 数学(41367)
- 数学方法(40861)
- 务(26590)
- 财务(26540)
- 财务管理(26475)
- 中国(26336)
- 企业财务(25372)
- 农(24936)
- 制(24459)
- 业经(22009)
- 学(18588)
- 贸(17714)
- 贸易(17698)
- 易(17310)
- 体(17202)
- 银(16530)
- 银行(16481)
- 农业(16212)
- 地方(16126)
- 融(15996)
- 金融(15992)
- 行(15467)
- 机构
- 大学(350734)
- 学院(347111)
- 济(143485)
- 经济(140803)
- 管理(136600)
- 理学(118805)
- 理学院(117555)
- 管理学(115570)
- 研究(115439)
- 管理学院(114918)
- 中国(90233)
- 财(77948)
- 京(72380)
- 科学(69595)
- 农(59040)
- 财经(58602)
- 所(57316)
- 中心(54304)
- 经(53496)
- 业大(52706)
- 研究所(51578)
- 江(50904)
- 农业(46487)
- 经济学(44722)
- 北京(44524)
- 财经大学(43883)
- 院(42074)
- 范(41601)
- 师范(41016)
- 经济学院(40505)
- 基金
- 项目(240412)
- 科学(190878)
- 基金(179493)
- 研究(170037)
- 家(158476)
- 国家(157218)
- 科学基金(135707)
- 社会(111073)
- 社会科(105528)
- 社会科学(105500)
- 基金项目(95133)
- 省(91597)
- 自然(89903)
- 自然科(87914)
- 自然科学(87885)
- 自然科学基金(86356)
- 教育(78681)
- 划(78644)
- 资助(72625)
- 编号(65843)
- 重点(54720)
- 部(54200)
- 成果(53309)
- 创(50820)
- 发(49349)
- 创新(47719)
- 科研(47519)
- 国家社会(47464)
- 制(47454)
- 教育部(46959)
- 期刊
- 济(148537)
- 经济(148537)
- 研究(101435)
- 中国(68676)
- 财(68600)
- 学报(58775)
- 科学(51830)
- 农(51512)
- 管理(50746)
- 大学(44997)
- 学学(42812)
- 农业(34516)
- 融(33729)
- 金融(33729)
- 教育(30376)
- 财经(29717)
- 技术(27965)
- 经(25305)
- 经济研究(25227)
- 业经(22467)
- 财会(19502)
- 业(19392)
- 问题(19139)
- 会计(18511)
- 版(18295)
- 理论(16842)
- 贸(16685)
- 统计(15720)
- 技术经济(15616)
- 科技(15361)
共检索到5175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燕
本文从内部控制缺陷及其缺陷修正及内部控制审计意见对财务报告的影响出发,提出相关假设,并对假设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存在内部控制缺陷的上市公司往往具有较低的财务报告质量;上市公司若成功修正了内部控制缺陷,相较于修正失败的公司,其财务报告质量有所提升;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审计意见恶化后,其财务报告质量较先前显著降低;但内部控制审计意见改善后,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质量较之前却未见显著提升。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毕秀玲 万慧
文章在2012年内部控制审计制度在主板上市公司正式实施的背景下,以信号传递理论为基础,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对1730家主板上市公司2014年的数据进行分析,探索内部控制审计意见对财务报告审计意见的影响。分析结果发现:内部控制审计意见和财务报告审计意见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这表明如果公司被出具了标准审计意见的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则该公司就容易收到标准意见的财务报告审计报告。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毕秀玲 万慧
文章在2012年内部控制审计制度在主板上市公司正式实施的背景下,以信号传递理论为基础,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对1730家主板上市公司2014年的数据进行分析,探索内部控制审计意见对财务报告审计意见的影响。分析结果发现:内部控制审计意见和财务报告审计意见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这表明如果公司被出具了标准审计意见的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则该公司就容易收到标准意见的财务报告审计报告。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黄胜 耿建新
本文以2012~2014年主板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审计报告披露的内部控制缺陷数据为研究对象,以《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规定的内部控制要素以及各要素具体内容为分类依据,揭示了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的分布特征,发现上市公司在披露内部控制缺陷时存在较多不足之处,故从监管机构、上市公司及会计师事务所三个层面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
内部控制审计 内部控制缺陷 五要素分类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盖地 盛常艳
利用我国A股上市公司2009年和2010年的数据,从截面和跨期两个视角检验内部控制缺陷对审计收费的影响。研究发现,上市公司存在内部控制缺陷会导致审计收费增加。相对于一般内部控制缺陷而言,特定内部控制缺陷对审计收费的影响更大。进一步研究发现,修正内部控制缺陷可以降低审计收费,但效果不显著。这证实了公司减少内部控制缺陷、完善内部控制,有利于降低审计收费。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齐保垒 田高良 李留闯
企业内部控制的主要目标之一是提高财务报告信息质量,如果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存在缺陷,无论是管理层无意识的误报财务信息还是出于自身利益的目的故意操纵财务信息,都会降低财务报告的信息质量。利用2007年~2008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财务数据,从会计稳健性、应计质量和财务信息价值相关性3个视角,考察内部控制缺陷对财务报告信息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控制公司的经营特征和行业特征以及公司是否为国有控股和是否为ST公司后,发现存在内部控制缺陷的公司其会计稳健性和应计质量均显著低于不存在内部控制缺陷的公司,但是这两类公司财务信息价值相关性的差别并没有得到很好证实。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蒋峻松 王春芳
内部控制缺陷是财务报告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按来源的不同,内部控制缺陷可分为设计缺陷和运行缺陷。存在内部控制缺陷的公司其财务报告质量会降低,且无论是运行缺陷还是设计缺陷都会降低其财务报告质量,但设计缺陷降低其财务报告质量的程度更大。与预期不一致的是,内部控制缺陷得到修复后公司财务报告质量反而进一步降低,设计缺陷和运行缺陷的修复并没有提高财务报告质量。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许江波
本文依据现行内部控制评价与披露制度框架,以2009~2010年披露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的深市主板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与应计质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内部控制缺陷的存在会降低应计质量,其中,较难审计的公司层面内部控制缺陷对企业应计质量的负影响更大。此研究为中国现行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与披露制度在经济现实中的良好适用性提供了经验证据,同时建议中国政府监管部门在坚持以内部控制缺陷为核心指标对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评价和披露的同时,应通过强化和规范公司层面内控缺陷的披露以及建立"信号联动机制"来进一步改进企业内控缺陷的披露。
关键词:
应计质量 内部控制缺陷 公司层面内控缺陷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寿喜 韩丹
本文从审计意见的四种不同类型入手,以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了审计意见与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之间是否具有相关性。结果发现:多种内部控制风险都存在于财务报告的编制及对外报告阶段,且多数为影响审计意见的因素。企业当年营业利润是否亏损与非标准审计意见呈显著正相关。企业当年流通股市值与非流通股账面价值之和的自然对数、年末总收入的自然对数、是否交叉上市、是否为四大国际所处于东部地区的企业与非标准的审计意见呈显著负相关。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叶陈刚 刘桂春 姜亚凝
以深圳主板市场披露的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为研究对象,运用逻辑斯蒂(Logistic)模型,检验了内部控制缺陷披露与财务报告重述、审计师变更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内部控制缺陷披露与财务报告重述之间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即因公司前期年度报告存在缺陷而进行重述的公司更有可能披露内部控制缺陷。将内部控制缺陷进一步划分为财务报告层面缺陷和公司层面缺陷,财务报告重述与二者都呈显著正相关,而审计师变更仅与财务报告层面内部控制缺陷单方面呈显著正相关。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顾奋玲 解角羊
本文以2013-2017年沪深A股主板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研究了内部控制缺陷对融资约束的影响,审计师意见对融资约束的影响以及审计师意见对内部控制缺陷影响融资约束的传导作用。实证结果表明,存在内部控制缺陷的企业与不存在内部控制缺陷的企业相比,前者有较高的融资约束,并且随着企业内部控制缺陷程度的增加,企业将面临更高的融资约束;审计师出具非标内部控制审计意见与企业融资约束成正相关作用。进一步研究后发现,在审计师出具了非标内部控制审计意见的传导作用下,内部控制缺陷与融资约束之间的正相关作用进一步增加。本研究丰富了内部控制缺陷与融资约束的研究成果,对于探索内部控制缺陷和审计意见影响融资约束的作用机理以及加强内部控制建设与缺陷修复等具有积极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关键词:
内部控制缺陷 融资约束 审计师意见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刘建民 朱茂丽
我国内部控制规范体系要求的是兼顾财务和管理的全口径内部控制。本文研究了我国20122015年沪深两市主板A股上市公司所披露的不同性质内部控制缺陷与公司绩效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上市公司存在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时,会对公司绩效产生显著的负面影响。本研究为全口径内部控制目标下内部控制重大缺陷如何对公司经营业绩产生影响积累了新的经验证据,也为上市公司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和投资者全面关注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提供了指导。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刘建民 朱茂丽
我国内部控制规范体系要求的是兼顾财务和管理的全口径内部控制。本文研究了我国2012~2015年沪深两市主板A股上市公司所披露的不同性质内部控制缺陷与公司绩效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上市公司存在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时,会对公司绩效产生显著的负面影响。本研究为全口径内部控制目标下内部控制重大缺陷如何对公司经营业绩产生影响积累了新的经验证据,也为上市公司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和投资者全面关注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提供了指导。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刘建民;朱茂丽
我国内部控制规范体系要求的是兼顾财务和管理的全口径内部控制。本文研究了我国20122015年沪深两市主板A股上市公司所披露的不同性质内部控制缺陷与公司绩效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上市公司存在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时,会对公司绩效产生显著的负面影响。本研究为全口径内部控制目标下内部控制重大缺陷如何对公司经营业绩产生影响积累了新的经验证据,也为上市公司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和投资者全面关注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提供了指导。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朱彩婕 韩小伟
内部控制审计是一项新兴的审计业务。在自愿进行内部控制的审计背景下,以2011年我国深沪上市公司A股数据为基础,利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了内部控制审计对财务报告审计意见的影响。研究表明,内部控制审计与财务报告审计意见存在显著的负相关性。研究结论为强制性内部控制审计业务的有效执行提供了指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内部控制缺陷与公司绩效关系研究——来自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
内部控制缺陷、信息披露与利益相关者行为研究——基于A股主板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披露现状研究——基于2009-2010年深市主板A股的实证分析
上市公司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驱动因素分析——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信息的披露——基于2011年沪市主板上市公司的研究
公司治理特征对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整改的影响——来自中国A股2012~2013年的经验数据
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缺陷修复的相关性研究——来自于国有上市公司2010~2014年的经验数据
内部控制审计质量与公司治理相关性研究——基于A股主板上市公司经验数据
内部控制缺陷披露与债务资本成本关系研究——基于我国上市公司2011—2014年的数据
产品市场竞争与内部控制审计质量的相关性——基于主板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