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387)
2023(12406)
2022(10317)
2021(9396)
2020(8023)
2019(17475)
2018(17300)
2017(33292)
2016(18005)
2015(19629)
2014(19180)
2013(18829)
2012(17057)
2011(14950)
2010(15302)
2009(14637)
2008(15015)
2007(13887)
2006(12217)
2005(11447)
作者
(49550)
(41679)
(41413)
(39239)
(26630)
(19673)
(18580)
(15750)
(15528)
(15078)
(14196)
(13897)
(13551)
(13369)
(13071)
(12437)
(12209)
(12111)
(12071)
(11685)
(10268)
(10161)
(9921)
(9553)
(9516)
(9337)
(9231)
(9101)
(8251)
(8244)
学科
(87697)
(82624)
企业(82624)
管理(76283)
(73850)
经济(73728)
(30252)
方法(29596)
业经(28989)
(24366)
(22755)
财务(22732)
财务管理(22703)
(22143)
企业财务(21610)
数学(21122)
数学方法(20929)
技术(20690)
中国(18203)
农业(17527)
(16326)
(15424)
(15355)
理论(15109)
体制(14423)
技术管理(13854)
(13778)
(13723)
银行(13707)
(13110)
机构
学院(254851)
大学(249080)
(108442)
经济(106389)
管理(103845)
理学(88463)
理学院(87650)
管理学(86613)
管理学院(86118)
研究(79325)
中国(65556)
(56535)
(51442)
科学(45037)
财经(43398)
(41587)
(40725)
(39294)
(39131)
中心(36689)
业大(34814)
研究所(34522)
经济学(32634)
农业(32385)
北京(31944)
财经大学(31931)
(31788)
商学(30505)
商学院(30227)
经济学院(29269)
基金
项目(161979)
科学(130781)
研究(121228)
基金(119650)
(102676)
国家(101732)
科学基金(90098)
社会(79830)
社会科(75788)
社会科学(75773)
(64995)
基金项目(63136)
自然(57285)
自然科(56037)
自然科学(56022)
自然科学基金(55166)
教育(54802)
(52532)
资助(47328)
编号(47103)
(40603)
(38018)
成果(37941)
(36965)
创新(36891)
(36208)
重点(35994)
(34235)
国家社会(33277)
课题(32967)
期刊
(128006)
经济(128006)
研究(77313)
中国(55409)
(50328)
管理(47193)
(40123)
科学(34235)
学报(33984)
(27979)
金融(27979)
大学(27319)
农业(27044)
学学(26142)
技术(24085)
教育(23746)
财经(22901)
业经(22612)
经济研究(19824)
(19745)
(17162)
问题(15898)
技术经济(15154)
财会(15024)
现代(13426)
科技(13201)
会计(13162)
商业(12363)
(12189)
世界(11895)
共检索到3947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加灿  胡良章  徐新华  
创新是企业改革发展的不竭动力,企业创新面临巨大的不确定性而呈现高风险性,而内部控制是降低风险的重要手段。文章以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研究了内部控制以及内部控制异质性对企业创新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内部控制对企业创新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基于内部控制异质性的分析发现,在战略控制异质性中,战略控制强的企业的内部控制对创新的促进作用更强;在内部环境异质性中,内部环境差的企业内部控制对创新具有更强的促进作用;在控制强度异质性中,适中的内部控制能够有效促进企业创新。研究结论为企业创新中的内部控制优化提供了方向与路径,丰富了企业创新管理研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郭军  麻环宇  
高管团队在企业行为决策中发挥主导作用,内部控制是内嵌于企业技术创新的正式制度。文章选取2012—2020年我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将高管团队异质性、内部控制与企业技术创新纳入一个分析框架,系统探究三者之间的作用关系。研究发现:高管团队异质性特征——年龄异质性、学历异质性和社会资本异质性都显著促进企业技术创新,高管团队异质性正向作用于内部控制,内部控制有助于企业技术创新。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陈德球  林程杰  徐婷  
中国家族企业历经40多年的发展,家族控制随着外在制度环境发展、家族内部变迁和家族企业成长表现出异质性特征。在不同的控制方式下,家族企业的创新行为有何差异?本文从家族控制异质性特征视角,将家族企业控制权分为股权控制、战略控制以及全面控制,考察控制异质性对企业创新活动的不同影响,探索构建一个家族控制异质性影响企业创新行为的理论框架。研究发现:相比较股权控制和战略控制,全面控制的家族企业更可能进行研发创新;相比较股权控制,战略控制的家族企业更可能进行研发创新;家族全面控制对企业创新行为的影响在制度空隙严重的地区更为显著。地区的制度空隙越小,家族股东加强家族控制以补偿正式制度缺失的需求越低,有助于家族企业引入外部职业经理人、实现现代化管理。进一步研究发现,家族全面控制通过缓和两类代理问题、提高企业风险承担水平等机制促进企业创新。本文在以往家族涉入的分析研究框架的基础上,从异质性角度剖析家族企业不同类型的控制方式,深化了家族涉入对企业行为影响的研究,为家族企业治理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在此基础上,立足我国转轨经济的制度空隙特征,考察不同控制类型的家族企业的创新活动,补充了家族企业创新的文献,揭开了家族企业创新的“黑箱”。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范明珠   王京   徐璟娜  
采用沪深A股上市企业2009—2020年度的统计数据,实证检验产融结合与双元创新投资的关系,考察产融结合影响探索式创新和开发式创新的作用路径,并探讨企业规模和内部控制的异质性影响。研究发现:(1)产融结合会抑制企业双元创新投资,且相较于开发式创新,其对探索式创新投资的抑制作用更强;(2)产融结合会导致企业增加金融化投资,诱发其资本套利动机,从而抑制企业双元创新投资;(3)相较于开发式创新,企业规模和内部控制对产融结合与探索式创新投资的负向关系的约束作用更强。因此,企业应根据自身规模和发展需要,合理选择产融结合方式,丰富企业创新资源基础,有效提高创新意愿;政府也应优化外部金融环境,引导企业正确对待产融结合。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路媛媛  
基于心理学理论,从管理者过度自信的角度考察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管理者过度自信程度越高,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越低,且在国有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和大规模企业中尤为突出。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内部控制五要素信息披露质量,发现管理者过度自信程度与内部环境、信息与沟通和内部监督要素信息披露质量显著负相关,与风险评估和控制活动要素信息披露质量无显著相关性。该结论对完善经理人制度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制度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常启军  王璐  金虹敏  
本文以我国2011~2013年中小企业板288家上市公司的数据为研究样本,选取总资产收益率ROA作为衡量企业绩效的指标,将内部控制质量作为中介变量,实证分析内部控制质量对高管团队(TMT)综合异质性影响企业绩效的作用路径。研究结果表明,TMT综合异质性与企业绩效显著负相关,TMT综合异质性和内部控制质量显著负相关;内部控制质量是TMT综合异质性与企业绩效的中介传导变量。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成肖  
本文立足于小微企业贸易机会不断增加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推进等中国情景,采用CMES数据从小微企业层面考察进口对中国企业创新活动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小微企业进口对创新具有显著促进作用,这种促进作用主要被小型企业和加工贸易企业获取。小微企业进口的创新效应主要体现为中间品进口对企业自主研发的促进作用,对技术引进的影响则不显著;中间品进口有助于企业形成新产品或新技术产出,而最终品进口有助于企业形成产品和技术外的其他方面创新。采用中介效应模型和联立方程组方法进行的传导机制检验表明,小微企业进口通过创新意识的提升与创新资源的改善正向影响企业创新。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赵珊珊  王素荣  陈晓晨  
高管学术经历作为我国企业发展中的一个特有现象,在以往研究中很少涉及。本文采用2008—2014年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分析高管学术经历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结果表明,高管学术经历能够显著提高企业创新投入和实质性创新产出,但对于策略性创新产出却呈现显著负向影响。这说明学术经历使得高管具有高度专业性和谨慎的决策态度,在创新项目选择时更注重"质量"而非"数量"。企业规模和负债水平的异质性均对于这一关系有显著调节作用,具体表现为:规模较大企业组中高管学术经历更有利于创新产出的提高;非财务扩张组中高管学术经历更能促进实质性创新产出的提高。本文为企业高管与创新研究提供重要补充,对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落地提供微观经验支撑。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张晓红  朱明侠  王皓  
根据2010—2016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考察内部控制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以及在经济转型条件下产权性质和市场化程度对内部控制的调节作用,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内部控制对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内部控制程度高低与企业创新投入成正比;内部控制对创新投入的作用受产权性质和市场化程度影响,国有企业比非国有企业更容易忽视创新方面的投入;市场化程度对企业创新投入也具有显著影响,市场化程度越高的地区,内部控制对企业创新投入的正向作用越大。因此,应重视企业内控制度建设,发挥内部控制对企业经营和发展战略的促进作用,并继续推动以产权和市场化为核心的制度环境改革,建立企业内部制度和外部环境的良好互动关系,从而扩大内部控制对创新活动的积极影响,以推动我国经济更为平稳健康地向前发展。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张晓红  朱明侠  王皓  
根据2010—2016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考察内部控制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以及在经济转型条件下产权性质和市场化程度对内部控制的调节作用,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内部控制对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内部控制程度高低与企业创新投入成正比;内部控制对创新投入的作用受产权性质和市场化程度影响,国有企业比非国有企业更容易忽视创新方面的投入;市场化程度对企业创新投入也具有显著影响,市场化程度越高的地区,内部控制对企业创新投入的正向作用越大。因此,应重视企业内控制度建设,发挥内部控制对企业经营和发展战略的促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周虹  李端生  
以沪深两市2012—2014年的主板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高管团队异质性对企业内部控制质量的影响,考察了CEO权力对高管团队异质性与内部控制质量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当期来看,高管团队较大的性别异质性、年龄异质性、学历异质性以及较小的任期异质性有助于企业内部控制质量的提升;滞后一期来看,较大的性别异质性、学历异质性以及较小的年龄异质性、任期异质性有助于企业内部控制质量的提升;随着CEO权力的增大,高管团队异质性对内部控制质量的影响在减弱。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欣  
本文从信息经济学与委托代理理论视角,分析异质性机构持股对企业财务绩效、内部控制的影响效应,以及内部控制在异质性机构持股与财务绩效之间的中介效应。结果表明,压力抵制型机构持股显著提升了财务绩效和内部控制有效性,而压力敏感型机构持股对财务绩效和内部控制未呈现显著的促进效应。内部控制在压力抵制型机构持股与财务绩效之间具有显著的中介效应,而这一效应在压力敏感型机构持股与财务绩效之间未有显著体现。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宣杰  张文宣  
基于2007—2019年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实证分析财务杠杆、经营杠杆对创新投入、创新产出的影响。结果发现,财务杠杆显著影响创新投入和产出,经营杠杆对创新投入影响不显著却显著影响创新产出。基于企业规模和发展质量的拓展性分析表明,财务杠杆显著影响任何规模以及高质量发展企业的创新投入,影响大规模企业及高质量发展企业的创新产出;经营杠杆只是显著影响大规模企业的创新产出,对高质量发展企业的创新投入和产出都有显著影响。研究结果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中如何协调“去杠杆”与“促创新”之间的关系提供了参考。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孙颖  
如何引导金融资本服务实体企业创新发展,是中国当前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战略问题。本文从单一创投组织形式的治理弊端出发,以联合创业投资团队中公司创投机构与独立创投机构的结构互补为切入点,基于1998—2018年有联合创业投资支持的A股上市公司数据,研究异质性创投机构联合投资对被投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差异及其内在机制。研究发现,公司创投机构与独立创投机构共同持股的企业技术创新水平更高,表现为专利申请数量的提升。机制检验表明,异质性创投机构联合投资通过失败容忍和专业赋能缓解了创投双方的代理冲突,促进了差异化资源的流动和整合,发挥了互补性资源整合下的治理增值效应。拓展性分析表明,异质性创投机构联合投资在各投资机构的持股比例更低、非政府背景创投机构领投时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正向作用更明显,进一步验证了本文关于机制渠道的相关论述。此外,异质性分析显示,上述效应在公司创投机构领投、被投资企业成熟度较高以及资本市场丰裕度较高时更显著。本研究从创业投资视角揭示了公司战略决策的治理相关因素,为构建富有成效和活力的创新生态体系、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启示。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李若山  
企业创新是经济发展的产物。但当企业面临生存压力时,创新有时会成为会计造假的一种手段。这种“创新”手段往往会导致审计失败。本文通过分析2004年末颁布的COSO报告,剖析企业创新与传统审计技术失败的关系,指出在多变的经济环境中,随着审计对象的改变,审计行业应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只有这样,才能使审计技术适应经济环境的变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