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928)
2023(6962)
2022(5939)
2021(5279)
2020(4574)
2019(9940)
2018(9814)
2017(18679)
2016(10286)
2015(11368)
2014(11462)
2013(11196)
2012(10406)
2011(9231)
2010(9461)
2009(9153)
2008(9358)
2007(8505)
2006(7621)
2005(7316)
作者
(29066)
(24434)
(24083)
(23155)
(15699)
(11606)
(11035)
(9370)
(9145)
(8788)
(8400)
(8245)
(7952)
(7928)
(7749)
(7584)
(7145)
(7068)
(6930)
(6859)
(5971)
(5881)
(5782)
(5588)
(5500)
(5480)
(5417)
(5284)
(4846)
(4696)
学科
(39110)
经济(39028)
管理(37415)
(34763)
(28902)
企业(28902)
(15877)
(15687)
方法(15496)
数学(13306)
数学方法(13141)
中国(12900)
(11100)
保险(11009)
(10978)
银行(10968)
(10377)
(10075)
(9960)
财务(9939)
财务管理(9905)
(9883)
业经(9841)
(9473)
金融(9471)
企业财务(9450)
体制(8623)
(7546)
制度(7539)
(6979)
机构
大学(147570)
学院(145262)
(62784)
经济(61421)
管理(56285)
研究(48901)
理学(46831)
理学院(46357)
管理学(45728)
管理学院(45436)
中国(43047)
(36800)
(31135)
财经(27473)
科学(26249)
(24822)
(23952)
(23918)
中心(23043)
(21313)
研究所(21001)
财经大学(20525)
经济学(20183)
北京(19577)
业大(18459)
(18305)
经济学院(18032)
(17790)
农业(16316)
(16294)
基金
项目(92065)
科学(73553)
基金(69107)
研究(68558)
(59474)
国家(58997)
科学基金(51335)
社会(45780)
社会科(43370)
社会科学(43360)
基金项目(35865)
(34560)
自然(32277)
自然科(31537)
自然科学(31529)
教育(31408)
自然科学基金(30994)
(29412)
资助(28269)
编号(26477)
(24179)
成果(22808)
(21594)
重点(20969)
国家社会(19487)
(19338)
教育部(19147)
课题(19073)
(18805)
(18468)
期刊
(72171)
经济(72171)
研究(50369)
中国(34552)
(31238)
管理(23496)
(22703)
金融(22703)
学报(20032)
(19672)
科学(19337)
大学(16254)
学学(15423)
财经(14610)
教育(13491)
(12357)
农业(12093)
技术(11997)
经济研究(10742)
业经(9873)
问题(9218)
财会(8078)
会计(7809)
理论(7607)
(7237)
(6798)
技术经济(6723)
现代(6716)
实践(6690)
(6690)
共检索到2366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谢力  
本文将内部控制的核心总结为"目标→风险→控制"三角。从实务角度,可以将内部控制建设目标界定为财务报告目标、合规目标、经营目标和战略目标等四个目标,在具体到某一家企业进行内部控制建设时,可将一般内部控制目标转换成具体的内部控制目标。按风险影响的涉及面,可将风险纵向划分为战略性风险、战术性风险和操作性风险三个层次。针对不同风险,应采取不同的控制措施,将控制融入管理之中。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谢力  
本文将内部控制的核心总结为"目标→风险→控制"三角。从实务角度,可以将内部控制建设目标界定为财务报告目标、合规目标、经营目标和战略目标等四个目标,在具体到某一家企业进行内部控制建设时,可将一般内部控制目标转换成具体的内部控制目标。按风险影响的涉及面,可将风险纵向划分为战略性风险、战术性风险和操作性风险三个层次。针对不同风险,应采取不同的控制措施,将控制融入管理之中。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姜海军  李雪松  
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是在文献中经常出现的两个概念,由于这两个概念的含义有交叉,在使用的过程中时有混淆。本文廓清了这两个概念的确切含义,并指出了这两个概念的关系。
[期刊] 会计之友(下旬刊)  [作者] 赵剑  
内部审计是在一个企业内部建立的一种独立的评价活动,作为对该企业活动进行审查和评价的一种服务,它对企业管理起着制约、防护、鉴证、促进、建设性和参谋的作用。内部审计以增加企业价值和改善企业经营为目的,这是内部审计性质所决定的,也是现代社会对内部审计的必然要求。本文通过理论联系实际,从内部审计的目的、内部审计风险的涵义及其特征、形成的原因以及如何防范和控制等方面对内部审计风险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周兆生  
本文介绍美国COSO委员会关于内部控制及风险管理的两个报告以及相关研究,分析比较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联系与区别,指出内部控制将扩展为更全面的风险管理。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王兵  杜杨  
本文以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发表的立场公告《有效风险管理和控制的三道防线》为依据,阐述企业进行有效风险管理和控制所应构建的三道防线,并具体说明三道防线的组成、运作、协调及内部审计所应扮演的角色。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郑小荣  何瑞铧  
加强内部控制、合理控制风险是强化企业管理的有效手段。借助于完善的内部审计制度以及积极的人事管理制度,内部控制在防范企业经营风险、实现企业目标上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从企业内部控制、风险管理以及组织目标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入手,分析它们在企业经营中的重要性、相关性,明确内部控制的完善和企业风险管理的恰当对企业组织目标的实现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苏辛  
本刊卷首数次谈及,我国远程教育的转型将是始终伴随阵痛的过程,并称其"烈度"甚至可能在相当程度上超出实际承受能力。又曾特别谈到循序渐进,说远程教育要想持续稳定发展,看来只能选择"渐进式改革"的路径。所谓"循序",一是要遵循规律,二是要把握节奏。而无论是基于历史反思还是现实考量,当前可能还有必要再提风险控制问题——事实上,风险控制本来就是循序渐进的题中应有之义。有业内人士认为,相关方面对可能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丁友刚  胡兴国  
COSO报告(2004)认为内部控制是风险管理的组成部分。但是,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在功能和内涵上究竟是什么关系,这方面的研究并不充分。本文从组织目标出发,对内部控制、风险控制以及风险管理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基本的概念解说,并从历史变迁的角度,研究了内部控制、风险控制和风险管理三者的思想内涵及其演进过程。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董红杰  
基于内部控制有效性运作是一个全员参与的系统工程,本文采用WSR系统方法论分别从三个层面(W、S、R)剖析了影响内部控制有效性的风险因素,并提出相应层面的风险管理措施,这种新的研究视角为我国内部控制体系在上市公司中有效运行提供了一种实践意义上的指导。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白华  
现有研究大多认为内部控制是制度,内部控制、公司治理和风险管理之间存在交叉重叠的关系。这会导致多套管理制度并存于企业的混乱局面。事实上,内部控制不是制度,而是职能,是管理职能中的控制职能。内部控制、公司治理与风险管理不存在谁包含谁的问题,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涵义相同,公司治理中体现了内部控制或风险管理思想。内部控制、公司治理和风险管理具有内在一致性,可以统一于一套企业管理制度之中。
[期刊] 会计之友(上旬刊)  [作者] 樊行健  付洁  
笔者认为,在我国企业面临WTO全面对外开放的环境下,从风险管理的角度研究企业内部控制既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也是一个迫切的实践问题。本文从多个角度对这一命题进行了深入分析。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姜涛  尚鼎  
以我国2010—2016年沪深主板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分别研究了上市公司诉讼风险、内部控制水平对审计师所出具的审计意见类型的影响,并就诉讼风险和内部控制水平的交互作用对审计意见类型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诉讼风险高的上市公司,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可能性较大;内部控制水平低的上市公司,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可能性较大;如果上市公司发生诉讼风险,良好的内部控制体系有助于降低公司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报告的可能性;进一步的研究还表明,当公司以非原告身份涉及诉讼时,相较于原告更可能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郭宸昊  
一、大数据产业(一)大数据的国家战略地位大数据在我国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1.初步发展期2015年—2016年2015年8月31日,国务院印发《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文件明确了大数据的发展性质和重要意义,指出了当前及以后的主要任务,为大数据在中国的发展明确了指导思想、政策机制与总体目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