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570)
- 2023(19533)
- 2022(16463)
- 2021(15349)
- 2020(12859)
- 2019(29333)
- 2018(29202)
- 2017(55773)
- 2016(30388)
- 2015(34094)
- 2014(33971)
- 2013(33078)
- 2012(30681)
- 2011(27536)
- 2010(28184)
- 2009(25802)
- 2008(25852)
- 2007(23015)
- 2006(20196)
- 2005(18495)
- 学科
- 济(123510)
- 经济(123356)
- 管理(89089)
- 业(85492)
- 企(70485)
- 企业(70485)
- 方法(53604)
- 数学(46141)
- 数学方法(45340)
- 中国(35886)
- 财(33814)
- 农(32806)
- 制(29617)
- 业经(28797)
- 地方(26527)
- 学(25855)
- 银(24958)
- 银行(24915)
- 行(23821)
- 融(23209)
- 金融(23205)
- 理论(22398)
- 农业(21830)
- 贸(21240)
- 贸易(21223)
- 务(21149)
- 财务(21061)
- 财务管理(21001)
- 易(20551)
- 企业财务(19980)
- 机构
- 学院(428754)
- 大学(428365)
- 济(171755)
- 经济(167980)
- 管理(162149)
- 研究(145281)
- 理学(138465)
- 理学院(136841)
- 管理学(133995)
- 管理学院(133184)
- 中国(114683)
- 京(91682)
- 科学(89325)
- 财(85662)
- 所(73915)
- 农(72630)
- 中心(67595)
- 研究所(66657)
- 江(66566)
- 财经(66474)
- 业大(63242)
- 经(60318)
- 北京(57859)
- 农业(56830)
- 范(56351)
- 师范(55718)
- 州(53004)
- 经济学(52974)
- 院(52768)
- 财经大学(49572)
- 基金
- 项目(283886)
- 科学(223955)
- 基金(206144)
- 研究(205645)
- 家(180561)
- 国家(179027)
- 科学基金(153790)
- 社会(130012)
- 社会科(123260)
- 社会科学(123226)
- 省(111643)
- 基金项目(107814)
- 自然(100469)
- 自然科(98183)
- 自然科学(98155)
- 教育(96536)
- 自然科学基金(96387)
- 划(94254)
- 资助(85287)
- 编号(82746)
- 成果(67932)
- 重点(64887)
- 发(62859)
- 部(62762)
- 创(59385)
- 课题(58588)
- 创新(55519)
- 科研(54669)
- 国家社会(53967)
- 教育部(53883)
- 期刊
- 济(192538)
- 经济(192538)
- 研究(128289)
- 中国(92533)
- 学报(68798)
- 财(68368)
- 农(66301)
- 科学(62925)
- 管理(62780)
- 大学(53043)
- 教育(50956)
- 学学(49987)
- 融(47122)
- 金融(47122)
- 农业(44804)
- 技术(39813)
- 财经(33363)
- 业经(30958)
- 经济研究(30465)
- 经(28626)
- 问题(24531)
- 业(24231)
- 版(21142)
- 统计(20942)
- 技术经济(20680)
- 理论(19620)
- 科技(19299)
- 策(19200)
- 图书(19013)
- 贸(18915)
共检索到6538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韩洪灵 郭燕敏 陈汉文
仅停留于概念和原则阐述的监督要素未能为企业设计和执行监督程序提供有效的工具,从而成为企业内部控制失败的主要原因。COSO委员会新近研究并发布了基于风险导向的内部控制监督模型,它是一项嵌入风险信息与信息技术的系统化监督流程工具,以推动企业将监督有效地植入公司的持续控制过程,它首次在实质上推动了内部控制监督要素的应用性发展。本文在对监督要素概念发展过程进行梳理的基础上,系统地引介了COSO监督模型的核心内涵,并较为细致地分析了监督模型的创新性及其在中国的应用。
关键词:
内部控制 监督要素 监督模型 风险导向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张超 陈兴述
本文回顾了内部控制监督要素的发展历程,以监督的基本原则为依据构建了内部控制计分卡,分析了监督模型与内部控制计分卡相结合的基础及其必要性与可行性,并对二者结合的具体方式进行了探讨,最后根据二者结合的效果研究了不同维度对监督要素的影响。
关键词:
内部控制 监督模型 内部控制计分卡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王海滨
保持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持续有效地运行,有助于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实现其目标,是实现国家良治的基础。而内部控制监督则是实现内部控制持续有效运行的保障。梳理、分析COSO组织对企业内部控制监督要素的发展,有利于完善、实施企业内部控制,并为实施、完善政府部门内部控制提供借鉴。一、内部控制监督要素的发展过程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周勤业 王啸
本文从美国《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以及SEC出台的有关规则出发, 研究关于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几个重要问题: 披露性质、披露内容、审计验证、评价依据及责任主体等, 并结合我国公司治理环境、制度背景, 提出了我国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系统建议。
关键词:
内部控制 舞弊 披露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闻岳春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刘宽亮 祝向军
近年来,我国保险业总体上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行业监管所面对的市场环境也日趋复杂。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我国保险监管机构正在着力实现保险监管方式从"以业务规模为基础的静态监管"向"以风险为基础的动态监管"转变,以期实现监管资源的合理配置,监管效力的最大发挥。通过分析加拿大 OSFI 风险监管中的风险评估和评级方法,我国应构建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保险监管模式;建立和完善科学、动态的风险评估模型和风险评级指标体系;全面实施非现场监管方式,逐步完善分类监管措施,从而完善我国的保险监管。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杜玉红
本文分析了美国现代企业内部控制理论不断得到许多国家借鉴的原因,针对我国的实际,提出了内部控制概念必须包括拓展之后的“过程观”,强调内部控制目标体系应该由中心目标和其他存在着相互联系的分目标组成;总体思路应该是在政府的宏观指导下逐步完善企业运行机制,分重点分阶段构筑好各个关键因素。
关键词:
美国企业 内部控制理论 借鉴意义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赵团结 王子曦
本文结合企业实践,根据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业务的特点,首先在借鉴COSO内部控制整合框架的基础上,建立PPP业务的内部控制整体模型。该模型主要涉及PPP的三个主体、内部控制五要素及要达到的目标。然后重点从风险控制角度围绕PPP业务项目识别、项目准备、项目采购、项目执行、项目移交五个阶段阐述了应达到的目标、主要风险点和关键控制点。
关键词:
PPP 内部控制 风险导向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赵团结 王子曦
本文结合企业实践,根据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业务的特点,首先在借鉴COSO内部控制整合框架的基础上,建立PPP业务的内部控制整体模型。该模型主要涉及PPP的三个主体、内部控制五要素及要达到的目标。然后重点从风险控制角度围绕PPP业务项目识别、项目准备、项目采购、项目执行、项目移交五个阶段阐述了应达到的目标、主要风险点和关键控制点。
关键词:
PPP 内部控制 风险导向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唐健
美国寿险业的监督管理及其借鉴唐健一、管理与监督美国有三级政府:联邦政府、州政府和地方政府。由于美国早期的保险市场主要局限于各州内部,形成了州政府在保险法规制定上比联邦政府参与更多的局面。虽然如今保险公司大多跨州经营,美国仍保留各州制定的州保险法规。按...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吴晓凤
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是降低审计风险、提高审计效能、实现审计目标的重要保证。本文从COSO框架的八要素分析入手,结合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影响因素,构建内审质量控制目标,探索建立内审质量控制的新模式。本文旨在通过实务研究,对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研究提供一种思路。
关键词:
COSO框架 内部审计 风险 质量控制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万艳 廖貅武
在IT外包活动中,由于发包方和接包方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且发包方通常又是信息弱势的一方,因此,如何设计一种有效的激励机制来引导接包方的行为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为此,本文提出了一个基于监督和控制的IT外包关系管理的委托-代理模型,该模型通过调节监督和控制费用的比例来激发接包方达到最佳的努力水平,从而使发包方在满足接包方保留效用的前提下获得更高的期望收益。
关键词:
IT外包 激励机制 委托-代理 发包方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陈跃明
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是紧密联系的。如何正确认识这两者间的关系,无论对学术研究还是企业的经营管理实践,都具有现实意义。本文在梳理内部控制理论演进历史的基础上,分析了企业风险管理框架对内部控制框架的继承和发展,明确指出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已日益融合,风险导向已成为内部控制的发展方向。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陈关亭 黄小琳 章甜
本文主要基于企业风险管理框架(COSO)和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设计了内控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并基于406份调查问卷确定了内控评价指标权重和评价模型,联合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了内部控制模糊评价模型,最后据以具体评价了北京某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水平,从而实现了内部控制评价从定性分析到定量研究的转变,合理解决了在模糊环境下综合评判多因素、多层级内控系统的不易定量、不宜精确判断问题以及单独使用层次分析法所致的主观因素影响,有效提升了内部控制评价结果的可靠性。
[期刊] 预测
[作者]
李云飞 周宗放
本文基于委托代理理论和团队生产理论,把风险企业家的过度自信和风险投资家的监督努力两个重要因素结合起来,建立了符合风险投资实际运作情况的契约模型。证明了风险投资家存在一个最优监督分配比例,进一步分析了过度自信和监督努力这两个因素对风险投资参与者行为策略及代理成本的影响。理论研究分析表明,风险企业家的过度自信行为和风险投资家的监督努力均有助于刺激风险企业家提高其努力水平以及降低风险投资家的代理成本,从而增加风险投资家的投资期望收入。研究结果为风险投资家设计合理的激励契约提供了理论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