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264)
2023(7388)
2022(6005)
2021(5553)
2020(4551)
2019(9854)
2018(9598)
2017(18396)
2016(9950)
2015(11175)
2014(11026)
2013(10392)
2012(9823)
2011(8661)
2010(8872)
2009(8476)
2008(8856)
2007(8014)
2006(7336)
2005(7010)
作者
(27504)
(23205)
(22755)
(22118)
(14677)
(10865)
(10569)
(8771)
(8684)
(8433)
(7786)
(7743)
(7451)
(7429)
(7410)
(6984)
(6781)
(6721)
(6574)
(6569)
(5811)
(5545)
(5441)
(5296)
(5247)
(5236)
(5085)
(5057)
(4558)
(4452)
学科
管理(41222)
(37182)
经济(37105)
(33385)
(30816)
企业(30816)
(16633)
(14483)
方法(13553)
(11297)
财务(11271)
财务管理(11248)
业经(11024)
企业财务(10845)
数学(10833)
数学方法(10705)
(10367)
中国(10040)
(9424)
体制(8980)
(8143)
银行(8138)
(7718)
(7570)
(7520)
(7427)
金融(7425)
理论(7071)
环境(6683)
信息(6145)
机构
大学(146167)
学院(143224)
(58194)
经济(56927)
管理(56564)
理学(47656)
理学院(47206)
研究(46633)
管理学(46617)
管理学院(46328)
中国(37415)
(33973)
(30577)
财经(25787)
科学(24881)
(23319)
中心(22328)
(22184)
(21929)
财经大学(19214)
研究所(19173)
北京(19049)
经济学(18487)
(18440)
(17765)
师范(17616)
(17480)
业大(17452)
(16927)
经济学院(16501)
基金
项目(92513)
科学(74487)
研究(71070)
基金(69309)
(59261)
国家(58777)
科学基金(51550)
社会(47824)
社会科(45181)
社会科学(45170)
基金项目(35808)
(34275)
教育(32825)
自然(31029)
自然科(30314)
自然科学(30309)
自然科学基金(29812)
编号(29063)
(28997)
资助(27153)
成果(26260)
(24481)
(21542)
重点(20931)
国家社会(20705)
课题(19583)
项目编号(19320)
教育部(19307)
(19073)
(19059)
期刊
(67518)
经济(67518)
研究(45224)
中国(31880)
(30376)
管理(22428)
学报(21070)
科学(18760)
(17569)
大学(16658)
(15787)
金融(15787)
教育(15542)
学学(15423)
财经(13993)
(11934)
农业(11182)
技术(11134)
经济研究(10778)
图书(9599)
业经(9468)
财会(8552)
问题(8467)
理论(8268)
会计(8189)
(7444)
实践(7363)
(7363)
情报(6688)
书馆(6547)
共检索到2256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林钟高  徐虹  胡诚  
传统的内部控制是基于权力制衡的原理构筑框架的,通过组织权力的制衡与牵制以规范权力配置及其行使,但对于权力制衡系统背后所蕴涵的信息机理和信息权保障却很少研究,以致现实中缺乏一个强有力的信息基础和传导机制。随着信息技术广泛的深入运用,极大地增加了企业内部控制的潜在风险,因而现代内部控制的治理逻辑必须从基于权力制衡观的视角向基于信息观的视角转变,重视信息作为控制的载体在内部控制中的作用。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徐飞  薛金霞  
内部控制评价是非财务信息的重要来源,然而内部控制评价能否有效发挥治理作用却存在分歧,最突出问题是管理层存在明显选择性评价,可能会加剧股价崩盘风险。以2007—2017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评价、审计师监督与股价崩盘风险的关系,基于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客观分析企业内部控制评价及其后果。主要研究结论包括:上市公司发布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反而增加未来股价崩盘风险,发布无缺陷内部控制评价公司更明显;信息效率低、委托代理问题高、非效率投资程度大和非国有上市公司发布的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对于股价崩盘风险影响更显著;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评价报告会加剧分析师分歧度,进而增加股价崩盘风险;内部控制审计监督有助于缓解企业内部控制评价对于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根据研究结论,监管部门要完善企业内部控制评价制度、强化审计师内部控制审计监督,利益相关者也应正确对待企业内部控制缺陷,营造管理层愿意披露也敢于披露内部控制缺陷的制度环境。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敏  
本文选取沪深两市A股主板上市公司2012年-2015年数据为样本,检验了内部控制与盈余管理的相关关系,分析了权力制衡对内部控制与盈余管理间的相关关系的影响。研究表明:内部控制与盈余管理之间显著负相关,即企业的内部控制越有效,其盈余管理程度越低;权力制衡与企业的盈余管理程度之间显著负相关,即股权集中度与两权分离度均与盈余管理程度之间显著正相关;权力制衡显著增强了内部控制与盈余管理程度之间的负相关,即股权集中度与两权分离度抑制了内部控制对盈余管理程度的负向影响。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徐虹  林钟高  王海生  
从内部控制的演变历程和核心价值取向可以知道,内部控制是为了实现战略而进行的一系列控制活动,是一种战略管理。那么,究竟内部控制这样一种趋于战略的管理控制活动的分析基础是什么?这不仅是完善内部控制框架体系的需要,而且也是有效执行内部控制、发挥内部控制应有作用的重要问题。本文在对内部控制进行战略定位的基础上,从制度观的视角剖析内部控制的制度属性与制度价值,并且进一步从交易成本观与资源基础观两种不同的视角分析内部控制的战略管理要求,提出基于交易成本观与资源基础观融合互补的内部控制建设与发展思路。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白华  郑晓晓  
中国内地、中国香港和中国台湾地区对内部控制有不同的译法,中国内地和台湾地区多译为"内部控制制度",而中国香港地区则翻译为"内部监控系统"。基于这种翻译上的不同,有必要对其差异进行分析。内部控制的本质是管理职能中的控制职能,而不是制度本身。体现控制职能的要求而建立起来的政策和程序是渗透在整个管理过程中的,是与管理过程融为一体的一个系统,是管理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因此,将"internal control system"翻译为"内部控制系统"更为妥当。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魏先锋  
2008年,我国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要求上市公司自2009年7月1日起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自我评价,披露年度自我评价报告,并可聘请具有证券、期货业务资格的中介机构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审计。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裴娣娜  
李松林博士的新著《控制与自主:课堂场域中的权力逻辑》已由教育科学出版社于2010年1月出版。据我所知,李松林博士从"权力"角度思考和研究"课堂控制与学生自主"这一两难问题已有五年了。他在完成博士论文的基础上,不断补充,反复修改,最后完成此专著。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王亚男  戴文涛  
基于企业R&D产出效率视角,采用2012—2017年的A股上市公司数据,探讨内部控制在中国企业创新中的作用。研究发现,内部控制与创新效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总体上支持"内部控制促进企业创新"假说;进一步研究发现,内部控制通过抑制由代理冲突、信息不对称引发的创新投入不足及降低创新投入活动实施风险机制从而影响企业创新;内部控制对地处市场化水平低、法治环境差的地区的企业创新正向影响作用更强,内部控制对制度环境产生了替代效应,加强内部控制可以弥补制度环境不完善对企业创新产生的不利影响。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韩香云  
大学章程是大学"宪章"和"基本法",从根本上确立大学的管理体制和治理结构。大学内部治理是大学章程的具体贯彻层面,需要在大学章程的规范和约束下,通过科学明晰的权力分配和运行规范,获得大学章程的肯定和支持,以增强大学治理结构的正当性与合理性。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陈汉文  黄轩昊  
如何评价企业内部控制日益成为包括投资者在内的广大利益相关者所共同关心的焦点。以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意见作为衡量标准存在固有局限,现有内部控制指数又存在逻辑不一、结果迥异的弊端。为此,论文基于"是什么——如何衡量——衡量得如何"的总体逻辑,构建并验证了一套理念清晰、指标全面、应用广泛的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数。首先,在解析内部控制内涵的基础上提出两种可供选择的指数构建理念——"过程观"与"目标观",继而论证了以"过程观"为指数构建理念的合理性;然后,详细介绍该指数的指标体系与计算过程,并从现实和实证两个角度进行了验证;最后,对与指数相关的常见疑问进行了回应,并指明了利用该指数未来可开展实证研究的机会与方向。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郭成恒  黄昌富  
内部控制既是公司治理的一个核心概念,也是企业管理的一个核心概念。按照控制范围、控制力度、控制形式、控制关系的属性,从逻辑上解析,企业内部控制从下位控制到上位控制依次可分为操作层次的业务岗位控制、部门层次的管理单元控制、财务层次的专业职能控制、治理层次的治理结构控制、伦理层次的企业文化控制五个层次的逻辑结构。不同层次的内部控制,对应着不同的内控境界和效率。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张庆龙  
一、制度、流程与内部控制古人说,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圆,则必规矩。大至国家,小至部门、班组,都要建立制度或者说规矩。对此,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提过,要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与不易腐的长效机制。制度起源于人的群体性交往。有一个关于分粥的故事可以反映这一点。在一个荒无人烟的小岛上,有七个人组成了一个小团体共同生活。七个人每天面对一锅粥,如何制定分配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王瑶  黄贤环  
内部控制作为企业重要的治理机制,对企业投融资活动产生重要影响。本文选择2007—2017年我国沪深上市公司的数据考察了内部控制对实体企业金融化的影响机理。研究发现:内部控制质量越高,越能够抑制实体企业金融化行为,具有"治理效应",信息披露程度越高,金融生态环境越好,内部控制对实体企业金融化的治理效应越强;通过机制检验发现,内部控制对实体企业的治理效应,主要通过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风险评估以及信息系统与沟通实现。本文研究结论为抑制实体企业脱实向虚和过度金融化,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和理论借鉴,有助于从完善实体企业内控视角治理脱实向虚的问题。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静  
大学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组织,它需要合作、包容和学术自由。大学组织结构中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构成的二元权力结构是各国大学的共同现象,二者的科学制衡和协调有序是大学整合高等教育资源的重要前提。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秦惠民  
我国的大学治理是一个包含四种基本权力的权力结构体系,是一个要求四种权力在和谐关系中协同治理的权力关系架构。在这个架构的权力关系中,目前存在着比较严重的权力失衡与冲突现象,突出表现为:两个"一把手"的矛盾、大学的行政化以及缺乏教职工参与民主管理和监督的有效权力机制。在四种权力的博弈中,目前的问题是:政治领导权力和行政权力居于强势地位,学术权力和民主管理权力则处于相对的弱势处境。明晰的学术权力和有效的民主参与的缺失,是当前我国现代大学制度发展进程中的制度性瓶颈。大学的和谐,要求这些权力的行使有效、恰当和协调。为此,规范各项法定权力的行使、运行及其相互关系,是我国大学治理走向成熟和完善的必然选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