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175)
2023(11790)
2022(9872)
2021(8864)
2020(7407)
2019(16284)
2018(15418)
2017(28583)
2016(16199)
2015(17738)
2014(17545)
2013(17157)
2012(15901)
2011(13798)
2010(13850)
2009(13032)
2008(13530)
2007(11884)
2006(10425)
2005(9400)
作者
(47701)
(39988)
(39804)
(37929)
(25436)
(19038)
(17869)
(15326)
(15123)
(14334)
(13877)
(13219)
(13005)
(12885)
(12744)
(12094)
(12059)
(11819)
(11539)
(11530)
(10212)
(9829)
(9598)
(9197)
(9081)
(8957)
(8904)
(8775)
(7955)
(7899)
学科
管理(58385)
(57324)
经济(57214)
(51511)
(44248)
企业(44248)
(34493)
方法(24225)
数学(20840)
数学方法(20624)
(18749)
财务(18726)
(18671)
财务管理(18670)
企业财务(17870)
中国(17252)
(16683)
业经(14493)
财政(14049)
(12933)
(12795)
(11669)
银行(11623)
(11303)
贸易(11290)
(11283)
(11026)
体制(10877)
(10848)
农业(10640)
机构
大学(229004)
学院(226695)
(92133)
经济(90314)
管理(84461)
研究(78531)
理学(73189)
理学院(72360)
管理学(71176)
管理学院(70772)
中国(60563)
(55178)
科学(48578)
(47653)
(43878)
(40635)
财经(39586)
业大(36635)
研究所(36489)
(35833)
中心(35253)
(35237)
农业(34712)
北京(29304)
财经大学(29207)
经济学(29048)
(28378)
(27113)
(26929)
(26684)
基金
项目(153985)
科学(121063)
基金(114107)
研究(107295)
(102032)
国家(101213)
科学基金(85883)
社会(70594)
社会科(66992)
社会科学(66974)
基金项目(60566)
(59406)
自然(56517)
自然科(55230)
自然科学(55206)
自然科学基金(54261)
(50739)
教育(49289)
资助(45458)
编号(40517)
重点(35504)
(34533)
成果(33742)
(32997)
(32443)
(31657)
创新(30553)
科研(30287)
国家社会(30279)
教育部(29487)
期刊
(100316)
经济(100316)
研究(69034)
(49938)
中国(48846)
学报(42769)
(38880)
科学(36177)
大学(32011)
管理(30941)
学学(30690)
农业(25460)
(21767)
金融(21767)
财经(20570)
教育(20157)
(17442)
经济研究(17134)
技术(15838)
业经(15146)
(13502)
财会(13372)
(13306)
会计(13169)
问题(13086)
业大(11267)
(10706)
科技(10381)
(9835)
技术经济(9761)
共检索到3448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蒋峻松  王春芳  
内部控制缺陷是财务报告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按来源的不同,内部控制缺陷可分为设计缺陷和运行缺陷。存在内部控制缺陷的公司其财务报告质量会降低,且无论是运行缺陷还是设计缺陷都会降低其财务报告质量,但设计缺陷降低其财务报告质量的程度更大。与预期不一致的是,内部控制缺陷得到修复后公司财务报告质量反而进一步降低,设计缺陷和运行缺陷的修复并没有提高财务报告质量。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百兴  李瑞敬  
本文以2012、2013年按照相关规定披露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的926家深市主板公司为研究样本,研究了公司治理特征与内部控制缺陷披露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探索了内部控制缺陷披露与财务报告质量及市场反应之间的关系。本文通过将内部控制缺陷披露的影响因素与披露后的经济后果结合起来分析发现,在被相关监管机构强制披露内控评价报告的情况下,研究期间样本内部控制缺陷与财务报告质量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且财务报告质量会显著影响股票市场反应,而内部控制缺陷的披露却不会引起市场的显著反应。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齐保垒  田高良  李留闯  
企业内部控制的主要目标之一是提高财务报告信息质量,如果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存在缺陷,无论是管理层无意识的误报财务信息还是出于自身利益的目的故意操纵财务信息,都会降低财务报告的信息质量。利用2007年~2008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财务数据,从会计稳健性、应计质量和财务信息价值相关性3个视角,考察内部控制缺陷对财务报告信息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控制公司的经营特征和行业特征以及公司是否为国有控股和是否为ST公司后,发现存在内部控制缺陷的公司其会计稳健性和应计质量均显著低于不存在内部控制缺陷的公司,但是这两类公司财务信息价值相关性的差别并没有得到很好证实。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田高良  齐保垒  李留闯  
本文以2008年深市494家披露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的公司为研究样本,构建了一个关于内部控制缺陷披露的概念模型,使用Logit回归分析验证内部控制缺陷披露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存在内部控制缺陷的公司一般经营更加复杂,存在的会计风险更高,内部控制建设相对更不完善;经历审计师变更和财务报告重述的公司更可能披露内部控制缺陷。另外,聘请的审计师质量越高,披露内部控制缺陷的可能性越小。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齐保垒  田高良  
以2007、2008沪深两市2195家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构建了一个关于内部控制缺陷影响因素的概念模型,使用Logit回归分析验证内部控制缺陷的影响因素。把影响内部控制缺陷的因素分为经营复杂性、会计风险和内部控制建设三个方面。在控制上市公司是否为国有和是否为ST或*ST后,发现存在内部控制缺陷的公司一般经营更加复杂,存在的会计风险更高,内部控制建设相对更不完善。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燕  
本文从内部控制缺陷及其缺陷修正及内部控制审计意见对财务报告的影响出发,提出相关假设,并对假设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存在内部控制缺陷的上市公司往往具有较低的财务报告质量;上市公司若成功修正了内部控制缺陷,相较于修正失败的公司,其财务报告质量有所提升;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审计意见恶化后,其财务报告质量较先前显著降低;但内部控制审计意见改善后,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质量较之前却未见显著提升。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胡大力  罗果信  
以日本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研究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是否导致审计收费存在"粘性"。研究结果表明:披露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存在缺陷的公司,在其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整改后,审计师对其也收取了较高的审计费用;相对于没有整改的公司,审计师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整改的公司收取了较低的审计费用。研究结论揭示出不仅在美国资本市场,在日本资本市场上也发现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导致了审计费用存在"粘性"。研究结论不仅丰富了现有的理论研究,而且在实践上有助于我们了解审计师在实务中对风险导向审计准则的运用,可为政府部门制定和修改审计准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寿喜  韩丹  
本文从审计意见的四种不同类型入手,以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了审计意见与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之间是否具有相关性。结果发现:多种内部控制风险都存在于财务报告的编制及对外报告阶段,且多数为影响审计意见的因素。企业当年营业利润是否亏损与非标准审计意见呈显著正相关。企业当年流通股市值与非流通股账面价值之和的自然对数、年末总收入的自然对数、是否交叉上市、是否为四大国际所处于东部地区的企业与非标准的审计意见呈显著负相关。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胡大力  罗果信  
以日本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研究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是否导致审计收费存在"粘性"。研究结果表明:披露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存在缺陷的公司,在其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整改后,审计师对其也收取了较高的审计费用;相对于没有整改的公司,审计师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整改的公司收取了较低的审计费用。研究结论揭示出不仅在美国资本市场,在日本资本市场上也发现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导致了审计费用存在"粘性"。研究结论不仅丰富了现有的理论研究,而且在实践上有助于我们了解审计师在实务中对风险导向审计准则的运用,可为政府部门制定和修改审计准则提供启示。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林钟高  陈曦  
以2010-2014年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首次从社会嵌入视角考察在我国转型经济期内社会信任这一非正式制度对内部控制缺陷及其修复与财务风险两者关系的影响。研究表明,公司出现内部控制缺陷会显著增加企业财务风险,并且内部控制缺陷的修复会降低财务风险。进一步检验发现,高水平的社会信任可以显著降低内部控制缺陷引起的财务风险,并且相对于高信任水平的地区,在低社会信任水平的地区,内部控制缺陷的修复更能降低企业财务风险。在市场发育不充分的发展阶段,社会信任作为非正式制度发挥着重要作用,企业不仅要完善包括内部控制在内的正式制度治理机制,也要建立包括社会信任等非正式制度机制,共同提高公司的抗风险能力。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李万福  林斌  刘春丽  
COSO(2013)内部控制框架扩展了报告目标,更加关注治理问题,强调治理层面内部控制的重要性。文章基于中国情境,以盈余质量为核心,探讨了不同性质内部控制缺陷对财务报告的影响,发现内部控制重大缺陷会导致更大的盈余噪音和更多的异常应计,这种负面效应主要由治理层面内部控制缺陷引起,会计层面内部控制缺陷的作用相对较小,当会计层面和治理层面内部控制缺陷同时存在时,负面影响最大。这些结果支持了COSO新框架更关注治理问题的理念,意味着治理层面内部控制有效是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有效的前提。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郭飞  吴秋生  
本文以2008—2016年沪深两市主板、中小板及创业板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从会计信息质量和企业价值视角,采用倾向评分匹配法(PSM),实证检验披露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是否有意义。研究结果表明:公司在披露非财报内控缺陷后,应计盈余管理质量和真实盈余管理质量未发生显著变化,但企业价值得到了显著提高。研究结论说明,评价非财报内控并披露非财报内控缺陷是有用的、必要的,但不能因此放松财报内控建设、评价和信息披露。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齐保垒  田高良  
本文对2008年深市公司披露内部控制缺陷的情况进行实证研究,分析影响企业内控缺陷披露的经济因素以及管理者发现和披露内控缺陷的动机。研究发现,相对于没有披露内控缺陷的企业,披露内控缺陷的企业经营更加复杂,上市时间更短,近期经历了兼并重组或注册会计师变更,对内部控制建设投入的资源更少。同时发现,披露内部控制缺陷的企业更多的经历了财务报告重述,聘请的外部审计师的质量更低。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孔凡峰  
内部控制的目标之一是保证企业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减少投资者与管理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性,降低债务成本。然而,企业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是否会导致较高的债务成本?基于2008年~2010年深市主板上市公司财务数据,实证检验了企业内部控制重大缺陷与债务成本之间的关系。研究结论表明:公司存在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时会有较高的债务成本,内部控制在债务成本上的有用性主要来源于内部控制重大缺陷影响到公司财务信息质量,进而影响债务投资者的投资决策。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魏海丽  
本文评价了现行财务报告的主要缺陷,然后探讨了改进财务报告的相关问题。认为对现行财务会计与报告模式的改进应采用渐进式,并主要从扩充财务报告的内容和提高财务报告的及时性两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改进意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