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006)
- 2023(15727)
- 2022(13682)
- 2021(12708)
- 2020(10872)
- 2019(24726)
- 2018(24364)
- 2017(46317)
- 2016(25717)
- 2015(28837)
- 2014(28506)
- 2013(28219)
- 2012(25512)
- 2011(22920)
- 2010(22695)
- 2009(21182)
- 2008(21227)
- 2007(18672)
- 2006(16554)
- 2005(14686)
- 学科
- 济(93683)
- 经济(93544)
- 管理(87037)
- 业(77966)
- 企(67953)
- 企业(67953)
- 方法(43514)
- 数学(36677)
- 数学方法(36302)
- 财(31602)
- 农(25059)
- 中国(23708)
- 制(23439)
- 业经(22965)
- 学(21617)
- 务(21372)
- 财务(21292)
- 财务管理(21251)
- 企业财务(20177)
- 贸(17334)
- 贸易(17323)
- 易(16836)
- 地方(16781)
- 理论(16774)
- 银(16626)
- 农业(16590)
- 银行(16560)
- 划(16116)
- 和(16067)
- 技术(15652)
- 机构
- 大学(362051)
- 学院(359183)
- 管理(144510)
- 济(137661)
- 经济(134459)
- 理学(123958)
- 理学院(122568)
- 管理学(120567)
- 管理学院(119895)
- 研究(117531)
- 中国(89435)
- 京(77595)
- 科学(74930)
- 财(68325)
- 农(62883)
- 所(59653)
- 业大(57479)
- 研究所(54313)
- 中心(53775)
- 江(53604)
- 财经(53374)
- 农业(49587)
- 北京(48599)
- 经(48419)
- 范(45213)
- 师范(44651)
- 州(43057)
- 院(42453)
- 经济学(40490)
- 财经大学(39722)
- 基金
- 项目(246282)
- 科学(192057)
- 基金(178437)
- 研究(175840)
- 家(157346)
- 国家(156047)
- 科学基金(133252)
- 社会(110041)
- 社会科(104191)
- 社会科学(104162)
- 省(96453)
- 基金项目(95540)
- 自然(88845)
- 自然科(86712)
- 自然科学(86688)
- 自然科学基金(85155)
- 划(81562)
- 教育(80646)
- 资助(72742)
- 编号(71110)
- 成果(57392)
- 重点(55136)
- 部(53749)
- 创(51486)
- 发(50860)
- 课题(48854)
- 创新(48068)
- 科研(47538)
- 制(46211)
- 教育部(45765)
- 期刊
- 济(152392)
- 经济(152392)
- 研究(103424)
- 中国(71172)
- 学报(63099)
- 财(56144)
- 农(56047)
- 管理(55377)
- 科学(55218)
- 大学(47129)
- 学学(44578)
- 农业(37854)
- 教育(37448)
- 融(31523)
- 金融(31523)
- 技术(29519)
- 财经(26532)
- 业经(24864)
- 经济研究(23358)
- 经(22542)
- 业(21283)
- 问题(19447)
- 版(18458)
- 科技(18276)
- 图书(17964)
- 理论(17517)
- 技术经济(16694)
- 财会(16438)
- 业大(16397)
- 现代(16227)
共检索到5286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刘行健 刘昭
从内部控制的视角,研究内部控制作为企业内部监管机制,探讨其对公允价值与盈余管理间的关系有何影响,即存在内控缺陷和不存在内控缺陷的上市公司运用公允价值进行盈余管理的手段是否一致。以2009至2012年的4300个观测值作为全样本,研究公允价值运用与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并根据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情况,进一步将1208个存在内部控制缺陷的观测值和3092个不存在内部控制缺陷的观测值组成非配对样本,研究内部控制水平对公允价值和盈余管理间关系的影响。研究发现:上市公司普遍采用公允价值进行盈余管理,且内部控制缺陷对公允价值和盈余管理的关系产生影响。其影响具体表现为,存在内控缺陷的上市公司只有营业外收入与盈余管...
关键词:
内部控制 公允价值 盈余管理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时祎 陈少晖
以2011—2014年深、沪两市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4 296个观测值作为研究样本,探讨分析公允价值运用与企业盈余管理水平的关系。为了进一步研究企业内部控制质量对公允价值与盈余管理之间关系的影响,将总样本分为747个存在内部控制缺陷的观测值和3 549个不存在内部控制缺陷的观测值,通过对比分析非配对样本,研究发现:(1)上市公司运用公允价值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具有普遍性;(2)存在内部控制缺陷和不存在内部控制缺陷的上市公司运用公允价值进行盈余管理的手段和方式具有差异性。
关键词:
内部控制 公允价值 盈余管理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时祎 陈少晖
以2011—2014年深、沪两市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4 296个观测值作为研究样本,探讨分析公允价值运用与企业盈余管理水平的关系。为了进一步研究企业内部控制质量对公允价值与盈余管理之间关系的影响,将总样本分为747个存在内部控制缺陷的观测值和3 549个不存在内部控制缺陷的观测值,通过对比分析非配对样本,研究发现:(1)上市公司运用公允价值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具有普遍性;(2)存在内部控制缺陷和不存在内部控制缺陷的上市公司运用公允价值进行盈余管理的手段和方式具有差异性。
关键词:
内部控制 公允价值 盈余管理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唐凯桃 杨彦婷
2014年公允价值计量准则的颁布必将进一步促进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广泛应用,为进一步了解公允价值计量属性使用的经济后果,本文以2010—2013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结合内部控制有效性实证检验了公允价值计量对公司盈余波动的影响。结果表明:(1)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使用显著提高了公司盈余的波动性;(2)内部控制能够有效缓解公允价值计量对公司盈余波动的正向影响,其中在内部控制质量高的公司中最为明显;(3)从产权性质来看,与国有企业相比,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非国有企业的盈余波动更大。
关键词:
内部控制 公允价值计量 盈余波动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杨松令 孙思婧 刘亭立
以2012~2016年沪深两市A股非金融行业的上市公司为样本,运用回归分析法研究内部控制质量对分析师盈余预测行为的影响,并进一步从公允价值计量和盈余管理两个方面分析影响机理。内部控制质量的提升,降低了分析师盈余预测偏差与分歧度;公允价值计量提高了分析师盈余预测偏差与分歧度。进一步研究发现:公允价值的使用,会使得较高的内部控制质量对分析师盈余预测的积极作用显著增强;较高的内部控制质量对分析师盈余预测行为的积极作用仅出现在存在正向盈余管理的公司中,即内部控制质量对分析师盈余预测的作用范围受到盈余管理行为的限制。
[期刊] 会计之友(中旬刊)
[作者]
韩冬梅 王敬玲
在企业经营过程中,企业盈余是最为重要的指标,导致盈余管理从未间断。而公允价值计量由于本身的特点也成为盈余管理的工具,但其与盈余管理没有必然联系,可以采取有效对策限制公允价值计量下的盈余管理空间。
关键词:
公允价值 盈余管理 新会计准则 对策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吴腊
本文以我国2003年-2010年上市公司财务数据为样本,从操控性应计利润的角度对比新准则实施前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程度,并考察公允价值计量对盈余管理程度的影响。研究发现:新准则实施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程度显著提高,同时,公允价值计量下,债务重组、非货币性交易和资产减值很有可能已成为管理者进行盈余管理的新选择。
关键词:
新会计准则 公允价值 盈余管理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彭珏 胡斌
利用2008-2013年我国非金融上市公司的数据为样本,研究公允价值计量对会计盈余质量的影响,并按照样本内部控制的状况进行分组回归,以研究内部控制在公允价值与盈余质量之间的作用。研究发现:公允价值计量与盈余管理程度和盈余持续性之间没有显著的关系,但能提高盈余的价值相关性,并且高质量的内部控制状况能增强这种作用。同时还佐证了内部控制对盈余的价值相关性和持续性具有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
公允价值 盈余质量 内部控制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康霞 邸丛枝
本文从分析我国新会计准则体系中涉及公允价值应用的几个具体准则入手,指出我国上市公司可能存在的滥用公允价值的盈余管理行为,并对公允价值的推广使用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
新会计准则 公允价值 盈余管理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申嫦娥 田悦
我国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正逐步完善,但公司内部控制是否对盈余管理产生了积极的影响,目前尚缺乏必要的实证证据。文章以"迪博·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数"作为内部控制质量的度量标准,以我国2009年至2011年深市沪市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研究内部控制对应计盈余和真实盈余的影响,并进一步分为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发现,高质量的内部控制可以有效抑制上市公司的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内部控制对盈余管理的抑制效应在非国有企业中更加明显。
关键词:
内部控制 应计盈余管理 真实盈余管理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乔莉楠 郭丽华
文章从信息的角度出发,指出内部控制对真实活动盈余管理存在两方面的影响:一方面,企业是否会选择实施真实活动盈余管理,受到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成本与真实活动盈余管理成本高低的影响;另一方面,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在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沟通与监督方面对真实活动盈余管理会起到抑制影响。进而得出结论,通过降低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成本、完善企业内部控制、提高真实活动盈余管理成本,能够减少真实活动盈余管理行为的发生。
关键词:
内部控制 真实活动 盈余管理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赵岩 刘冬梅
由于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美国拟修改公允价值会计准则以期达到抵御此次危机的影响。虽然此措施与中国的现行会计准则没有什么影响,但在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背景下还是有研究的必要。文章研究了中国金融类上市公司计提各项减值准备后的会计数据与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通过改进后扩展Jones模型和检验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在计量总应计利润时若考虑资产减值准备对于损益的影响即会计数据按公允价值核算时的盈余管理行为更加有效。
关键词:
公允价值 盈余管理 改进后扩展琼斯模型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瑛
本文以中航地产为实际分析案例,构建了基于公允价值计量的盈余管理体系,包括五个基本指标和三个公允价值指标,并结合中航地产披露的相关财务数据计算出各指标的数值,通过分析得出:中航地产存在利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进行盈余管理的现象,从而对利润进行操纵。本文的研究可以为后续相关制度和监督机制的研究和制定提供理论依据和现实参考。
关键词:
公允价值计量 盈余管理 新企业会计准则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盛琐岩 张玉兰 权慧
新会计准则规定房地产行业上市公司运用公允价值进行计量,而公允价值能否成为房地产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工具引发争议。文章以房地产行业48家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运用多元回归模型进行相关性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得出房地产公司在一定程度上利用公允价值进行盈余管理,选择偏好则是少提资产减值损失,而应用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和营业外收支方式并不明显,最后对公允价值应用提出建议和启示。
关键词:
公允价值 盈余管理 房地产业 新会计准则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瑛
本文以中航地产为实际分析案例,构建了基于公允价值计量的盈余管理体系,包括五个基本指标和三个公允价值指标,并结合中航地产披露的相关财务数据计算出各指标的数值,通过分析得出:中航地产存在利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进行盈余管理的现象,从而对利润进行操纵。本文的研究可以为后续相关制度和监督机制的研究和制定提供理论依据和现实参考。
关键词:
公允价值计量 盈余管理 新企业会计准则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