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602)
2023(2258)
2022(1938)
2021(1904)
2020(1609)
2019(3793)
2018(3567)
2017(7406)
2016(3901)
2015(4284)
2014(3918)
2013(3725)
2012(3339)
2011(2822)
2010(2619)
2009(2194)
2008(2168)
2007(1692)
2006(1409)
2005(1243)
作者
(8555)
(7222)
(7140)
(6815)
(4767)
(3446)
(3191)
(2724)
(2719)
(2554)
(2418)
(2398)
(2227)
(2196)
(2192)
(2176)
(2122)
(2117)
(2105)
(1972)
(1722)
(1680)
(1674)
(1649)
(1597)
(1589)
(1502)
(1493)
(1434)
(1425)
学科
(17520)
(17458)
经济(17433)
(16275)
企业(16275)
管理(15165)
方法(11121)
数学(10338)
数学方法(10318)
(9707)
(8113)
财务(8111)
财务管理(8099)
企业财务(7899)
(4158)
业经(3948)
(3370)
中国(3294)
(3229)
体制(3105)
技术(2939)
公司(2914)
(2664)
金融(2664)
农业(2543)
(2507)
银行(2507)
(2294)
(2168)
贸易(2165)
机构
大学(49791)
学院(49085)
(24625)
经济(24391)
管理(21921)
理学(19641)
理学院(19528)
管理学(19383)
管理学院(19287)
(13354)
研究(12786)
中国(11149)
财经(11115)
(10430)
(9282)
财经大学(8714)
经济学(8511)
经济学院(7935)
商学(7435)
商学院(7394)
中心(6448)
(6380)
金融(6248)
经济管理(5901)
(5675)
北京(5620)
会计(5348)
(5348)
科学(5321)
业大(5009)
基金
项目(34670)
科学(28841)
基金(28189)
研究(25724)
(23705)
国家(23539)
科学基金(21684)
社会(18581)
社会科(17877)
社会科学(17874)
基金项目(15275)
自然(13748)
自然科(13498)
自然科学(13496)
自然科学基金(13276)
教育(11863)
(11808)
资助(11576)
(9942)
编号(9307)
(9051)
教育部(8435)
国家社会(8371)
人文(8330)
(7831)
(7638)
重点(7532)
创新(7317)
大学(7241)
科研(7134)
期刊
(21296)
经济(21296)
研究(13534)
(12935)
管理(7933)
(6477)
金融(6477)
财经(6425)
中国(5744)
学报(5610)
(5373)
大学(5064)
学学(4958)
科学(4918)
财会(4449)
会计(3956)
经济研究(3851)
(3729)
问题(3024)
通讯(2989)
会通(2988)
技术(2888)
业经(2851)
世界(2760)
财经大学(2587)
(2583)
理论(2576)
农业(2566)
技术经济(2337)
实践(2195)
共检索到651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顾奋玲  解角羊  
本文以2013-2017年沪深A股主板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研究了内部控制缺陷对融资约束的影响,审计师意见对融资约束的影响以及审计师意见对内部控制缺陷影响融资约束的传导作用。实证结果表明,存在内部控制缺陷的企业与不存在内部控制缺陷的企业相比,前者有较高的融资约束,并且随着企业内部控制缺陷程度的增加,企业将面临更高的融资约束;审计师出具非标内部控制审计意见与企业融资约束成正相关作用。进一步研究后发现,在审计师出具了非标内部控制审计意见的传导作用下,内部控制缺陷与融资约束之间的正相关作用进一步增加。本研究丰富了内部控制缺陷与融资约束的研究成果,对于探索内部控制缺陷和审计意见影响融资约束的作用机理以及加强内部控制建设与缺陷修复等具有积极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陈丽蓉  韩彬  
在内部控制审计分类分批实施的制度背景下,公司治理作为上市公司的顶层设计影响着其对内部控制审计质量的要求。本文通过对我国不同信息披露环境下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审计质量的相关关系进行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发现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审计质量存在相关关系。其中,代理成本、董事会规模、独立董事比例、监事会规模与内部控制审计质量显著正相关,两职合一与内部控制审计质量显著负相关。进一步研究发现强制披露与自愿披露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的上市公司在内部控制审计质量的要求、独立董事比例与内部控制审计质量相关关系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陈丽蓉  韩彬  
在我国内部控制审计分类分批实施的制度背景下,产品市场竞争作为重要的外部治理机制深刻影响着内部控制审计质量。本文研究发现,产品市场竞争与内部控制审计质量之间存在非线性的"U"型关系,主要表现为高竞争行业和低竞争行业中的上市公司对内部控制审计质量的整体需求较高。本文结论丰富了产品市场竞争与内部控制审计相关关系的研究文献,为下阶段我国主板上市公司中全面实施内部控制审计提供有益借鉴。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燕  
本文从内部控制缺陷及其缺陷修正及内部控制审计意见对财务报告的影响出发,提出相关假设,并对假设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存在内部控制缺陷的上市公司往往具有较低的财务报告质量;上市公司若成功修正了内部控制缺陷,相较于修正失败的公司,其财务报告质量有所提升;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审计意见恶化后,其财务报告质量较先前显著降低;但内部控制审计意见改善后,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质量较之前却未见显著提升。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刘建民  朱茂丽  
我国内部控制规范体系要求的是兼顾财务和管理的全口径内部控制。本文研究了我国20122015年沪深两市主板A股上市公司所披露的不同性质内部控制缺陷与公司绩效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上市公司存在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时,会对公司绩效产生显著的负面影响。本研究为全口径内部控制目标下内部控制重大缺陷如何对公司经营业绩产生影响积累了新的经验证据,也为上市公司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和投资者全面关注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提供了指导。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刘建民  朱茂丽  
我国内部控制规范体系要求的是兼顾财务和管理的全口径内部控制。本文研究了我国2012~2015年沪深两市主板A股上市公司所披露的不同性质内部控制缺陷与公司绩效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上市公司存在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时,会对公司绩效产生显著的负面影响。本研究为全口径内部控制目标下内部控制重大缺陷如何对公司经营业绩产生影响积累了新的经验证据,也为上市公司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和投资者全面关注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提供了指导。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刘建民;朱茂丽  
我国内部控制规范体系要求的是兼顾财务和管理的全口径内部控制。本文研究了我国20122015年沪深两市主板A股上市公司所披露的不同性质内部控制缺陷与公司绩效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上市公司存在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时,会对公司绩效产生显著的负面影响。本研究为全口径内部控制目标下内部控制重大缺陷如何对公司经营业绩产生影响积累了新的经验证据,也为上市公司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和投资者全面关注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提供了指导。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陈丽蓉  韩彬  
与自愿内部控制审计不同,强制内部控制审计一方面剥夺了管理层选择是否进行审计的权利,对其形成了一种潜在约束;另一方面,通过发挥可信承诺效应降低了信息不对称水平。通过对强制内部控制审计政策实施前后A股国有主板上市公司的投资效率进行实证检验,发现强制内部控制审计能够有效提升国有企业的投资效率;但作为国有企业非效率投资行为的主要诱因,国有企业普遍存在的政府干预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强制内部控制审计提升投资效率作用的发挥。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秦江萍  叶佩华  
内部控制对企业价值的影响是当前值得关注的重要话题,亦成为检验内部控制目标及其实施效果的一个重要方面。文章以2008—2010年深市A股主板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研究了内部控制活动对企业价值的影响。结果表明:内部控制活动与企业价值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且非国有企业的内部控制活动水平和企业价值优于国有企业。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海兵  韩彬  
在宏观经济"新常态"背景下,企业社会责任能够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先行优势、创新途径以及资源基础,内部控制能够通过规范企业行为、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对2009—2013年间我国A股主板上市公司进行实证检验,发现企业社会责任、内部控制质量与企业可持续发展水平显著正相关,同时前两者间良性互动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了协同效应。进一步研究发现,这一协同效应在管理层权力较高的上市公司中并不显著。研究结论拓展了企业可持续发展研究视角,为经济"新常态"下促进我国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许江波  
本文依据现行内部控制评价与披露制度框架,以2009~2010年披露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的深市主板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与应计质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内部控制缺陷的存在会降低应计质量,其中,较难审计的公司层面内部控制缺陷对企业应计质量的负影响更大。此研究为中国现行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与披露制度在经济现实中的良好适用性提供了经验证据,同时建议中国政府监管部门在坚持以内部控制缺陷为核心指标对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评价和披露的同时,应通过强化和规范公司层面内控缺陷的披露以及建立"信号联动机制"来进一步改进企业内控缺陷的披露。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唐彩霞  杨毅  
本文以2012年~2015年创业板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不同生态环境下,内部控制对中小企业融资的影响。研究表明:(1)金融生态环境能有效缓解企业的融资约束;(2)高水平的内部控制质量亦能有效缓解企业的融资约束;(3)金融生态环境与内部控制质量对缓解中小企业融资约束存在替代作用;(4)进一步分析研究发现,金融生态环境存在门槛值,使得内部控制质量水平对缓解企业融资约束存在不同的影响作用。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海滨  于长春  
本文从风险规避的角度研究企业内部和外部利益相关者对上市公司存在的内部控制缺陷所采取的自我保护措施。作为内部利益相关者的管理层发现企业的经营状况差时就会产生披露内部控制缺陷的动机,以此规避内部控制缺陷在未来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作为外部利益相关者的外部审计师和债权人有条件识别和判断企业内部控制缺陷,因此通过提高债务成本和出具非标意见来规避风险。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黄胜  耿建新  
本文以2012~2014年主板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审计报告披露的内部控制缺陷数据为研究对象,以《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规定的内部控制要素以及各要素具体内容为分类依据,揭示了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的分布特征,发现上市公司在披露内部控制缺陷时存在较多不足之处,故从监管机构、上市公司及会计师事务所三个层面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杨秀岭  
企业内部控制的主要目标之一是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本文以2010年沪深两市A股1708家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通过迹象(财务报告重述,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或被卷入法律诉讼或违规处罚)来识别公司内部控制缺陷,考察了内部控制缺陷对公司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内部控制缺陷与公司绩效呈显著负相关关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