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629)
- 2023(15267)
- 2022(13310)
- 2021(12328)
- 2020(10548)
- 2019(23959)
- 2018(23717)
- 2017(45526)
- 2016(25043)
- 2015(27972)
- 2014(27695)
- 2013(27508)
- 2012(24871)
- 2011(22452)
- 2010(22249)
- 2009(20610)
- 2008(20379)
- 2007(17766)
- 2006(15686)
- 2005(13725)
- 学科
- 济(95400)
- 经济(95257)
- 管理(79224)
- 业(73279)
- 企(62363)
- 企业(62363)
- 方法(44490)
- 数学(38173)
- 数学方法(37793)
- 财(28717)
- 农(25729)
- 中国(23845)
- 学(22368)
- 业经(22294)
- 制(22177)
- 务(17970)
- 财务(17896)
- 贸(17884)
- 贸易(17874)
- 财务管理(17863)
- 地方(17632)
- 易(17342)
- 农业(17242)
- 企业财务(16964)
- 技术(16638)
- 理论(15754)
- 环境(15640)
- 和(15537)
- 银(15283)
- 体(15228)
- 机构
- 大学(358690)
- 学院(354612)
- 管理(141286)
- 济(137918)
- 经济(134901)
- 理学(123253)
- 理学院(121854)
- 管理学(119757)
- 管理学院(119137)
- 研究(118193)
- 中国(86539)
- 京(76081)
- 科学(75456)
- 财(65622)
- 农(63213)
- 所(60048)
- 业大(57828)
- 研究所(54938)
- 中心(53046)
- 财经(52280)
- 江(51267)
- 农业(49989)
- 经(47499)
- 北京(47329)
- 范(45219)
- 师范(44667)
- 院(42583)
- 州(41357)
- 经济学(40984)
- 财经大学(38928)
- 基金
- 项目(248317)
- 科学(194279)
- 基金(180961)
- 研究(176241)
- 家(159872)
- 国家(158561)
- 科学基金(135346)
- 社会(111283)
- 社会科(105442)
- 社会科学(105414)
- 基金项目(97102)
- 省(97007)
- 自然(90152)
- 自然科(88004)
- 自然科学(87977)
- 自然科学基金(86428)
- 划(82147)
- 教育(80526)
- 资助(73638)
- 编号(70731)
- 成果(57149)
- 重点(55647)
- 部(54401)
- 创(52118)
- 发(51501)
- 创新(48675)
- 课题(48369)
- 科研(47958)
- 制(46530)
- 教育部(46346)
- 期刊
- 济(147695)
- 经济(147695)
- 研究(101261)
- 中国(67279)
- 学报(63568)
- 农(56628)
- 科学(55670)
- 财(51276)
- 管理(50953)
- 大学(47279)
- 学学(44846)
- 农业(38382)
- 教育(35568)
- 融(28444)
- 金融(28444)
- 技术(27950)
- 财经(25581)
- 业经(24354)
- 经济研究(23489)
- 经(21747)
- 业(19675)
- 问题(19321)
- 科技(18700)
- 版(18006)
- 图书(17478)
- 理论(17155)
- 业大(16924)
- 技术经济(16296)
- 实践(15700)
- 践(15700)
共检索到5088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李柏洲 徐广玉
降低知识粘滞程度,提升知识转移绩效,是企业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关键所在。构建知识粘滞、内部控制机制与知识转移绩效之间关系的理论分析框架,剖析行为控制、结果控制在知识粘滞与知识转移绩效关系间的调节作用。在此基础上,使用因子分析法结合多层次回归分析法就已构建的理论分析框架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行为控制正向调节知识粘滞与知识转移绩效间的关系,而结果控制负向调节知识粘滞与知识转移绩效间的关系。研究将对降低知识粘滞,促进知识转移有所裨益。
关键词:
知识粘滞 知识转移绩效 内部控制机制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蒋永康 梅强
知识转移粘滞现象会阻碍知识流动和分享,厘清知识转移粘滞的过程机制有助于进行高效的知识管控。通过对16家在孵企业的深度访谈,运用扎根理论方法构建知识转移粘滞过程机制的ISIA理论模型,具体包含知识启动粘滞、知识发送粘滞、知识互动粘滞和知识吸收粘滞4个主范畴,以及对应的18个子范畴。在此基础上,对理论模型进行饱和度检验,探讨主范畴的作用路径,并提出知识转移粘滞的管控措施。研究结论有助于丰富和完善知识转移粘滞理论体系,并为知识转移粘滞治理提供启示。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李子叶 冯根福
本文从对组织内部知识转移和创新情况的关切出发,对知识转移机制、组织结构正式化程度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探讨了随着组织结构正式化程度的变化,不同知识转移机制的使用对企业创新绩效的直接作用,以及它们之间的交互作用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本文的研究发现,强制性与非强制性知识转移机制,以及它们之间的交互作用对企业创新绩效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组织结构正式化程度倒U型调节非强制性知识转移机制与创新绩效间的关系;正U型调节强制性知识转移机制与创新绩效间的关系。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于发展知识管理以及提升中国企业的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启示和指导意义。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刘益 张志勇
研究制造商的控制机制、分销商的态度性承诺与分销商的市场知识转移间的关系,揭示了制造商使用控制机制对分销商市场知识转移产生的直接影响以及通过分销商的态度性承诺产生的间接影响。利用中国家电产业225对制造商与分销商配对样本,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假设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制造商的契约控制有利于分销商的市场知识转移,而过多使用契约控制则不利于分销商的市场知识转移,制造商的关系规范控制有利于分销商的市场知识转移;制造商通过使用契约控制增加分销商的算计性承诺、减少忠诚性承诺,间接减少分销商的市场知识转移,而通过使用关系规范控制则可以增加分销商的忠诚性承诺,间接促进分销商的市场知识转移。从理论上扩展了控制机...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仇中宁 陈传明
本文选取内部社会资本具有代表性的三个特征:连结强度、信任度和组织目标认同度,并引入市场知识转移这一中介变量,深入研究了内部社会资本对组织绩效的影响机制。以南京市高新技术企业为对象的实证研究认为,结构维度社会资本和关系维度社会资本对组织绩效无直接作用;认知维度社会资本对组织绩效起到直接作用。市场知识转移在内部社会资本和组织绩效中具有明显中介作用,是组织绩效提升的重要动力。最后,本文阐述了研究的启示与不足,为未来研究提供了方向。
关键词:
内部社会资本 市场知识转移 组织绩效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曾款 刘国新
从科研任务、团队成员、团队环境及团队氛围四个方面分析了科研团队内部粘滞知识的形成,建立了知识转移模型,模型描述了团队内部的知识转移随成员间交流次数的变化情况,并利用MATLAB对矩阵模型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团队成员的稳定性是实现团队内部高效知识转移的前提;成员间的知识交流需要达到一定的次数才能实现高效的知识转移;将专家引进团队有利于团队内部知识转移;扁平化的组织结构有利于团队内部知识转移。
关键词:
科研团队 粘滞知识 知识转移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范建红 陈怀超 陈安
当前,母子公司知识转移成为学者和业界人士关注的热点,而从控制视角展开的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鉴于此,落脚于母公司向子公司的知识转移,在将控制机制分成正式控制和非正式控制,并分别选择股权控制和契约控制以及信任控制和文化控制的基础上,文章采用系统动力学的方法,考察了控制机制对母子公司知识转移的影响。依据所构建的系统动力学模型,运用Vensim PLe软件进行了仿真和灵敏度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正式控制和非正式控制均有利于母公司向子公司的知识转移,且二者存在互补效应。研究结果可以为企业选择合适的控制机制,促进母公司向子公司的知识转移提供建议。
关键词:
控制机制 知识转移 系统动力学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邵海静
虚拟物流企业网络合作的结构形态不断演化,成员间交流的知识内容和形式不断丰富,知识的复杂程度不断增加,这些因素极大地增加了虚拟物流企业网络的知识转移的复杂程度。基于此,首先归纳了知识转移风险的内涵,分析了知识转移风险控制的影响因素和风险控制的不同策略,理论上丰富了虚拟物流企业网络的知识转移风险控制研究。
关键词:
虚拟物流企业网络 知识转移 风险控制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孙卫 池锦瑾 徐梓轩
差序式领导作为本土企业的领导风格,对团队知识转移的作用机制尚不清楚。基于团队认知理论和本土领导理论,提出研发团队差序式领导、交互记忆系统和知识转移绩效之间关系的概念模型,并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差序式领导中照顾沟通、提拔奖励、容忍犯错分别对交互记忆系统和团队知识转移绩效具有显著消极作用;交互记忆系统对团队知识转移绩效具有积极促进作用;交互记忆系统在其间存在中介作用,并会减弱差序式领导对团队知识转移绩效的负面影响;未发现知识转移渠道对差序式领导与交互记忆系统间关系的调节作用,但是,差序式领导通过交互记忆系统对团队知识转移绩效的间接影响受到知识转移渠道的调节。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伟 付振通 徐睿姝
基于WSR理论分析框架挖掘影响知识粘滞的前因变量,引入知识粘滞与外部社会资本研究知识粘滞前因对知识整合的作用机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和层次回归分析法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知识粘滞在知识粘滞前因变量知识复杂性、过程粘滞与知识整合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在知识发送方粘滞、知识接收方粘滞、主体距离粘滞、情境因素、主体关系粘滞与知识整合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外部社会资本对知识粘滞前因变量与知识粘滞之间的具有正向或负向调节作用,但外部社会资本对知识发送方粘滞、主体关系粘滞与知识粘滞之间关系的负向调节不显著。
关键词:
外部社会资本 知识粘滞 知识整合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曾德明 覃荔荔 王业静
粘滞知识在产业集群知识网络中的转移对于知识流动的效果有着极大的影响,决定着产业集群中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和产业集群结构优化与升级。本文分析产业集群知识网络的立体结构,剖析了产业集群的内部和外部知识网络中各节点的联系,探讨了知识在该立体结构中各个层次的企业、集群中的高校、科研机构以及政府部门等各节点之间的流动,从点、线、面、体的角度对产业集群知识网络中的粘滞知识流动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得出结论,以期促进我国产业集群知识网络粘滞知识的转移。
关键词:
产业集群知识网络 粘滞知识 知识转移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陈浩义 孙丽艳
促进图书馆知识转移是图书馆知识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首先以图书馆组织结构为基础分析了图书馆知识网络内的知识流动,然后分析了影响图书馆知识转移的诸多因素,提出了如何促进图书馆知识转移的对策。
关键词:
图书馆 知识转移 机制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潘旭明
跨组织学习与知识转移是当今管理学界关注的重点课题,也是网络环境下组织提高创新能力与经营绩效的重要途径。由于知识在组织间的流动会受到组织边界的制约,导致其与传统组织内部知识共享具有不同的机制。跨组织学习与知识转移机制涉及知识搜寻的愿望和导向、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和知识转移的路径,而知识吸收能力则是衡量知识转移成功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
跨组织学习 知识搜寻 知识转移 知识吸收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李志宏 李军 徐宁 吴鹏飞
归纳现有的理论与文献,总结出知识转移机会、动机和能力是个体间非正式知识转移成功的三个决定性影响因素。基于社会资本的理论视角,同时整合社会网络理论的基本思想,进行理论模型的构建,就社会资本对个体间非正式知识转移的影响机制进行探索性研究,并从社会资本三个维度分别阐述组织如何有效促进个体间非正式知识转移。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林莉 郑旭 葛继平
在不确定性日益增大的竞争时代,知识资本正取代物质资本成为企业竞争力的关键要素。但由于知识的特性,企业仅依靠自身的力量发展所需的知识困难重重,产学研联盟成为企业持久成功的现实选择。而知识转移正是产学研联盟的一个重要目标,以往对知识联盟的探讨往往着眼于组织内部的知识转移,对于组织间尤其是产学研联盟内部知识转移的探讨较少,本文在对产学研联盟知识转移基础进行论述后,对我国产学研联盟内部知识转移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由此提出促进产学研知识联盟知识转移的促进机制。
关键词:
产学研联盟 知识转移 知识活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