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309)
2023(10519)
2022(8865)
2021(8039)
2020(6831)
2019(15173)
2018(14708)
2017(28889)
2016(15244)
2015(16511)
2014(16513)
2013(16177)
2012(14892)
2011(13133)
2010(13566)
2009(13280)
2008(12666)
2007(11570)
2006(10182)
2005(9712)
作者
(42165)
(35448)
(34893)
(33718)
(22567)
(16948)
(16050)
(13362)
(13211)
(12818)
(11977)
(11809)
(11445)
(11337)
(11223)
(10910)
(10429)
(10197)
(10103)
(9970)
(8712)
(8548)
(8444)
(8050)
(8021)
(7914)
(7901)
(7667)
(7086)
(6856)
学科
(58461)
经济(58352)
管理(53834)
(51483)
(45699)
企业(45699)
(28553)
金融(28551)
(25854)
银行(25842)
方法(25353)
(24926)
(24699)
数学(22058)
数学方法(21877)
(20992)
中国(20885)
(17552)
财务(17517)
财务管理(17487)
企业财务(16937)
业经(14345)
(14187)
(13433)
体制(11696)
中国金融(11331)
地方(10621)
(10021)
(9945)
贸易(9932)
机构
大学(214617)
学院(212850)
(93091)
经济(91216)
管理(82659)
理学(70789)
理学院(70121)
管理学(69116)
研究(69005)
管理学院(68725)
中国(61847)
(51337)
(43365)
财经(39826)
科学(37050)
(36147)
中心(34143)
(33771)
(32093)
(31660)
经济学(30326)
财经大学(30020)
研究所(29901)
业大(27587)
经济学院(27384)
北京(27050)
(26096)
(26076)
金融(25604)
商学(24824)
基金
项目(137478)
科学(110599)
基金(104392)
研究(100452)
(89886)
国家(89161)
科学基金(78187)
社会(67430)
社会科(64261)
社会科学(64247)
基金项目(54876)
(52017)
自然(50124)
自然科(49078)
自然科学(49066)
自然科学基金(48282)
教育(46470)
(43618)
资助(42753)
编号(38774)
成果(32440)
(32100)
(31978)
重点(30774)
(29581)
国家社会(28796)
(28554)
教育部(28533)
(27801)
创新(27739)
期刊
(101589)
经济(101589)
研究(66630)
中国(45415)
(43383)
(41314)
金融(41314)
管理(33312)
学报(30605)
(28710)
科学(28560)
大学(24392)
学学(23454)
财经(21389)
(18122)
教育(17771)
农业(17659)
经济研究(16579)
技术(15921)
业经(14485)
问题(12816)
财会(11440)
(11068)
理论(11047)
国际(10753)
会计(9943)
技术经济(9789)
实践(9723)
(9723)
(9610)
共检索到3323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罗毅   蔡璨   林树   李东润  
为健全资本市场功能,2010年融资融券制度在中国正式实施。本文基于2010~2019年我国A股市场6497个有效样本,从内部控制视角考察该制度实施以来投资者的融资融券行为。研究发现: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有效性越高,越易被投资者融资做多;内部控制有效性越低,越易被投资者融券做空。考虑投资者融资做多对融券做空的对冲影响后,内部控制有效性越低的上市公司依然越易被投资者净融券做空。分组检验发现,该现象在上市公司代理成本低、外部审计质量低、注册地社会信任水平低等情况下更为突出。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赵惠芳  向桂玉  张璇  
从机构投资者角度考察内部控制有效性是已有研究很少涉及的一个主题。文章选取2011-2012年沪深主板A股上市公司作为样本,研究了机构投资者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机构投资者整体上对内部控制有效性具有提升作用;对机构投资者分类后发现,"压力抵制型"机构投资者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提升作用强于"压力敏感型"机构投资者。进一步的研究还发现,国有控股削弱了机构投资者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正面作用。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杨侠  马忠  
本文以2013~2017年深圳证券交易所的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探讨了机构投资者调研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影响,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调研能够显著提升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在制造业公司和信息环境较差的公司中,机构投资者调研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提升作用更明显;机构投资者调研能够促使公司规范其经营行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从而促进内部控制合规目标和报告目标的实现。本文的研究结论为进一步优化投资者调研制度,积极发挥机构投资者的治理作用提供了参考。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宋雨楠  刘志洋  
对于50ETF指数期权合约来说,有效的融资融券交易是PCP等式成立的重要保障。但是整体而言,融资融券交易并没有使50ETF指数期权PCP等式成立。分位数回归分析表明,小规模的融资交易和大规模的融券交易有助于PCP等式成立,这说明为了保证期权市场有效,融资交易应保证市场有充足的流动性,而融券交易应具有规模效应,这提示我们应保证融资市场的流动性充足,引导投资者理性进行融资交易,防止出现对融资需求产生剧烈冲击的事件发生。同时,应降低融券成本,实现融券交易的规模效应,加强对投资者的教育培训,提高投资者理性投资水平。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巴曙松  朱虹  
融资融券是否通过影响投资者情绪,进一步对市场参与主体行为业绩,以及市场整体稳定性产生影响?本文认为,当前融资融券所表现出的"强杠杆、弱风险对冲"特征对投资者情绪起到助长的净效应;进一步,包含融资融券在内的投资者情绪对市场波动性具有加剧效应。从参与者层面,消极型投资者受投资者情绪影响所导致的业绩波动程度大于积极型投资者;在融资融券开展不同时期内,投资者情绪对投资者业绩波动呈现出先抑后扬的表现。从市场整体稳定性层面,本文发现投资者情绪对内地A股市场的加剧波动影响程度最大,而对香港中概股市场及海外(非港)中概股市场1也存在不同程度的情绪传染。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储小俊  曹杰  
从投资者情绪的角度考察融资融券的影响效应,本文首先构建了一个度量投资者情绪效应的指数,该情绪指数为日度频率,而且符合行为金融学关于投资者情绪作用的"收益反转"特征和情绪效应"截面差异"性质。基于该指数,本文检验融资融券对情绪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融资融券放大了投资者情绪效应。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在于融券业务规模很低、未能发挥显著作用,而融资交易反而为投资者提供了跟风的渠道,所以使得股价对市场非理性情绪的冲击变得更为敏感。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本照  程超  
基于投资者情绪,本文利用2013年至2015年市场交易数据,分市场层面和公司层面来探讨融资融券与股票收益的关系。结果表明,融资交易市场上存在较为明显的羊群行为。在融资交易额快速增长的阶段,投资者遵循着小公司正反馈交易行为和大公司负反馈交易行为。融资融券交易额有助于股票未来收益的预测,且这种预测能力并没有因为流动性的下降而降低。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马强  
本文使用主成分分析法,用市场换手率、新增股民开户数、市场成交量和市场市盈率构建了投资者情绪指标,然后基于投资者情绪的角度分析了2015年股灾前后融资融券与股票指数之间的关系,最后进行了稳健性分析。主要研究结论如下:投资者情绪对股指有一定的预测作用;股灾前后,融资都对股票指数产生显著影响,融券都对股票指数影响不显著;融资与股票指数双向互为格兰杰因果关系;股灾后,股票指数是融券的格兰杰原因。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孙翔宇  孙谦  
本文利用2009-2016年间中国市场的机构投资者持股数据,考察机构投资者异质性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深入探讨融资融券制度试行对其影响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1)短期机构投资者持股和长期机构投资者持股都会加剧股价崩盘风险;(2)融资融券制度的试行会提高机构投资者持股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且此提高作用主要体现在短期机构投资者持股上,而长期机构投资者持股的影响没有显著变化;(3)同时,融券交易量会增强机构投资者持股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尤其体现在短期机构投资者持股上;而融资交易量会减弱机构投资者持股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尤其体现在长期机构投资者持股上;(4)进一步的渠道分析表明,融资融券制度的试行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机构投资者的投机性,从而影响了其交易频率和交易数量,进而导致其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发生变化。总之,本文以机构投资者异质性作为切入点,探究了不同类型机构投资者对股价崩盘风险的不同影响,并结合融资融券制度,深入剖析了机构投资者持股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途径,在拓展以往研究文献的同时,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仲怀公  徐洪波  
本文选择2010-2015年我国沪深两市A股具有配股和增发资格的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对内部控制有效性、会计信息质量和股权融资偏好三者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分析了内部控制有效性对会计信息质量与股权融资偏好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表明: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与股权融资偏好之间显著负相关;会计信息质量与股权融资偏好之间显著负相关;内部控制有效性能增强会计信息质量与股权融资偏好之间的相关性;通过分组分析发现,企业的产权性质能影响股权融资偏好,即国有企业中,内部控制有效性和会计信息质量对股权融资的相关性得到了抑制。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谢海娟  刘晓臻  王新闪  
本文以2011~2013年沪市和深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运用多值选择模型及面板二值选择模型进行实证分析,通过验证内部控制指数与企业融资决策有效性的相关性,说明内部控制对企业融资决策的影响。研究发现:内部控制指数与企业融资决策有效性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内部控制指数越高,则融资决策对企业越有利;与非国有性质企业相比,实际控制人为国有性质的企业融资有效性较低。同时结合中国国情,分别深入验证企业内部控制对各融资模式的重要影响。研究发现在各融资模式的选择中,与缩资模式相比,采用单独股权融资、双重融资、内源融资、单独债务融资模式的企业,其内部控制有效性水平的提高将依次递减。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仲怀公  徐洪波  
本文选择2010-2015年我国沪深两市A股具有配股和增发资格的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对内部控制有效性、会计信息质量和股权融资偏好三者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分析了内部控制有效性对会计信息质量与股权融资偏好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表明: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与股权融资偏好之间显著负相关;会计信息质量与股权融资偏好之间显著负相关;内部控制有效性能增强会计信息质量与股权融资偏好之间的相关性;通过分组分析发现,企业的产权性质能影响股权融资偏好,即国有企业中,内部控制有效性和会计信息质量对股权融资的相关性得到了抑制。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孙光国  李冰慧  
投资者保护是影响资本市场发展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内部控制是保护投资者利益的重要机制之一,因此,对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评价就成为保护投资者利益的重要手段。本文分析了内部控制对投资者保护的传导机制,认为内部控制不仅是投资者利益保护的制度安排,而且通过提高财务报告质量来保护投资者利益。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基于投资者保护的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的理论框架,该框架以评价的需求方及目标为切入点,深入探讨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相关要素和它们之间的关系,以便为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量化评价提供理论基础,指导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的实践,更好地实现对投资者利益的保护。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王良  刘潇  贾宇洁  
本文利用Fama&French三因素模型和事件研究法构建了融资融券、eTF基金超额收益率、投资者信心回归模型。实证发现,融资融券标的eTF基金的超额收益率高于非标的eTF基金,较长窗口期内融资融券的实施可提高标的eTF基金的超额收益率。随着融资融券政策的实施,标的eTF基金的投资者信心均值在任何长度的窗口期内均有所增加,但非标的eTF基金的投资者信心并没有发生一致性变化,表明融资融券政策的实施可有效提高投资者信心。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峰  李志生  
文章利用我国某证券公司2011—2014年投资者普通证券交易和融资融券交易数据,对投资者参与融资融券交易前后的交易偏好及融资融券交易机制对投资者交易偏好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投资者在参与融资融券交易之前对小市值和高异质性波动的股票具有显著的交易偏好;而融资融券业务的开通,有效地改变了投资者的交易偏好,使得投资者在参与融资融券交易之后对大市值、高账面市值比、低异质性波动的股票具有显著的交易偏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