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115)
- 2023(18910)
- 2022(16284)
- 2021(15327)
- 2020(12966)
- 2019(29752)
- 2018(29431)
- 2017(56597)
- 2016(30813)
- 2015(34575)
- 2014(34250)
- 2013(33445)
- 2012(30608)
- 2011(27301)
- 2010(27450)
- 2009(25371)
- 2008(24716)
- 2007(21896)
- 2006(19101)
- 2005(16814)
- 学科
- 济(116372)
- 经济(116210)
- 管理(95409)
- 业(90911)
- 企(77144)
- 企业(77144)
- 方法(55348)
- 数学(47856)
- 数学方法(47062)
- 财(33901)
- 中国(32507)
- 农(30331)
- 业经(27300)
- 制(26796)
- 学(25379)
- 技术(22693)
- 理论(21970)
- 务(21660)
- 财务(21567)
- 地方(21529)
- 财务管理(21517)
- 银(20799)
- 银行(20741)
- 企业财务(20413)
- 农业(20065)
- 贸(19894)
- 贸易(19878)
- 行(19649)
- 易(19319)
- 融(19083)
- 机构
- 大学(429611)
- 学院(427706)
- 管理(169555)
- 济(166711)
- 经济(163004)
- 理学(146668)
- 理学院(145027)
- 管理学(142027)
- 管理学院(141248)
- 研究(139810)
- 中国(107960)
- 京(91413)
- 科学(87759)
- 财(81044)
- 农(70194)
- 所(69821)
- 业大(65233)
- 中心(64466)
- 财经(63830)
- 江(63570)
- 研究所(63480)
- 经(58044)
- 北京(57419)
- 农业(55175)
- 范(54407)
- 师范(53762)
- 院(51333)
- 州(51132)
- 经济学(50302)
- 财经大学(47755)
- 基金
- 项目(294870)
- 科学(232253)
- 基金(214340)
- 研究(212838)
- 家(187833)
- 国家(186283)
- 科学基金(160595)
- 社会(133172)
- 社会科(126104)
- 社会科学(126069)
- 省(116136)
- 基金项目(112917)
- 自然(106772)
- 自然科(104367)
- 自然科学(104337)
- 自然科学基金(102456)
- 教育(99441)
- 划(97895)
- 资助(89096)
- 编号(86111)
- 成果(69470)
- 重点(66377)
- 部(64651)
- 创(63934)
- 发(61656)
- 课题(59891)
- 创新(59260)
- 科研(56777)
- 教育部(55526)
- 大学(55353)
- 期刊
- 济(179583)
- 经济(179583)
- 研究(125899)
- 中国(87125)
- 学报(69869)
- 管理(64842)
- 财(63725)
- 科学(63646)
- 农(62745)
- 大学(53659)
- 学学(50620)
- 教育(50035)
- 农业(42892)
- 融(40083)
- 金融(40083)
- 技术(39517)
- 财经(31297)
- 业经(29010)
- 经济研究(28585)
- 经(26706)
- 业(23027)
- 问题(22600)
- 科技(21585)
- 技术经济(20937)
- 版(20555)
- 图书(20311)
- 理论(20088)
- 统计(19242)
- 现代(18596)
- 实践(18251)
共检索到6285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田丹 吕文栋 刘凯丽
创新是一个充满风险和不确定性的过程,内部控制是一套系统、规范化的风险管控机制。过度的创新会使企业暴露于风险之中,过度的风险规避会阻碍创新,企业需要在这两者之间保持平衡。高水平的内部控制既要在规避损失中稳定运营,又要帮助企业抓住机会类风险,突破常规、开创新的市场机遇从而创造新的价值。本文引入风险缓和模型检验企业创新过程中内部控制的双重功能,采用我国1706家上市公司2007—2018年的数据,实证检验了内部控制在研发投资与营业收入波动之间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仅能“择一而从”,未能做到“两全其美”。在利用式创新过程中,内部控制能够发挥损失控制的功能,有效应对创新风险,降低销售收入下行波动,保持经营的稳定性;而探索式创新的不确定性大,现有内部控制框架不能有效识别、分析、应对不确定性风险,未能帮助企业把握机会进而实现价值创造。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陆立军 郑小碧
1.集群式创新的内涵及风险新技术时代,由生产驱动的标准化大批量产品的刚性生产方式,正在转变为由市场驱动的小批量定制产品的柔性生产方式,中小企业集群为技术创新提供了特殊的本地化社会文化环境和社会资本,由此逐渐发展为一种"柔性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雷英 吴建友
由于对内部控制的审计是对过程进行审计,它在概念上与对结果(财务报表)的审计有显著不同,因此审计师需要一个不同的风险模型以对内部控制的审计提供概念上的指导。本文提出的内部控制审计风险模型着重于严重弱点风险,而不是重大错报风险,从而帮助审计师在内部控制审计和整合审计中决定内部控制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
关键词:
内部控制 审计风险 风险模型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刘吕科
最近发生的金融危机再一次暴露了模型风险管理的疏漏。论文结合国际研究现状及先进实践,分析了模型风险控制的组织结构和管理工具,并结合我国实际给出了控制模型风险的相关建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夏远江
一、供应链金融创新概述目前,供应链金融的概念有几类说法,尚无一致意见。本文综合不同文献的看法,将供应链金融的概念界定为:从供应链管理的视角,通过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供应链上的核心企业、中小企业等合作的方式,将供应链上的相关企业作为一个整体,根据具体情况设计方案,由金融机构提供综合性的金融服务,将资金有效、灵活地注入到供应链上的相关企业的一种融资解决方案。供应链金融经过发展,遇到了一些障碍,迫切需要进行创新。供应链金融创
[期刊] 预测
[作者]
迟国泰 王际科 齐菲
以银行贷款组合的条件风险价值CVaR最小为目标函数,以贷款组合的VaR约束为条件,以二次规划为手段,建立了贷款组合优化模型。本模型的创新与特色一是以贷款组合的CVaR最小为目标决策,降低了银行发生灾难性风险的可能性。二是以VaR风险控制作为约束条件,使组合风险限定在银行的承受能力内。三是用有效前沿上最小的CVaR点和单项贷款的最大收益率确定了目标收益率的合理区间。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邓立治 王辉坡 何维达
文章在对企业品牌创新风险监控机制内涵辨析的基础上,从品牌资产、品牌创新管理、品牌创新环境、产品质量等几方面深入阐述了企业品牌创新风险监控的路径,并构建了以品牌风险监控分析阶段和品牌风险监控对策阶段为研究主体的企业品牌创新风险运行模式,该研究能为企业有效规避品牌创新风险提供科学借鉴。
关键词:
品牌创新 风险监控 运行模式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陈都
内部审计作为组织风险防控常态化的一项重要制度设计,如何通过与风险管理的联袂发展实现价值增值是新时代赋予内部审计的新任务。本文基于国企深化改革的时代背景和当前面临的不确定性挑战,阐述内部审计与风险管理的内涵及联系,并基于对两者关系的分析,引入DSR模型构建内部审计与风险管理联袂机理,研究二者联袂机制,提高组织风险防控能力。
关键词:
内部审计 风险管理 联袂机制 DSR模型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赵团结 王子曦
本文结合企业实践,根据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业务的特点,首先在借鉴COSO内部控制整合框架的基础上,建立PPP业务的内部控制整体模型。该模型主要涉及PPP的三个主体、内部控制五要素及要达到的目标。然后重点从风险控制角度围绕PPP业务项目识别、项目准备、项目采购、项目执行、项目移交五个阶段阐述了应达到的目标、主要风险点和关键控制点。
关键词:
PPP 内部控制 风险导向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赵团结 王子曦
本文结合企业实践,根据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业务的特点,首先在借鉴COSO内部控制整合框架的基础上,建立PPP业务的内部控制整体模型。该模型主要涉及PPP的三个主体、内部控制五要素及要达到的目标。然后重点从风险控制角度围绕PPP业务项目识别、项目准备、项目采购、项目执行、项目移交五个阶段阐述了应达到的目标、主要风险点和关键控制点。
关键词:
PPP 内部控制 风险导向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陈关亭 黄小琳 章甜
本文主要基于企业风险管理框架(COSO)和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设计了内控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并基于406份调查问卷确定了内控评价指标权重和评价模型,联合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了内部控制模糊评价模型,最后据以具体评价了北京某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水平,从而实现了内部控制评价从定性分析到定量研究的转变,合理解决了在模糊环境下综合评判多因素、多层级内控系统的不易定量、不宜精确判断问题以及单独使用层次分析法所致的主观因素影响,有效提升了内部控制评价结果的可靠性。
[期刊] 会计之友(下旬刊)
[作者]
张桂玲
为保证财物安全、会计信息的真实性、经营效率、决策理性等,国内外理论界与实务界先后提出了内部控制、公司治理与风险管理等各种控制规范和措施。本文首先回顾了内部控制、公司治理与风险管理的相关研究,指出三者在实务中存在的问题,认为问题的根源在于三者"各自为政"。在论述内部控制、公司治理与风险管理整合可行性的基础上,提出了"大"风险管理概念,并针对实务中存在的问题,给出了相应的建议。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袁洋 许国艺
管理层违规担保为上市公司融资可能会导致企业财务危机和系统风险,因此建立担保内部控制风险预警机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在设置担保内部控制风险预警指标的基础上,从单项指标和企业整体层面构建了对外担保内部控制风险预警评价模型,为管理层和监管机构提供对外担保内部控制风险信息,以降低控制风险。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黄国轩
一、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内部控制是指公司为了保证战略目标的实现,而对公司战略制定和经营活动中存在的风险予以管理的相关制度安排。内部控制是由公司董事会、管理层及全体员工共同参与的一项活动,包括内部控制机制和内部控制制度两个方面。内部控制机制是指公司的内部组织结构及其相互之间的运行制约关系,内部控制制度是指公司为防范风险,保护资产的安全与完整,促进各项经营活动的有效实施而制定的各种业务操作程序、管理方法与控制措施的总称。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闻岳春 朱卓家
本文从设计合适的支持技术创新的融资产品为目标,首先分析了技术创新企业融资的难点并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方法,在此基础上重点论述了支持技术创新的融资产品的设计和结构,并分析了该产品的存在风险及其风险控制模型。
关键词:
技术创新 融资产品 风险控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