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897)
2023(19616)
2022(16826)
2021(15503)
2020(13296)
2019(30355)
2018(30059)
2017(58168)
2016(31292)
2015(34765)
2014(34383)
2013(34033)
2012(31038)
2011(27446)
2010(27550)
2009(25850)
2008(25748)
2007(22981)
2006(20267)
2005(18127)
作者
(87725)
(73156)
(72744)
(69441)
(46762)
(34879)
(33114)
(28500)
(27884)
(26221)
(25002)
(24757)
(23268)
(23241)
(22567)
(22356)
(21787)
(21445)
(21052)
(20964)
(17974)
(17860)
(17643)
(16774)
(16314)
(16292)
(16265)
(16161)
(14631)
(14359)
学科
(129409)
经济(129234)
(111857)
管理(108540)
(99227)
企业(99227)
方法(61097)
数学(50512)
数学方法(49909)
(41819)
(37369)
业经(35910)
中国(31582)
(29198)
财务(29119)
财务管理(29067)
(28472)
企业财务(27589)
农业(25694)
技术(24312)
理论(23129)
(22767)
地方(22691)
(21997)
贸易(21980)
(21666)
(21309)
(20788)
(20207)
银行(20169)
机构
学院(443384)
大学(443096)
管理(182077)
(181503)
经济(177781)
理学(157033)
理学院(155454)
管理学(152939)
管理学院(152102)
研究(138483)
中国(108966)
(93283)
(88856)
科学(82523)
财经(70385)
(68801)
(67462)
(66374)
中心(64454)
(63979)
业大(63698)
研究所(60523)
北京(58502)
经济学(54634)
(53793)
农业(53460)
师范(53301)
(52793)
财经大学(52246)
(50683)
基金
项目(296642)
科学(235571)
研究(219006)
基金(217672)
(187564)
国家(185968)
科学基金(162655)
社会(140049)
社会科(132916)
社会科学(132881)
(115189)
基金项目(115035)
自然(105523)
自然科(103119)
自然科学(103092)
自然科学基金(101270)
教育(100398)
(95661)
资助(89747)
编号(88824)
成果(71372)
(66014)
重点(65143)
(64322)
(61606)
课题(59941)
创新(59514)
国家社会(57822)
教育部(57454)
(57418)
期刊
(200982)
经济(200982)
研究(130205)
中国(84958)
(73297)
管理(71875)
学报(63928)
(62568)
科学(60424)
大学(50490)
学学(47676)
教育(44171)
农业(42838)
(41039)
金融(41039)
技术(40779)
财经(35419)
业经(33997)
经济研究(30935)
(30293)
问题(26053)
(24568)
技术经济(23802)
财会(21342)
理论(21019)
现代(20890)
科技(20872)
统计(20524)
图书(20267)
(20211)
共检索到6561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常启军  苏亚  
本文以内部控制效果、代理成本与投资者利益保护之间的关系为研究对象,以创业板上市公司的数据为研究样本,通过实证分析的方法探讨了三者之间的作用关系。本文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对于我国创业板中的上市公司而言,理想的内部控制效果和高效的代理效率有利于投资者的利益保护;同时,代理成本是内部控制效果和投资者利益保护的中介变量,三者之间存在传导关系。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常启军  苏亚  
文章以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代理成本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为研究对象,以创业板上市公司的数据为研究样本,通过实证分析的方法探讨了三者之间的作用关系。结果表明:对于我国创业板中的上市公司而言,内部控制相关信息的披露和抑制代理成本有助于提高企业绩效;同时,代理成本是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和企业绩效的中介变量,三者之间存在传导关系。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毛洁  
本文以2009~2010年深交所创业板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内部控制、财务杠杆对代理成本的影响。研究发现:内部控制质量的提高有助于明显降低经理人与股东之间的代理成本,抑制大股东与中小股东的代理成本不太显著。在创业板公司内部控制与代理成本的研究中,发现随着《基本规范》在我国较不成熟资本市场环境下的完善,内部控制将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尤华  李恩娟  
公司治理的基础是股权结构,核心问题就是如何降低代理成本,但是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我国股权分置制度存在的弊端严重影响着公司治理。根据代理理论,股权代理成本可以划分为管理层与股东之间利益冲突引起的第一类代理成本和控股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利益冲突引起的第二类代理成本。所以本文就基于股权分置改革后的视角,以2011年创业板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分析方法来分析股权结构与股权代理成本之间的关系,得出股权集中度可以降低第一类代理成本和第二类代理成本;股权制衡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第二类代理成本,但会提高第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兰霜霜  程文莉  
基于创业板高风险和高收益的特征,选取2009年10月30日创业板成立以来至2014年6月30日期间的所有创业板上市公司作为样本,共计379家,实证研究了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情况对IPO抑价水平的影响。研究结论表明,以开盘价计算的IPO抑价率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完整程度以及内部控制缺陷披露反应都不显著,而以收盘价计算的IPO抑价率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完整性反应不显著,但对内部控制缺陷披露反应显著。基于"信号传递理论",文章建议建立"四位一体"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治理模式,以进一步完善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王莉婷  
本文以2009年至2011年以来在创业板上市的281家公司为样本,对创业板市场的IPO抑价进行实证研究,即以IPO抑价率为因变量,以反映投资者情绪的市盈率、新股中签率、上市首日换手率等指标为自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对抑价率影响最为显著的是上市首日换手率,其次是新股中签率,而发行价和市盈率等其他变量对于IPO抑价率都没有显著影响。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俞红  顾培慧  杜乐  陶宝山  
本文选取2010-2012年创业板上市公司数据分析了创业板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对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表明:内部控制质量与盈余管理程度之间存在着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即内部控制越完善,盈余管理程度越低,会计信息质量越高;内部控制五要素中,内部环境与风险评估对盈余管理的影响显著为负,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和内部监督对盈余管理的影响并不显著。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蔺汉杰  
2012年,创业板新退市制度终于在投资者、监管机构以及资本市场的"千呼万唤"中闪亮登场。毋庸置疑,新退市制度优化了创业板市场的资源配置,加快了上市企业的"优胜劣汰",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对投资者权益的保护。但为了切实保护投资者利益,刚出台的创业板退市制度还需要不断完善、不断成熟。文章简要介绍新退市制度,从保护投资者权益角度对创业板新退市制度展开了思考,在借鉴国外退市制度的基础上,提出了几点完善退市制度的建议,以期对我国创业板市场逐步完善和走向成熟提供参考。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付启敏  郭金凤  邢文静  
文章以深圳证券交易所2009—2011年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268家创业板公司为研究对象,从投资者情绪角度实证研究融资超募现象,并把投资者情绪分为机构投资者情绪和公众投资者情绪两个方面考察对超募额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IPO公司的融资超募额与机构投资者情绪和公众投资者情绪显著正相关,这说明正向反馈效应以及机构投资者的发展不完善,高涨投资者情绪会带来更多的募集金额。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梁帆  
笔者通过对2009年~2011年创业板公司535个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考察创业板公司的机构投资者对企业R&D支出的影响。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对企业的研发支出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机构投资者对创业板上市公司研发投入的正向影响明显强于其他上市公司,机构投资者数量和年内变化对研发支出的影响显著为正,并且受持股比例、长期性关系型投资和机构积极主义论的影响。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蔡地  陈振龙  陈志军  
选取2004年至2012年中国沪、深两市首次公开发行上市的1 216家公司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相关分析、多元回归分析和工具变量等多种统计分析方法,从代理成本视角探讨创业投资对中国上市公司的治理作用。从总体上检验创业投资参与对中国上市公司代理成本的影响,进一步检验创业投资的参与程度和背景特征是否影响其治理作用的发挥。研究结果表明,有创业投资机构参与的上市公司,其代理成本显著低于无创业投资机构参与的上市公司;创业投资的参与程度越深,即创业投资机构家数越多、持股比例越高、投资期限越长,上市公司的代理成本就越低;与本土背景的创业投资机构相比,外资背景的创业投资机构更能降低上市公司的代理成本。研究结论对上...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马俊  
创业板上市公司退市,无疑会对投资者权益产生重大的影响,如何确保投资者在创业板退市过程中合法权益不受侵害,涉及到方方面面的问题。宏观上如法制环境、市场相关制度1、行政监管、行业自律等,微观上如退市标准和退市程序制度等。其中完备和严格的程序既能保障退市及时、有效地进行,防止退市不畅,又能对退市决定的使用和退市过程加以必要的约束和限制,防止其被滥用。本文通过重点论述海外成熟创业板市场退市程序中的重点程序制度及其之于完善我国创业板退市程序和投资者保护的意义,旨在为我国创业板退市程序建设提供政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戴嘉贺  刘可  杨竹清  
利用2001—2011年我国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从代理成本的视角,对机构投资者在强化上市公司的外部监督、改善公司内部治理方面的作用进行了研究。实证结果显示:机构投资者的存在及发展能够完善公司治理、降低管理层的代理成本,但该影响的经济效果较微弱。指出:有必要进一步创造条件,促使机构投资者在提升公司治理水平、促进证券市场健康发展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尹美群  杨映月  
文章以代理理论为出发点,对在深圳创业板上市的公司如何进行审计师选择进行了理论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公司总资产、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和成长性与审计师的选择正相关,但都不显著;股权集中度与审计师选择负相关;地理位置对审计师选择有重要影响。针对创业板市场的审计风险,提出了几点建议。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进  池趁芳  
近年来我国在内部控制建设方面成就显著,根据高层梯队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内部控制的建设需要高管团队的执行,而高管的行为又会受到激励制度的影响,鉴于此本文以2010~2013年创业板173家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了创业板上市公司高管团队特征及薪酬激励与内部控制质量之间的关系。高管特征方面,高管团队规模与内部控制质量成正相关。薪酬激励方面,高管的薪酬规模、持股比例与内部控制质量正相关。本文丰富了高管特征及薪酬对内部控制质量影响的研究成果,对于我国创业板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