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753)
2023(5236)
2022(4380)
2021(3983)
2020(3405)
2019(7451)
2018(7371)
2017(13940)
2016(7728)
2015(8741)
2014(8788)
2013(8338)
2012(7840)
2011(6844)
2010(7121)
2009(6993)
2008(7100)
2007(6438)
2006(5817)
2005(5560)
作者
(21209)
(17801)
(17518)
(17115)
(11419)
(8354)
(8033)
(6706)
(6641)
(6446)
(6081)
(5955)
(5831)
(5738)
(5693)
(5439)
(5206)
(5205)
(5138)
(4990)
(4435)
(4276)
(4195)
(4112)
(4001)
(3991)
(3961)
(3953)
(3481)
(3418)
学科
管理(31349)
(30646)
经济(30574)
(25418)
(24748)
企业(24748)
(12769)
(12385)
方法(11704)
业经(9501)
(8552)
(8136)
财务(8115)
财务管理(8096)
数学(8081)
数学方法(8009)
企业财务(7722)
中国(7683)
体制(7510)
(6944)
银行(6939)
(6848)
(6589)
理论(6426)
(6314)
金融(6312)
(6033)
(5814)
环境(5259)
(5225)
机构
大学(110860)
学院(109537)
(47086)
经济(46071)
管理(41411)
研究(36044)
理学(34922)
理学院(34577)
管理学(34158)
管理学院(33943)
中国(29796)
(27424)
(23310)
财经(20466)
科学(18915)
(18456)
(17657)
(17434)
中心(16625)
财经大学(15177)
经济学(15134)
研究所(15108)
北京(14599)
(14529)
经济学院(13492)
业大(13484)
(13474)
(13120)
(12764)
师范(12640)
基金
项目(69044)
科学(55519)
研究(52715)
基金(51714)
(43942)
国家(43579)
科学基金(38221)
社会(35645)
社会科(33550)
社会科学(33544)
基金项目(27062)
(26181)
教育(24557)
自然(23390)
自然科(22835)
自然科学(22831)
自然科学基金(22447)
(21941)
资助(20644)
编号(20599)
(20068)
成果(18110)
(16431)
重点(15660)
国家社会(15005)
课题(14840)
教育部(14715)
(14641)
(14600)
人文(14101)
期刊
(55881)
经济(55881)
研究(36802)
中国(26584)
(24605)
管理(17977)
学报(14837)
科学(14196)
(13766)
金融(13766)
(13738)
大学(12362)
教育(11739)
学学(11698)
财经(11305)
(9623)
经济研究(8768)
技术(8755)
农业(8579)
业经(7849)
问题(7109)
财会(6584)
会计(6365)
(5480)
理论(5416)
(5303)
(5238)
现代(5155)
改革(4954)
(4954)
共检索到1761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  [作者] 邓德强  
通过受托责任理论和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分析,构建了企业受托责任分析框架。通过典型内部控制概念的比较与解析,探求了内部控制中所内涵的企业受托责任相关问题。企业受托责任视角下的内部控制就是一种保证企业受托责任得到有效履行的控制机制,从而满足利益相关者对于经济绩效、社会绩效以及生态绩效的合理期望。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光远  刘霞  
一、COSO框架根本问题是缺乏科学有效的控制机制内部控制对于企业的重要性已经毋庸置疑,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杨时展教授就提出,"剧烈的竞争使企业家们总结出一条经验,对任何企业来说,实际情况都是这样:得控则强,失控则乱,无控则亡"(杨时展,1997)。COSO委员会的内部控制框架是当前公认的内部控制规范的"典范",各国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都深受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张庆龙  
近年来,我国政府部门虽然在财务管理水平与经济活动的合法合规性上有所提升。但是,管理制度设计不完善,执行不到位,监督走过场,预算缺乏细化等问题依然十分严重。这些问题造成了资产损失浪费、虚列支出、违规设置小金库等突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王光远  瞿曲  
本文以受托责任理论为基础探讨公司治理中的内部审计,考察内部审计如何成为其他治理主体所依赖的极具价值的资源,分析理论与实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以期深刻地认识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架构中扮演的角色,有效整合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本质上,内部审计是确保受托责任履行的一种内部治理机制。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董延安  
审计对权力进行控制是党和国家在新时期对审计工作提出的新要求。然而在审计实际中国家审计如何对权力进行有效地控制,这有待认真探索与研究。本文提出了“权力审计控制”的概念,认为权力审计控制的基础在于公共受托责任关系,并从“以权力控制权力”、“以权利控制权力”和“以道德控制权力”等方面,讨论了国家审计参与权力控制体系、建立权力审计控制机制的设想,以从理论上支撑权力审计控制论。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刘玉廷  武威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基本假设可以总结为主体假设、客体假设和手段假设。以"经济人"假设和"复杂人"假设为核心的内部控制基本假设体系,难以突破公共受托责任视角研究的局限性。以方法论意义上的理性主义假设、不确定性假设、信息运用假设为核心的单位内部控制基本假设体系的重构,则提供了拓展思路,并为单位内部控制的本质、目标、建设内容等研究提供了相关启示,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理论框架奠定了基础。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董延安  
审计对权力进行有效地控制是党中央和国务院在新时期对审计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和新职责。然而,在审计实际中,审计对权力进行控制却缺乏一定的理论作指导。在本文,笔者以讨论权力的概念入手,对审计对权力进行控制的内在动因——受托责任和外在动力——现实需要等理论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以飨读者,并试图为审计对权力进行控制提供理论支持。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谢志华  
两权分离不仅要求所有者委派审计进行外部监督以防范经营者可能给所有者带来的风险,而且要通过制定相应的风险防范制度(或制度契约)并要求经营者或者公司在经营管理活动中遵从这些制度。由于经营管理活动及其过程与这些制度的要求完全融合,从而使得这种风险防范具有内生性。所有者通过外生性的外部监督和内生性的制度遵循进行风险控制,而内生性的制度大多与财务和会计密切相关,制定这些制度并保证其执行也属于出资者财务的范畴。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王虹  
在资本市场中,某些上市公司经重大资产重组后,为避免同业竞争,重组后的控制股东会与上市公司签订委托经营合同或协议,将有关资产或所属子公司交由上市公司经营管理。例如,甲上市公司受托管理其控股股东所持有的另一家子公司乙企业的全部股权,全权行使除处置权、收益权以外的基于托管股份而产生和存在的股东权益,包括但不限于公司重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王雍君  
预算不只是一种分配公共资源、报告财政数据的工作,更是现代社会维系责任政府的关键和受托责任制度(政府问责制)的核心。为不断推动公共财政改革,并巩固已有的改革成果,建立联结受托责任的公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孙永尧  
通过比较国内外关于内部控制内涵与外延的各种观点,分析企业管理、风险管理、合规管理及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之间的关系,并在主体业务活动的客观实践基础上提出大内控观。内部控制从最初的问题导向发展为风险导向,深刻反映了经济世界的不确定性、复杂性、多元化与国际化的进程。现有学派对内部控制本质的认识都是基于基础主义主张,潜意识地承认了内部控制的本质是先天赋予而不是主体的实践反映。不论是盈利活动还是提供公共服务,实际上都是主体面临风险时朝向目标的有目的性的活动。风险是内部控制的内容,治理是内部控制的方式,合规管理则是内部控制最基本的要求,它们都统一于主体的控制目标。按准则办事,是内部控制的形式;在运动中掌舵主体的发展方向,是内部控制的本质。内部控制的本质与形式贯穿于参与者的行为与行动过程中。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姚晓春  王海英  
内部控制是当前企业管理的有机组成 ,尤其是在我国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今天 ,如何建立健全内部控制是国企改革的重头戏 ,本文拟结合COSO报告 ,从委托代理角度对我国的内部控制的现状和完善健全做一探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