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470)
- 2023(13703)
- 2022(11956)
- 2021(11321)
- 2020(9692)
- 2019(22250)
- 2018(22047)
- 2017(43175)
- 2016(23465)
- 2015(26122)
- 2014(25998)
- 2013(25695)
- 2012(23370)
- 2011(20789)
- 2010(20836)
- 2009(19300)
- 2008(19279)
- 2007(17034)
- 2006(15043)
- 2005(13549)
- 学科
- 济(90653)
- 经济(90514)
- 管理(79794)
- 业(74039)
- 企(65988)
- 企业(65988)
- 方法(42491)
- 数学(36502)
- 数学方法(36136)
- 财(31757)
- 制(23392)
- 农(22281)
- 务(22064)
- 财务(21992)
- 财务管理(21954)
- 中国(21908)
- 业经(21360)
- 企业财务(21040)
- 学(18874)
- 体(16967)
- 地方(16382)
- 技术(15196)
- 理论(14990)
- 银(14698)
- 银行(14654)
- 贸(14609)
- 贸易(14597)
- 和(14590)
- 划(14468)
- 农业(14422)
- 机构
- 大学(332996)
- 学院(329210)
- 管理(135066)
- 济(130721)
- 经济(127847)
- 理学(117449)
- 理学院(116180)
- 管理学(114337)
- 管理学院(113734)
- 研究(105133)
- 中国(80064)
- 京(70576)
- 财(65903)
- 科学(63569)
- 所(51992)
- 财经(51979)
- 农(48354)
- 江(47485)
- 中心(47470)
- 业大(47264)
- 经(47210)
- 研究所(46797)
- 北京(44531)
- 范(41101)
- 师范(40699)
- 财经大学(38888)
- 经济学(38674)
- 州(38457)
- 院(38367)
- 农业(37630)
- 基金
- 项目(223824)
- 科学(177408)
- 基金(164688)
- 研究(164267)
- 家(142170)
- 国家(140999)
- 科学基金(122885)
- 社会(104329)
- 社会科(98896)
- 社会科学(98872)
- 基金项目(88303)
- 省(86430)
- 自然(80715)
- 自然科(78845)
- 自然科学(78829)
- 自然科学基金(77469)
- 教育(75467)
- 划(72513)
- 资助(67701)
- 编号(66399)
- 成果(54209)
- 部(50200)
- 重点(49540)
- 创(46893)
- 发(45707)
- 课题(45059)
- 制(44351)
- 创新(43693)
- 教育部(43689)
- 科研(42762)
- 期刊
- 济(143326)
- 经济(143326)
- 研究(98593)
- 中国(62288)
- 财(54307)
- 管理(51333)
- 学报(50394)
- 科学(46447)
- 农(43518)
- 大学(38923)
- 学学(36729)
- 教育(33508)
- 融(30207)
- 金融(30207)
- 农业(29657)
- 技术(27042)
- 财经(26110)
- 业经(22917)
- 经济研究(22359)
- 经(22059)
- 问题(18335)
- 理论(16837)
- 财会(15879)
- 科技(15858)
- 技术经济(15597)
- 图书(15587)
- 实践(15312)
- 践(15312)
- 现代(15026)
- 业(15025)
共检索到4809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祺阳
文章以2015年我国主板与中小板及创业板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内部控制对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的中介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在主板样本公司中,内部控制对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不存在中介传导作用。在中小板及创业板样本公司中,内部控制对股权集中度、股权制衡度与公司绩效存在部分中介传导作用;内部控制对管理层持股比例与公司绩效不存在中介传导作用。依据实证结果,对中小板及创业板公司的内部控制在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间的中介作用机制进行了深入分析。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颖
随着近年来内部控制相关法规的建立和健全,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从自愿性披露转向强制性披露,内部控制受到公众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以此为研究视角,采用2012~2014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以相关理论为基础,实证检验内部控制在股权结构影响企业财务绩效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
关键词:
内部控制 股权结构 财务绩效 中介效应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尹伯成 薛锋
现代企业理论表明,内部人控制产生与公司股权结构有关。当股权相当集中时,不易产生内部人控制。我国上市的国有企业的股权高度集中(国有股通常一股独大),但内部人控制现象普遍惊人,根源在于所有者缺位,董事会成员与经理人员却是代理人,都有为了自己利益而偏离全体股东利益的动机。因而,解决内部人控制问题,必须改善公司股权结构。
关键词:
内部人控制 股权结构 所有者缺位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常启军 王璐 金虹敏
以我国沪市A股上市公司的2 055个数据为研究样本,运用中介变量的研究方法,实证分析股权结构影响内部控制而最终作用于企业业绩的中介传导路径。回归结果发现:股权结构中的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越高,内部控制水平越高,企业业绩越好,内部控制对股权结构中的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与企业绩效具有部分中介传导效应;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越高,企业内部控制水平越高,内部控制对股权结构中的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企业绩效具有部分中介传导效应;内部控制对股权结构中的股权制衡能力与企业绩效不存在中介传导效应。总体来看,内部控制质量对股权结构与企业绩效具有不完全传导效应。
关键词:
内部控制 股权结构 企业绩效 传导效应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方茜
我国资本市场建立之初,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基本上不是市场自然演变的结果,而在实际控制人发生变更的情况下公司面临着重新确定股权结构的机会。控制人的任何改变与调整都是基于当时他所认为的最优选择而进行的,因此这种调整对于新的实际控制人来说是一种优化。文章以实际控制人发生变更为外生冲击变量,考察了控制人变更与股权结构变动的交互作用对公司价值的影响。文章研究发现,实际控制人变更能短暂提升上市公司当年的绩效,却在随后几年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进一步地研究发现实际控制人多次变更对上市公司绩效有一定的累积效应。然而若实际控制人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赵中伟
在集中的所有权条件下,控制股东在公司治理中发挥积极作用;同时,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分离会有损于公司价值,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匹配则有助于公司价值实现最大化。对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表明,第一大股东的股权比例与公司价值呈显著性U性关系;控制股东的股权性质与公司价值不具有显著的相关关系;非控制大股东的股权比例与公司价值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大股东拥有的控制权与公司价值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关键词:
股权结构 控制权 公司价值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林钟高 储姣娇
以2007~2009年我国深沪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引入中介变量的研究方法,检验并揭示内部控制对股权结构影响盈余质量的中介传导作用。结果发现: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越高,内部控制水平越低,盈余质量水平越低;股权制衡能力越高,内部控制水平越高,更利于提高企业的盈余质量;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越高,企业的内部控制水平越高,但盈余质量越低。总体看,内部控制对股权结构与盈余质量具有传导效应,但是显著性存在差异,对股权结构中的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与盈余质量的中介传导效应要显著高于对股权制衡能力与盈余质量的中介传导效应。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薛
本文选择2012-2015年我国沪深两市A股制造业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股权结构、内部控制与盈余质量之间的关系,更一步研究了股权结构对内部控制与盈余质量相关性的调节效应。通过实证分析发展:股权结构合理性能有效提升企业盈余质量;内部控制有效性与盈余质量之间显著正相关;股权结构合理性正向促进了内部控制有效性与盈余质量之间的正相关。最后,针对本文的研究结论,结合我国制造业上市企业的实际现状,本文从股权结构和内部控制两个层面提出了提升上市企业盈余质量的相关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股权结构 内部控制 盈余质量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郭桂花 岳利玲
本文以我国2010年至2012年深沪两市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实证考察了股权集中度和股权性质交叉作用下的股权结构与内部控制有效性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国有非控股和非国有非控股公司的内部控制有效性显著高于国有控股公司;国有控股公司的内部控制有效性显著高于非国有控股公司。从而发现不同性质股东对公司内部控制有效性的作用不能一概而论,应综合考虑股权控制情况和股东性质,来判断上市公司股权治理的效率。
关键词:
股权结构 内部控制目标 内部控制有效性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赵艳丽
企业存在费用粘性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如何降低费用粘性成为理论界和实务界重点关注的问题。文章选择2008—2017年我国制造业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分析企业内部控制对企业费用粘性的影响,并观察企业股权结构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我国制造业上市企业确实存在费用粘性,企业内部控制质量的提高能显著降低费用粘性。此外,股权结构会对内部控制与费用粘性的关系产生调节作用,具体表现为股权集中度会弱化内部控制的抑制作用,而股权制衡度会强化内部控制的抑制作用,管理层持股比例则不产生调节作用。
关键词:
内部控制 股权结构 费用粘性 调节效应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剑民 张蕊
通过对我国公司目前的控制权结构进行分析,总结了我国公司治理特征及控制权私有收益问题,引出对股权结构的分析,研究股权集中度、国家持股、法人股、社会公众股、外资股与控制权私有收益的关系。以公司规模变量、协议转让规模、盈利能力、财务杠杆、目标公司是否拥有配股资格为控制变量相应建立分析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在对实证结果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建议要降低我国上市公司控制权的私有收益,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增加第二到第十大股东的持股比例,对第一大股东形成制约作用;二是积极引入法人股、外资股,增加社会公众股,降低国有股东持股比例,改善股权结构。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彭启发 杨航
本文以2011年A+H股上市公司披露的内部控制审计信息为依据,构建了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审计信息披露质量评价体系,并设置了信息披露质量指数,旨在研究股权结构与上市公司内控审计信息披露质量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股权结构是决定上市公司内控审计信息披露质量的重要因素。具体而言,控股股东所持股份比例越大,内控审计信息披露质量越低;第二大股东对第一大股东、第二至第三大股东对第一大股东、第二至第五大股东对第一大股东的股权制衡度越大,内控审计信息披露质量越高。基于此,本文建议上市公司要不断优化股权结构,尽量避免一股独大局面出现,同时应当充分发挥其他大股东对控股股东的制衡和监督作用,阻碍控股股东操纵信息披露。
关键词:
股权结构 内部控制审计 信息披露质量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万立全
终极控制股东的股权结构特征表现在终极控制股东对所控制公司的所有权、控制权、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分离程度以及终极控制股东股份性质等方面。本文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终极控制股东的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分离程度较大,终极控制股东以较小的所有权掌握着较大的控制权,国家控制主体占较大比重。上市公司终极控制股东股权结构披露存在问题,应从提高公司披露水平、明确界定实际控制人标准、增加实际控制人披露内容和强化实际控制人披露责任等方面完善终极控制股东股权结构的信息披露。
关键词:
终极控制股东 股权结构 控制权 所有权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梁利辉
现有文献对民营上市公司股权结构进行了有益探索,但是缺乏对当前我国民营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股权结构现状的全面把握和深入分析。本文通过描述性统计和非参数检验对此进行研究后发现:(1)民营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控制方式包括直接控制、金字塔控制和交叉持股控制三类,其中以金字塔控制为主;(2)2002-2012年民营上市公司金字塔股权结构下实际控制人的现金流量权和控制权总体呈上升趋势,两权偏离度却缓慢下降,指定管理层的上市公司的现金流量权和控制权均高于未指定管理层的公司;(3)市场化程度、经济发展水平和开放程度相对高的区域,实际控制人的控制权、现金流量权和两权偏离度总体更大,对上市公司的控制程度更高;(4)门...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赵尚梅 杜华东 车亚斌
中国城市商业银行的股权结构具有明显的地方政府直接或通过一致行动人参股的特点,研究这种股权结构与银行绩效之间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2006—2010年间我国非上市城市商业银行为样本,从样本银行网站和金融时报采集数据,设置虚拟变量,构建多元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地方政府、地方融资平台与地方城市商业银行的股权结构、信贷结构、绩效关系及传导机制。本文认为,从短期看,地方城市商业银行背靠政府这一特殊股东,有利于保证其初始成长。但因为地方政府可能出于地方利益和官位升迁的特殊考虑,存在掏空地方城市商业银行的欲望和能力,因此从长期看,应当改变地方政府对城商行的控制局面。同时,要拓宽地方政府融资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