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505)
2023(7756)
2022(6632)
2021(5985)
2020(5154)
2019(11291)
2018(11202)
2017(21303)
2016(11977)
2015(13068)
2014(13250)
2013(12909)
2012(11960)
2011(10700)
2010(11059)
2009(10538)
2008(10680)
2007(9796)
2006(8802)
2005(8457)
作者
(34093)
(28590)
(28180)
(27352)
(18271)
(13626)
(12900)
(10720)
(10698)
(10506)
(9845)
(9602)
(9412)
(9269)
(9252)
(8730)
(8418)
(8396)
(8353)
(8136)
(7265)
(7053)
(6800)
(6700)
(6523)
(6370)
(6336)
(6309)
(5774)
(5632)
学科
(42856)
经济(42762)
管理(42445)
(37555)
(33387)
企业(33387)
(18163)
(16790)
方法(16498)
数学(13568)
数学方法(13367)
中国(12109)
(11802)
财务(11773)
财务管理(11743)
(11366)
企业财务(11317)
(11202)
业经(11029)
(10656)
银行(10645)
(10123)
(9821)
体制(9623)
(9431)
金融(9429)
理论(7727)
(7554)
技术(7536)
(7438)
机构
大学(169721)
学院(167149)
(67976)
经济(66398)
管理(61238)
研究(57433)
理学(51578)
理学院(51000)
管理学(50186)
管理学院(49849)
中国(46005)
(39399)
(35789)
科学(32915)
财经(29737)
(28942)
(28129)
(27193)
中心(27115)
(26840)
研究所(25555)
业大(22805)
北京(22328)
财经大学(22104)
(21761)
经济学(21684)
(21166)
农业(21061)
师范(20916)
(20649)
基金
项目(106312)
科学(84530)
基金(78848)
研究(78145)
(68664)
国家(68101)
科学基金(58508)
社会(51125)
社会科(48443)
社会科学(48432)
基金项目(40818)
(40801)
自然(37344)
教育(36959)
自然科(36493)
自然科学(36482)
自然科学基金(35877)
(34649)
资助(32264)
编号(30278)
成果(27066)
(25674)
(24793)
重点(24441)
(23060)
(22380)
课题(22176)
教育部(21633)
国家社会(21599)
(21563)
期刊
(79515)
经济(79515)
研究(54792)
中国(39536)
(34520)
学报(27120)
(25373)
管理(25359)
科学(24048)
(21342)
金融(21342)
大学(21138)
教育(20218)
学学(19739)
财经(16043)
农业(15954)
(13684)
技术(13106)
经济研究(12250)
业经(11563)
问题(10373)
财会(9200)
会计(8737)
(8731)
(8251)
理论(8143)
(8108)
实践(7174)
(7174)
现代(7167)
共检索到2684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张艳  钟文胜  
SOX法案的颁布引发了各国监管机构对内部控制及披露制度的强烈关注,其中很多争议性问题一直延续至今,严重阻碍了内部控制披露规范的统一性。在财务报告监管系统中,不同的控制机制之间存在替代或补充作用,只有充分发挥各种机制间的协同性,才能更好地防范公司造假,保障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并能分散系统中的制度风险。SOX404条款对内部控制披露制度的部分设计破坏了这种协同性,违背了制度设计的初衷,也导致了实务的混乱。未来内部控制披露制度的完善必须考虑财务报告系统内机制设计的协同性。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尹律  
盈余管理是影响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披露的因素之一。学界已证明内部控制对于盈余管理发生作用,却没有深入研究盈余管理对于内部控制缺陷信息乃至缺陷认定标准披露的反作用。本文以沪深证券市场2013至2014年纳入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实施范围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盈余管理对于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披露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盈余管理程度越高,内部控制缺陷的认定标准越不透明。该结论为管理层的机会主义行为提供经验证据,为内部控制信息质量的完善和优化提供理论引导和实践参考。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陈丽  
本文以深市2011年和2012年披露内部控制审计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了披露内部控制审计报告与未披露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的公司在盈余质量方面的差异,研究表明:内部控制审计披露能提高公司盈余质量,在控制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审计披露自选择问题后的实证结果支持了上述结论。进一步分析强制性内部控制审计披露与自愿性内部控制披露公司的盈余质量的差异,发现自愿性内部控制披露公司的盈余质量更高,但高盈余质量并不是内部控制审计带来的,而是高盈余质量的公司选择进行内部控制审计披露,而强制性内部控制审计则能纠正公司内部控制缺陷,提升公司内部控制有效性,提高公司盈余质量,因此,推进强制性内部控制审计具有必要性。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志斌  
随着政府和社会公众等利益相关者对环境保护问题的日益重视.企业环境信息披露逐步成为理论研究的热点问题。已有研究表明.外部制度压力和公司治理结构是影响企业环境信息披露水平的重要因素。那么.作为公司治理的制度基础和企业自律系统的内部控制对环境信息披露水平存在正向影响吗?本文从沪、深两市689家制造业上市公司2009 - 2011年的公司年报中手工收集环境数据.建立环境信息披露指数用以衡量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水平.并运用内部控制指数及相关数据.实证研究了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现状及内部控制对环境信息披露水平是否存在显著影响。研究发现.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环境信息披露水平呈逐年提高之态势.内部控制作...
[期刊] 会计之友(下旬刊)  [作者] 惠全红  
近几年,国内外上市公司丑闻不断,大多与上市公司内控失灵与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缺乏有关。本文在分析我国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改进我国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具体措施。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李伟  施家芳  
随着安然、世通、施乐等公司会计丑闻的相继曝光,引起了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缺陷的关注。上市银行作为高风险的上市公司,是通过承担风险来获得收益、推进储蓄向投资转移的。银行承担的风险状况,以及内部对于风险的识别、衡量、监控等程序的完整性和充足性直接影响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赵海燕  赵丽萍  
随着五部委关于内部控制规范与指引的一系列发布,我国上市公司逐渐进入强制性披露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的时代。本文随机选取2011-2012年沪深135家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对影响资金活动内部控制缺陷的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内部重组、已上市年数、交叉上市及最终控制权性质对对上市公司资金活动内部控制缺陷有显著性影响;公司成长性、公司规模和审计单位对公司资金活动内部控制缺陷虽然有影响,但不显著。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洪峰  戴文涛  张然  
2012年,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和审计报告强制披露范围扩大到未参加内部控制规范试点的主板上市公司。本文以2011-2012年两市未参加试点的主板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强制披露前后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的变化。研究发现,在强制披露的背景下,出具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和审计报告的信号传递效应出现衰减;内部控制缺陷的披露深度增大;内部控制审计报告意见具有一定可靠性。但是,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结论的可靠性仍然较低。这一结论为强化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监管提供了证据和思路。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王惠芳  
为了确保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和准确性,美国萨班斯法案第404节首次提出了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评价进行强制披露和审核的要求。但这一制度的执行情况并不理想,很多人质疑内部控制强制披露要求给公司造成了过高的执行成本,并损害了公司竞争力。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评价执行机制的缺失,有效的披露根本无从谈起,必须通过执行机制的完善去促进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有效披露。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宋蔚蔚  
一、引言国内外著名公司丑闻的频频曝光,监管机构和投资者逐渐意识到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和完善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经营成败,充分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有利于消除信息不对称,并且有助投资者更为清晰地了解企业存在的内控缺陷,并促使其努力改进。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熊婷  程博  
本文以2010年深市A股非金融行业中小企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与盈余管理的关系。研究发现: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水平与真实活动盈余管理水平、操控性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和操控性酌量费用显著负相关。表明高质量企业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对真实活动盈余管理行为有抑制作用。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韩冬  
2012年1月1日,《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在深沪主板上市公司中正式实施。按此指引规定,上市公司必须对外披露内部控制信息,公布经注册会计师审核的鉴证报告。本文对该指引的施行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与盈余管理显著负相关;指引的实施能够提高上市公司披露的内控信息质量、增进财务报告可靠性,并抑制盈余管理行为。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宋常  田莹莹  陈茜  
在非强制性披露的环境下,公司披露内部控制信息取决于公司的成本收益。有融资需求的公司披露内部控制信息能够获得直接收益,因而更有动机披露内部控制信息。本文以2008~2011年上交所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从股权融资和债券融资两个角度研究了融资需求对企业内部控制披露的影响。本研究丰富了信号传递理论,拓展了信息披露方面的文献,为资本市场信息披露监管提供了实证证据。
[期刊]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  [作者] 林钟高  郑军  彭琳  
消费的外部负效应性和收入差距持续扩大问题,显然是影响社会和谐的重要变数。如何解决特殊行业和垄断行业的巨大外部负效应性和收入差距持续扩大问题?2006年我国出台的对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指引和对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都仅仅对极少数行业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给出了相关规定,中国证监会对内部控制信息强制性披露的有关规定也仅仅局限于银行、保险及证券等特殊行业和再融资的少数上市公司。为此,文章以房地产业、医药行业以及垄断行业的内部控制信息强制性披露为对象,重点研究企业产品成本和外部负效应的信息治理机理及披露问题,以此实现对特殊行业和垄断行业的巨大外部负效应性问题和收入差距持续扩大问题的治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