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669)
2023(13773)
2022(11946)
2021(11278)
2020(9316)
2019(21371)
2018(21179)
2017(40848)
2016(22231)
2015(24867)
2014(24878)
2013(24405)
2012(22165)
2011(19810)
2010(19793)
2009(18424)
2008(18057)
2007(15894)
2006(13998)
2005(12493)
作者
(62751)
(52123)
(51800)
(49446)
(33323)
(24962)
(23522)
(20363)
(19748)
(18736)
(17838)
(17554)
(16527)
(16468)
(16002)
(15874)
(15486)
(15357)
(14862)
(14826)
(12821)
(12742)
(12447)
(11764)
(11622)
(11595)
(11543)
(11538)
(10426)
(10134)
学科
(85719)
经济(85591)
管理(71896)
(65085)
(56358)
企业(56358)
方法(38515)
数学(32894)
数学方法(32538)
(26452)
(22556)
中国(21637)
业经(20481)
(20413)
(17591)
(17524)
财务(17452)
财务管理(17420)
企业财务(16653)
地方(16035)
农业(14879)
(14723)
贸易(14712)
理论(14647)
环境(14398)
(14292)
技术(14057)
(14008)
(13973)
银行(13936)
机构
大学(314373)
学院(312298)
管理(126137)
(122814)
经济(120053)
理学(109151)
理学院(107990)
管理学(106292)
管理学院(105719)
研究(101137)
中国(75658)
(66497)
科学(61071)
(60456)
(49686)
财经(47827)
(45872)
中心(45628)
(45251)
业大(45072)
研究所(44868)
(43310)
北京(42067)
(40190)
师范(39850)
(37163)
(36824)
经济学(36300)
农业(35661)
财经大学(35563)
基金
项目(213534)
科学(168395)
研究(159202)
基金(155104)
(133684)
国家(132551)
科学基金(114681)
社会(99876)
社会科(94568)
社会科学(94544)
(82964)
基金项目(82779)
自然(74179)
教育(73040)
自然科(72365)
自然科学(72349)
自然科学基金(71018)
(69558)
编号(65785)
资助(63111)
成果(53960)
(47371)
重点(47157)
课题(44974)
(44574)
(44442)
(42834)
创新(41487)
项目编号(41325)
教育部(41114)
期刊
(137167)
经济(137167)
研究(93703)
中国(59826)
(47581)
学报(47245)
管理(47188)
科学(43559)
(42111)
大学(36476)
教育(35435)
学学(34300)
农业(28993)
(27424)
金融(27424)
技术(26481)
财经(23502)
业经(22347)
经济研究(21026)
(19894)
问题(17731)
理论(15937)
图书(15596)
科技(14945)
实践(14611)
(14611)
技术经济(14582)
现代(14450)
(14199)
(14194)
共检索到4571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杜海霞  
基于投资者保护的视角,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作用机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内部控制对投资者保护的两大实现路径:直接路径和间接路径。一方面,内部控制通过内部控制运行、信息披露和外部监督三个层面直接实现对投资者的保护;另一方面,内部控制通过保障会计信息质量,间接实现对投资者的保护。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宋炳霞  张咏梅  
内部控制可通过直接机制对投资者知情权、决策权、收益权起到保护作用,通过间接机制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实现对投资者知情权的保障。本文构建了投资者基本权利保护程度指标体系以及过程指标与结果指标相结合的内部控制质量评价体系,能实现投资者基本权利和企业内部控制质量的定量化评价。通过实证检验发现:基于我国特殊的制度环境,投资者决策权保护效果最好,其次为知情权,最后为收益权;高质量的内部控制质量有助于投资者知情权、收益权、决策权的实现,但作用力却依次递减。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徐卫东  郭千钰  
P2P网络借贷交易的投资者权益保障问题备受诟病,本文通过论证买者自负、卖方有责与交易安全的辩证关系,发现信息不对称是造成网贷交易风险的主要归因,因信息不对称引发的交易风险应以信息披露方式予以纠正和预防。信息披露制度在网络借贷交易规制方法中,具有天然的优势地位。面对网贷交易强制信息披露的形式主义作风,自愿信息披露的种种怪相以及存在大量非理性中小投资者的现实窘境,本文试图通过构建投资者友好原则的强制信息披露制度,坚持并改革自愿性信息披露制度,加强投资者教育等举措,改进传统网贷交易信息披露范式的缺陷,实现投资者权益保护的目的。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孙光国  李冰慧  
投资者保护是影响资本市场发展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内部控制是保护投资者利益的重要机制之一,因此,对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评价就成为保护投资者利益的重要手段。本文分析了内部控制对投资者保护的传导机制,认为内部控制不仅是投资者利益保护的制度安排,而且通过提高财务报告质量来保护投资者利益。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基于投资者保护的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的理论框架,该框架以评价的需求方及目标为切入点,深入探讨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相关要素和它们之间的关系,以便为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量化评价提供理论基础,指导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的实践,更好地实现对投资者利益的保护。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杨德明  林斌  任英  
本文研究了内部控制质量对投资者保护的影响,以及不同治理环境对内部控制治理功能的影响。研究发现:内部控制质量的提高,或更为充分的内控信息披露有助于抑制大股东资金占用,有助于抑制经理人与股东之间的代理成本;治理环境越差的地区,内部控制治理效应越高。这说明,对于投资者保护较弱的地区,内部控制可能成为补偿弱投资者保护负面影响的一种替代机制。本文研究意味着,近年来推出的内部控制相关制度起到了积极的效果;此外,完善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对于治理环境较差、投资者利益得不到有效保障的地区显得尤为重要。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艳平  
一、引言在金融市场化改革逐步深化的当下,新金融呈现出旺盛的创新动力和极强的发展活力,非银行金融机构迅速发展壮大。在企业集团化、产融结合化、融资多元化等趋势不断推进下,信托、消费金融以及财务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发展相当迅猛,其中财务公司融合了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在推动企业集团的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也对社会经济发展有着一定的影响。相对于欧美发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杜本峰  
机构投资者在我国证券市场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对机构投资者的特性尤其风险管理特性研究的不多。本文首先对机构投资者的概念及其经济组织的类型特征进行了分析:进而论述了公司治理在风险控制中的重要作用;最后,从完善机构投资者法人治理结构、构建合理的组织框架以及建立健全风控制度,提出了机构投资者风险控制治理机制架构体系。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常化滨  
随着理论的发展,投资者主体保护逐渐成为公司治理中的主要内容,因此,目前在公司治理的研究问题中,通常会把企业的内部控制与投资者主体的保护问题进行结合分析。因此本文将基于投资者主体保护的视角对公司内部控制的问题进行研究。一、理论基础(一)内部控制内部控制这一概念最早来源于会计领域,也就是会计控制,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各公司为了实现最大利润,开始利用各种手段对公司的财务数据进行"修饰"。因此,在法律与管理领域,也逐渐开始研究这一问题。内部控制主要是一种动态的过程,该过程主要是企业的管理者对于企业的战略制定、实施管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常启军  苏亚  
本文以内部控制效果、代理成本与投资者利益保护之间的关系为研究对象,以创业板上市公司的数据为研究样本,通过实证分析的方法探讨了三者之间的作用关系。本文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对于我国创业板中的上市公司而言,理想的内部控制效果和高效的代理效率有利于投资者的利益保护;同时,代理成本是内部控制效果和投资者利益保护的中介变量,三者之间存在传导关系。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范锰杰  
近年来我国内部控制的发展驶入了快车道,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问题的研究也成为了学界研究的热点领域。我国地区发展水平差异一方面刺激地方政府"掏空"地方上市公司;另一方面众多集团公司为了降低融资成本,选择关联交易模式进行运作。在有效监管缺失的背景下,原本中性、合法的关联交易行为却沦为了大股东侵占上市公司资源的主要手段,极大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作为公司治理机制的重要一环,对于防范大股东利益"掏空"、保护投资者利益必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现有文献对于这一问题尚未进行深入研究。本文通过对近年文献进行梳理与述评,为以后研究提供参考。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钟建军  
在发展中国家的转轨经济中,“内部人控制”问题日渐明显,我国的国有企业随着股份制改造的进行,这一问题也不断暴露出来。“内部人控制”是我国国有企业公司治理机制不完善的表现之一,不仅不利于国有企业经营业绩的提高,也给整个经济发展的市场化进程造成了很大障碍。本文认为,大力培育机构投资者是解决“内部人控制”问题的最有效途径,也是整个资本市场发展的大势所趋。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贺欣  
内部控制理论研究一直没有统一的理论研究框架。本文从经济学理论出发,从企业不同利益相关者视角对内部控制的范畴进行解读,提出内部控制研究范畴的界定应考虑不同需求方的利益。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张继勋  刘文欢  
本文采用实验研究方法检验了投资倾向、内部控制重大缺陷类型对投资者投资判断的影响。研究发现,与公司存在账户层面重大缺陷情况相比,投资者对存在公司层面重大缺陷情况的市盈率估计和投资吸引力评价更低。投资倾向与内控重大缺陷类型共同地影响投资者的投资判断,当投资者有较高投资倾向时,投资者对存在公司层面重大缺陷情况的市盈率估计和投资吸引力评价显著低于存在账户层面重大缺陷的情况;但在较低投资倾向时,两类重大缺陷情况下投资者做出的投资判断没有显著差异。同时还进一步发现了管理层可信度、市盈率的中介效应。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王克敏  陈井勇  
在现代企业制度中,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分离使得企业管理者与所有者的利益目标经常不一致,从而管理者行为与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发生偏离。因此,如何通过有效途径控制管理者的行为,以使企业价值达到最大化,就成为现代经济学所要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将通过一个简单的模型,论证以下基本假说:(1)适当的所有权结构对管理者行为具有一定的控制作用,(2)法律制度对投资者较强的保护可以控制管理者行为的偏离;(3)所有权结构与法律保护可以共同作用于管理者的行为约束;(4)所有权结构对管理者的控制作用受到投资者保护程度的影响。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刘志远  花贵如  
文章从政府控制的制度层面因素出发,以大股东资金侵占为研究载体,考察中国机构投资者的股东积极主义行为。研究表明,总体而言,机构投资者已具备股东积极主义的动机和能力,能抑制大股东资金侵占行为,从而客观上保护投资者权益;然而,相对于非政府控制的上市公司来说,在政府控制的上市公司中,机构投资者采取股东积极主义行为受到更多的限制,其抑制大股东资金侵占行为,客观上保护投资者权益的效果较差;并且主要是体现在地方政府控制的上市公司中。这意味着制度层面的政府控制因素对公司层面的机构投资者的股东积极主义行为具有重要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