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823)
- 2023(13738)
- 2022(11467)
- 2021(10698)
- 2020(8993)
- 2019(20239)
- 2018(19826)
- 2017(38700)
- 2016(20382)
- 2015(22754)
- 2014(22291)
- 2013(21695)
- 2012(19606)
- 2011(17285)
- 2010(17044)
- 2009(15776)
- 2008(15329)
- 2007(13324)
- 2006(11336)
- 2005(9886)
- 学科
- 济(86383)
- 经济(86258)
- 管理(69685)
- 业(63715)
- 企(54796)
- 企业(54796)
- 方法(44518)
- 数学(40092)
- 数学方法(39685)
- 财(27896)
- 农(21249)
- 中国(19994)
- 制(19608)
- 业经(18903)
- 务(18458)
- 财务(18409)
- 财务管理(18366)
- 企业财务(17650)
- 贸(14732)
- 贸易(14724)
- 易(14342)
- 农业(14202)
- 融(13736)
- 金融(13732)
- 体(13700)
- 技术(13643)
- 银(13513)
- 地方(13511)
- 银行(13503)
- 环境(12912)
- 机构
- 大学(285417)
- 学院(284412)
- 济(122466)
- 经济(120264)
- 管理(117458)
- 理学(102824)
- 理学院(101888)
- 管理学(100313)
- 管理学院(99770)
- 研究(84228)
- 中国(65847)
- 财(60926)
- 京(56368)
- 财经(48878)
- 科学(46379)
- 经(44628)
- 中心(40894)
- 江(40660)
- 经济学(38972)
- 业大(38466)
- 所(38314)
- 农(38080)
- 财经大学(36765)
- 经济学院(35440)
- 北京(34288)
- 研究所(34288)
- 范(32945)
- 商学(32758)
- 师范(32616)
- 商学院(32474)
- 基金
- 项目(197689)
- 科学(159728)
- 基金(148946)
- 研究(146373)
- 家(127224)
- 国家(126187)
- 科学基金(112122)
- 社会(97777)
- 社会科(92975)
- 社会科学(92956)
- 基金项目(78656)
- 省(75621)
- 自然(71730)
- 自然科(70112)
- 自然科学(70096)
- 教育(68929)
- 自然科学基金(68891)
- 划(63171)
- 资助(60542)
- 编号(57857)
- 部(45815)
- 成果(45683)
- 重点(43632)
- 制(42647)
- 创(42194)
- 国家社会(41444)
- 教育部(40930)
- 发(40574)
- 人文(40045)
- 创新(39398)
- 期刊
- 济(126133)
- 经济(126133)
- 研究(79946)
- 中国(50906)
- 财(49847)
- 管理(44315)
- 学报(38266)
- 科学(36526)
- 农(33693)
- 大学(31562)
- 学学(30006)
- 融(27465)
- 金融(27465)
- 技术(25341)
- 教育(25168)
- 财经(25095)
- 农业(22531)
- 经(21348)
- 经济研究(20541)
- 业经(20510)
- 问题(16817)
- 贸(14041)
- 统计(13883)
- 技术经济(13825)
- 财会(13650)
- 理论(13624)
- 策(13190)
- 商业(12801)
- 版(12578)
- 实践(12152)
共检索到4053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宋炳霞 张咏梅
内部控制可通过直接机制对投资者知情权、决策权、收益权起到保护作用,通过间接机制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实现对投资者知情权的保障。本文构建了投资者基本权利保护程度指标体系以及过程指标与结果指标相结合的内部控制质量评价体系,能实现投资者基本权利和企业内部控制质量的定量化评价。通过实证检验发现:基于我国特殊的制度环境,投资者决策权保护效果最好,其次为知情权,最后为收益权;高质量的内部控制质量有助于投资者知情权、收益权、决策权的实现,但作用力却依次递减。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何芹
深交所2009年发布规定,要求创业板上市公司至少每两年对内部控制实施一次鉴证。本文对创业板上市公司2009~2012年内部控制鉴证信息披露情况进行比较分析,并从会计差错更正、财务报表审计意见和操纵性应计利润三个方面检验内部控制鉴证的实施效果。研究结果发现,大多数公司的内部控制能够满足两年鉴证一次的要求,但是鉴证意愿并不强,鉴证报告规范性也有待提高;同时,虽然内部控制鉴证能够提高财务报告质量,但效果并不显著。因此,需要结合创业板的特性提高内部控制标准的可操作性,增强创业板公司内部控制鉴证意识,提高审计师对内部控制鉴证业务的正确理解和应用。
关键词:
创业板 内部控制鉴证 信息披露 审计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邱悦旻 林钟高
审计约谈作为一种风险预警制度,究竟是通过何种途径对企业内部控制缺陷修复施加影响的,目前缺少经验证据。本文从内外部联动视角,系统分析和检验审计约谈对内部控制缺陷修复的压力传导路径。研究发现,审计约谈和企业内部控制缺陷修复之间呈正向关系,风险预警压力既可以通过审计收费和审计意见等外部机制传导给企业,也同时通过高管变更的内部压力传导,从而促使企业积极修复存在的内部控制缺陷。研究表明,修复企业内部控制缺陷需要发挥企业内部管理层和外部监管的互动作用,协同和持续改进内部控制,完善公司治理,才能更好地发挥内部控制的风险免疫功能。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陈炜 孔翔 许年行
本文以1994—2003年间深沪两市发生的股权转让事件为研究对象,用控制权私利水平衡量法律保护的结果和效率,实证检验我国法律制度的完善是否起到保护中小投资者的作用。研究发现:我国证券市场存在较高的控制权私利水平,在中小投资者法律保护的不同阶段,控制权私利存在显著差异;总体上,中小投资者法律保护能起到降低控制权私利作用;1999年以前法律保护较差的阶段,投资者法律保护并没有发挥降低控制权私利的作用;但在2000年之后,法律保护逐渐发挥作用,控股股东获得的控制权私利不断降低。
关键词:
中小投资者 法律保护 控制权私利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杜海霞
基于投资者保护的视角,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作用机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内部控制对投资者保护的两大实现路径:直接路径和间接路径。一方面,内部控制通过内部控制运行、信息披露和外部监督三个层面直接实现对投资者的保护;另一方面,内部控制通过保障会计信息质量,间接实现对投资者的保护。
关键词:
内部控制 投资者保护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裘益政 徐莎
本文从内部控制"社会责任溢出效应"角度出发,探讨内部控制质量与企业环保投资规模的关系,并进一步检验环境规制对二者关系的影响,并从内部控制相关制度建设的角度为我国企业走出环保投资不足困境提供经验证据。
关键词:
内部控制 企业 环保 投资规模 环境规制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何丽梅 高铭阳
文章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研究了内部控制信息对投资者决策的影响,研究发现内部控制信息对投资者进行决策具有参考价值,但已有内部控制信息在信息完善程度方面偏低;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中所披露缺陷的重要性程度对投资者决策影响较大,但其披露的详细程度对其投资决策影响程度一般;"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内部控制鉴证报告与其他会计师事务所相比有较高的决策价值。因此,企业应主动披露其内部控制详细情况,并聘请较好的事务所对其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进行鉴证,从而增强其决策有用性。
关键词:
投资者 内部控制信息 决策有用性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林钟高 邱悦旻
审计约谈对防范审计风险的作用是明显的,但是约谈的压力传导效应是否影响企业内部控制质量,目前尚缺少应有的经验证据。以内部控制缺陷及其修复作为衡量内部控制质量的替代变量,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审计约谈对改善和提高企业内部控制质量的价值,以及这种价值在不同产权属性和市场环境的企业可能存在的差异。研究发现:存在与约谈提示内容对应问题的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更多,约谈后内部控制缺陷明显得到了修复,这表明审计约谈制度提高了企业内部控制的质量。进一步研究发现:审计约谈制度对内部控制质量的提升作用在国有企业和市场化进程较快地区的企业更加显著。鉴此,内部控制质量的提升既是企业内部自我持续改进的结果,同时需要包括审计约谈在内的外部监管机制的作用发挥,只有内外部多方力量的共同作用以及市场环境的优化,内部控制才能真正发挥风险免疫功能,保证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邹晖
目前的研究对国有上市公司在投资者保护方面的效果褒贬不一。从控制权私有收益理论出发,以1997~2006年10间发生控制权转移事件的公司为样本,对国有上市公司中国有股权与控制权私有收益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了国有股东在投资者利益保护方面的双重作用:总体而言,国有股东相对于非国有股东能够提供更好的投资者利益保护,但在相对控股的范围内,更高的持股比例将导致投资者利益保护更差。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尚兆燕
最近几十年,法律惩戒作为保护中国资本市场投资者利益的一种手段,开始扮演注册会计师行业监管的重要角色。本文通过对我国资本市场1998-2006年上市公司数据的研究表明,法律惩戒对审计意见类型具有重要影响。随着法律惩戒力度增强,会计师出具的MAOs增加,变通审计意见的可能性也会增加,这意味着法律惩戒是会计师出具审计意见时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此外,本文考察了证监会针对审计变通行为颁布的14号文等的影响,并从制度变迁的视角对审计变通行为的制度构成性和生产性进行了解读。
关键词:
法律惩戒 审计意见类型 审计制度变迁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海英 郑妍妍
股价信息是中小投资者股票市场交易时机选择所依赖的基本信息,本文通过分析机构投资者对股票市场股价信息含量的影响,研究机构投资者对中小投资者利益实现的作用,并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选择2004年1月1日到2008年6月30日沪市A股的日度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发现,在选择的样本期间和范围内,机构投资者能够提高上市公司股价的信息含量,并且在机构高持股组,机构投资者的这种作用更加明显。论文研究提供了机构投资者通过影响股价信息含量,促进中小投资者实现其投资利益的深入证据,并且揭示了机构投资者发挥中小投资者利益实现的制度条件,同时为投资者保护提供了有益的研究视角。
关键词:
机构投资者 中小投资者利益保护 股价信息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刘慧凤 杨扬
本文以2007-2009年上市公司财务会计信息为样本,实证检验新会计准则引入的公允价值会计信息是否以及如何影响公司获取银行贷款,以探讨公允价值会计改革是否有利于提高会计信息的债务契约有用性。研究结果发现,银行贷款与公司核心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和贷款需求显著相关,企业取得的短期贷款规模与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相关,但显著水平较低;长期贷款与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信息无显著相关性;银行能够区分公允价值变动损失与资产减值损失稳定性不同。
关键词:
银行贷款 公允价值 会计信息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舒绍敏
文章以"法与金融"理论中控制权私有收益的计量原理为基础,以2003年~2007年间沪深两市中发生的151宗控制权转移事件为研究样本,从股权分置改革进程角度考察了法律制度改进对投资者保护水平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了影响控制权私有收益大小的相关因素。研究发现,股权分置改革显著的降低了控股股东对中小股东的利益侵占程度。在影响控制权私有收益的众多因素中,股权制衡机制能够有效抑制控股股东攫取中小股东利益的行为。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于忠泊 田高良
从会计信息稳健性、可操控应计利润和资源配置效率三个方面,考察了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作用。通过应用Basu模型、Jones模型、Richardson模型的截面、差分和混合数据分析,发现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披露与审核对会计信息稳健性、可操控应计利润和资源配置效率的促进作用不显著,自我评价报告的自愿性披露与审核没有显著地提高内部控制的效率。我国的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缺乏强制性的规定,需要对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的披露和审核设立规范的标准和程序。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常启军 苏亚
本文以内部控制效果、代理成本与投资者利益保护之间的关系为研究对象,以创业板上市公司的数据为研究样本,通过实证分析的方法探讨了三者之间的作用关系。本文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对于我国创业板中的上市公司而言,理想的内部控制效果和高效的代理效率有利于投资者的利益保护;同时,代理成本是内部控制效果和投资者利益保护的中介变量,三者之间存在传导关系。
关键词:
内部控制效果 代理成本 投资者利益保护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